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隻為自己,隻是自己(給ptcd寶的加更章)
如懿傳:懟懟懟懟死那個大如 作者:賽博禿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如懿被貶為庶人。
弘曆這回不僅不許她帶婢女,也不許她帶任何違製的東西,就這麽讓她身無長物的進了延禧宮。
守門的侍衛更是沒一個有當初淩雲徹那樣的熱心腸,他們冷酷、無情、無理取鬧,不僅不願意幫她賣繡品,還不願意替她尋一副護甲來。
每日隻知道開門送飯,送飯關門,就像傀儡一樣,沒有一點兒人情味兒。
如懿剛開始還溫言軟語動情勸說,可這些人八竿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不僅對她視而不見,還經常“砰”地一下將門砸上。
好幾次,差一點啊,她少女般嬌俏的麵孔都要被砸到了!
至此,如懿便漸漸不再找這些侍衛說話,隻跟淩雲徹一人絮叨。
可是現在!
她的眼前出現了什麽?護甲!!?
如懿扒住門框,眼神中滿是渴望。
“璟瑟公主,你是來看望我的嗎?”
璟瑟被如懿的眼神嚇了一跳,不禁後退了兩步。
“本宮可不是來看望你的,不過是想看看昔日的嫻妃、嫻貴妃、皇貴妃還有繼後,是怎麽把自己給作到這個份兒上的。”
“你也算是大清開國以來第二個被廢的皇後。怎麽樣?是不是頗為感慨?”
如懿不想在富察琅嬅的女兒麵前丟了體麵。
她拍了拍破舊的衣衫,有些羞恥地將自己沒有護甲的手背在身後,然後偷偷踮了踮腳,企圖讓自己看起來高一些。
“我沒什麽感慨的,不過是物是人非罷了。”
“皇上總有一天會後悔沒有聽從我的勸告,會後悔將我幽禁冷宮,會後悔他失去了一個真心為他的人。”
“至於皇後之位,我並不在乎,我隻在乎那份真情罷了。”
璟瑟冷笑了一聲。
“你當然不在乎了,畢竟你的雙標之名都傳到科爾沁去了。”
“說來諷刺。當年你跟本宮說公主享天下養,合該為大清盡心盡力遠嫁蒙古。”
“本宮嫁了,還生下了科爾沁部的世子,榮耀而歸。”
“而你呢?空有皇後的位份,但卻根本無法承擔中宮之責,皇後該做的事你一件都沒做好,被廢後也是理所應當的。”
如懿想張口反駁,但又不知道從何辯起,隻好倔強地昂著頭,似乎這樣就能體現她梅花般的傲骨和菊花般的品性。
璟瑟看著如懿這般,隻覺得沒趣兒。
她摘下手上的護甲,輕飄飄地往延禧宮的門縫裏丟。
“本宮看你盯著這護甲好半天了,眼珠子都不錯一下,想來是渴望極了。”
“怎麽?是覺得十指禿禿的感覺不好受?”
“本宮是個大方的,這副護甲就賞你了。謝恩吧!”
如懿想撿起那副護甲,但膝蓋又僵硬非常,便木愣愣地站在原地不動。
璟瑟不滿意。
她抬了抬手,身後的小太監立即上前,從門縫裏壓著如懿的肩膀就往下摁。
“和敬公主賞賜,你一個小小庶人不感恩戴德便罷了,居然還敢無禮。”
如懿養尊處優多年,哪裏敵得過天天做粗活的太監。
她身後的淩雲徹也幫不上什麽忙,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如懿被那太監壓跪在地上。
“行了。走吧。”
璟瑟折辱了如懿,心中多年來積攢的鬱氣登時散了大半,也不願意再看這場鬧劇了。
她重新坐上轎輦,帶著奴才們浩浩蕩蕩地離開。
走遠之前,她鬼使神差地回頭看了一眼。
延禧宮門口。
如懿將她丟下的護甲拾起,仔仔細細地想往自己的手指上帶。
但因為之前被折斷的關係,她的指頭已經長得歪斜,再也帶不進去了。
她崩潰地在原地發瘋、哭泣,最後將那護甲硬生生地套在了自己尚且完好的中指上。
……
[皇額娘,為了這樣的一個女人,你惶惶不安多年,真的值得嗎?]
