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中陳設繁多,極其雜亂,看起來影影綽綽、朦朦朧朧,不知是些什麽。稍微多看幾眼,便覺眩暈。
“果然有人進入此地了,最少兩人,要不,廊回迷宮不會開啟!”鼎靈四下稍稍察看,便迅速作出推斷。
“廊回迷宮?”
“就跟回廊一樣的迷宮,人進去之後,會被隨機挪移至不同地方。所以,即使人多,也沒有優勢。”
“哦,是誰先穿過迷宮,誰就能先拿到那件信物嗎?”
“嘿嘿,小子你還是太嫩了點,哪有那般簡單。進入迷宮的人最終都會相見,但隻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走出迷宮!”
“這,這不是厚土宗給後人留下的東西嗎,為何要設定如此殘忍的陣法?”
“殘忍?老爺我說殘忍了嗎!隻有一個人能走出迷宮,又不是說其他人非死不可,他們還可能被傳送離開嘛!廊回迷宮隻是要確定信物歸屬,並非一定要人相互殘殺。”
廊回迷宮並無特定入口,也無特定出口,一旦進入一層大廳,便是入了迷宮之中,而一旦登上第三層,則等若出了迷宮,那件信物即在第三層存放。
按照鼎靈的吩咐,張元敬先將石人收回,然後隨意選了一個方向,向前走了幾步,周圍場景一陣旋轉,瞬息萬變,使人眩暈,待他適應過來,已經身處一片白霧之中,四周有嗡嗡之聲高低起伏,讓人聽著十分煩悶。
他強忍不適,再將石人召出,由鼎靈操控了,石人在前,他跟隨在後,向著白霧更濃處行去。
“廊回迷宮可幻化場景數百個,根據進入迷宮人數多少,呈現一定數量場景。隻有曆經全部場景的人,才能最終走出迷宮。一般來說,若兩人入內,則最低十個場景。三人則增至二十個場景。四人則為三十個。人越多,場景增加越多。哎,這都是以前流行的迷陣設計,最是麻煩,尤其耗費時間!”
白霧就是一個場景,除了漫天霧氣和單調的嗡嗡之聲,什麽都沒有。
這是對道心的考驗,修為淺者,光是在此處行走,便要發瘋發狂。若無鼎靈的護持,以張元敬築基層次的修為,很難堅持二十息以上的時間。
鼎靈操控石人領著張元敬走了幾步,發現他的速度很慢,便一把將他拉起,擱在肩頭,邁開大步,加速前行。
大約走了一刻鍾,終於眼前一亮,進入到另一個場景之中——荒漠。
這片荒漠不大,不過二三十裏方圓,一眼可見盡頭。
不過,在荒漠之中,卻站著一人,他眯著眼,正盯著驟然出現的石人和石人肩上的張元敬。
此人正是文鬆南。
張元敬他自是不放在眼裏,不過,那尊巨大的石人,氣雄勢沉,讓人畏懼。
他費盡心機進入芥子空間,但隻得了普通弟子令牌,加上被淩霄等人追殺,收獲可謂微乎其微,心中之惱怒和失望可想而知。
此時,見到張元敬,不免心中一喜。按照他的推測,張元敬很可能得到真傳令牌,拿了不少好東西。
“這位小道友,我們又見麵了。你可是獲得了真傳令牌?若是那樣,我們可就算是厚土宗的同門了!”文鬆南迅速靠近,站在石人身前三十餘丈外,笑容可掬地說道。
張元敬卻不理他,而是低聲對鼎靈說道:“前輩,這就是那個自稱厚土宗嫡傳的元嬰,估計得了普通弟子身份。”
“哦,原來是個沒出息的,不成氣候!他跟你套近乎,是想做甚?”
“晚輩猜測,當是想要搶奪我獲得的傳承吧!”
“嗬嗬,倒是好計算,自己得不到,就搶別人的。不過,宗門傳承,凡沒有相應資質的,得了也是無用!”
