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荊襄可以說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在這裏,世家的力量非常之大,上當州牧幕僚、下到各郡縣小吏,幾乎都被士族給壟斷了。當然,這和劉表之前奉行的政策“與世家齊治荊州”不無關係。
張廷玉身為地地道道的南郡人,在江陵長大,他當然知道這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們會做出什麽事情。比如:許多大戶人家為了滿足深不見底的貪欲,會著一些下人打扮得邋遢一點,裝作難民去領取糧食;而真正窮苦的百姓,可能連隊伍都排不進去,更別說領取糧食了。
所以,張廷玉有了一套新的方案,他連夜寫好,呈給張富過目,張富看了一遍後,連呼妙哉。更是全力支持張廷玉的做法,還特地將李存孝的義子李衝派給張廷玉,輔佐他放糧,以防有人鬧事!
在宣傳開倉放糧政策三天後,張廷玉親自帶著李衝,身後有十幾兩運糧車,每糧車上都堆滿了打包好的糧食。除了負責運糧的雜役兵之外,還有三百兵卒,這三百士卒穿戴整齊,身著鎧甲,手拿長矛,儼然一副要上戰場的樣子!
沒錯,張廷玉的‘放糧’方式,就是要挨家挨戶的查看後再放糧。這樣就可以最大可能避免有人濫竽充數,領取救濟糧了。這個方案張廷玉本來還在擔心太子能否通過,畢竟這裏牽扯到一個信任問題。
若負責放糧的官吏本身就是個貪官汙吏,或者和世家大族有所勾結的官員,這種形式放糧隻會助長他們貪汙罷了。好在,張富非常相信張廷玉,當即就答應下來了。並且還安排李衝親自帶兵護送糧食,一是為了防止宵小之徒搗亂;二來也可以起到一個監管的作用!
於是,在得到張富同意的張廷玉,就開始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放糧計劃。他先從江陵城北的郊區開始,準備挨家挨戶送糧。
一行人先來到第一戶人家家門口,這戶人家居住的是普通茅屋,一扇晃晃悠悠的木門強行支撐著顏麵。張廷玉敲了敲門:“我乃蜀太子府上小吏,今奉太子之命特來給百姓送糧。”
過了一會兒,又一老嫗撐著拐杖慢慢悠悠走了出來,她看了看張廷玉,又往外看了看幾十輛糧車以及戒備森嚴的將士,老嫗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是送糧?不會再拿走了?”
聽到這話的李衝有些奇怪,他直接張口道:“當然不會了,太子說了要開倉放糧,怎麽可能有再取回之理?”張廷玉站了出來,先對著李衝解釋道:“小將軍,你有所不知,之前楊素在南郡時,也頒布了一則法令‘凡參軍者,每家每戶獎勵糧食三斛,且免除賦稅一年。’”
“當時南郡百姓聽聞如此好事,絕大多數青壯都踴躍參加。但隨著戰事的進行,楊素又派人挨家挨戶搜刮百姓餘糧,隻給大家夥留下一點點,還美其名曰足夠支撐到秋收了。麵對楊素的惡行,百姓們也是敢怒不敢言,這才幾個月,南郡光是餓死的百姓都成千上萬!所以,我們再次開倉放糧時,難免有人懷疑。”
聽到這裏,老嫗也是痛哭起來:“挨千刀的楊素,我家兩個兒子都被拉去參軍,現在生死未卜。然後他又派人把我家餘糧全部搶走,可憐我的老頭子在和仲軍爭執中,慘死家中。隻留下我一個人艱難度日,若不是想等到兒子們回來,我也不活了……”
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後,李衝久久不語,他隨著李存孝前往南郡阻擊敵人時,可是見識過‘路有餓死骨’的殘酷場景。當時他們還以為是特殊情況呢,沒想到竟然都是楊素搞的鬼。
這名老嫗一人的悲慘遭遇,在旁人看來可能很難想象,但在漢末三國亂世中,是無數個小家庭的縮影。亂世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死、凍死、被誤殺的數不勝數。人命,是亂世裏最不值錢的東西。
