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拉弓
如懿傳:懟懟懟懟死那個大如 作者:賽博禿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令貴人複寵。
這個消息在宮裏傳起來的時候不少人都有些怔愣。
宮裏風水輪流轉,魏嬿婉能再次爬起來不稀奇,但這個“令”字是從何而來啊?
“令”可不像“炩”。
“炩”指的是即將枯滅的火種裏麵又重新燃燒起新的火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類似,放在魏嬿婉身上倒也合適。
可“令”卻有美好之意,《詩經·大雅·卷阿》中的“如珪如璋,令聞令望”便是此意。
魏嬿婉如何能配得上這等封號?
巴林湄若和恪嬪為著這封號有些不忿,尤其是恪嬪。
穎嬪的封號好歹也是個好寓意,聰穎、穎慧,形容人才智過人。
可她的呢?謹慎、恭敬。
像是在警告她一樣。
“咱們要不要問問皇上,令貴人的封號是不是給錯了?”恪嬪小心翼翼地提議。
“要去你去。”
巴林湄若被弘曆當初在她小產時的反應傷到,這兩年下來人也老實了許多,再加上寒香見的前車之鑒,她現在早已不是當初自視甚高的草原小公主了。
她已經像她的前輩們一樣,成為了在大清後宮中默默枯萎的蒙妃之一,隻等著哪天回到長生天的懷抱。
“哦。那算了。”
恪嬪也沉寂了下來。
兩人還如從前那般對著桌子坐著,隻是卻漸漸無話可說了。
——————
弘曆這兩年愈發地喜歡木蘭秋獮,蒙古王公的吹捧奉承比大臣們的更能讓他心滿意足。
隻是,他最近身體有些不好,雖說晚上還算精力充沛,可白天醒來,除了感覺頭暈疲乏外,身上也有些不得勁,總是懶洋洋的。
不過弘曆也沒有多想,隻當是自己晚上有些用功,休息兩日便能好了。
就這樣,在弘曆臨時抱佛腳的養生中,木蘭秋獮的日子到了。
眾所周知,木蘭秋獮不僅僅是為了表示滿蒙友好,還有就是清朝統治者想通過它,讓蒙古人看清楚大清的軍事實力,令他們甘心臣服。
所以,弘曆作為帝王,又正值壯年,就更應該親自上陣,以展現他的威武霸氣。
而在整個木蘭大典中,他有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必須出席。
第一步“小獵”。
簡而言之,就是弘曆需要率領親衛先進行小規模的射獵,一來是為了熱身,二來是親身示範,表示秋獮大典開始。
第三步“合圍”。
完成合圍後,弘曆要率先進入中心射獵。他射獵結束,才輪到王公大臣們。
往常秋獮,弘曆在這需要他親自表演的兩步都會用他最重的那把黑角樺皮弓,重有84磅,需有七力才能拉動。
他希望借此重弓展現自己的高強武藝,讓眾人知道他弘曆不僅僅會治理國家,在武藝上也毫不遜色。
“哈!”
弘曆抬手拉弓,右眼微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對準了眼前被放出的壯碩公鹿。
但下一刻他就覺得太陽穴“嗡”地一下,胸口更是有一股氣難以通暢,憋悶之下他的手下意識一鬆。
“啪嘰~”
他那獨有的用了海東青尾羽的箭矢飛出不過兩丈就掉落在地,連那奔跑著的公鹿的尾巴毛都沒挨上。
場麵一時寂靜萬分,偌大的圍場竟隻能聽見風吹過草地的沙沙聲還有野獸奔逃的跑動聲。
“皇上,您怎麽用了這把弓?前些日子微臣替您將它送去保養,這弓弦可都沒上好呢。”
富察傅恒跟在弘曆身邊,看他臉色漲紅就知道皇上是下不來台了,頓時趕緊描補。
“哈哈,原來如此。朕就說這拉弓的時候怎麽不趁手呢。”
“來人,給朕換把弓來!”
弘曆身後的兩個侍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互相使著眼色。
[給皇上拿哪把弓啊?]
[拿那把最輕的?]
[那不成。那把禦用金桃皮弓才三十六磅,三力就可拉開。]
[可另一把要五力半,萬一皇上再拉不動……]
兩侍衛麵麵相覷,誰都不想動。
突然其中一人捂住肚子。
“哎呦,我肚子疼。你去替皇上拿吧,我得趕緊去趟茅廁。”
???
