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春雨潤蓮葉,不知誰人思故鄉。
寒冬一過,春暖花開,總是能夠讓人的心思更加躁動一些。
最暖不過秦淮畔,鶯鶯燕燕總相伴,一年四季都有無數文人墨客在此流連忘返,難舍難離,更不要說靡靡春季,春色無邊。
往年到了差不多這個時間點,秦元城裏總是熱鬧非凡,更勝平日,但今年,卻有些不同。
秦元城兩大風景名勝之一的毗舍婆廟在前些日子突然傳來連連巨響,而後廟宇緊閉,謝絕參觀。
就算有一擲千金的善信千裏迢迢奔赴於此,不論身份多高貴,地位多隆重,一律吃了閉門羹,謝絕入內。
如此一來,秦淮河旁的來來往往的人就越發的擁擠,令這座本就有些獨立於朝廷皇權之外的城池更多添了幾分春意。
是日,梵音陣陣,禪唱連連,數十名僧人組成了一支儀仗隊伍,自秦元城東門而入。
每走上十步,這群僧人便掏出一把花瓣灑向天空,一時之間花香延綿,不止是這條街,就連周遭許許多多的人都聞到這撲鼻的香味。
最初,許許多多的人還以為鬧出這麽大的陣仗來,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毗舍婆廟要重新開張,故意搞出的噱頭。
可當這支隊伍經過了毗舍婆廟那緊緊關閉的大門,卻沒有絲毫的停留,就不得不讓周圍圍觀的百姓們有了一些遐想。
和尚不去寺廟,還能去哪兒?
秦元城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難不成不去寺廟,還要去青樓不成?
和尚逛青樓,那還真是千古奇聞,聞所未聞!
偏偏這一支隊伍前進的大致方向,還真是向著秦淮河畔的位置走去,如此一來,倒真的讓許多人浮想聯翩。
難不成世道變了,連向來吃齋念佛的和尚,都開始尋花問柳了?
整支隊伍一馬當先的,是一名麵色疾苦的老和尚,身上的袈裟卻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紅兩色的光輝,看起來寶相莊嚴,不可褻瀆。
“那和尚?不對,那個帶隊伍的大師,好像是大乘佛寺的方丈大師啊!”
人群當中有一名大腹便便的富商眼力勁兒頗好,一下子就認出了方丈大師無因禪師的身份。
“啊?我說,張老爺子,你可不要胡說八道,大乘佛寺那可是天下佛門聖地,無因禪師貴為方丈大師,怎麽可能帶著人去秦淮河那邊?準是你看錯了吧?”
“就是就是,張老爺子,你往日裏吹噓兩句,我們聽著也就算了,現在這種時候胡說八道,不怕你那些肥肉被人給扒皮了不成?”
周遭的百姓紛紛起哄,沒有一人相信他的說法。
如此倒也看得出,這位被稱為張老爺子的富商往日裏還是頗為親民,與尋常百姓之間並沒有什麽隔閡,甚至互相調笑兩句都不是問題。
“哼,讓你們小瞧我,上次我去大乘佛寺朝聖,可是親眼見過方丈大師接見了一位大人物,雖然隻是隔著大老遠的一瞥,但那一幕場景,我絕對不會忘記!”
“若是我胡說八道,我張某人三個字倒過來寫!誒?你們怎麽都走了?聽我把話說完啊!”
就在張老爺子還在原地回憶崢嶸歲月的時候,儀仗隊又向前挪動了不少,大片大片圍觀的百姓也跟著向前去看熱鬧,誰還會在原地等著他胡吹海吹?
