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漢中郡,陽平關。
張富一行人從成都出發時不過剛剛二月,雖然已經是早春時節,不再下雪了。但天氣尚寒冷,蜀中小道上還有不少積雪未曾消融,所以這一路也是磕磕絆絆,走了快一個月,才剛剛到達漢中的陽平關。
漢中,是蜀國的龍興之地。整個漢中郡的每一座縣城、每一處地方張富都不陌生,畢竟自己在這裏長大,而且從這裏邁出了爭霸天下的第一步。漢中郡,也承載了他的太多回憶。
由於張魯在漢中傳教多年,又是從這裏出去爭霸天下的,漢中郡的百姓們對蜀國的認同度非常之高。而且張魯對漢中也是非常重視,給予了不少優惠政策來助力於漢中的發展,以至於現在的漢中已經是整個蜀國第三大都市,僅次於國都成都和西都長安。
張富此行是有正事要處理的,而且時間緊迫,他們並沒有前往漢中城裏,而是從邊緣的兩個縣城定軍山、褒中穿過,直接到了陽平關。縱使隻是邊緣處的兩個小縣城,也可以看得出來百姓們安居樂業,時光靜好的太平盛世。
張富不由得感歎:“什麽時候,全天下的百姓都如漢中百姓一樣,這天下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其實到了一定地位之後,為君者已經不是單純的想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了,反而更想一統天下,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來青史留名,讓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
張富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還是渴望著至一統天下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但是到了現在,在經曆了幾年成長之後,所追求的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陽平關這個地方張富當然也不陌生了,當年和韓遂同歸於盡的楊昂屍骨就埋在這裏,也是遵從了楊昂的遺願。張富既然都來到了陽平關,自然沒有熟視無睹的道理。也是拿上幾壺好酒,來到了楊昂的墳前,親自祭奠。
“唉,時間過得好快啊,我依稀還記得當時你負傷詐敗賺雷銅,幫助我贏得了第一仗。然後我到了成都,我們就很少見麵了。不曾想,直接變成了永別。楊將軍放心,你兒子楊誌定不會給你丟人的,一路走好……”
楊昂是張魯的老部下之一,能力一般般,但為人忠實,對張魯父子言聽計從——張魯的老部下幾乎都是這樣,足見張魯的個人魅力。
楊昂是拉著韓遂一起同歸於盡的,是死的非常有價值的,這可是大功一件。張魯念其功績,也是盡可能追封這位老部下,而且還讓他的兒子楊誌繼承了官職和爵位,也算是恩寵至極了。
當年第一次聽到楊昂死訊的時候,張富其實心裏非常難受,楊昂和雷銅、解珍不同,後者和張富的交集很少,隻是君臣關係罷了。楊昂可是和張富朝夕相處過很久的,自然感情更重一些。可後來,李恢、嚴顏等人相繼戰死沙場,張富對待死亡的情感波動也沒有當年那麽大了。
這幾年的軍旅生涯,讓張富的心也逐漸堅硬了起來,死人,是亂世最普遍的現象,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王侯將相,隨時都可能死亡。存者能做的,就是盡量讓這些死亡的人死的有價值一些,至少,有人還記得他們。
幾壺酒敬罷,張富拍了拍袖子,說道:“走吧,時候不早了,我們要抓緊趕路了。我估計苻堅一個月內就會用兵了,我們不敢再耽擱了。”
三國時從漢中到達關中隻有五條道路,自東向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故道、隴西道。其中子午穀道是到達長安最近、也是路途最難走的道路,關於這條道路還有一個著名的‘子午穀奇謀’。