“老人家,你放心吧,我們大蜀是不會做這種傷天害理之事的,陛下愛民如子,太子亦勤政愛民,這些糧食就是送給你們的,沒人敢來搶!”張廷玉一邊笑嗬嗬安慰老嫗,一邊派人搬來一大包糧食。
李衝親自幫忙把糧食搬到屋中,拍著胸脯對老嫗說:“老人家,這些糧食給你了就是你的,往後不管有誰膽敢來搶奪或者拿走,我李衝見一個殺一個!”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老嫗早已經感動得不能自已,跪在地上一個勁的叩頭。張廷玉道:“你不用謝我們,要謝就謝謝陛下和太子吧!”老嫗連忙扭頭向西,跪拜:“多謝陛下,陛下聖明;多謝太子,太子英名……”
在告別了這第一家之後,張廷玉和李衝繼續沿路放糧,基本上在郊區的這些百姓家中,都是已經揭不開鍋了。在收到糧食後,所有人都是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一個個跪地叩頭。
張富知道這件事後,也是在心裏說出了一句靈魂話語:“百姓謝我,我可是真要好好謝謝楊素啊。若沒有楊素的暴行在前,我可沒有這麽容易就收攏了南郡人心啊!”
漸漸地,日頭已經西落,張廷玉等人已經派送了一整天的糧食了,如今已經來到了城中。由於到了城中,李衝覺得麾下三百穿戴整齊的士卒有些太過顯眼,而且不利於市內通勤。就讓這些部曲化整為零,分批次跟隨。
此時他們身後隻跟了三十多人,一起進入城中大街。和郊區的普通農民比起來,城中居住的大多都是官紳。從房子的風格上都很容易辨別,各個富麗堂皇,美不勝收,甚至還有些家丁守衛呢。
眾人走到一家大戶人家門前,張廷玉隻看了一眼大門,見門口有幾個家丁手拿棍棒在看門。
張廷玉就直接走了過去,這也是他今日第一次略過人家。李衝悄悄問道:“張大人,你為何這家也不進去看看,就直接走了呢?”
張廷玉身為地地道道的南郡人,在江陵長大,他當然知道這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們會做出什麽事情。比如:許多大戶人家為了滿足深不見底的貪欲,會著一些下人打扮得邋遢一點,裝作難民去領取糧食;而真正窮苦的百姓,可能連隊伍都排不進去,更別說領取糧食了。
所以,張廷玉有了一套新的方案,他連夜寫好,呈給張富過目,張富看了一遍後,連呼妙哉。更是全力支持張廷玉的做法,還特地將李存孝的義子李衝派給張廷玉,輔佐他放糧,以防有人鬧事!
在宣傳開倉放糧政策三天後,張廷玉親自帶著李衝,身後有十幾兩運糧車,每糧車上都堆滿了打包好的糧食。除了負責運糧的雜役兵之外,還有三百兵卒,這三百士卒穿戴整齊,身著鎧甲,手拿長矛,儼然一副要上戰場的樣子!
沒錯,張廷玉的‘放糧’方式,就是要挨家挨戶的查看後再放糧。這樣就可以最大可能避免有人濫竽充數,領取救濟糧了。這個方案張廷玉本來還在擔心太子能否通過,畢竟這裏牽扯到一個信任問題。
若負責放糧的官吏本身就是個貪官汙吏,或者和世家大族有所勾結的官員,這種形式放糧隻會助長他們貪汙罷了。好在,張富非常相信張廷玉,當即就答應下來了。並且還安排李衝親自帶兵護送糧食,一是為了防止宵小之徒搗亂;二來也可以起到一個監管的作用!
於是,在得到張富同意的張廷玉,就開始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放糧計劃。他先從江陵城北的郊區開始,準備挨家挨戶送糧。
一行人先來到第一戶人家家門口,這戶人家居住的是普通茅屋,一扇晃晃悠悠的木門強行支撐著顏麵。張廷玉敲了敲門:“我乃蜀太子府上小吏,今奉太子之命特來給百姓送糧。”
過了一會兒,又一老嫗撐著拐杖慢慢悠悠走了出來,她看了看張廷玉,又往外看了看幾十輛糧車以及戒備森嚴的將士,老嫗有些不敢相信:“果真是送糧?不會再拿走了?”