其實,張老爺子的眼光也不算錯,這帶隊的人,還真是與洛一緣、止司曾有過一麵之緣的天虛傳說,方丈大師,隻是他為什麽會帶著一眾僧人來到秦元城,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這儀仗隊中的僧人,雖然隻是口中念念有詞,同時做出一點拋花的動作,但渾身上下肌肉勻稱,筋骨強健,太陽穴又隱隱凸起,一看就不是善茬,個個都是橫練外功的高手。
約莫是走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若不是前行的方向越來越明晰,隻怕那些圍觀的百姓都要覺得無趣了。
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念經,禪唱雖然飽含深意,也隻有幾段簡單的音符,聽多了自然會膩。
一心向佛的人在這種環境下,或許會覺得頗為舒服與享受。
但世上更多的人,卻是還在溫飽與生存中掙紮的苦命人,和他們妄談什麽信仰,什麽宗教,也不過是對牛彈琴罷了。
若不是巴望著有熱鬧可以看,怕是許多人早就離去了。
終於,方丈大師站直了腳步,抬起頭來,看了看不遠處高高聳立的牌坊,臉上的疾苦之色更是明顯。
雙掌合十,低垂了腦袋,方丈大師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一時之間,磅礴的氣浪向著四麵八方席卷開去。
不止是儀仗隊的梵唱聲停了下來,就連周圍百姓嘈雜的議論聲也一下子消停了,安靜的氛圍,反倒讓人覺得分外詭異與奇怪。
不遠處立著的牌坊,少說也有數百年歲月光景,比在場任何一個人的年紀都要大上好幾輪有餘。
最中間的“秦淮河畔”四個字,筆鋒柔順細膩,據傳是朝廷昔年某一任聖上榮登大寶之前,遊曆至此,親筆所書。
這當中,自然少不了許許多多的風月故事流傳千古,各中香豔旖旎的場景,至今都為不少文人墨客津津樂道,反複提及。
隻要踏進這麵牌坊之內,便是秦淮河畔林立的青樓,許許多多圍觀者也是屏住了呼吸,不敢多說半個字出來。
他們也迫切地想知道,這一隊大和尚,不在寺廟裏麵好好的念經誦佛,跑來這等隻知風花雪月的場所究竟所為何事。
難不成真的如有些人猜測的那樣,和尚也要上青樓?
沉吟了許久之後,方丈大師終於還是忍不住,長長歎了一口氣,用著深邃無比的聲音,慢悠悠地說道:“世間疾苦,有貪、嗔、癡三毒,永世沉淪,無邊苦海,無邊業力,豈有回頭?”
“納垢藏汙之所,終不為世人相容,善哉,善哉!”
合十的雙掌之中一道金光閃爍,化作一個萬字真言咒,衝著那屹立數百年的牌坊,就直接砸了過去。
以方丈大師的能耐,這一下若是真砸實了,這塊曆經數百載風吹雨打而不倒的牌坊,恐怕就要變成真正的曆史了。
寒冬一過,春暖花開,總是能夠讓人的心思更加躁動一些。
最暖不過秦淮畔,鶯鶯燕燕總相伴,一年四季都有無數文人墨客在此流連忘返,難舍難離,更不要說靡靡春季,春色無邊。
往年到了差不多這個時間點,秦元城裏總是熱鬧非凡,更勝平日,但今年,卻有些不同。
秦元城兩大風景名勝之一的毗舍婆廟在前些日子突然傳來連連巨響,而後廟宇緊閉,謝絕參觀。
就算有一擲千金的善信千裏迢迢奔赴於此,不論身份多高貴,地位多隆重,一律吃了閉門羹,謝絕入內。
如此一來,秦淮河旁的來來往往的人就越發的擁擠,令這座本就有些獨立於朝廷皇權之外的城池更多添了幾分春意。
是日,梵音陣陣,禪唱連連,數十名僧人組成了一支儀仗隊伍,自秦元城東門而入。
每走上十步,這群僧人便掏出一把花瓣灑向天空,一時之間花香延綿,不止是這條街,就連周遭許許多多的人都聞到這撲鼻的香味。
最初,許許多多的人還以為鬧出這麽大的陣仗來,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毗舍婆廟要重新開張,故意搞出的噱頭。
可當這支隊伍經過了毗舍婆廟那緊緊關閉的大門,卻沒有絲毫的停留,就不得不讓周圍圍觀的百姓們有了一些遐想。
和尚不去寺廟,還能去哪兒?
秦元城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難不成不去寺廟,還要去青樓不成?
和尚逛青樓,那還真是千古奇聞,聞所未聞!
偏偏這一支隊伍前進的大致方向,還真是向著秦淮河畔的位置走去,如此一來,倒真的讓許多人浮想聯翩。
難不成世道變了,連向來吃齋念佛的和尚,都開始尋花問柳了?
整支隊伍一馬當先的,是一名麵色疾苦的老和尚,身上的袈裟卻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紅兩色的光輝,看起來寶相莊嚴,不可褻瀆。
“那和尚?不對,那個帶隊伍的大師,好像是大乘佛寺的方丈大師啊!”
