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決還沒開始,方舒就知道,自己是絕對少數。
輸得很慘是一定的。
果然,表決結果是9票讚成,一票棄權,一票反對。
就這樣的結果,方舒都認為是一次勝利了,原本以為除了他自己外,不會有一個人有不同意見。
這次,沒想到周強竟然棄權。
如果一定要往同盟上想,方舒認為鄭海山和王守法有可能棄權。
但並沒有,不但沒有,王守法還罕見說了一通讚美之詞。
“方鄉長很年輕,年輕人的思想,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看不懂,比較高深。我實話實說,就那樣的老木橋,早就是危橋了,每次車子經過上麵,都讓人擔驚受怕。以前沒有經濟能力,現在莊鄉長搞來了資金,又能造現代化的堅固壯美的大橋了。這樣的大橋造成來,是真正能造福白溝的。就因為什麽可以鑒定為文物,就否定這個大橋工程,我不能苟同。鑒定為文物又有什麽用,說不定文物保護,還要另外花錢,那就更得不償失了。對於造橋這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決支持!”
方舒有些鬱悶,自己並沒有說不造橋,而是保留這座木橋,不過是改個道而已。
這座木橋,就是拆了,有可以利用的價值嗎?毛錢價值都沒有。
繞道,也就多出一公裏的長度,又有何不可呢?
但他沒有說話,隻是感激地看了一眼周強。
後者微微搖了搖頭。
方舒對周強,今天有了新的認識,這個人真的旗幟鮮明。
但方舒也確實想不通,周強躺平這麽久了,怎麽忽然又不管不顧,不怕針對了呢?
不管怎麽說,這個決議還是通過了,方舒能做的,就是保留意見。
莊波興致很高,開心寫了滿臉,隻要讓方舒吃癟,他就開心,這是他的原則。
具體是什麽事情,倒是無關緊要。
緊接著,會議研究工程的具體負責人,成立了兩個領導小組,一個是沿河風光帶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由莊波親自擔任,副組長是組織委員許飛。另一個是白溝鄉道路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組長也是莊波親自擔任,副組長是許曉州。
這應該是會前跟李如意商量好的,方舒從李如意臉上,沒看到絲毫不快。
要是以往出現這種情況,李如意一定會很生氣。
兩個副組長,許飛在方舒的意料之中,而許曉州是出乎方舒意外的。
從中,方舒是能看出一些東西的,許曉州已經放下了奪位之恨,倒向了莊波。
打不過就加入,這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與會者,對於莊波提議的這兩個領導小組,從神情中可以看出,也是意外的。
因為嚴格來說,這是政府工作,莊波是政府一把,他擔任組長,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兩個副組長人選,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都是黨委那邊的,且都不在政府兼職。
而政府這邊,一個常務副鄉長,一個黨委副鄉長,政府這麽浩大工程,居然一個都沒進入。
這莊波還真是為所欲為。
王守法本來想的是,支持莊波,因為這次的方案確實很合理。當然,這不是主要的,而是表明態度,讓鄭海山在白溝這次大建設中,占據一個重要位置。
在莊波提出拆橋方案,方舒提出反對意見時,他馬上意識到,這對於鄭海山,是一次好機會。
因為工程肯定由政府負責,莊波又是非常強勢的鄉長。
而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是常務副鄉長,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常務沒戲了。
常務之下,自然就是常委副鄉長。
