第434章 春耕
開局當媽,我在古代奮鬥 作者:木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話說:春雨貴如油。
三月底,榆臨城終於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雨。
在跟底下官員們開的會議上,如意一再強調必須要以春耕為主,暫停所有的事情,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在春耕這件事情上。
隻是和榆臨城這邊村莊的情況一樣,底下的那些村莊也是人少地多,耕種的人手不夠。
為了激勵底下的官員們做事,如意在會上承諾道:“不管你們用什麽方式,你們都要正確種最多的地,待到今年的秋季,你們每個人負責的轄區內種植的莊稼最好的,種植莊稼麵積最大的,收獲的產量最高的,本官將會根據實情,選出綜合表現前三個上來表揚,並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
“另外本官還會向朝廷上報此事,在皇上那裏為做的好的人記上一功。”
“是,大人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對對對,大人您放心吧,咱們一定會好好幹事的!”
一聽到能在皇上那裏給他們記上一功,這幫官員們的心思一個個都活絡了起來。
原本他們以為被調到這邊陲之地,一輩子都隻能在這裏幹到頭了,現在有一個高升的機會擺在麵前,他們可不就要卯足了勁兒表現。
物資獎勵什麽的都不重要,若是能在往上升一升,這點辛苦算得了什麽!!!
如意沒有漏掉這幫人臉上的表情,掃了眾人一眼,提醒著這幫官員們。
“你們也別想著糊弄本官,本官隨時都會派人下去巡視,若是發現有人作假,就別怪本官不客氣了。在本官手底下做事,隻要你們勤勤懇懇,認真做事,本官定然不會虧待你們。”
“是。”
眾人想起了前麵那幾個被處理的官員,都知道他們這位沈大人不是說活而已。
還有的官員上次僥幸逃過一劫,就想著日後要好好表現,爭取將功贖罪,就更不敢得罪這位新上官了。
從這一天回去之後,這幫官員們都放下了架子,一個個都到地頭上去抓春耕的工作。
為了這一次的春耕,榆臨城裏修道一半的城牆也停止了修建,就連後麵燒窯的煙都熄滅了,所有的人都被調去了種地,爭取在春日裏能多種一點是一點。
榆臨城外麵有大量無人耕種的田地,底下那些村莊十室九空,基本上都沒什麽人了,不過今年地裏有許多在幹活的人,一看這些人身上穿著的衣服,就知道他們是邊關的士兵。
如意也沒有閑著,在把新寫的折子交給人送去驛站傳回京城後,她自己就親自帶著人出城來查看春耕的情況。
在地裏幹活的李德才聽說他們總督大人來了,光著兩隻腳從地裏出來,甚至還來不及去洗腳,就帶著兩隻裹滿了泥的腳去迎接他們總督大人,臉上露出有點傻憨憨不好意思的笑。
李德才行禮後,問道:“大人您怎麽來了,這外頭還下著雨,地裏都是泥,小心踩髒了您腳上的鞋子。”
如意卻不在意的說:“不過是一雙鞋子,髒了就洗,也不少什麽重要的東西,你們這邊的地種的怎麽樣?”
