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京城來人
開局當媽,我在古代奮鬥 作者:木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方便先生們講學,書院的課都是提前排好的。
每個先生哪一日什麽時候講學、講什麽課,排課表上都寫的清清楚楚,貼在書院入門的一塊牆壁上。
榆臨書院這裏的講學不同於別的書院。
這裏的課堂分類比較多,分的也比較細,像上午就是文學和算學,下午就是上武術課,武術課包括練武、騎馬和射箭。
至於具體的怎麽安排,就看每天來講學的先生了。
今天上午藍時書在書院有課,今早他還在都護府那邊忙了一會才趕來隔壁這邊給學子們講學,中間連坐下來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一口氣站著講到了中午。
這會兒剛好結束了講學走出來,就見到他們沈大人帶著樂樂來了,他笑著迎了上去,“下官見過大人。”
“不必多禮。”
如意讓人把吃的抬到食堂去,她站在這裏跟藍時書說話,“在書院這邊還習慣嗎?”
樂樂一來書院就熟門熟路的去找大哥和二姐取了,如意也隻是看了一眼沒有阻止。
知道在書院這裏沒什麽危險,她們幾乎每天都過來書院一趟,書院裏的學子們都認識他們家這個小家夥,不會有人欺負他們家孩子,如意也就放心這個小家夥在書院裏到處溜達。
“還行,挺好的,下官還不知道原來下官還有當先生的天賦。”藍時書笑道。
還在講課的江念芙見到門口有一個探頭探腦的小家夥,就知道他們大人帶著樂樂來了,結束了這一天的講學,她往門口走出去的時候,伸手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讓樂樂進去找人。
安安和寧寧見到樂樂來找他們,寧寧幾個快步就奔過去把樂樂給抱了起來,被姐姐抱在懷裏的樂樂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
“大人。”
江念芙往外出去就見到他們沈大人和藍大人站在外頭說話,她走過來給兩位大人行禮。
“再辛苦你們幾天,朝廷那邊派來的人已經在路上了,再過幾日他們就能到了。”
這一次朝廷派來的官員和送銀子來的隊伍同路,他們家元帥今天已經派人去接人和接銀子了,如意也是從他們家元帥那裏得知的消息。
如意知道貿易部最近很忙,藍時書和江念芙兩人隔幾天還要到書院來講學,怕是時間上轉不開。
果然一聽到這話,藍時書鬆了一口氣,對他們沈大人笑道:“來了好啊,趕緊過來,到時候人來了,大人你可要安排幾個人到我們貿易部來幫忙啊。”
“行,等人來了你們自個挑,挑剩下的就留給我。”如意不甚在意的說道。
“下官記得大人說的話,可不會跟大人客氣啊。”
藍時書搓了搓手,都等不及要從他們沈大人的手底下搶人了。
知道大家的午膳都還沒吃,剛好他們家三個孩子出來找她了,如意就讓藍時書和江念芙還有另外的兩個先生一起去吃午膳,她則帶著幾個孩子往隔壁的都護府過去了。
...
兩日後,朝廷派來的官員和送銀兩的隊伍一起到了。
戶部送銀子來的還是如意從前在乎不的老熟人——王主事。
“下官見過大人。”王主事是這一次戶部派來送銀子的官員。
他們一路上從京城來到榆臨關,當來到這裏之後,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了邊關和京城的不同,難怪其他的官員都不願意到邊關來,若是換成自己的話,他大概也會很猶豫。
不知道為什麽藍時書和他們沈大人倆人會義無反顧的選擇來邊關?