好啊,看你小子濃眉大眼的,居然敢害我!
另一個侍衛氣得吹胡子瞪眼的,但他沒辦法,再不去皇上等急了不說,吉時也要錯過了。
隻是,看著麵前的兩把弓箭,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拿了最輕的那把。
畢竟,隻要皇上能夠正常射中,輕一些就輕一些,大不了他被罵一頓,頂多就是罰些俸祿。可要是皇上再拉不開射不中,那他指不定就要成為替皇上拿錯弓箭的替死鬼了。
很快,他就把那把禦用金桃皮弓給拿了過來。
遞給弘曆時弘曆還看了他一眼,眼神意味不明。
“真是不懂事,怎麽拿了這把。算了,湊合用吧,不然就要誤了吉時了。”
話音未落,弘曆重新拉弓瞄準,這回他的目標是30丈外的一隻小鹿。
“唰!”
這回弓箭算是順利地飛出了,周圍的大臣們都準備好了合適的恭賀詞,就等著射中後好拍弘曆的龍屁。
但他們忘了一件事,弓箭射出的距離受很多種因素影響,力度、磅數、弓形、風向等等。
弘曆的這一箭雖然可以射到三十丈外,但後繼無力,那小鹿向前跑了兩步後就直接躲開了箭矢。
它回頭瞅了瞅自己身後密密麻麻的兩腳獸,打了個噴嚏,然後甩著自己的小尾巴,撒著歡兒地找它的爸爸去了。
……
沉默是今天的木蘭圍場。
傅恒都有些不敢說話,但若是他不開口,今兒怕就是要僵在這兒了。
“呀!皇上!莫非是您的臂傷還沒有恢複?”
弘曆找著了台階,當即借坡下驢。
“唉,是朕逞強了,本以為堅持一下應該沒事的。”
弘曆佯作鎮定地將手中的弓箭交給身邊的傅恒。
“愛卿啊!這回的木蘭秋獮就交由你主持。朕舊傷複發,需要即刻休養,這些騎馬打獵的事兒朕可就交給你了。”
“是。微臣遵旨。”
傅恒鬆了一口氣,其他的大臣們也覺得心間一鬆。
太好了,皇上沒繼續堅持,不然他們可真不知道該怎麽圓過去了。
這個消息在宮裏傳起來的時候不少人都有些怔愣。
宮裏風水輪流轉,魏嬿婉能再次爬起來不稀奇,但這個“令”字是從何而來啊?
“令”可不像“炩”。
“炩”指的是即將枯滅的火種裏麵又重新燃燒起新的火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思類似,放在魏嬿婉身上倒也合適。
可“令”卻有美好之意,《詩經·大雅·卷阿》中的“如珪如璋,令聞令望”便是此意。
魏嬿婉如何能配得上這等封號?
巴林湄若和恪嬪為著這封號有些不忿,尤其是恪嬪。
穎嬪的封號好歹也是個好寓意,聰穎、穎慧,形容人才智過人。
可她的呢?謹慎、恭敬。
像是在警告她一樣。
“咱們要不要問問皇上,令貴人的封號是不是給錯了?”恪嬪小心翼翼地提議。
“要去你去。”
巴林湄若被弘曆當初在她小產時的反應傷到,這兩年下來人也老實了許多,再加上寒香見的前車之鑒,她現在早已不是當初自視甚高的草原小公主了。
她已經像她的前輩們一樣,成為了在大清後宮中默默枯萎的蒙妃之一,隻等著哪天回到長生天的懷抱。
“哦。那算了。”
恪嬪也沉寂了下來。
兩人還如從前那般對著桌子坐著,隻是卻漸漸無話可說了。
——————
弘曆這兩年愈發地喜歡木蘭秋獮,蒙古王公的吹捧奉承比大臣們的更能讓他心滿意足。
隻是,他最近身體有些不好,雖說晚上還算精力充沛,可白天醒來,除了感覺頭暈疲乏外,身上也有些不得勁,總是懶洋洋的。
不過弘曆也沒有多想,隻當是自己晚上有些用功,休息兩日便能好了。
就這樣,在弘曆臨時抱佛腳的養生中,木蘭秋獮的日子到了。
眾所周知,木蘭秋獮不僅僅是為了表示滿蒙友好,還有就是清朝統治者想通過它,讓蒙古人看清楚大清的軍事實力,令他們甘心臣服。
所以,弘曆作為帝王,又正值壯年,就更應該親自上陣,以展現他的威武霸氣。
而在整個木蘭大典中,他有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必須出席。
第一步“小獵”。
簡而言之,就是弘曆需要率領親衛先進行小規模的射獵,一來是為了熱身,二來是親身示範,表示秋獮大典開始。
第三步“合圍”。
完成合圍後,弘曆要率先進入中心射獵。他射獵結束,才輪到王公大臣們。
往常秋獮,弘曆在這需要他親自表演的兩步都會用他最重的那把黑角樺皮弓,重有84磅,需有七力才能拉動。
他希望借此重弓展現自己的高強武藝,讓眾人知道他弘曆不僅僅會治理國家,在武藝上也毫不遜色。
“哈!”
