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人啊,城頭上刀劍無眼,十分危險,要不你先回到城中歇息歇息吧,省的傷了你,我不知道該怎樣跟太子交代。”史進都沒有正眼看正在無大語的吳用,隻是淡淡說了句話。
“對了,你也可以趁著趙軍沒有包圍城池時候,先行出城,跑到到徐將軍陣中,哪裏將士們多,工事防禦也都更安全一些。省得明天我不撤退要死戰到底時,你在這裏罵我坑害了你……”
若說史進第一句話是有些陰陽怪氣的話,那第二句話就是明晃晃的嘲諷,不對,是謾罵了。氣的吳用是直接語無倫次了:“你,你在說什麽啊?這是徐將軍的命令,怎麽變成我貪生怕死了?”
“敵軍的攻城車要來了,放箭,瞄準著敵軍射擊,不要射攻城車!”史進直接不搭理吳用了,自顧自開始繼續指揮戰鬥。
“你這人好生不識好歹,我吳用若是貪生怕死,何必來這前線呢?”吳用一氣之下,跺腳離開,轉身下了城牆!
是人都有三分脾氣呢,更別說吳用之前還位高權重過,立下過大功過呢。隻不過現在暫時失勢了,但不代表誰都能欺辱呀!吳用這次也確實氣的夠嗆,你可以說他隻會虐菜,可以說他之前犯過錯,但是不能說他貪生怕死呀。若是真怕死,誰還願意來孤城前線呢?
不過話說回來,史進剛才那番話顯然是帶著個人脾氣的,甚至就有些故意針對吳用呢。
其實,史進之前和吳用的關係還算可以,畢竟二人一起鎮守過宛城,也算是有過共同戰鬥的交情了。但也是在鎮守宛城時,因為吳用的剛愎自用,導致蜀軍吃了敗仗,丟了南陽郡最重要的地方宛城。
雖然這場戰鬥的失利跟史進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太子還褒獎了他一番,隻懲罰了吳用一人。但史進在心裏非常難受,他本就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覺得從自己手下丟了城池,可是比要了他命還難受……
也是自從那一場戰鬥之後,史進就已經看不上吳用了,覺得此人也是隻有小聰明,沒有大謀略,甚至對於吳用,史進在心裏還有一股厭惡,生氣的感覺。所以才出言不遜,在言語中夾帶棍棒針對吳用。
單說這個人際關係,是不是跟對麵趙軍很像?張合也看不上隻有小聰明的郭圖!隻不過,史進到底不是張合,吳用也不是郭圖……
當然,史進和吳用之間鬧矛盾,這個事情張富和徐達都不知道,否則張富打死也不可能讓這兩個不和的人一起在前線對抗敵人……
吳用轉身走下城牆後,他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急,自己一番好意,想聽從徐將軍的命令,在史進眼裏反而成了貪生怕死!吳用可忍不了這個委屈,於是乎,他立刻動筆就寫了兩封信。
一封是簡單說明史進不聽從徐達命令,不願意撤退等情況交予徐達,希望徐達可以命令史進撤退,保存蜀軍有生力量,先應付眼前的這場危機。這封信有吐槽,然後更多的是建議徐達早做準備以防止史進固執己見。
總的來說,第一封信吳用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的,一切以家國大事為主了——這也可能是之前張富將他貶官,外加敲打他之後,讓吳用收斂了自己的性子,整體性格有所改善吧。
但是這第二封信,就比較耐人尋味了。是吳用寫給張富的,信中除了將史進辱罵他的那番原話全部加上之外,還羅列了史進如抗命不尊,目中無人,剛愎自用,不識大局等數列罪責,一並派人送給太子去了。
很明顯,這第二封信就是奔著彈劾史進去了,本來吳用這次戴罪立功就已經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再犯什麽錯,就徹底神仙難救了。可沒想到這個史進狗眼看人低,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如此針對他。
這就讓吳用不能忍受了,更何況,吳用本來就擅長搞這些不三不四的小把戲,這史進一個愣頭青,古代的社會小青年,空有一腔熱血和蠻力,並不懂得官場上的歪歪繞繞,怎麽能是吳用的對手?這不,轉眼就被吳用給彈劾了一把……
吳用寫完這兩封信分別派遣親信送出去後,他眼珠子一轉,再次有了辦法。
這次吳用直接來到西門城牆,在這裏負責鎮守防禦的是太子的小舅子,撲天雕李應!