這一次跟著胡送銀子來的還有朝廷派往邊關的官員,人員都是遠在京城的皇帝親自過目的,指派給如意的都是年輕能幹活的人手。
如意對這一次朝廷派來給自己的人,最起碼從外表上看來還算是滿意的。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幹事的,就要等後麵才能知道了。
“不必多禮。先把銀子點清楚了入庫吧。”
銀子交到他們手上,他們就要當著大家的麵把這筆銀子點清楚了,省的到時候出了問題不知道是該找誰。
這事倒不是如意不相信戶部的人,而是這一路上的人這麽多,誰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應該的,大人你們查看清楚了,這一路上下官吃住都和這些銀子在一起,生怕這路上出了什麽事。”
要說這護送銀子的活兒還真是不好幹。
這送銀子來的路上王主事整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就連夜裏都睡不好覺,一有點什麽風吹草動他都是第一個醒來的。
其實這一次護送銀子來的隊伍之所以能這麽順利,還要感謝他們周元帥之前到處剿匪,還有朝廷此次派的兵多。
都護府裏長官的水主事聽到他們大人的話,帶著人上前去點銀子,確定了箱子裏的銀子沒問題,數目上也沒有差錯之後,水主事過去向他們沈大人稟明了數目。
銀子的數目和戶部送來的銀子剛來能對的上。
“嗯,既然沒問題,就把銀子封存入庫吧。”
如意讓人把銀子抬進去放好,又讓人帶這些護送銀子來的士兵們下去吃東西,就帶著王主事和朝廷派來的幾位官員往屋子裏進去。
因為沒想到朝廷派來送銀子的人這麽快就來了,底下的官員們申請銀子的單子都還未到,這些銀子就先放在都護府,等那些官員申請的單子到了再派發下去。
至於她自己掏的那些銀子,等都護府賬本上的銀子數目多起來,她再把自己補進去的幾萬兩銀子拿回來吧。
藍時書得知今日朝廷派來的人回到,一早就趕來了都護府,見到曾在戶部一起當差的同僚。
王主事見到藍時書也很高興,路上倆人就湊在一起小聲的說著話。
“你們在榆臨城這邊如何?”
“還不錯,戶部那邊先進如何?”
“也還好。”
“我們剛才來的路上,見到不少的商隊在外麵排隊進城,現在城裏的商隊很多吧?”
“是不少。”
“我見著外頭在修建城牆,是沈大人讓修的?”
“是啊,是沈大人讓修的。”
“你們這城牆修的真高啊,不過我們怕是見不到城牆修好的那一天就要回去了。”
“......”
每個先生哪一日什麽時候講學、講什麽課,排課表上都寫的清清楚楚,貼在書院入門的一塊牆壁上。
榆臨書院這裏的講學不同於別的書院。
這裏的課堂分類比較多,分的也比較細,像上午就是文學和算學,下午就是上武術課,武術課包括練武、騎馬和射箭。
至於具體的怎麽安排,就看每天來講學的先生了。
今天上午藍時書在書院有課,今早他還在都護府那邊忙了一會才趕來隔壁這邊給學子們講學,中間連坐下來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一口氣站著講到了中午。
這會兒剛好結束了講學走出來,就見到他們沈大人帶著樂樂來了,他笑著迎了上去,“下官見過大人。”
“不必多禮。”
如意讓人把吃的抬到食堂去,她站在這裏跟藍時書說話,“在書院這邊還習慣嗎?”
樂樂一來書院就熟門熟路的去找大哥和二姐取了,如意也隻是看了一眼沒有阻止。
知道在書院這裏沒什麽危險,她們幾乎每天都過來書院一趟,書院裏的學子們都認識他們家這個小家夥,不會有人欺負他們家孩子,如意也就放心這個小家夥在書院裏到處溜達。
“還行,挺好的,下官還不知道原來下官還有當先生的天賦。”藍時書笑道。
還在講課的江念芙見到門口有一個探頭探腦的小家夥,就知道他們大人帶著樂樂來了,結束了這一天的講學,她往門口走出去的時候,伸手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讓樂樂進去找人。
安安和寧寧見到樂樂來找他們,寧寧幾個快步就奔過去把樂樂給抱了起來,被姐姐抱在懷裏的樂樂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
“大人。”
江念芙往外出去就見到他們沈大人和藍大人站在外頭說話,她走過來給兩位大人行禮。
“再辛苦你們幾天,朝廷那邊派來的人已經在路上了,再過幾日他們就能到了。”
這一次朝廷派來的官員和送銀子來的隊伍同路,他們家元帥今天已經派人去接人和接銀子了,如意也是從他們家元帥那裏得知的消息。
如意知道貿易部最近很忙,藍時書和江念芙兩人隔幾天還要到書院來講學,怕是時間上轉不開。
果然一聽到這話,藍時書鬆了一口氣,對他們沈大人笑道:“來了好啊,趕緊過來,到時候人來了,大人你可要安排幾個人到我們貿易部來幫忙啊。”
“行,等人來了你們自個挑,挑剩下的就留給我。”如意不甚在意的說道。
“下官記得大人說的話,可不會跟大人客氣啊。”
藍時書搓了搓手,都等不及要從他們沈大人的手底下搶人了。
知道大家的午膳都還沒吃,剛好他們家三個孩子出來找她了,如意就讓藍時書和江念芙還有另外的兩個先生一起去吃午膳,她則帶著幾個孩子往隔壁的都護府過去了。
...