這條道路說白了就是,在長安已經占據的情況下,可以往來傳遞個什麽急報,會大大縮短斥候的時間,蜀國現在雍州傳信回成都的斥候大多數都走這條道路。但若是長安還是敵占區,那麽大軍從這裏出去進攻,無異於癡人說夢。
中間的儻駱道、褒斜道兩條道路,都是可以很快的從漢中到達長安,比起子午穀要寬敞不少,適合運輸糧草、派遣士兵等。蜀地的糧草一般都是過蜀道運送到漢中囤放,然後再由漢中走這兩條道路運送到長安。
再往西去,也就是從陽平關出蜀地到雍涼,有兩條路:一是走故道、穿散關到陳倉;還有一條道路就是隴西大道,出祁山、到天水。這兩條路在幾十年後,諸葛亮北伐中原之時都走過這些路。
其中,隴西道是直線距離到涼州最近的一條道路。張富此行的目的地是涼州,並不是長安,所以他選擇的也是出祁山這條路,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在張富出祁山之際,剛好收到了雍州軍事長官徐達派遣前往成都送信的斥候。最搞笑的是,送信的斥候並不是自北方而來,恰恰相反,是從南邊陽平關趕來的,可是讓張富哭笑不得。
前麵說過,在長安的徐達要比在成都的張富更快收到鍾繇的消息。徐達已經先張富一步,做出了安排部署,讓馬超率領騎兵回援涼州,同時為了將計就計,徐達還在長安進行了一係列的軍事部署。
徐達有著張富給予的特權,可以自行安排軍事部署,徐達安排完了,也需要如實給君主匯報。所以,徐達就派遣了幾個斥候,快馬從長安過子午穀向成都而去匯報情況。
斥候穿過子午穀道,來到漢中時,才得知太子已經親自出征,從陽平關向涼州去了。斥候們也沒有猶豫,而是直接分頭行動,幾人回成都,向皇帝張魯匯報情況;剩下幾人扭頭追逐太子張富,早點說明情況。
於是乎,就發生了剛才這搞笑的一幕,從北邊雍州而來的斥候,到達漢中轉了一圈後,開始一路追趕著張富的腳步。最後,終於從南邊的屁股後麵追了上來,這才將最新的消息送達至太子手裏。
張富一行人從成都出發時不過剛剛二月,雖然已經是早春時節,不再下雪了。但天氣尚寒冷,蜀中小道上還有不少積雪未曾消融,所以這一路也是磕磕絆絆,走了快一個月,才剛剛到達漢中的陽平關。
漢中,是蜀國的龍興之地。整個漢中郡的每一座縣城、每一處地方張富都不陌生,畢竟自己在這裏長大,而且從這裏邁出了爭霸天下的第一步。漢中郡,也承載了他的太多回憶。
由於張魯在漢中傳教多年,又是從這裏出去爭霸天下的,漢中郡的百姓們對蜀國的認同度非常之高。而且張魯對漢中也是非常重視,給予了不少優惠政策來助力於漢中的發展,以至於現在的漢中已經是整個蜀國第三大都市,僅次於國都成都和西都長安。
張富此行是有正事要處理的,而且時間緊迫,他們並沒有前往漢中城裏,而是從邊緣的兩個縣城定軍山、褒中穿過,直接到了陽平關。縱使隻是邊緣處的兩個小縣城,也可以看得出來百姓們安居樂業,時光靜好的太平盛世。
張富不由得感歎:“什麽時候,全天下的百姓都如漢中百姓一樣,這天下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其實到了一定地位之後,為君者已經不是單純的想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了,反而更想一統天下,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來青史留名,讓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