人群當中有一名大腹便便的富商眼力勁兒頗好,一下子就認出了方丈大師無因禪師的身份。
“啊?我說,張老爺子,你可不要胡說八道,大乘佛寺那可是天下佛門聖地,無因禪師貴為方丈大師,怎麽可能帶著人去秦淮河那邊?準是你看錯了吧?”
“就是就是,張老爺子,你往日裏吹噓兩句,我們聽著也就算了,現在這種時候胡說八道,不怕你那些肥肉被人給扒皮了不成?”
周遭的百姓紛紛起哄,沒有一人相信他的說法。
如此倒也看得出,這位被稱為張老爺子的富商往日裏還是頗為親民,與尋常百姓之間並沒有什麽隔閡,甚至互相調笑兩句都不是問題。
“哼,讓你們小瞧我,上次我去大乘佛寺朝聖,可是親眼見過方丈大師接見了一位大人物,雖然隻是隔著大老遠的一瞥,但那一幕場景,我絕對不會忘記!”
“若是我胡說八道,我張某人三個字倒過來寫!誒?你們怎麽都走了?聽我把話說完啊!”
就在張老爺子還在原地回憶崢嶸歲月的時候,儀仗隊又向前挪動了不少,大片大片圍觀的百姓也跟著向前去看熱鬧,誰還會在原地等著他胡吹海吹?
其實,張老爺子的眼光也不算錯,這帶隊的人,還真是與洛一緣、止司曾有過一麵之緣的天虛傳說,方丈大師,隻是他為什麽會帶著一眾僧人來到秦元城,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這儀仗隊中的僧人,雖然隻是口中念念有詞,同時做出一點拋花的動作,但渾身上下肌肉勻稱,筋骨強健,太陽穴又隱隱凸起,一看就不是善茬,個個都是橫練外功的高手。
約莫是走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若不是前行的方向越來越明晰,隻怕那些圍觀的百姓都要覺得無趣了。
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念經,禪唱雖然飽含深意,也隻有幾段簡單的音符,聽多了自然會膩。
一心向佛的人在這種環境下,或許會覺得頗為舒服與享受。
但世上更多的人,卻是還在溫飽與生存中掙紮的苦命人,和他們妄談什麽信仰,什麽宗教,也不過是對牛彈琴罷了。
若不是巴望著有熱鬧可以看,怕是許多人早就離去了。
終於,方丈大師站直了腳步,抬起頭來,看了看不遠處高高聳立的牌坊,臉上的疾苦之色更是明顯。
雙掌合十,低垂了腦袋,方丈大師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一時之間,磅礴的氣浪向著四麵八方席卷開去。
不止是儀仗隊的梵唱聲停了下來,就連周圍百姓嘈雜的議論聲也一下子消停了,安靜的氛圍,反倒讓人覺得分外詭異與奇怪。
不遠處立著的牌坊,少說也有數百年歲月光景,比在場任何一個人的年紀都要大上好幾輪有餘。
最中間的“秦淮河畔”四個字,筆鋒柔順細膩,據傳是朝廷昔年某一任聖上榮登大寶之前,遊曆至此,親筆所書。
這當中,自然少不了許許多多的風月故事流傳千古,各中香豔旖旎的場景,至今都為不少文人墨客津津樂道,反複提及。
隻要踏進這麵牌坊之內,便是秦淮河畔林立的青樓,許許多多圍觀者也是屏住了呼吸,不敢多說半個字出來。
他們也迫切地想知道,這一隊大和尚,不在寺廟裏麵好好的念經誦佛,跑來這等隻知風花雪月的場所究竟所為何事。
難不成真的如有些人猜測的那樣,和尚也要上青樓?
沉吟了許久之後,方丈大師終於還是忍不住,長長歎了一口氣,用著深邃無比的聲音,慢悠悠地說道:“世間疾苦,有貪、嗔、癡三毒,永世沉淪,無邊苦海,無邊業力,豈有回頭?”
“納垢藏汙之所,終不為世人相容,善哉,善哉!”
合十的雙掌之中一道金光閃爍,化作一個萬字真言咒,衝著那屹立數百年的牌坊,就直接砸了過去。
以方丈大師的能耐,這一下若是真砸實了,這塊曆經數百載風吹雨打而不倒的牌坊,恐怕就要變成真正的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