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新疆叫做西域;西藏一般稱為西羌。這兩個地方人煙稀少,文明落後,再加上與中原交通不便,光是從長安沿著絲綢之路到西域,就要走上個一年半載。
所以,在那個時候,這兩個地方和中原的交流是非常少的。西域、西羌基本上都是一片‘無人管轄’的區域,封建王朝一般也不會特別將這些地方納入地盤,因為太大、太遠、太難管理了。
在漢唐看來,那種邊地夷狄地方不能耕地,也打不了幾升糧食;人口稀少,也征發不了多少有效勞役;生存形式單一,都處於遊牧民族,還收不來幾兩銀子的賦稅。甚至還要朝廷專門轉移支付。
雖然這些地方有一些礦物資源,但是在那個沒有什麽開發能力、生產力遠遠不足,還處於農業時代的封建王朝,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中央朝廷若是專程在這些地方設置郡縣官製,妥妥的虧本買賣。
總之,封建大一統王朝對待西域、西羌地區的態度就是這樣。用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句話就能完美概述:【四方諸夷皆隔山限海,得其地不足以耕耘,得其民不足以使役。】
各朝各代對待這兩個地方的管理,也是逐漸進步的一個過程……
在三國時期,魏國繼承漢製領護西域,在伊吾置宜禾都尉,在高昌設“戊己校尉”,在車師後部賜其王守侍中官職,號大都尉,後又置西域長史管理西域各民族。
司馬炎代曹魏建立西晉後,在西域設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長史等管理機構。
而到了東晉,割據河西的前涼張駿攻取伊吾,劃屬敦煌郡,以參軍索孚為伊吾都尉。鹹和四年設立高昌郡,隸屬沙洲,此為高昌按內地行政設官之始。
永和元年征服焉耆,張駿還派軍隊伐龜茲、鄯善、於闐,中央集權在西域地區進一步鞏固。
綜上所述,漢朝到魏晉時期,也隻是簡單進行一個管控,並不是具體的管理。就比如,設立一些都護、都尉,率兵在邊境處駐紮。都尉與其說是管轄,倒不如說是盯梢,萬一這些地方有個什麽暴動,他們還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避免這些遊牧民族南下中原!
到了明朝中期時,遊牧民族的文明也逐漸發展了一些。所以明朝政府對行政管理上,就認真對待了一些。
在政治上,以封建、神權和世俗分開的封建製度,進行日常管理;經濟管理上,利用旺盛的茶葉需求對西藏進行經濟控製,同時象征性地收一些實物稅;
在軍事管理上,在臨近西藏的鬆州設置衛所,大量駐軍修建城池進行武力威懾;物流運輸上,建立大量驛站,派駐數量不等的當地人員日常駐守,保證朝廷的行政命令能夠及時通暢地傳遞的同時運輸數量不等的物資……
總之,對待西域和西羌地區的管理,也是在不斷進化的一個過程,主要是根據社會的發展(遊牧民族的文明發展)來進行相應的管理。
可在此時,也就是公元195年前後時候,因為中原各諸侯戰亂,所以對待西域、西羌的官製鬆懈了不少,包括漢時舊製也沒有很好的繼承下來。
再加上原來鎮守邊疆的董卓、馬騰相繼死後,這些異族的野心也逐漸起來了,特別是占據了廣大地盤的西羌!苻堅就是羌人,時勢造英雄一般統一了羌氐各部落,成為了羌王,也發起了對中原的進攻。
隻不過,很不幸,他遇到了開掛的張富,當時的張富手裏還有馬超這個神威天將軍,再配上呼延灼父子的連環馬,直接將苻堅給揍得懷疑人生了,直接退守到涼州西北四郡龜縮不出了。
在涼州戰事告一段落後,張富在涼州安排好了駐防之後,也是班師回朝。再然後蜀國建立,張富也應劉表之邀請,前往荊州去忙活了。
這一去就是兩年,雖然荊州北部拿下了,但也在荊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此時的雍州也發生一件大事,曹操袁紹一起進攻雍州,讓徐達疲於應對,還專程從成都、漢中調兵數萬前往雍州。
也正是在這些事情發生之時,沒有被徹底按死的苻堅又敏銳地嗅到了機會,覺得可以趁著蜀國三線疲於應對之際,出兵南下,很有可能一舉攻破涼州,甚至威逼雍州!
