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不錯的印象
重生:校花不甜,我為什麽要舔? 作者:迷途不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爸爸,這就是我給你說過的周江南同學,奶奶認識他。”
方欣主動為介紹,周江南趕緊問好。
“奶奶好,方叔叔好。”
小夥子長得周正,人也知書達理,還有一腔古道熱腸。
方欣奶奶對他是很滿意的,於是和藹的笑著招手:
“江南快進來,也才一年多點沒見,你變得越發穩重了,真是個好孩子。”
方旭初見老母親對這個小男生這麽喜歡,也收斂了氣勢,笑道:
“老在家裏聽她奶奶念叨你,高中時候救了欣欣一次我還沒找到機會謝你,大學為了護著她還被關進了派出所,小夥子有情有義,很不錯。”
周江南進門換鞋,廚房裏傳來動靜,一個女人的身影正在忙碌。
方欣小聲說:“那是韓阿姨,一直在我們家幫忙,也不算保姆,反正你跟著我叫就是了。”
周江南心裏明了,心道幸好額外準備了一份給女性長輩的見麵禮,否則還有點不好安排。
給方欣奶奶帶的,是一些益氣補血的養身補品,晚輩一片孝心,她笑得合不攏嘴。
給韓阿姨的是滬上流行的絲綢圍巾,淡而不妖,挺符合中年女人的氣質,韓阿姨也是含蓄的笑了笑收下了。
給老方的禮物反而是最便宜的,就是一條低調內斂的皮帶,還當不得給奶奶那堆補品的零頭。
但方旭初拿著皮帶看了看,臉色非常欣慰,毫不猶豫就收下了。
這也讓他對周江南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年輕人刮目相看。
最起碼心思縝密考慮周到,處事很有分寸,絕不是一個愣頭青小黃毛。
“欣欣你陪奶奶剝會兒花生,我和小周單獨聊聊。”
方旭初起身往書房走。
方欣也不怎麽擔心周江南會應付不了,於是安心陪著奶奶準備製作蘸料的炒花生。
周江南跟著進了書房,方旭初指著茶桌示意他坐下。
“原本我是不知道你和欣欣的關係,但上次申城那件事情以後,她和我坦白了和你談戀愛的事情。
在那以後她就不再避諱對你的讚許和崇拜了,我最近是耳朵都快聽起繭子了。”
“她要是不說,我倒真不知道你的履曆這麽優秀出色,頂多就當你是一個見義勇為學習優秀的熱血青年。”
“說實話,我這大半輩子都是從基層起步的,鄉鎮辦事員、書記,到縣局局長、副縣長,再到後來的縣委書記乃至於現在副市長這一級,我看過太多優秀的年輕人了。”
“有從小睜眼看世界的富二代,但他們能守好家業的都寥寥無幾,更不要說能開拓進取做大做強了。”
“也有出身貧寒,但通過自身努力一路過關斬將考進名校,然後畢業後自主創業或殺進體製內的。
創業的現在最大規模的是一家資產幾千萬的老板,進體製的最高已經官至正處級。”
“這麽多的人,浮浮沉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各個都是浪裏淘沙選出來的精英,看多了也就沒多少心理波動了。”
“所以欣欣一開始給我說起你的時候,我也頂多以為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名牌大學生而已。”
“隻是我真沒想到,你才大二就已經搞出一個估值近億的科技公司,還引領了行業的風潮,讓臨安市長都讚不絕口,這很不容易。”
“迅達的商業邏輯我略有耳聞,要說科技含量有多高,也未必見得,但能想到這種模式,這種前瞻性的戰略性眼光就很難得了。”
……
方旭初說了許多,儼然把周江南當成了一個可以平等對話的成熟男士。
對於他的讚賞,周江南自然是謙遜應對。
據方欣說,方旭初現在是常務副市長,很快就要再往上升一級了。
按照我國的政治規則,結合方旭初現在的年齡和背景,這輩子最多估計副省長到頂,再往上就不可能了。
但那也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部級大佬,他的眼光和考慮問題的角度,遠超一般普羅大眾。
目前來看,官至正廳水到渠成,但達到副部的天花板,沒有什麽特殊的契機,是很難的。
周江南麵對他其實也沒什麽拘謹的。
畢竟副部級的蔡東風都能談笑風生,副廳級的方旭初也不在話下。
但人家還有另一層身份:方欣的爸爸。
不出意外的話,也是他未來的嶽父老泰山。
這層身份哪怕周江南以後當了世界首富都得低頭盤著。
所以他現在是一種相對的晚輩低姿態來麵對方旭初的。
方旭初說什麽,他都認認真真的聽著,虛心接受教誨。
比如說,不能在大學期間懷孕了,要以學業為重。
這一條,周江南點頭如搗蒜。
這老登什麽樣的人啊,女兒還是不是少女,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因此談起這個話題時周江南如坐針氈。
好在方旭初思想開明,對他進行女婿入圍資格審核後,也就不再繼續多問了。
周江南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對方欣好一輩子,會當她遮風擋雨的堅實依靠,把她保護得不受一點傷害。
方旭初的眼神這才變得和藹起來。
他算是默認接受了女兒和周江南談戀愛的事實,對周江南的稱呼也從‘小周’變成了‘江南’。
“江南啊,說了這麽多欣欣的事情,我也想問點題外話,不知道你想過沒有?”