西門這邊可能是因為距離較遠的緣故,趙軍還正在集結,並沒有完全開戰。李應此時也是聚集蜀軍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戰鬥。吳用到來時,很有禮貌,先行打招呼:“吳用見過李將軍!”
“吳大人來了,北門那邊什麽情況了?我聽聲音趙軍應該已經開始攻城了吧?”李應沒想太多,還以為吳用是為戰事而來呢。
“是,趙軍出動了十幾艘攻城器械,已經開始進攻城門了,我估計咱這個新豐縣,恐怕受不了多少天!”吳用故意言重了兩句,然後緊接著繼續說道:“不過,徐將軍已經料提前安排好了,讓我們堅守一天,第二天就可以撤退了,倒也是料敵於先……”
李應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吳用看到後,覺得有戲,便故意說道:“隻是啊,史將軍年輕氣盛,不忍受退兵之恥,在那邊揚言道絕不退兵,要與新豐縣共存亡!哎,若是尋常,我們三千將士就算是拚了命,和新豐縣共存亡也沒問題。”
“隻不過,這徐將軍有明確的將令,讓我們第二日撤退,目的呢也很明確,保留有生力量,在後方已經修建好的軍事戰壕裏防禦,阻擊趙軍。唉,這個時候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你說呢,李將軍?”
李應聽完吳用的問話,心裏一沉思,說了一句實在話:“史進兄弟年歲尚小,確實又一腔熱血,再加上太子說過蜀國國土,寸土不讓,他才這樣說的。不過徐達將軍既然已經有安排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聽從命令就是了……”
“對了,你也可以趁著趙軍沒有包圍城池時候,先行出城,跑到到徐將軍陣中,哪裏將士們多,工事防禦也都更安全一些。省得明天我不撤退要死戰到底時,你在這裏罵我坑害了你……”
若說史進第一句話是有些陰陽怪氣的話,那第二句話就是明晃晃的嘲諷,不對,是謾罵了。氣的吳用是直接語無倫次了:“你,你在說什麽啊?這是徐將軍的命令,怎麽變成我貪生怕死了?”
“敵軍的攻城車要來了,放箭,瞄準著敵軍射擊,不要射攻城車!”史進直接不搭理吳用了,自顧自開始繼續指揮戰鬥。
“你這人好生不識好歹,我吳用若是貪生怕死,何必來這前線呢?”吳用一氣之下,跺腳離開,轉身下了城牆!
是人都有三分脾氣呢,更別說吳用之前還位高權重過,立下過大功過呢。隻不過現在暫時失勢了,但不代表誰都能欺辱呀!吳用這次也確實氣的夠嗆,你可以說他隻會虐菜,可以說他之前犯過錯,但是不能說他貪生怕死呀。若是真怕死,誰還願意來孤城前線呢?