當然,苻堅身為少數民族中的梟雄,本人不管是腦子還是智力,都還是在線的。他也知道如今的羌氐元氣大傷,僅憑借羌氐自己的力量,恐怕難以和蜀國抗衡。再說了,人數太少也起不到作用,蜀國涼州邊境的防守就足以剿滅他們了!
所以,苻堅親自帶著權翼以及韓遂之前手下大將閻行,前往西域,來這裏和剛剛嶄露頭角,統一了西域各部落的沙陀族族長會麵。
這位沙陀族族長也是一個梟雄,兩年前橫空出世,也是率領著自己的部落到處征戰,僅用了兩年不到,就一統了西域各地!將偌大的西域,基本上算是控製起來了。這個成長軌跡,基本上和苻堅一模一樣,所以,苻堅才費盡心思前去西域,想要說服這樣的猛人!
後來,在苻堅的三寸不爛之舌勸說下,西域沙陀族新族長同意了苻堅的建議——二人達成同盟,聯手出兵南下,直指蜀國的邊境涼州,而武威郡,就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
這沙陀族和羌氐族其實都差不多,都屬於少數遊牧民族,部落裏的男人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擅長騎射。不過沙陀族有些更恐怖,他們的成年男性身高能達到七尺,體重近二百斤。
總之一句話,沙陀的戰士們皆是虎背熊腰之輩,戰鬥力不容小覷!
最後,達成一致的兩位族長、也是當時的兩位梟雄,各自率隊伍南下。並且駐紮在距離武威郡最近的張掖郡,和番縣!
由於西域率軍到達涼州距離確實有些遠,這一路上也耽誤了不少時間,沙陀族到達和番時已經是隆冬臘月了。二人便合計了一下,隻等來年春暖花開之際,直接對蜀國發起總攻……
所以,在那個時候,這兩個地方和中原的交流是非常少的。西域、西羌基本上都是一片‘無人管轄’的區域,封建王朝一般也不會特別將這些地方納入地盤,因為太大、太遠、太難管理了。
在漢唐看來,那種邊地夷狄地方不能耕地,也打不了幾升糧食;人口稀少,也征發不了多少有效勞役;生存形式單一,都處於遊牧民族,還收不來幾兩銀子的賦稅。甚至還要朝廷專門轉移支付。
雖然這些地方有一些礦物資源,但是在那個沒有什麽開發能力、生產力遠遠不足,還處於農業時代的封建王朝,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中央朝廷若是專程在這些地方設置郡縣官製,妥妥的虧本買賣。
總之,封建大一統王朝對待西域、西羌地區的態度就是這樣。用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句話就能完美概述:【四方諸夷皆隔山限海,得其地不足以耕耘,得其民不足以使役。】
各朝各代對待這兩個地方的管理,也是逐漸進步的一個過程……
在三國時期,魏國繼承漢製領護西域,在伊吾置宜禾都尉,在高昌設“戊己校尉”,在車師後部賜其王守侍中官職,號大都尉,後又置西域長史管理西域各民族。
司馬炎代曹魏建立西晉後,在西域設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長史等管理機構。
而到了東晉,割據河西的前涼張駿攻取伊吾,劃屬敦煌郡,以參軍索孚為伊吾都尉。鹹和四年設立高昌郡,隸屬沙洲,此為高昌按內地行政設官之始。
永和元年征服焉耆,張駿還派軍隊伐龜茲、鄯善、於闐,中央集權在西域地區進一步鞏固。
綜上所述,漢朝到魏晉時期,也隻是簡單進行一個管控,並不是具體的管理。就比如,設立一些都護、都尉,率兵在邊境處駐紮。都尉與其說是管轄,倒不如說是盯梢,萬一這些地方有個什麽暴動,他們還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避免這些遊牧民族南下中原!