抬頭看去,見到地裏有許多忙碌的身影。
如意知道這裏有許多都是軍營調來的士兵,這會兒外頭在下雨,他們這行人出來都戴著鬥笠披著蓑衣,但是這地裏幹活的人基本上都是光著腳頭上什麽都不戴。
就連李德才這個縣令和李師爺,他們倆也隻是比別人的頭上多戴了一頂鬥笠,蓑衣都沒有披一件的。
“前麵那一片都種上了,往下這一片還未種。”
李德才這幾日也出來外麵巡視和指導春耕,左右也沒什麽好讓他指導的,他就幹脆帶著他們家李師爺和衙門裏的那幫衙役過來幫忙一起種地了。
不同於那些出身氏族的官員,李德才出身平民,幼時家貧,自小就跟著雙親和阿姐在田地裏幹活。
到了榆臨城當知府後,他直接住在衙門後院裏,甚至還開辟了一塊地出來種菜,要說種地,怕是沒幾個當官的能比得過他了。
這幾日他帶著衙門裏的衙役和那幫士兵們分組比賽種地,看誰種的多種的快的,有幾次還是他們這邊得了頭彩。
如意點了點頭,望著一望無垠的田地,說道:“若是這些土地都種上了莊稼,今年咱們就不用擔心糧食短缺了。”
這也是為什麽她要把春耕放在首位的原因,他們這裏的糧食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外地運來的糧食價格高不說,萬一遇上什麽天災,他們這裏就會斷糧,早些年他們這裏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這裏邊關有這麽多駐軍,吃飯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他們必須要自己解決糧食的問題,才能夠在遇到天災、甚至是戰爭來臨的時候有足夠的儲備糧食來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
“是啊,下官早前也是這麽想的,這裏的地這麽多卻無人耕種。下官的老家地方小,地少人多,村與村、鄰與鄰之間沒少因為土地的問題大家爭吵,打死人都是有的事,但是咱們這裏這麽多的地卻是荒著沒人種,可惜了啊!”
每一次出城見到外麵這麽多地沒人種,李德才的心裏都會感到無比的心痛。
如意對這個情況卻不是很了解,問著李德才:“哦,這樣的村子多嗎?”
“大人您是說地少人多的村子嗎?”
“對。”
李德才見他們大人點頭,說道:“多啊,這樣的村子很多的。”
然後他開始說起他們老家那邊的一些情況,還有為此發生爭端的事情。
不過百姓手上沒有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土地都被掌握在地主高官的手上,這一點李德才也向他們大人略微提了一下。
不過在邊關這個地方,這些問題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存在,但是並沒有那麽嚴重。
如意卻想到了一個問題,問道:“你說,要是讓那些百姓遷移到咱們這裏來,咱們給他們土地糧種農具,還為他們免去三年的賦稅,會不會有人願意來咱們這裏了?”
三月底,榆臨城終於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雨。
在跟底下官員們開的會議上,如意一再強調必須要以春耕為主,暫停所有的事情,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在春耕這件事情上。
隻是和榆臨城這邊村莊的情況一樣,底下的那些村莊也是人少地多,耕種的人手不夠。
為了激勵底下的官員們做事,如意在會上承諾道:“不管你們用什麽方式,你們都要正確種最多的地,待到今年的秋季,你們每個人負責的轄區內種植的莊稼最好的,種植莊稼麵積最大的,收獲的產量最高的,本官將會根據實情,選出綜合表現前三個上來表揚,並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
“另外本官還會向朝廷上報此事,在皇上那裏為做的好的人記上一功。”
“是,大人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對對對,大人您放心吧,咱們一定會好好幹事的!”
一聽到能在皇上那裏給他們記上一功,這幫官員們的心思一個個都活絡了起來。
原本他們以為被調到這邊陲之地,一輩子都隻能在這裏幹到頭了,現在有一個高升的機會擺在麵前,他們可不就要卯足了勁兒表現。
物資獎勵什麽的都不重要,若是能在往上升一升,這點辛苦算得了什麽!!!
