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水泥牆帶來的震驚
震驚!敗家子的私房錢比國庫還多 作者:墨染山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下,嶄新的灰白色水泥城牆,顛覆了梁帝及一眾朝臣,舊有的觀念。
要知道,大梁絕大多數的城池,都是以夯土為主搭建起的泥土城牆。
隻有如同梁京、江淮府等大城,才會使用一些青磚麻石堆砌。
但無一例外,在他們的印象當中,城牆都是坑坑窪窪的。
這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坑窪的城牆很容易被人攀爬而上。
尤其是在一些城牆矮小的地方,攻城的敵人甚至可以不用登雲梯,直接通過飛爪登城。
而眼前的水泥城牆,表麵光滑,甚至還隱隱反射了一些月光,不用上去試,都能猜到,想要靠著繩索攀爬,一定非常困難。
“這就是傳說中的水泥啊?也不知硬度如何。”
“哎喲!好痛!”
有兩個朝臣走上前去,用手撫摸著城牆,其中一個竟抬起拳頭用力砸了一下,疼得哇哇直叫。
“關大人真是事必躬親啊!沈安何等人物,若是無用,豈會用作築城?實在有欠考慮啊!”
“我這不是想試試嘛!這個沈安真是個人才啊!也不知道他腦子裏都裝的是什麽,怎麽能想到如此精妙的東西。”
“確實精妙,我有幸聽說過一些關於水泥的事情,據說這東西就是一團灰塵摻和水混合後凝固而來的,也不知為何會變得如此堅硬,真的好似神仙道法,點水成金啊!”
一眾朝臣圍在一起,議論紛紛。
突然有人仰頭看了一眼後,大聲說道:“諸位同僚,不知你們有多少人以前也是雲州的,你們發現沒,這城牆好像比京城的還要更高一些,以前莫非就是這樣?”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其中幾人站了出來。
“對啊!我以前是龍朔人,我記得小時候這裏的城牆隻有不到兩丈,現在這……估摸著有四五丈高!”
“不至於吧?四五丈?這可比現在咱們軍中所用的登雲梯高多了,這要是敵人進攻,豈不是根本不用怎麽防守?”
“那是,本官是兵部,按照現在兵部統一度衡,登雲梯高三丈三尺,想要攀爬這個城牆根本不可能!”
看他們議論的厲害,把梁帝的鑾駕都擋在了外麵,程穆趕緊湊了過去。
他說道:“各位大人,不如先進城,至於你們的疑問,稍後本官會一一解答。”
可是梁帝卻已經從鑾駕上走了下來,他也十分好奇。
“朕不急,程愛卿你先說說這城牆到底怎麽回事?”梁帝說道。
聽到他的聲音,眾位朝臣立刻分開一條道路。
程穆也恭敬地朝梁帝拱手施禮:“回陛下,沈大人為保龍朔城安危,在同時開建龍安、定安兩縣,還有富餘水泥的情況下,命人在原有的城牆基礎上,進行了加高加厚,並做了一些特殊改造。”
“如今龍朔城牆高五丈五尺,厚七丈六尺,三丈左右的高度,建設了一條貫通全城的甬道,並每隔一丈開設了一個射擊口,每隔五丈開設了一個炮口。”
“軍士可以在甬道中任意穿梭,並安全地通過射擊口和炮口,使用神火槍和神火炮攻擊敵軍。”
話音落下,寂靜無聲。
城牆還能這樣建?
在城牆內部建設甬道?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如果真如程穆所說,那龍朔城豈不是無法攻破?
軍士們隻要躲在甬道中,便可以毫無損傷的殺傷攻城敵軍!
“帶朕去看看!”梁帝頓時興致盎然,看來他的選擇沒有錯。
到雲州來,到龍朔城駐蹕,以他們所存儲的糧食,豈不是可以高枕無憂?