張富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還是渴望著至一統天下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但是到了現在,在經曆了幾年成長之後,所追求的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陽平關這個地方張富當然也不陌生了,當年和韓遂同歸於盡的楊昂屍骨就埋在這裏,也是遵從了楊昂的遺願。張富既然都來到了陽平關,自然沒有熟視無睹的道理。也是拿上幾壺好酒,來到了楊昂的墳前,親自祭奠。
“唉,時間過得好快啊,我依稀還記得當時你負傷詐敗賺雷銅,幫助我贏得了第一仗。然後我到了成都,我們就很少見麵了。不曾想,直接變成了永別。楊將軍放心,你兒子楊誌定不會給你丟人的,一路走好……”
楊昂是張魯的老部下之一,能力一般般,但為人忠實,對張魯父子言聽計從——張魯的老部下幾乎都是這樣,足見張魯的個人魅力。
楊昂是拉著韓遂一起同歸於盡的,是死的非常有價值的,這可是大功一件。張魯念其功績,也是盡可能追封這位老部下,而且還讓他的兒子楊誌繼承了官職和爵位,也算是恩寵至極了。
當年第一次聽到楊昂死訊的時候,張富其實心裏非常難受,楊昂和雷銅、解珍不同,後者和張富的交集很少,隻是君臣關係罷了。楊昂可是和張富朝夕相處過很久的,自然感情更重一些。可後來,李恢、嚴顏等人相繼戰死沙場,張富對待死亡的情感波動也沒有當年那麽大了。
這幾年的軍旅生涯,讓張富的心也逐漸堅硬了起來,死人,是亂世最普遍的現象,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王侯將相,隨時都可能死亡。存者能做的,就是盡量讓這些死亡的人死的有價值一些,至少,有人還記得他們。
幾壺酒敬罷,張富拍了拍袖子,說道:“走吧,時候不早了,我們要抓緊趕路了。我估計苻堅一個月內就會用兵了,我們不敢再耽擱了。”
三國時從漢中到達關中隻有五條道路,自東向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故道、隴西道。其中子午穀道是到達長安最近、也是路途最難走的道路,關於這條道路還有一個著名的‘子午穀奇謀’。
這條道路說白了就是,在長安已經占據的情況下,可以往來傳遞個什麽急報,會大大縮短斥候的時間,蜀國現在雍州傳信回成都的斥候大多數都走這條道路。但若是長安還是敵占區,那麽大軍從這裏出去進攻,無異於癡人說夢。
中間的儻駱道、褒斜道兩條道路,都是可以很快的從漢中到達長安,比起子午穀要寬敞不少,適合運輸糧草、派遣士兵等。蜀地的糧草一般都是過蜀道運送到漢中囤放,然後再由漢中走這兩條道路運送到長安。
再往西去,也就是從陽平關出蜀地到雍涼,有兩條路:一是走故道、穿散關到陳倉;還有一條道路就是隴西大道,出祁山、到天水。這兩條路在幾十年後,諸葛亮北伐中原之時都走過這些路。
其中,隴西道是直線距離到涼州最近的一條道路。張富此行的目的地是涼州,並不是長安,所以他選擇的也是出祁山這條路,可以更快到達目的地。
在張富出祁山之際,剛好收到了雍州軍事長官徐達派遣前往成都送信的斥候。最搞笑的是,送信的斥候並不是自北方而來,恰恰相反,是從南邊陽平關趕來的,可是讓張富哭笑不得。
前麵說過,在長安的徐達要比在成都的張富更快收到鍾繇的消息。徐達已經先張富一步,做出了安排部署,讓馬超率領騎兵回援涼州,同時為了將計就計,徐達還在長安進行了一係列的軍事部署。
徐達有著張富給予的特權,可以自行安排軍事部署,徐達安排完了,也需要如實給君主匯報。所以,徐達就派遣了幾個斥候,快馬從長安過子午穀向成都而去匯報情況。
斥候穿過子午穀道,來到漢中時,才得知太子已經親自出征,從陽平關向涼州去了。斥候們也沒有猶豫,而是直接分頭行動,幾人回成都,向皇帝張魯匯報情況;剩下幾人扭頭追逐太子張富,早點說明情況。
於是乎,就發生了剛才這搞笑的一幕,從北邊雍州而來的斥候,到達漢中轉了一圈後,開始一路追趕著張富的腳步。最後,終於從南邊的屁股後麵追了上來,這才將最新的消息送達至太子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