“方叔你盡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周江南自來熟的給方旭初把茶續上,方旭初眼神讚許,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近十年,尤其是最近幾年,互聯網發展非常迅猛,但大的頭部企業不是在北上廣深,就是在沿海長三角一帶,我們本土內陸沒有一家能出頭的。
這到底是土壤不行呢?還是政策不行?”
周江南愣了一下,沒想到他會這麽跨越,前一刻還在說小兒女的感情事,下一秒就跳到產業發展上去了。
他稍做思考,把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
“政策是一方麵,但主要還是在於市場環境和互聯網氛圍吧。
論政策,長三角一帶放管服的速度一項走在全國前列,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
和他們比我們川省還是盆地思維太重了,少了些突破桎梏的銳氣。”
“最主要還是沿海的氛圍很開放,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麵向世界的開放領域,西風東漸,最先接觸到的一定是北上廣深和沿海城市。
再加上相關人才也大多流向那些地方,互聯網創業的氛圍自然濃厚……”
方欣主動為介紹,周江南趕緊問好。
“奶奶好,方叔叔好。”
小夥子長得周正,人也知書達理,還有一腔古道熱腸。
方欣奶奶對他是很滿意的,於是和藹的笑著招手:
“江南快進來,也才一年多點沒見,你變得越發穩重了,真是個好孩子。”
方旭初見老母親對這個小男生這麽喜歡,也收斂了氣勢,笑道:
“老在家裏聽她奶奶念叨你,高中時候救了欣欣一次我還沒找到機會謝你,大學為了護著她還被關進了派出所,小夥子有情有義,很不錯。”
周江南進門換鞋,廚房裏傳來動靜,一個女人的身影正在忙碌。
方欣小聲說:“那是韓阿姨,一直在我們家幫忙,也不算保姆,反正你跟著我叫就是了。”
周江南心裏明了,心道幸好額外準備了一份給女性長輩的見麵禮,否則還有點不好安排。
給方欣奶奶帶的,是一些益氣補血的養身補品,晚輩一片孝心,她笑得合不攏嘴。
給韓阿姨的是滬上流行的絲綢圍巾,淡而不妖,挺符合中年女人的氣質,韓阿姨也是含蓄的笑了笑收下了。
給老方的禮物反而是最便宜的,就是一條低調內斂的皮帶,還當不得給奶奶那堆補品的零頭。
但方旭初拿著皮帶看了看,臉色非常欣慰,毫不猶豫就收下了。
這也讓他對周江南這個第一次見麵的年輕人刮目相看。
最起碼心思縝密考慮周到,處事很有分寸,絕不是一個愣頭青小黃毛。
“欣欣你陪奶奶剝會兒花生,我和小周單獨聊聊。”
方旭初起身往書房走。
方欣也不怎麽擔心周江南會應付不了,於是安心陪著奶奶準備製作蘸料的炒花生。
周江南跟著進了書房,方旭初指著茶桌示意他坐下。
“原本我是不知道你和欣欣的關係,但上次申城那件事情以後,她和我坦白了和你談戀愛的事情。
在那以後她就不再避諱對你的讚許和崇拜了,我最近是耳朵都快聽起繭子了。”
“她要是不說,我倒真不知道你的履曆這麽優秀出色,頂多就當你是一個見義勇為學習優秀的熱血青年。”
“說實話,我這大半輩子都是從基層起步的,鄉鎮辦事員、書記,到縣局局長、副縣長,再到後來的縣委書記乃至於現在副市長這一級,我看過太多優秀的年輕人了。”
“有從小睜眼看世界的富二代,但他們能守好家業的都寥寥無幾,更不要說能開拓進取做大做強了。”
“也有出身貧寒,但通過自身努力一路過關斬將考進名校,然後畢業後自主創業或殺進體製內的。
創業的現在最大規模的是一家資產幾千萬的老板,進體製的最高已經官至正處級。”
“這麽多的人,浮浮沉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各個都是浪裏淘沙選出來的精英,看多了也就沒多少心理波動了。”