……
張元敬嘀嘀咕咕與鼎靈說著“悄悄話”,文鬆南作為元嬰修士,自然把張元敬所說的話都一字不漏地聽在耳中。
他心中冷冷一笑,對張元敬與石人的關係有了判斷,心生一計,便笑著說道:“這位石人前輩,晚輩是文鬆南,乃厚土宗文氏嫡傳一脈後人,不知您是否認識我文家先祖?”
“哦,是文家後人啊。不過,我隻認識姓雲的,你們文家還排不上號!”鼎靈見文鬆南與自己套近乎,頗為反感,不屑地說道。
文鬆南笑容不減,恭敬施禮道:“原來前輩竟是主宗的供奉,晚輩有禮了。據族中古籍所載,我文氏與主宗雲家世代交好,約為婚姻,兩宗族人有著深厚的血緣關係,說是一家人也不為過啊。”
“老爺我可不是雲家的什麽供奉,你那血緣什麽的,就不要在這裏賣弄了!老爺我最討厭說話雲山霧罩、內心陰險狡詐的家夥了。一看就是沒本事沒出息的!且讓老爺我試試你的斤兩!”
鼎靈似乎對“血緣”兩個字極為敏感,頓時暴躁起來,操控石人雙手一揮,便是兩條狂沙之柱從地上衝起,直撞文鬆南。
文鬆南本待施展自己春風化雨的本領,說動石人的偽魂,不料其人竟如此急躁,他一肚子話尚未說出兩句,便已動手來攻。
危急時刻,自是一順手就祭出了厚土劍,用卷席一般的劍身擋在身前。
狂沙之柱撞在其上,沙沙作響,文鬆南則不斷後撤,待沙柱消耗殆盡,他已經退出百丈之外。
“果然是沒出息的,老爺我火眼金睛,一看一個準。土法八訣練不好,隻好撿了最次的厚土劍訣,還生造出這樣一件法寶來與之匹配,真是要笑死老爺我了!謔謔謔……”
文鬆南滿臉笑意頓時如打冰霜,僵硬地掛在臉上。
土法八訣與源生石乃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結果隻在授業殿中急急忙忙參悟了三篇,其餘一概未有著落,便被迫啟動傳送,來了此處。
“罷了,看在你是厚土宗嫡傳後人,老爺我不傷你,滾遠點,別在這裏礙眼!”
文鬆南感覺石人實力強勁,戰鬥起來,後果難料,便惋惜地看了一眼張元敬,遠遠躲開。
這廊回迷宮,並不強迫敵對之人戰鬥。挨過一定時間,便會自動更換場景。當然,如果全部場景呈現完畢,仍有多人存活,就會進入擂台之局。
在白霧、荒漠場景後,張元敬又陸續經曆古戰場、幽火洞、澤國、獸籠、岩漿地等二十餘個場景,不過一直沒有遇到其他修士。
此時,鼎靈和他都已判斷出,迷宮之中至少有四人。
到第二十三個場景時,張元敬再次遇到一位元嬰修士——天魔淵女真人萱怡。
這是一片秀麗的花草地,但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藏著防不勝防的危機,一種名叫醉人蜂的采蜜小飛蟲,成群結隊到處飛竄,它們對於任何靠近領地的活物,均充滿強烈敵意,往往會前赴後繼、不要命地瘋狂圍攻,直至置敵於死地或將之驅走。
當然,迷宮場景都是幻象,並非真實的存在。但即使隻是用靈力製造出來的毒蟲,其致命性也絲毫不差。
鼎靈對這種毒蟲知之甚深,原來便吞食過不少,用之作為鼎中土壤的肥料。對付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簡單卷起陣陣黃沙,形成保護罩,將醉人蜂隔絕在外即可。隻要時間一到,場景自換。
不過,萱怡出現後,意外便發生了。她雖是女子,性格卻是強勢,一見有修士施法,便以七星奪玄陣破除黃沙之護,驅使大量醉人蜂圍攻石人和張元敬。
鼎靈要想對付醉人蜂,當然很容易,但要同時應付萱怡,則需要消耗本源之力。
而且,又擔心遭遇張元敬提及的那個元嬰後期修士,不敢過多消耗石人的靈石,因此,隻好先以土裂之法,頻頻幹擾萱怡的布陣,然後以飛沙衝散越聚越多的醉人蜂。
這醉人蜂屈從萱怡的驅使,乃是她借陣法之力進行導引的緣故。一旦陣法不能順利布下,則醉人蜂亦同時圍攻於她。
