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邊關過年
開局當媽,我在古代奮鬥 作者:木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年有他們的提前安排,榆臨關雖然雪下的大,不過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過了小年就是年了,安安賀寧寧也從書院回到了家裏,兄妹三人每天在家裏玩。
如意一直忙到了過年前的兩日按才沒有再去衙門辦公,不過她不需要一早就去衙門做事,周撿卻還是要一早就起來的。
早上如意還在床上睡,身邊的男人就掀開被子起床了,她裹著被子躺在床上看著起床穿衣的男人,一邊打著還欠一遍問要出門的男人:“你們過年都不休息的嗎?”
“我今日去一趟兵工廠,下午回來陪你。”
周撿穿好了衣服,走過去低著頭看著躺在床上裹著被子的人,忍不住的笑了笑,低頭在沈大人的唇上親了一口。
“正好我今日沒有什麽事,我和你一起去吧。”
本來打算睡懶覺的如意忍不住的歎了一口,還是掀開了被子起了床。
“哎哎,別急,我把你衣服拿過來。”
周撿趕緊的拿了如意的衣服過來給她穿上,知道如意等著不用出門在家裏睡懶覺已經等了好幾個月了,這會見如意任命又不甘的起了床,他都被逗笑了。
一邊幫人穿衣一邊說道:“你要不想去可以不去的,等下回你什麽時候方便了再和我一起去也行的。”
如意擺了擺手,“下回又不知道我這邊有什麽事要忙,左右今日沒什麽事,我也好久沒去過兵工廠了,就當是去看看你們那邊的進度吧。”
“你們最近不是在組建一支弓弩隊嗎?訓練的結果如何了?”
自從兵工廠造出了弓弩後,周撿就用這些新造出來的弓弩組建了一支新兵。
說道他的弓弩隊,就連向來很少把喜怒擺在臉上的周撿都忍不住的笑了,臉上很是得意。
“很是不錯,比原來的弓箭手強多了。我準備等年後進京的時候,順便拿幾支去給陛下看看。”
“說不定兵部那邊也造出來了。”他們離開京城的時候如意也給了一份弓弩的圖紙給皇帝。
其實建造兵工廠的事她在京城的時候也跟皇帝提過,隻是後麵他們來了邊關,如意就不知道京城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
京城那邊的工匠比他們這邊多,而且官府那邊的工匠都是現成的,如意覺得皇帝手上肯定也有新造出的弓弩,隻是不知道對比他們造出來的威力如何。
“咱們拿去的是咱們這邊兵工廠造出來的,也當是給陛下知會一聲。”
周撿也覺得京城那邊應該會有工匠造出來新的弓弩,等年後自己回京城順便可以問問,也對比一下別人造出來的跟他們的有什麽不同。
一早吃過早飯,如意就跟著周撿出門去了。
兵工廠建造在軍營的後邊,外麵是駐紮的軍隊,後麵的山脈,普通人是進不來這裏的。
還是兵工廠剛建成的時候如意來過一趟,這一次是她第二次來。
經過重重的關卡,他們才進來裏麵,整個兵工廠是在山洞裏麵,外麵還有幾道石門,還有重兵把把守。
進去就聽到裏麵咚咚鏘鏘的聲音,裏麵的工匠們正各司其職。
“這是根據你描述的鍛造的方式打造出來的新刀,你看看如何。”
周撿讓手下的人拿了一把最近新打造出來的刀過來給如意看,“我們試過這個新打出來的刀,比我們從前用的大刀要鋒利和堅硬許多。”
如意接過,拿在手上揮舞了兩下,又仔細的看了兩眼,點了點頭,說道:“還可以。”
“看你的樣子不是很滿意?”