“所以欣欣一開始給我說起你的時候,我也頂多以為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名牌大學生而已。”
“隻是我真沒想到,你才大二就已經搞出一個估值近億的科技公司,還引領了行業的風潮,讓臨安市長都讚不絕口,這很不容易。”
“迅達的商業邏輯我略有耳聞,要說科技含量有多高,也未必見得,但能想到這種模式,這種前瞻性的戰略性眼光就很難得了。”
……
方旭初說了許多,儼然把周江南當成了一個可以平等對話的成熟男士。
對於他的讚賞,周江南自然是謙遜應對。
據方欣說,方旭初現在是常務副市長,很快就要再往上升一級了。
按照我國的政治規則,結合方旭初現在的年齡和背景,這輩子最多估計副省長到頂,再往上就不可能了。
但那也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部級大佬,他的眼光和考慮問題的角度,遠超一般普羅大眾。
目前來看,官至正廳水到渠成,但達到副部的天花板,沒有什麽特殊的契機,是很難的。
周江南麵對他其實也沒什麽拘謹的。
畢竟副部級的蔡東風都能談笑風生,副廳級的方旭初也不在話下。
但人家還有另一層身份:方欣的爸爸。
不出意外的話,也是他未來的嶽父老泰山。
這層身份哪怕周江南以後當了世界首富都得低頭盤著。
所以他現在是一種相對的晚輩低姿態來麵對方旭初的。
方旭初說什麽,他都認認真真的聽著,虛心接受教誨。
比如說,不能在大學期間懷孕了,要以學業為重。
這一條,周江南點頭如搗蒜。
這老登什麽樣的人啊,女兒還是不是少女,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因此談起這個話題時周江南如坐針氈。
好在方旭初思想開明,對他進行女婿入圍資格審核後,也就不再繼續多問了。
周江南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對方欣好一輩子,會當她遮風擋雨的堅實依靠,把她保護得不受一點傷害。
方旭初的眼神這才變得和藹起來。
他算是默認接受了女兒和周江南談戀愛的事實,對周江南的稱呼也從‘小周’變成了‘江南’。
“江南啊,說了這麽多欣欣的事情,我也想問點題外話,不知道你想過沒有?”
“方叔你盡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周江南自來熟的給方旭初把茶續上,方旭初眼神讚許,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近十年,尤其是最近幾年,互聯網發展非常迅猛,但大的頭部企業不是在北上廣深,就是在沿海長三角一帶,我們本土內陸沒有一家能出頭的。
這到底是土壤不行呢?還是政策不行?”
周江南愣了一下,沒想到他會這麽跨越,前一刻還在說小兒女的感情事,下一秒就跳到產業發展上去了。
他稍做思考,把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
“政策是一方麵,但主要還是在於市場環境和互聯網氛圍吧。
論政策,長三角一帶放管服的速度一項走在全國前列,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
和他們比我們川省還是盆地思維太重了,少了些突破桎梏的銳氣。”
“最主要還是沿海的氛圍很開放,互聯網行業是一個麵向世界的開放領域,西風東漸,最先接觸到的一定是北上廣深和沿海城市。
再加上相關人才也大多流向那些地方,互聯網創業的氛圍自然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