如此下來,她也是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被一群群醉人蜂死命追殺。
戰至此時,萱怡實則落了下風。她本是後出現在此場景,趁著石人和張元敬被醉人蜂圍攻而占了先手,但石人著實強大,土功應付醉人蜂也甚有優勢,故很快逆戰了局麵。
萱怡想要退遠,布陣以自守。鼎靈哪裏能輕易放過她,當即操控石人抬腳連跺地麵,萱怡周圍土地大片裂開,團團淤泥湧出地麵,向著她圍了過去。
萱怡無奈,隻得掠空而起,在半空中飛遁。
場景本是幻象,無法飛得太高。
於是,懸空的萱怡,便成為所有醉人蜂的焦點,在嘈雜聲中,無數大頭、肥身、尖尾的飛蟲匯聚她的周身,向她射出尾部的毒針。
萱怡既是陣法大家,在空中自然也可布陣,她祭出一套薄如蟬翼的柳葉飛刀,共計九九八十一口,環繞身周,布下元陽刀陣,散發淩厲殺氣,凡入陣中之物,活的醉人蜂也好,死的的毒針也罷,全部絞得粉碎。
她這套飛刀,名喚“柳眉刀”,又名“美人刀”,乃取其形如美人柳眉之意,是一件下品靈寶,但整體威能不遜中階。
鼎靈操控石人以飛沙護體,好整以暇地欣賞美人大戰飛蟲,賤兮兮地笑道:“這小美人還挺剛烈,殺氣真是凜冽,一般男人可吃不住啊!”
張元敬自然不敢去調戲一個元嬰真人,也不吭聲,隻當沒聽見。
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鼎靈壞壞地笑道:“這般消耗下去,美人兒也忒輕鬆了些。讓老爺我給她加點料!”
說罷,它操控石人揮起石滾般的大拳頭,朝著地麵連砸幾下,一根根粗大的泥石之柱,便自地下破土而出,直射萱怡的元陽刀陣。
萱怡柳眉一揚,臉上露出恚怒之色,手中法訣卻是加速施展,刀陣中殺氣凝練如水,連續轟擊闖入的泥石之柱,將之轟碎成灰。
霎時之間,漫天塵土,掩去烏雲般的醉人蜂,和正中心的萱怡及她的八十一柄美人刀。
過得幾息時間,在萱怡以法力鼓蕩出來的強風橫掃之下,那滾滾塵土方才消散不見。不過,萱怡如瀑長發、精致麵容上已經沾染了不少灰塵,顯得有些狼狽。
鼎靈嘿嘿笑了幾聲,故技重施,又是幾根泥石之柱飛起,被刀陣所毀,再次製造出漫天灰塵。萱怡不得不額外消耗法力,製造狂風刮跑塵土。如此一來,她的法力急劇減少。
如此反複,過得半刻鍾,萱怡便感有些吃不消。
不過,她通過持續觀察,也發現了一些端倪。
廊回迷宮最大的奧秘,就是幻象與真實之間的轉換,本質是幻象,但依靠天地靈力的支撐,也可變為真實。驅動這種幻與真轉化的,正是修士以法力為支撐的法術。
對她而言,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上策當然是直擊石人,讓其無法出招;中策則是隔斷醉人蜂與天地靈力的聯係,使醉人蜂重歸幻象;下策自然是以元陽刀陣硬抗,等待場景變換。
此時,由於醉人蜂集結在她的周身,具備施展中策的條件。
於是,她終是作出決斷,將七星奪玄陣旗拋在醉人蜂群上、左、左下、下、右、右下、右上七個關鍵點上,然後憑空強行連通陣旗,在空中布下一個巨大的七星奪玄陣。
大陣布置成功的刹那,無數醉人蜂變成一坨坨白光,從空中掉落,好似下了一場漫天星雨,甚是絢爛。
趁此機會,萱怡收起八十一柄柳眉刀,閃身飛遁,如電如光,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那七杆陣旗,則與落下的漫天白光一起,緩緩降至地麵,插在泥土之中,繼續維持陣法,困住這些重歸幻象的醉人蜂。
鼎靈初見萱怡空中布陣,還有些輕視她,認為她不過是異想天開。
待到陣法形成,醉人蜂墜地,它不禁讚歎出聲:好手段!