如意沒有漏掉這幫人臉上的表情,掃了眾人一眼,提醒著這幫官員們。
“你們也別想著糊弄本官,本官隨時都會派人下去巡視,若是發現有人作假,就別怪本官不客氣了。在本官手底下做事,隻要你們勤勤懇懇,認真做事,本官定然不會虧待你們。”
“是。”
眾人想起了前麵那幾個被處理的官員,都知道他們這位沈大人不是說活而已。
還有的官員上次僥幸逃過一劫,就想著日後要好好表現,爭取將功贖罪,就更不敢得罪這位新上官了。
從這一天回去之後,這幫官員們都放下了架子,一個個都到地頭上去抓春耕的工作。
為了這一次的春耕,榆臨城裏修道一半的城牆也停止了修建,就連後麵燒窯的煙都熄滅了,所有的人都被調去了種地,爭取在春日裏能多種一點是一點。
榆臨城外麵有大量無人耕種的田地,底下那些村莊十室九空,基本上都沒什麽人了,不過今年地裏有許多在幹活的人,一看這些人身上穿著的衣服,就知道他們是邊關的士兵。
如意也沒有閑著,在把新寫的折子交給人送去驛站傳回京城後,她自己就親自帶著人出城來查看春耕的情況。
在地裏幹活的李德才聽說他們總督大人來了,光著兩隻腳從地裏出來,甚至還來不及去洗腳,就帶著兩隻裹滿了泥的腳去迎接他們總督大人,臉上露出有點傻憨憨不好意思的笑。
李德才行禮後,問道:“大人您怎麽來了,這外頭還下著雨,地裏都是泥,小心踩髒了您腳上的鞋子。”
如意卻不在意的說:“不過是一雙鞋子,髒了就洗,也不少什麽重要的東西,你們這邊的地種的怎麽樣?”
抬頭看去,見到地裏有許多忙碌的身影。
如意知道這裏有許多都是軍營調來的士兵,這會兒外頭在下雨,他們這行人出來都戴著鬥笠披著蓑衣,但是這地裏幹活的人基本上都是光著腳頭上什麽都不戴。
就連李德才這個縣令和李師爺,他們倆也隻是比別人的頭上多戴了一頂鬥笠,蓑衣都沒有披一件的。
“前麵那一片都種上了,往下這一片還未種。”
李德才這幾日也出來外麵巡視和指導春耕,左右也沒什麽好讓他指導的,他就幹脆帶著他們家李師爺和衙門裏的那幫衙役過來幫忙一起種地了。
不同於那些出身氏族的官員,李德才出身平民,幼時家貧,自小就跟著雙親和阿姐在田地裏幹活。
到了榆臨城當知府後,他直接住在衙門後院裏,甚至還開辟了一塊地出來種菜,要說種地,怕是沒幾個當官的能比得過他了。
這幾日他帶著衙門裏的衙役和那幫士兵們分組比賽種地,看誰種的多種的快的,有幾次還是他們這邊得了頭彩。
如意點了點頭,望著一望無垠的田地,說道:“若是這些土地都種上了莊稼,今年咱們就不用擔心糧食短缺了。”
這也是為什麽她要把春耕放在首位的原因,他們這裏的糧食都是從外地運來的,外地運來的糧食價格高不說,萬一遇上什麽天災,他們這裏就會斷糧,早些年他們這裏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這裏邊關有這麽多駐軍,吃飯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他們必須要自己解決糧食的問題,才能夠在遇到天災、甚至是戰爭來臨的時候有足夠的儲備糧食來應對各種突發的情況。
“是啊,下官早前也是這麽想的,這裏的地這麽多卻無人耕種。下官的老家地方小,地少人多,村與村、鄰與鄰之間沒少因為土地的問題大家爭吵,打死人都是有的事,但是咱們這裏這麽多的地卻是荒著沒人種,可惜了啊!”
每一次出城見到外麵這麽多地沒人種,李德才的心裏都會感到無比的心痛。
如意對這個情況卻不是很了解,問著李德才:“哦,這樣的村子多嗎?”
“大人您是說地少人多的村子嗎?”
“對。”
李德才見他們大人點頭,說道:“多啊,這樣的村子很多的。”
然後他開始說起他們老家那邊的一些情況,還有為此發生爭端的事情。
不過百姓手上沒有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土地都被掌握在地主高官的手上,這一點李德才也向他們大人略微提了一下。
不過在邊關這個地方,這些問題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存在,但是並沒有那麽嚴重。
如意卻想到了一個問題,問道:“你說,要是讓那些百姓遷移到咱們這裏來,咱們給他們土地糧種農具,還為他們免去三年的賦稅,會不會有人願意來咱們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