弘曆抬手拉弓,右眼微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對準了眼前被放出的壯碩公鹿。
但下一刻他就覺得太陽穴“嗡”地一下,胸口更是有一股氣難以通暢,憋悶之下他的手下意識一鬆。
“啪嘰~”
他那獨有的用了海東青尾羽的箭矢飛出不過兩丈就掉落在地,連那奔跑著的公鹿的尾巴毛都沒挨上。
場麵一時寂靜萬分,偌大的圍場竟隻能聽見風吹過草地的沙沙聲還有野獸奔逃的跑動聲。
“皇上,您怎麽用了這把弓?前些日子微臣替您將它送去保養,這弓弦可都沒上好呢。”
富察傅恒跟在弘曆身邊,看他臉色漲紅就知道皇上是下不來台了,頓時趕緊描補。
“哈哈,原來如此。朕就說這拉弓的時候怎麽不趁手呢。”
“來人,給朕換把弓來!”
弘曆身後的兩個侍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互相使著眼色。
[給皇上拿哪把弓啊?]
[拿那把最輕的?]
[那不成。那把禦用金桃皮弓才三十六磅,三力就可拉開。]
[可另一把要五力半,萬一皇上再拉不動……]
兩侍衛麵麵相覷,誰都不想動。
突然其中一人捂住肚子。
“哎呦,我肚子疼。你去替皇上拿吧,我得趕緊去趟茅廁。”
???
好啊,看你小子濃眉大眼的,居然敢害我!
另一個侍衛氣得吹胡子瞪眼的,但他沒辦法,再不去皇上等急了不說,吉時也要錯過了。
隻是,看著麵前的兩把弓箭,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拿了最輕的那把。
畢竟,隻要皇上能夠正常射中,輕一些就輕一些,大不了他被罵一頓,頂多就是罰些俸祿。可要是皇上再拉不開射不中,那他指不定就要成為替皇上拿錯弓箭的替死鬼了。
很快,他就把那把禦用金桃皮弓給拿了過來。
遞給弘曆時弘曆還看了他一眼,眼神意味不明。
“真是不懂事,怎麽拿了這把。算了,湊合用吧,不然就要誤了吉時了。”
話音未落,弘曆重新拉弓瞄準,這回他的目標是30丈外的一隻小鹿。
“唰!”
這回弓箭算是順利地飛出了,周圍的大臣們都準備好了合適的恭賀詞,就等著射中後好拍弘曆的龍屁。
但他們忘了一件事,弓箭射出的距離受很多種因素影響,力度、磅數、弓形、風向等等。
弘曆的這一箭雖然可以射到三十丈外,但後繼無力,那小鹿向前跑了兩步後就直接躲開了箭矢。
它回頭瞅了瞅自己身後密密麻麻的兩腳獸,打了個噴嚏,然後甩著自己的小尾巴,撒著歡兒地找它的爸爸去了。
……
沉默是今天的木蘭圍場。
傅恒都有些不敢說話,但若是他不開口,今兒怕就是要僵在這兒了。
“呀!皇上!莫非是您的臂傷還沒有恢複?”
弘曆找著了台階,當即借坡下驢。
“唉,是朕逞強了,本以為堅持一下應該沒事的。”
弘曆佯作鎮定地將手中的弓箭交給身邊的傅恒。
“愛卿啊!這回的木蘭秋獮就交由你主持。朕舊傷複發,需要即刻休養,這些騎馬打獵的事兒朕可就交給你了。”
“是。微臣遵旨。”
傅恒鬆了一口氣,其他的大臣們也覺得心間一鬆。
太好了,皇上沒繼續堅持,不然他們可真不知道該怎麽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