及至萱怡舍棄七麵陣旗,果斷遁走,更是大聲叫好:好一個果決的美人兒!
“果然有人進入此地了,最少兩人,要不,廊回迷宮不會開啟!”鼎靈四下稍稍察看,便迅速作出推斷。
“廊回迷宮?”
“就跟回廊一樣的迷宮,人進去之後,會被隨機挪移至不同地方。所以,即使人多,也沒有優勢。”
“哦,是誰先穿過迷宮,誰就能先拿到那件信物嗎?”
“嘿嘿,小子你還是太嫩了點,哪有那般簡單。進入迷宮的人最終都會相見,但隻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走出迷宮!”
“這,這不是厚土宗給後人留下的東西嗎,為何要設定如此殘忍的陣法?”
“殘忍?老爺我說殘忍了嗎!隻有一個人能走出迷宮,又不是說其他人非死不可,他們還可能被傳送離開嘛!廊回迷宮隻是要確定信物歸屬,並非一定要人相互殘殺。”
廊回迷宮並無特定入口,也無特定出口,一旦進入一層大廳,便是入了迷宮之中,而一旦登上第三層,則等若出了迷宮,那件信物即在第三層存放。
按照鼎靈的吩咐,張元敬先將石人收回,然後隨意選了一個方向,向前走了幾步,周圍場景一陣旋轉,瞬息萬變,使人眩暈,待他適應過來,已經身處一片白霧之中,四周有嗡嗡之聲高低起伏,讓人聽著十分煩悶。
他強忍不適,再將石人召出,由鼎靈操控了,石人在前,他跟隨在後,向著白霧更濃處行去。
“廊回迷宮可幻化場景數百個,根據進入迷宮人數多少,呈現一定數量場景。隻有曆經全部場景的人,才能最終走出迷宮。一般來說,若兩人入內,則最低十個場景。三人則增至二十個場景。四人則為三十個。人越多,場景增加越多。哎,這都是以前流行的迷陣設計,最是麻煩,尤其耗費時間!”
白霧就是一個場景,除了漫天霧氣和單調的嗡嗡之聲,什麽都沒有。
這是對道心的考驗,修為淺者,光是在此處行走,便要發瘋發狂。若無鼎靈的護持,以張元敬築基層次的修為,很難堅持二十息以上的時間。
鼎靈操控石人領著張元敬走了幾步,發現他的速度很慢,便一把將他拉起,擱在肩頭,邁開大步,加速前行。
大約走了一刻鍾,終於眼前一亮,進入到另一個場景之中——荒漠。
這片荒漠不大,不過二三十裏方圓,一眼可見盡頭。
不過,在荒漠之中,卻站著一人,他眯著眼,正盯著驟然出現的石人和石人肩上的張元敬。
此人正是文鬆南。
張元敬他自是不放在眼裏,不過,那尊巨大的石人,氣雄勢沉,讓人畏懼。
他費盡心機進入芥子空間,但隻得了普通弟子令牌,加上被淩霄等人追殺,收獲可謂微乎其微,心中之惱怒和失望可想而知。
此時,見到張元敬,不免心中一喜。按照他的推測,張元敬很可能得到真傳令牌,拿了不少好東西。
“這位小道友,我們又見麵了。你可是獲得了真傳令牌?若是那樣,我們可就算是厚土宗的同門了!”文鬆南迅速靠近,站在石人身前三十餘丈外,笑容可掬地說道。
張元敬卻不理他,而是低聲對鼎靈說道:“前輩,這就是那個自稱厚土宗嫡傳的元嬰,估計得了普通弟子身份。”
“哦,原來是個沒出息的,不成氣候!他跟你套近乎,是想做甚?”