兩日後,朝廷派來的官員和送銀兩的隊伍一起到了。
戶部送銀子來的還是如意從前在乎不的老熟人——王主事。
“下官見過大人。”王主事是這一次戶部派來送銀子的官員。
他們一路上從京城來到榆臨關,當來到這裏之後,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了邊關和京城的不同,難怪其他的官員都不願意到邊關來,若是換成自己的話,他大概也會很猶豫。
不知道為什麽藍時書和他們沈大人倆人會義無反顧的選擇來邊關?
這一次跟著胡送銀子來的還有朝廷派往邊關的官員,人員都是遠在京城的皇帝親自過目的,指派給如意的都是年輕能幹活的人手。
如意對這一次朝廷派來給自己的人,最起碼從外表上看來還算是滿意的。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幹事的,就要等後麵才能知道了。
“不必多禮。先把銀子點清楚了入庫吧。”
銀子交到他們手上,他們就要當著大家的麵把這筆銀子點清楚了,省的到時候出了問題不知道是該找誰。
這事倒不是如意不相信戶部的人,而是這一路上的人這麽多,誰知道是誰做的手腳。
“應該的,大人你們查看清楚了,這一路上下官吃住都和這些銀子在一起,生怕這路上出了什麽事。”
要說這護送銀子的活兒還真是不好幹。
這送銀子來的路上王主事整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就連夜裏都睡不好覺,一有點什麽風吹草動他都是第一個醒來的。
其實這一次護送銀子來的隊伍之所以能這麽順利,還要感謝他們周元帥之前到處剿匪,還有朝廷此次派的兵多。
都護府裏長官的水主事聽到他們大人的話,帶著人上前去點銀子,確定了箱子裏的銀子沒問題,數目上也沒有差錯之後,水主事過去向他們沈大人稟明了數目。
銀子的數目和戶部送來的銀子剛來能對的上。
“嗯,既然沒問題,就把銀子封存入庫吧。”
如意讓人把銀子抬進去放好,又讓人帶這些護送銀子來的士兵們下去吃東西,就帶著王主事和朝廷派來的幾位官員往屋子裏進去。
因為沒想到朝廷派來送銀子的人這麽快就來了,底下的官員們申請銀子的單子都還未到,這些銀子就先放在都護府,等那些官員申請的單子到了再派發下去。
至於她自己掏的那些銀子,等都護府賬本上的銀子數目多起來,她再把自己補進去的幾萬兩銀子拿回來吧。
藍時書得知今日朝廷派來的人回到,一早就趕來了都護府,見到曾在戶部一起當差的同僚。
王主事見到藍時書也很高興,路上倆人就湊在一起小聲的說著話。
“你們在榆臨城這邊如何?”
“還不錯,戶部那邊先進如何?”
“也還好。”
“我們剛才來的路上,見到不少的商隊在外麵排隊進城,現在城裏的商隊很多吧?”
“是不少。”
“我見著外頭在修建城牆,是沈大人讓修的?”
“是啊,是沈大人讓修的。”
“你們這城牆修的真高啊,不過我們怕是見不到城牆修好的那一天就要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