到了明朝中期時,遊牧民族的文明也逐漸發展了一些。所以明朝政府對行政管理上,就認真對待了一些。
在政治上,以封建、神權和世俗分開的封建製度,進行日常管理;經濟管理上,利用旺盛的茶葉需求對西藏進行經濟控製,同時象征性地收一些實物稅;
在軍事管理上,在臨近西藏的鬆州設置衛所,大量駐軍修建城池進行武力威懾;物流運輸上,建立大量驛站,派駐數量不等的當地人員日常駐守,保證朝廷的行政命令能夠及時通暢地傳遞的同時運輸數量不等的物資……
總之,對待西域和西羌地區的管理,也是在不斷進化的一個過程,主要是根據社會的發展(遊牧民族的文明發展)來進行相應的管理。
可在此時,也就是公元195年前後時候,因為中原各諸侯戰亂,所以對待西域、西羌的官製鬆懈了不少,包括漢時舊製也沒有很好的繼承下來。
再加上原來鎮守邊疆的董卓、馬騰相繼死後,這些異族的野心也逐漸起來了,特別是占據了廣大地盤的西羌!苻堅就是羌人,時勢造英雄一般統一了羌氐各部落,成為了羌王,也發起了對中原的進攻。
隻不過,很不幸,他遇到了開掛的張富,當時的張富手裏還有馬超這個神威天將軍,再配上呼延灼父子的連環馬,直接將苻堅給揍得懷疑人生了,直接退守到涼州西北四郡龜縮不出了。
在涼州戰事告一段落後,張富在涼州安排好了駐防之後,也是班師回朝。再然後蜀國建立,張富也應劉表之邀請,前往荊州去忙活了。
這一去就是兩年,雖然荊州北部拿下了,但也在荊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此時的雍州也發生一件大事,曹操袁紹一起進攻雍州,讓徐達疲於應對,還專程從成都、漢中調兵數萬前往雍州。
也正是在這些事情發生之時,沒有被徹底按死的苻堅又敏銳地嗅到了機會,覺得可以趁著蜀國三線疲於應對之際,出兵南下,很有可能一舉攻破涼州,甚至威逼雍州!
當然,苻堅身為少數民族中的梟雄,本人不管是腦子還是智力,都還是在線的。他也知道如今的羌氐元氣大傷,僅憑借羌氐自己的力量,恐怕難以和蜀國抗衡。再說了,人數太少也起不到作用,蜀國涼州邊境的防守就足以剿滅他們了!
所以,苻堅親自帶著權翼以及韓遂之前手下大將閻行,前往西域,來這裏和剛剛嶄露頭角,統一了西域各部落的沙陀族族長會麵。
這位沙陀族族長也是一個梟雄,兩年前橫空出世,也是率領著自己的部落到處征戰,僅用了兩年不到,就一統了西域各地!將偌大的西域,基本上算是控製起來了。這個成長軌跡,基本上和苻堅一模一樣,所以,苻堅才費盡心思前去西域,想要說服這樣的猛人!
後來,在苻堅的三寸不爛之舌勸說下,西域沙陀族新族長同意了苻堅的建議——二人達成同盟,聯手出兵南下,直指蜀國的邊境涼州,而武威郡,就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
這沙陀族和羌氐族其實都差不多,都屬於少數遊牧民族,部落裏的男人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擅長騎射。不過沙陀族有些更恐怖,他們的成年男性身高能達到七尺,體重近二百斤。
總之一句話,沙陀的戰士們皆是虎背熊腰之輩,戰鬥力不容小覷!
最後,達成一致的兩位族長、也是當時的兩位梟雄,各自率隊伍南下。並且駐紮在距離武威郡最近的張掖郡,和番縣!
由於西域率軍到達涼州距離確實有些遠,這一路上也耽誤了不少時間,沙陀族到達和番時已經是隆冬臘月了。二人便合計了一下,隻等來年春暖花開之際,直接對蜀國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