“晚輩猜測,當是想要搶奪我獲得的傳承吧!”
“嗬嗬,倒是好計算,自己得不到,就搶別人的。不過,宗門傳承,凡沒有相應資質的,得了也是無用!”
……
張元敬嘀嘀咕咕與鼎靈說著“悄悄話”,文鬆南作為元嬰修士,自然把張元敬所說的話都一字不漏地聽在耳中。
他心中冷冷一笑,對張元敬與石人的關係有了判斷,心生一計,便笑著說道:“這位石人前輩,晚輩是文鬆南,乃厚土宗文氏嫡傳一脈後人,不知您是否認識我文家先祖?”
“哦,是文家後人啊。不過,我隻認識姓雲的,你們文家還排不上號!”鼎靈見文鬆南與自己套近乎,頗為反感,不屑地說道。
文鬆南笑容不減,恭敬施禮道:“原來前輩竟是主宗的供奉,晚輩有禮了。據族中古籍所載,我文氏與主宗雲家世代交好,約為婚姻,兩宗族人有著深厚的血緣關係,說是一家人也不為過啊。”
“老爺我可不是雲家的什麽供奉,你那血緣什麽的,就不要在這裏賣弄了!老爺我最討厭說話雲山霧罩、內心陰險狡詐的家夥了。一看就是沒本事沒出息的!且讓老爺我試試你的斤兩!”
鼎靈似乎對“血緣”兩個字極為敏感,頓時暴躁起來,操控石人雙手一揮,便是兩條狂沙之柱從地上衝起,直撞文鬆南。
文鬆南本待施展自己春風化雨的本領,說動石人的偽魂,不料其人竟如此急躁,他一肚子話尚未說出兩句,便已動手來攻。
危急時刻,自是一順手就祭出了厚土劍,用卷席一般的劍身擋在身前。
狂沙之柱撞在其上,沙沙作響,文鬆南則不斷後撤,待沙柱消耗殆盡,他已經退出百丈之外。
“果然是沒出息的,老爺我火眼金睛,一看一個準。土法八訣練不好,隻好撿了最次的厚土劍訣,還生造出這樣一件法寶來與之匹配,真是要笑死老爺我了!謔謔謔……”
文鬆南滿臉笑意頓時如打冰霜,僵硬地掛在臉上。
土法八訣與源生石乃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結果隻在授業殿中急急忙忙參悟了三篇,其餘一概未有著落,便被迫啟動傳送,來了此處。
“罷了,看在你是厚土宗嫡傳後人,老爺我不傷你,滾遠點,別在這裏礙眼!”