璟瑟搖了搖頭。
不值得。
若有來生。
皇額娘,女兒希望您能好好愛自己。
不為家族、不為皇上、不為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皇後名位。
隻為了自己,也隻是自己。
——————
就在璟瑟放下心中怨憤,心神都為之一清的時候,啟祥宮正爆發著一場大戰。
是金玉妍和才來大清沒多久的宋貴人。
弘曆也是雞賊,你玉氏不是送人來嗎?
既然都是一個地方的,那就安排在一起住好了。
至於你們關係好不好,有沒有矛盾,那不是他這個皇帝需要操心的事。
而這場大戰的引爆者不是別人,正是魏嬿婉。
她現在不過是一個小答應,巴結一下新人實屬正常。
豫嬪那兒、宋貴人那兒,她都去了好幾趟。
就這幾趟,她就發現了華點。
這個宋貴人好像和金玉妍一樣,都對玉氏還有玉氏王爺非常死心塌地啊。
不經意地,魏嬿婉將金玉妍做過的蠢事都告訴了宋貴人,話裏話外都是,若不是金玉妍的問題,玉氏以及玉氏王爺一定會更得皇上看重。
隻是可惜啊,好好的局麵都被金玉妍毀了。
若不是她,說不定宋姐姐你能在玉氏過上穿金戴銀的好日子呢。
宋貴人深以為然。
若不是金玉妍不中用,她現在指不定就是王爺的繼王妃了!
她越想越氣。
這不,直接就殺去了金玉妍的正殿,當麵鑼對麵鼓地就與她正麵battle起來。
“宋貴人,別以為你與本宮同為玉氏人,本宮就不會追究你的犯上之罪。”
金玉妍非常惱火。
準確來說,從宋貴人被送到她的啟祥宮,她本人卻毫不知情玉氏獻美一事開始,她的心裏就一直堵著一口氣。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絲慌張。
王爺這是什麽意思?
他放棄玉妍了嗎?
宋貴人根本不怕金玉妍。
且不說金玉妍隻比她高那麽一級,多了個封號。就說王爺,來之前王爺可是跟她說了,絕不會讓金玉妍欺辱她。
“得了吧。你來大清這麽久,未建寸功,還好意思在我麵前擺譜,也不怕王爺怪罪!”
弘曆這回不僅不許她帶婢女,也不許她帶任何違製的東西,就這麽讓她身無長物的進了延禧宮。
守門的侍衛更是沒一個有當初淩雲徹那樣的熱心腸,他們冷酷、無情、無理取鬧,不僅不願意幫她賣繡品,還不願意替她尋一副護甲來。
每日隻知道開門送飯,送飯關門,就像傀儡一樣,沒有一點兒人情味兒。
如懿剛開始還溫言軟語動情勸說,可這些人八竿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不僅對她視而不見,還經常“砰”地一下將門砸上。
好幾次,差一點啊,她少女般嬌俏的麵孔都要被砸到了!
至此,如懿便漸漸不再找這些侍衛說話,隻跟淩雲徹一人絮叨。
可是現在!
她的眼前出現了什麽?護甲!!?
如懿扒住門框,眼神中滿是渴望。
“璟瑟公主,你是來看望我的嗎?”
璟瑟被如懿的眼神嚇了一跳,不禁後退了兩步。
“本宮可不是來看望你的,不過是想看看昔日的嫻妃、嫻貴妃、皇貴妃還有繼後,是怎麽把自己給作到這個份兒上的。”
“你也算是大清開國以來第二個被廢的皇後。怎麽樣?是不是頗為感慨?”
如懿不想在富察琅嬅的女兒麵前丟了體麵。
她拍了拍破舊的衣衫,有些羞恥地將自己沒有護甲的手背在身後,然後偷偷踮了踮腳,企圖讓自己看起來高一些。
“我沒什麽感慨的,不過是物是人非罷了。”
“皇上總有一天會後悔沒有聽從我的勸告,會後悔將我幽禁冷宮,會後悔他失去了一個真心為他的人。”
“至於皇後之位,我並不在乎,我隻在乎那份真情罷了。”
璟瑟冷笑了一聲。
“你當然不在乎了,畢竟你的雙標之名都傳到科爾沁去了。”
“說來諷刺。當年你跟本宮說公主享天下養,合該為大清盡心盡力遠嫁蒙古。”
“本宮嫁了,還生下了科爾沁部的世子,榮耀而歸。”
“而你呢?空有皇後的位份,但卻根本無法承擔中宮之責,皇後該做的事你一件都沒做好,被廢後也是理所應當的。”
如懿想張口反駁,但又不知道從何辯起,隻好倔強地昂著頭,似乎這樣就能體現她梅花般的傲骨和菊花般的品性。
璟瑟看著如懿這般,隻覺得沒趣兒。
她摘下手上的護甲,輕飄飄地往延禧宮的門縫裏丟。
“本宮看你盯著這護甲好半天了,眼珠子都不錯一下,想來是渴望極了。”
“怎麽?是覺得十指禿禿的感覺不好受?”