程穆欣然答應,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眾人順著登城梯,簇擁爬了上去。
走到一半的時候,便看見程穆用手一指右邊的一道鐵門:“陛下,諸位大人,這個便是南城門的甬道大門,所有城牆一共設有三十六道鐵門,軍士們可以快速通過大門進入甬道。”
隨著他吱呀一聲推開厚重的鐵門,梁帝等人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廳堂。
裏麵聳立著八根巨大的水泥柱,其上掛著油燈,使得燈火通明。
正中間擺著一張帥案,左右兩邊擺滿了座椅,顯然是一個議事廳。
“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由於比城牆更寬更厚,所以都設有一個中軍議事廳,以便戰時作為臨時中軍。”程穆解釋道。
“另外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的馬頭牆,其中兩個是糧庫,兩個是軍火庫,用以軍士及時補給彈藥和糧食,不過那裏實在有些危險,就不帶陛下過去參觀了,還請陛下見諒。”
梁帝微微頷首,沒有絲毫在意。
他反倒是對那些水泥柱十分好奇,緩緩走了過去,用手敲了敲。
“這幾根柱子竟可以支撐住如此厚重的城樓?”他納悶地問道。
大梁的建築,大多以木製為主,承重的能力有限。
如果用木頭的話,肯定無法承載頭頂上,以水泥建成的城樓。
“這個……微臣就無法解答了,一些都是沈大人和書院的匠人做出來的。”程穆老老實實地回道。
技術方麵,他確實一概不知!
“無妨無妨,朕就是隨口一問,不過沈安這真是大手筆啊!說他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啊!”梁帝一臉溫和,用手指了指議事廳附近的甬道口:“走,進去看看。”
程穆趕緊頭前引路。
甬道中的光線就要差上一些了,每隔很遠才能看到一盞燈,而且這些燈火上,都用燈籠從外麵包裹著,另有一些月光順著靠近城內牆麵上開設的窗戶射進來。
“這裏為何不多設幾盞燈?而且這裏無風,為何要用燈籠罩著,豈不是更黯淡了?”一位大臣問道。
程穆轉頭看去,笑著說道:“沈大人說,甬道若是在戰時,會有大量火藥聚集,煙火一定要盡可能的少,以免發生意外。”
“所以每盞燈都必須用燈籠罩著,至於數量上,其實每隔一丈就有一盞燈,隻不過現在不是戰時,節約著用。”
問話的那人恍然大悟。
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欽佩之色。
沈安真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啊,每個地方都考慮得十分周到。
火藥他們已經都不陌生了,確實不能見到煙火,要不然太危險了。
而且看看人家當官,連燈都不舍得點,要節約著用!
要知道,大梁絕大多數的城池,都是以夯土為主搭建起的泥土城牆。
隻有如同梁京、江淮府等大城,才會使用一些青磚麻石堆砌。
但無一例外,在他們的印象當中,城牆都是坑坑窪窪的。
這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坑窪的城牆很容易被人攀爬而上。
尤其是在一些城牆矮小的地方,攻城的敵人甚至可以不用登雲梯,直接通過飛爪登城。
而眼前的水泥城牆,表麵光滑,甚至還隱隱反射了一些月光,不用上去試,都能猜到,想要靠著繩索攀爬,一定非常困難。
“這就是傳說中的水泥啊?也不知硬度如何。”
“哎喲!好痛!”
有兩個朝臣走上前去,用手撫摸著城牆,其中一個竟抬起拳頭用力砸了一下,疼得哇哇直叫。
“關大人真是事必躬親啊!沈安何等人物,若是無用,豈會用作築城?實在有欠考慮啊!”
“我這不是想試試嘛!這個沈安真是個人才啊!也不知道他腦子裏都裝的是什麽,怎麽能想到如此精妙的東西。”
“確實精妙,我有幸聽說過一些關於水泥的事情,據說這東西就是一團灰塵摻和水混合後凝固而來的,也不知為何會變得如此堅硬,真的好似神仙道法,點水成金啊!”
一眾朝臣圍在一起,議論紛紛。
突然有人仰頭看了一眼後,大聲說道:“諸位同僚,不知你們有多少人以前也是雲州的,你們發現沒,這城牆好像比京城的還要更高一些,以前莫非就是這樣?”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其中幾人站了出來。
“對啊!我以前是龍朔人,我記得小時候這裏的城牆隻有不到兩丈,現在這……估摸著有四五丈高!”
“不至於吧?四五丈?這可比現在咱們軍中所用的登雲梯高多了,這要是敵人進攻,豈不是根本不用怎麽防守?”
“那是,本官是兵部,按照現在兵部統一度衡,登雲梯高三丈三尺,想要攀爬這個城牆根本不可能!”