所以,這次必須旗幟鮮明支持方舒,這樣,鄭海山必定可以弄個具體負責的副組長當當。
那可是大權在握,而且工程結束之後,縣長兒子搞的工程,一定是功勞大大的,論功行賞時,作為具體負責的副組長,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可以分得一杯羹的。
所以,他立馬看向鄭海山,用眼色示意他主動站出來支持莊波。
但鄭海山有點遲疑,也不知是不是沒看懂老領導的眼色意圖。
這也怪不得鄭海山遲鈍,因為這之前,他們是跟方舒走近了的。
他拿不準老領導的意圖,就隻好等待,跟著老領導行就可以了。
所以,鄭海山是在王守法舉手之後,才舉手同意的。
這些,方舒都看在眼裏,心裏自然也是有數的。
但他並不怪他們,在體製內,不談朋友隻談利益,今天走近明天疏遠甚至分道揚鑣,都很正常。
都不過是利益驅動而已,趨利避害,人之本性。
這次黨委會,對白溝而言,有著重大的曆史意義,在民間掀起了輿論風暴。
特別是隨著道路建設和風光帶工程的開工,這種輿論不斷掀起高潮。
在這場民間的輿論狂歡中,有一正一反兩個主角,正派主角是莊波,一個大膽改革開拓進取,為民辦實事的好鄉長。
方舒成了襯托主角的大反派,各種版本的傳說滿天飛,什麽方舒反對修路,在黨委會上被鄉長打了耳光;什麽方舒恨莊波搶了他的鄉長寶座,連鄉長帶來的錢都拒絕,就是不想讓白溝好,……反正都是這一類的,老百姓最喜歡幹部之間的這些狗咬狗的事。
街頭村上,隻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講得眉飛色舞,唾沫星子飛出數丈之外。
人人都能插一句,不斷豐富著傳說的內容。
在白溝,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隻有方舒一個人蒙在鼓裏,因為沒有人會在他麵前講,也沒有人會講給他聽。
各項工程都已經完成了招投標,隨後工程隊就進場了。
白溝現在到處是熱火朝天,大幹快上。
但方舒並不忙,因為這些事,他管不著。
跟他隔壁的鄭海山也管不著,所以都是按部就班地上班。
然後,這兩個同病相憐的副鄉長,有一天串門時,方舒才知道自己成了反派。
他沒想到,這一段時間,他就成了那麽令人憎惡的大魔頭。
方舒笑了笑,感覺當反派也沒什麽。
可第二天,來隔壁辦公室的人也多了起來,熱鬧起來。
隻有方舒的辦公室,還是冷冷清清。
而且,這段時間總是來串門的鄭海山,再也沒過來過。
因為他的名字,加進了領導小組裏,也是個副組長。
輸得很慘是一定的。
果然,表決結果是9票讚成,一票棄權,一票反對。
就這樣的結果,方舒都認為是一次勝利了,原本以為除了他自己外,不會有一個人有不同意見。
這次,沒想到周強竟然棄權。
如果一定要往同盟上想,方舒認為鄭海山和王守法有可能棄權。
但並沒有,不但沒有,王守法還罕見說了一通讚美之詞。
“方鄉長很年輕,年輕人的思想,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看不懂,比較高深。我實話實說,就那樣的老木橋,早就是危橋了,每次車子經過上麵,都讓人擔驚受怕。以前沒有經濟能力,現在莊鄉長搞來了資金,又能造現代化的堅固壯美的大橋了。這樣的大橋造成來,是真正能造福白溝的。就因為什麽可以鑒定為文物,就否定這個大橋工程,我不能苟同。鑒定為文物又有什麽用,說不定文物保護,還要另外花錢,那就更得不償失了。對於造橋這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決支持!”
方舒有些鬱悶,自己並沒有說不造橋,而是保留這座木橋,不過是改個道而已。
這座木橋,就是拆了,有可以利用的價值嗎?毛錢價值都沒有。
繞道,也就多出一公裏的長度,又有何不可呢?
但他沒有說話,隻是感激地看了一眼周強。
後者微微搖了搖頭。
方舒對周強,今天有了新的認識,這個人真的旗幟鮮明。
但方舒也確實想不通,周強躺平這麽久了,怎麽忽然又不管不顧,不怕針對了呢?