周撿接過刀,讓人拿去放好。
“隻是比我預想中的還差了一點,不過對你們來說,已經是可以的了。”如意笑了笑,說道。
她見識過更好的,且後世的鍛造技術是現在比不了的,鍛造的東西當然更好。
兩個人在這裏頭待了一會才出去。
這一年的新年他們是在榆臨城過的,周撿一直到過年前的一天才沒有再去軍營。
軍營那邊的將士們也是要過年的,所以如意這個元帥夫人就讓人趕了上百隻的羊和幾百隻的雞鴨兔子去軍營裏給將士們過年加菜,另外還送了一批酒去,不過酒她可不敢多送,隻是夠一人嚐兩口嚐個味而已。
他們家的新年就簡單了許多。
因為他們家的人口不多,他們家兩個大人和三個孩子,加上她舅舅,還有來他們家蹭飯的那容流雲,一共也就七個人而已。
府上的護衛和下人們的另外開桌,就不和他們一張桌子吃飯了。
這個天冷,如意幹脆就讓人煮了熱鍋子,讓大家圍著桌子吃熱鍋子。
過完年後周撿要去京城,她舅舅也要回江南,倆人初八這天就出發了。
而如意還留在榆臨城這裏,並不是跟著周撿一起進京。
“阿娘。”
樂樂見到阿爹騎著馬走了,有些著急的拉著阿娘的衣擺,想讓阿娘帶她一起去。
安安和寧寧是知道他們阿爹去京城,兄妹倆也沒有鬧著一起去。
來了榆臨城已經一年了,他們都還記得在京城生活的日子,不過兄妹倆從未說過要回京城的話,因為在他們看來,有阿娘和阿爹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家,而不是京城那座宅子。
“咱們不去,咱們在這裏等著你們阿爹回來,安安寧寧咱們回去吧。”
如意把拽著她要她一起去的小家夥抱起來,喊了另外兩個孩子一起回家去。
“哦,回去了!”安安和寧寧相視一眼,跟在他們阿娘的身後回了家。
門外的地上還留下車輪和馬蹄離去的痕跡,越走越遠,看不到盡頭那麽長。
...
年後的榆臨城安靜了不少,一直到上元節這天,城裏才開始熱鬧了起來。
上元節的花燈是如意特意安排人掛上去的,不然在榆臨城這個地方,是沒有上元節看花燈這樣的習俗的。
不過她讓人辦了這麽一個上元節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城裏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做生意的小販們來了,看花燈熱鬧的百姓們也來了。
過了小年就是年了,安安賀寧寧也從書院回到了家裏,兄妹三人每天在家裏玩。
如意一直忙到了過年前的兩日按才沒有再去衙門辦公,不過她不需要一早就去衙門做事,周撿卻還是要一早就起來的。
早上如意還在床上睡,身邊的男人就掀開被子起床了,她裹著被子躺在床上看著起床穿衣的男人,一邊打著還欠一遍問要出門的男人:“你們過年都不休息的嗎?”
“我今日去一趟兵工廠,下午回來陪你。”
周撿穿好了衣服,走過去低著頭看著躺在床上裹著被子的人,忍不住的笑了笑,低頭在沈大人的唇上親了一口。
“正好我今日沒有什麽事,我和你一起去吧。”
本來打算睡懶覺的如意忍不住的歎了一口,還是掀開了被子起了床。
“哎哎,別急,我把你衣服拿過來。”
周撿趕緊的拿了如意的衣服過來給她穿上,知道如意等著不用出門在家裏睡懶覺已經等了好幾個月了,這會見如意任命又不甘的起了床,他都被逗笑了。
一邊幫人穿衣一邊說道:“你要不想去可以不去的,等下回你什麽時候方便了再和我一起去也行的。”
如意擺了擺手,“下回又不知道我這邊有什麽事要忙,左右今日沒什麽事,我也好久沒去過兵工廠了,就當是去看看你們那邊的進度吧。”
“你們最近不是在組建一支弓弩隊嗎?訓練的結果如何了?”