看他們議論的厲害,把梁帝的鑾駕都擋在了外麵,程穆趕緊湊了過去。
他說道:“各位大人,不如先進城,至於你們的疑問,稍後本官會一一解答。”
可是梁帝卻已經從鑾駕上走了下來,他也十分好奇。
“朕不急,程愛卿你先說說這城牆到底怎麽回事?”梁帝說道。
聽到他的聲音,眾位朝臣立刻分開一條道路。
程穆也恭敬地朝梁帝拱手施禮:“回陛下,沈大人為保龍朔城安危,在同時開建龍安、定安兩縣,還有富餘水泥的情況下,命人在原有的城牆基礎上,進行了加高加厚,並做了一些特殊改造。”
“如今龍朔城牆高五丈五尺,厚七丈六尺,三丈左右的高度,建設了一條貫通全城的甬道,並每隔一丈開設了一個射擊口,每隔五丈開設了一個炮口。”
“軍士可以在甬道中任意穿梭,並安全地通過射擊口和炮口,使用神火槍和神火炮攻擊敵軍。”
話音落下,寂靜無聲。
城牆還能這樣建?
在城牆內部建設甬道?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如果真如程穆所說,那龍朔城豈不是無法攻破?
軍士們隻要躲在甬道中,便可以毫無損傷的殺傷攻城敵軍!
“帶朕去看看!”梁帝頓時興致盎然,看來他的選擇沒有錯。
到雲州來,到龍朔城駐蹕,以他們所存儲的糧食,豈不是可以高枕無憂?
程穆欣然答應,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眾人順著登城梯,簇擁爬了上去。
走到一半的時候,便看見程穆用手一指右邊的一道鐵門:“陛下,諸位大人,這個便是南城門的甬道大門,所有城牆一共設有三十六道鐵門,軍士們可以快速通過大門進入甬道。”
隨著他吱呀一聲推開厚重的鐵門,梁帝等人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廳堂。
裏麵聳立著八根巨大的水泥柱,其上掛著油燈,使得燈火通明。
正中間擺著一張帥案,左右兩邊擺滿了座椅,顯然是一個議事廳。
“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由於比城牆更寬更厚,所以都設有一個中軍議事廳,以便戰時作為臨時中軍。”程穆解釋道。
“另外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的馬頭牆,其中兩個是糧庫,兩個是軍火庫,用以軍士及時補給彈藥和糧食,不過那裏實在有些危險,就不帶陛下過去參觀了,還請陛下見諒。”
梁帝微微頷首,沒有絲毫在意。
他反倒是對那些水泥柱十分好奇,緩緩走了過去,用手敲了敲。
“這幾根柱子竟可以支撐住如此厚重的城樓?”他納悶地問道。
大梁的建築,大多以木製為主,承重的能力有限。
如果用木頭的話,肯定無法承載頭頂上,以水泥建成的城樓。
“這個……微臣就無法解答了,一些都是沈大人和書院的匠人做出來的。”程穆老老實實地回道。
技術方麵,他確實一概不知!
“無妨無妨,朕就是隨口一問,不過沈安這真是大手筆啊!說他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啊!”梁帝一臉溫和,用手指了指議事廳附近的甬道口:“走,進去看看。”
程穆趕緊頭前引路。
甬道中的光線就要差上一些了,每隔很遠才能看到一盞燈,而且這些燈火上,都用燈籠從外麵包裹著,另有一些月光順著靠近城內牆麵上開設的窗戶射進來。
“這裏為何不多設幾盞燈?而且這裏無風,為何要用燈籠罩著,豈不是更黯淡了?”一位大臣問道。
程穆轉頭看去,笑著說道:“沈大人說,甬道若是在戰時,會有大量火藥聚集,煙火一定要盡可能的少,以免發生意外。”
“所以每盞燈都必須用燈籠罩著,至於數量上,其實每隔一丈就有一盞燈,隻不過現在不是戰時,節約著用。”
問話的那人恍然大悟。
其他人臉上也都露出欽佩之色。
沈安真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啊,每個地方都考慮得十分周到。
火藥他們已經都不陌生了,確實不能見到煙火,要不然太危險了。
而且看看人家當官,連燈都不舍得點,要節約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