不管怎麽說,這個決議還是通過了,方舒能做的,就是保留意見。
莊波興致很高,開心寫了滿臉,隻要讓方舒吃癟,他就開心,這是他的原則。
具體是什麽事情,倒是無關緊要。
緊接著,會議研究工程的具體負責人,成立了兩個領導小組,一個是沿河風光帶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由莊波親自擔任,副組長是組織委員許飛。另一個是白溝鄉道路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組長也是莊波親自擔任,副組長是許曉州。
這應該是會前跟李如意商量好的,方舒從李如意臉上,沒看到絲毫不快。
要是以往出現這種情況,李如意一定會很生氣。
兩個副組長,許飛在方舒的意料之中,而許曉州是出乎方舒意外的。
從中,方舒是能看出一些東西的,許曉州已經放下了奪位之恨,倒向了莊波。
打不過就加入,這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與會者,對於莊波提議的這兩個領導小組,從神情中可以看出,也是意外的。
因為嚴格來說,這是政府工作,莊波是政府一把,他擔任組長,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兩個副組長人選,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都是黨委那邊的,且都不在政府兼職。
而政府這邊,一個常務副鄉長,一個黨委副鄉長,政府這麽浩大工程,居然一個都沒進入。
這莊波還真是為所欲為。
王守法本來想的是,支持莊波,因為這次的方案確實很合理。當然,這不是主要的,而是表明態度,讓鄭海山在白溝這次大建設中,占據一個重要位置。
在莊波提出拆橋方案,方舒提出反對意見時,他馬上意識到,這對於鄭海山,是一次好機會。
因為工程肯定由政府負責,莊波又是非常強勢的鄉長。
而提出反對意見的人,是常務副鄉長,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常務沒戲了。
常務之下,自然就是常委副鄉長。
所以,這次必須旗幟鮮明支持方舒,這樣,鄭海山必定可以弄個具體負責的副組長當當。
那可是大權在握,而且工程結束之後,縣長兒子搞的工程,一定是功勞大大的,論功行賞時,作為具體負責的副組長,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可以分得一杯羹的。
所以,他立馬看向鄭海山,用眼色示意他主動站出來支持莊波。
但鄭海山有點遲疑,也不知是不是沒看懂老領導的眼色意圖。
這也怪不得鄭海山遲鈍,因為這之前,他們是跟方舒走近了的。
他拿不準老領導的意圖,就隻好等待,跟著老領導行就可以了。
所以,鄭海山是在王守法舉手之後,才舉手同意的。
這些,方舒都看在眼裏,心裏自然也是有數的。
但他並不怪他們,在體製內,不談朋友隻談利益,今天走近明天疏遠甚至分道揚鑣,都很正常。
都不過是利益驅動而已,趨利避害,人之本性。
這次黨委會,對白溝而言,有著重大的曆史意義,在民間掀起了輿論風暴。
特別是隨著道路建設和風光帶工程的開工,這種輿論不斷掀起高潮。
在這場民間的輿論狂歡中,有一正一反兩個主角,正派主角是莊波,一個大膽改革開拓進取,為民辦實事的好鄉長。
方舒成了襯托主角的大反派,各種版本的傳說滿天飛,什麽方舒反對修路,在黨委會上被鄉長打了耳光;什麽方舒恨莊波搶了他的鄉長寶座,連鄉長帶來的錢都拒絕,就是不想讓白溝好,……反正都是這一類的,老百姓最喜歡幹部之間的這些狗咬狗的事。
街頭村上,隻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講得眉飛色舞,唾沫星子飛出數丈之外。
人人都能插一句,不斷豐富著傳說的內容。
在白溝,幾乎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隻有方舒一個人蒙在鼓裏,因為沒有人會在他麵前講,也沒有人會講給他聽。
各項工程都已經完成了招投標,隨後工程隊就進場了。
白溝現在到處是熱火朝天,大幹快上。
但方舒並不忙,因為這些事,他管不著。
跟他隔壁的鄭海山也管不著,所以都是按部就班地上班。
然後,這兩個同病相憐的副鄉長,有一天串門時,方舒才知道自己成了反派。
他沒想到,這一段時間,他就成了那麽令人憎惡的大魔頭。
方舒笑了笑,感覺當反派也沒什麽。
可第二天,來隔壁辦公室的人也多了起來,熱鬧起來。
隻有方舒的辦公室,還是冷冷清清。
而且,這段時間總是來串門的鄭海山,再也沒過來過。
因為他的名字,加進了領導小組裏,也是個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