聽到這話的李衝有些奇怪,他直接張口道:“當然不會了,太子說了要開倉放糧,怎麽可能有再取回之理?”張廷玉站了出來,先對著李衝解釋道:“小將軍,你有所不知,之前楊素在南郡時,也頒布了一則法令‘凡參軍者,每家每戶獎勵糧食三斛,且免除賦稅一年。’”
“當時南郡百姓聽聞如此好事,絕大多數青壯都踴躍參加。但隨著戰事的進行,楊素又派人挨家挨戶搜刮百姓餘糧,隻給大家夥留下一點點,還美其名曰足夠支撐到秋收了。麵對楊素的惡行,百姓們也是敢怒不敢言,這才幾個月,南郡光是餓死的百姓都成千上萬!所以,我們再次開倉放糧時,難免有人懷疑。”
聽到這裏,老嫗也是痛哭起來:“挨千刀的楊素,我家兩個兒子都被拉去參軍,現在生死未卜。然後他又派人把我家餘糧全部搶走,可憐我的老頭子在和仲軍爭執中,慘死家中。隻留下我一個人艱難度日,若不是想等到兒子們回來,我也不活了……”
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後,李衝久久不語,他隨著李存孝前往南郡阻擊敵人時,可是見識過‘路有餓死骨’的殘酷場景。當時他們還以為是特殊情況呢,沒想到竟然都是楊素搞的鬼。
這名老嫗一人的悲慘遭遇,在旁人看來可能很難想象,但在漢末三國亂世中,是無數個小家庭的縮影。亂世中,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死、凍死、被誤殺的數不勝數。人命,是亂世裏最不值錢的東西。
“老人家,你放心吧,我們大蜀是不會做這種傷天害理之事的,陛下愛民如子,太子亦勤政愛民,這些糧食就是送給你們的,沒人敢來搶!”張廷玉一邊笑嗬嗬安慰老嫗,一邊派人搬來一大包糧食。
李衝親自幫忙把糧食搬到屋中,拍著胸脯對老嫗說:“老人家,這些糧食給你了就是你的,往後不管有誰膽敢來搶奪或者拿走,我李衝見一個殺一個!”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老嫗早已經感動得不能自已,跪在地上一個勁的叩頭。張廷玉道:“你不用謝我們,要謝就謝謝陛下和太子吧!”老嫗連忙扭頭向西,跪拜:“多謝陛下,陛下聖明;多謝太子,太子英名……”
在告別了這第一家之後,張廷玉和李衝繼續沿路放糧,基本上在郊區的這些百姓家中,都是已經揭不開鍋了。在收到糧食後,所有人都是痛哭流涕,感恩戴德,一個個跪地叩頭。
張富知道這件事後,也是在心裏說出了一句靈魂話語:“百姓謝我,我可是真要好好謝謝楊素啊。若沒有楊素的暴行在前,我可沒有這麽容易就收攏了南郡人心啊!”
漸漸地,日頭已經西落,張廷玉等人已經派送了一整天的糧食了,如今已經來到了城中。由於到了城中,李衝覺得麾下三百穿戴整齊的士卒有些太過顯眼,而且不利於市內通勤。就讓這些部曲化整為零,分批次跟隨。
此時他們身後隻跟了三十多人,一起進入城中大街。和郊區的普通農民比起來,城中居住的大多都是官紳。從房子的風格上都很容易辨別,各個富麗堂皇,美不勝收,甚至還有些家丁守衛呢。
眾人走到一家大戶人家門前,張廷玉隻看了一眼大門,見門口有幾個家丁手拿棍棒在看門。
張廷玉就直接走了過去,這也是他今日第一次略過人家。李衝悄悄問道:“張大人,你為何這家也不進去看看,就直接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