自從兵工廠造出了弓弩後,周撿就用這些新造出來的弓弩組建了一支新兵。
說道他的弓弩隊,就連向來很少把喜怒擺在臉上的周撿都忍不住的笑了,臉上很是得意。
“很是不錯,比原來的弓箭手強多了。我準備等年後進京的時候,順便拿幾支去給陛下看看。”
“說不定兵部那邊也造出來了。”他們離開京城的時候如意也給了一份弓弩的圖紙給皇帝。
其實建造兵工廠的事她在京城的時候也跟皇帝提過,隻是後麵他們來了邊關,如意就不知道京城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
京城那邊的工匠比他們這邊多,而且官府那邊的工匠都是現成的,如意覺得皇帝手上肯定也有新造出的弓弩,隻是不知道對比他們造出來的威力如何。
“咱們拿去的是咱們這邊兵工廠造出來的,也當是給陛下知會一聲。”
周撿也覺得京城那邊應該會有工匠造出來新的弓弩,等年後自己回京城順便可以問問,也對比一下別人造出來的跟他們的有什麽不同。
一早吃過早飯,如意就跟著周撿出門去了。
兵工廠建造在軍營的後邊,外麵是駐紮的軍隊,後麵的山脈,普通人是進不來這裏的。
還是兵工廠剛建成的時候如意來過一趟,這一次是她第二次來。
經過重重的關卡,他們才進來裏麵,整個兵工廠是在山洞裏麵,外麵還有幾道石門,還有重兵把把守。
進去就聽到裏麵咚咚鏘鏘的聲音,裏麵的工匠們正各司其職。
“這是根據你描述的鍛造的方式打造出來的新刀,你看看如何。”
周撿讓手下的人拿了一把最近新打造出來的刀過來給如意看,“我們試過這個新打出來的刀,比我們從前用的大刀要鋒利和堅硬許多。”
如意接過,拿在手上揮舞了兩下,又仔細的看了兩眼,點了點頭,說道:“還可以。”
“看你的樣子不是很滿意?”
周撿接過刀,讓人拿去放好。
“隻是比我預想中的還差了一點,不過對你們來說,已經是可以的了。”如意笑了笑,說道。
她見識過更好的,且後世的鍛造技術是現在比不了的,鍛造的東西當然更好。
兩個人在這裏頭待了一會才出去。
這一年的新年他們是在榆臨城過的,周撿一直到過年前的一天才沒有再去軍營。
軍營那邊的將士們也是要過年的,所以如意這個元帥夫人就讓人趕了上百隻的羊和幾百隻的雞鴨兔子去軍營裏給將士們過年加菜,另外還送了一批酒去,不過酒她可不敢多送,隻是夠一人嚐兩口嚐個味而已。
他們家的新年就簡單了許多。
因為他們家的人口不多,他們家兩個大人和三個孩子,加上她舅舅,還有來他們家蹭飯的那容流雲,一共也就七個人而已。
府上的護衛和下人們的另外開桌,就不和他們一張桌子吃飯了。
這個天冷,如意幹脆就讓人煮了熱鍋子,讓大家圍著桌子吃熱鍋子。
過完年後周撿要去京城,她舅舅也要回江南,倆人初八這天就出發了。
而如意還留在榆臨城這裏,並不是跟著周撿一起進京。
“阿娘。”
樂樂見到阿爹騎著馬走了,有些著急的拉著阿娘的衣擺,想讓阿娘帶她一起去。
安安和寧寧是知道他們阿爹去京城,兄妹倆也沒有鬧著一起去。
來了榆臨城已經一年了,他們都還記得在京城生活的日子,不過兄妹倆從未說過要回京城的話,因為在他們看來,有阿娘和阿爹的地方才是他們的家,而不是京城那座宅子。
“咱們不去,咱們在這裏等著你們阿爹回來,安安寧寧咱們回去吧。”
如意把拽著她要她一起去的小家夥抱起來,喊了另外兩個孩子一起回家去。
“哦,回去了!”安安和寧寧相視一眼,跟在他們阿娘的身後回了家。
門外的地上還留下車輪和馬蹄離去的痕跡,越走越遠,看不到盡頭那麽長。
...
年後的榆臨城安靜了不少,一直到上元節這天,城裏才開始熱鬧了起來。
上元節的花燈是如意特意安排人掛上去的,不然在榆臨城這個地方,是沒有上元節看花燈這樣的習俗的。
不過她讓人辦了這麽一個上元節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城裏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做生意的小販們來了,看花燈熱鬧的百姓們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