“本宮是個大方的,這副護甲就賞你了。謝恩吧!”
如懿想撿起那副護甲,但膝蓋又僵硬非常,便木愣愣地站在原地不動。
璟瑟不滿意。
她抬了抬手,身後的小太監立即上前,從門縫裏壓著如懿的肩膀就往下摁。
“和敬公主賞賜,你一個小小庶人不感恩戴德便罷了,居然還敢無禮。”
如懿養尊處優多年,哪裏敵得過天天做粗活的太監。
她身後的淩雲徹也幫不上什麽忙,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如懿被那太監壓跪在地上。
“行了。走吧。”
璟瑟折辱了如懿,心中多年來積攢的鬱氣登時散了大半,也不願意再看這場鬧劇了。
她重新坐上轎輦,帶著奴才們浩浩蕩蕩地離開。
走遠之前,她鬼使神差地回頭看了一眼。
延禧宮門口。
如懿將她丟下的護甲拾起,仔仔細細地想往自己的手指上帶。
但因為之前被折斷的關係,她的指頭已經長得歪斜,再也帶不進去了。
她崩潰地在原地發瘋、哭泣,最後將那護甲硬生生地套在了自己尚且完好的中指上。
……
[皇額娘,為了這樣的一個女人,你惶惶不安多年,真的值得嗎?]
璟瑟搖了搖頭。
不值得。
若有來生。
皇額娘,女兒希望您能好好愛自己。
不為家族、不為皇上、不為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皇後名位。
隻為了自己,也隻是自己。
——————
就在璟瑟放下心中怨憤,心神都為之一清的時候,啟祥宮正爆發著一場大戰。
是金玉妍和才來大清沒多久的宋貴人。
弘曆也是雞賊,你玉氏不是送人來嗎?
既然都是一個地方的,那就安排在一起住好了。
至於你們關係好不好,有沒有矛盾,那不是他這個皇帝需要操心的事。
而這場大戰的引爆者不是別人,正是魏嬿婉。
她現在不過是一個小答應,巴結一下新人實屬正常。
豫嬪那兒、宋貴人那兒,她都去了好幾趟。
就這幾趟,她就發現了華點。
這個宋貴人好像和金玉妍一樣,都對玉氏還有玉氏王爺非常死心塌地啊。
不經意地,魏嬿婉將金玉妍做過的蠢事都告訴了宋貴人,話裏話外都是,若不是金玉妍的問題,玉氏以及玉氏王爺一定會更得皇上看重。
隻是可惜啊,好好的局麵都被金玉妍毀了。
若不是她,說不定宋姐姐你能在玉氏過上穿金戴銀的好日子呢。
宋貴人深以為然。
若不是金玉妍不中用,她現在指不定就是王爺的繼王妃了!
她越想越氣。
這不,直接就殺去了金玉妍的正殿,當麵鑼對麵鼓地就與她正麵battle起來。
“宋貴人,別以為你與本宮同為玉氏人,本宮就不會追究你的犯上之罪。”
金玉妍非常惱火。
準確來說,從宋貴人被送到她的啟祥宮,她本人卻毫不知情玉氏獻美一事開始,她的心裏就一直堵著一口氣。
除此之外,她還有一絲慌張。
王爺這是什麽意思?
他放棄玉妍了嗎?
宋貴人根本不怕金玉妍。
且不說金玉妍隻比她高那麽一級,多了個封號。就說王爺,來之前王爺可是跟她說了,絕不會讓金玉妍欺辱她。
“得了吧。你來大清這麽久,未建寸功,還好意思在我麵前擺譜,也不怕王爺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