不過話說回來,史進剛才那番話顯然是帶著個人脾氣的,甚至就有些故意針對吳用呢。
其實,史進之前和吳用的關係還算可以,畢竟二人一起鎮守過宛城,也算是有過共同戰鬥的交情了。但也是在鎮守宛城時,因為吳用的剛愎自用,導致蜀軍吃了敗仗,丟了南陽郡最重要的地方宛城。
雖然這場戰鬥的失利跟史進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太子還褒獎了他一番,隻懲罰了吳用一人。但史進在心裏非常難受,他本就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覺得從自己手下丟了城池,可是比要了他命還難受……
也是自從那一場戰鬥之後,史進就已經看不上吳用了,覺得此人也是隻有小聰明,沒有大謀略,甚至對於吳用,史進在心裏還有一股厭惡,生氣的感覺。所以才出言不遜,在言語中夾帶棍棒針對吳用。
單說這個人際關係,是不是跟對麵趙軍很像?張合也看不上隻有小聰明的郭圖!隻不過,史進到底不是張合,吳用也不是郭圖……
當然,史進和吳用之間鬧矛盾,這個事情張富和徐達都不知道,否則張富打死也不可能讓這兩個不和的人一起在前線對抗敵人……
吳用轉身走下城牆後,他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急,自己一番好意,想聽從徐將軍的命令,在史進眼裏反而成了貪生怕死!吳用可忍不了這個委屈,於是乎,他立刻動筆就寫了兩封信。
一封是簡單說明史進不聽從徐達命令,不願意撤退等情況交予徐達,希望徐達可以命令史進撤退,保存蜀軍有生力量,先應付眼前的這場危機。這封信有吐槽,然後更多的是建議徐達早做準備以防止史進固執己見。
總的來說,第一封信吳用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的,一切以家國大事為主了——這也可能是之前張富將他貶官,外加敲打他之後,讓吳用收斂了自己的性子,整體性格有所改善吧。
但是這第二封信,就比較耐人尋味了。是吳用寫給張富的,信中除了將史進辱罵他的那番原話全部加上之外,還羅列了史進如抗命不尊,目中無人,剛愎自用,不識大局等數列罪責,一並派人送給太子去了。
很明顯,這第二封信就是奔著彈劾史進去了,本來吳用這次戴罪立功就已經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再犯什麽錯,就徹底神仙難救了。可沒想到這個史進狗眼看人低,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如此針對他。
這就讓吳用不能忍受了,更何況,吳用本來就擅長搞這些不三不四的小把戲,這史進一個愣頭青,古代的社會小青年,空有一腔熱血和蠻力,並不懂得官場上的歪歪繞繞,怎麽能是吳用的對手?這不,轉眼就被吳用給彈劾了一把……
吳用寫完這兩封信分別派遣親信送出去後,他眼珠子一轉,再次有了辦法。
這次吳用直接來到西門城牆,在這裏負責鎮守防禦的是太子的小舅子,撲天雕李應!
西門這邊可能是因為距離較遠的緣故,趙軍還正在集結,並沒有完全開戰。李應此時也是聚集蜀軍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戰鬥。吳用到來時,很有禮貌,先行打招呼:“吳用見過李將軍!”
“吳大人來了,北門那邊什麽情況了?我聽聲音趙軍應該已經開始攻城了吧?”李應沒想太多,還以為吳用是為戰事而來呢。
“是,趙軍出動了十幾艘攻城器械,已經開始進攻城門了,我估計咱這個新豐縣,恐怕受不了多少天!”吳用故意言重了兩句,然後緊接著繼續說道:“不過,徐將軍已經料提前安排好了,讓我們堅守一天,第二天就可以撤退了,倒也是料敵於先……”
李應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吳用看到後,覺得有戲,便故意說道:“隻是啊,史將軍年輕氣盛,不忍受退兵之恥,在那邊揚言道絕不退兵,要與新豐縣共存亡!哎,若是尋常,我們三千將士就算是拚了命,和新豐縣共存亡也沒問題。”
“隻不過,這徐將軍有明確的將令,讓我們第二日撤退,目的呢也很明確,保留有生力量,在後方已經修建好的軍事戰壕裏防禦,阻擊趙軍。唉,這個時候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你說呢,李將軍?”
李應聽完吳用的問話,心裏一沉思,說了一句實在話:“史進兄弟年歲尚小,確實又一腔熱血,再加上太子說過蜀國國土,寸土不讓,他才這樣說的。不過徐達將軍既然已經有安排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聽從命令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