文鬆南感覺石人實力強勁,戰鬥起來,後果難料,便惋惜地看了一眼張元敬,遠遠躲開。
這廊回迷宮,並不強迫敵對之人戰鬥。挨過一定時間,便會自動更換場景。當然,如果全部場景呈現完畢,仍有多人存活,就會進入擂台之局。
在白霧、荒漠場景後,張元敬又陸續經曆古戰場、幽火洞、澤國、獸籠、岩漿地等二十餘個場景,不過一直沒有遇到其他修士。
此時,鼎靈和他都已判斷出,迷宮之中至少有四人。
到第二十三個場景時,張元敬再次遇到一位元嬰修士——天魔淵女真人萱怡。
這是一片秀麗的花草地,但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藏著防不勝防的危機,一種名叫醉人蜂的采蜜小飛蟲,成群結隊到處飛竄,它們對於任何靠近領地的活物,均充滿強烈敵意,往往會前赴後繼、不要命地瘋狂圍攻,直至置敵於死地或將之驅走。
當然,迷宮場景都是幻象,並非真實的存在。但即使隻是用靈力製造出來的毒蟲,其致命性也絲毫不差。
鼎靈對這種毒蟲知之甚深,原來便吞食過不少,用之作為鼎中土壤的肥料。對付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簡單卷起陣陣黃沙,形成保護罩,將醉人蜂隔絕在外即可。隻要時間一到,場景自換。
不過,萱怡出現後,意外便發生了。她雖是女子,性格卻是強勢,一見有修士施法,便以七星奪玄陣破除黃沙之護,驅使大量醉人蜂圍攻石人和張元敬。
鼎靈要想對付醉人蜂,當然很容易,但要同時應付萱怡,則需要消耗本源之力。
而且,又擔心遭遇張元敬提及的那個元嬰後期修士,不敢過多消耗石人的靈石,因此,隻好先以土裂之法,頻頻幹擾萱怡的布陣,然後以飛沙衝散越聚越多的醉人蜂。
這醉人蜂屈從萱怡的驅使,乃是她借陣法之力進行導引的緣故。一旦陣法不能順利布下,則醉人蜂亦同時圍攻於她。
如此下來,她也是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被一群群醉人蜂死命追殺。
戰至此時,萱怡實則落了下風。她本是後出現在此場景,趁著石人和張元敬被醉人蜂圍攻而占了先手,但石人著實強大,土功應付醉人蜂也甚有優勢,故很快逆戰了局麵。
萱怡想要退遠,布陣以自守。鼎靈哪裏能輕易放過她,當即操控石人抬腳連跺地麵,萱怡周圍土地大片裂開,團團淤泥湧出地麵,向著她圍了過去。
萱怡無奈,隻得掠空而起,在半空中飛遁。
場景本是幻象,無法飛得太高。
於是,懸空的萱怡,便成為所有醉人蜂的焦點,在嘈雜聲中,無數大頭、肥身、尖尾的飛蟲匯聚她的周身,向她射出尾部的毒針。
萱怡既是陣法大家,在空中自然也可布陣,她祭出一套薄如蟬翼的柳葉飛刀,共計九九八十一口,環繞身周,布下元陽刀陣,散發淩厲殺氣,凡入陣中之物,活的醉人蜂也好,死的的毒針也罷,全部絞得粉碎。
她這套飛刀,名喚“柳眉刀”,又名“美人刀”,乃取其形如美人柳眉之意,是一件下品靈寶,但整體威能不遜中階。
鼎靈操控石人以飛沙護體,好整以暇地欣賞美人大戰飛蟲,賤兮兮地笑道:“這小美人還挺剛烈,殺氣真是凜冽,一般男人可吃不住啊!”
張元敬自然不敢去調戲一個元嬰真人,也不吭聲,隻當沒聽見。
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鼎靈壞壞地笑道:“這般消耗下去,美人兒也忒輕鬆了些。讓老爺我給她加點料!”
說罷,它操控石人揮起石滾般的大拳頭,朝著地麵連砸幾下,一根根粗大的泥石之柱,便自地下破土而出,直射萱怡的元陽刀陣。
萱怡柳眉一揚,臉上露出恚怒之色,手中法訣卻是加速施展,刀陣中殺氣凝練如水,連續轟擊闖入的泥石之柱,將之轟碎成灰。
霎時之間,漫天塵土,掩去烏雲般的醉人蜂,和正中心的萱怡及她的八十一柄美人刀。
過得幾息時間,在萱怡以法力鼓蕩出來的強風橫掃之下,那滾滾塵土方才消散不見。不過,萱怡如瀑長發、精致麵容上已經沾染了不少灰塵,顯得有些狼狽。
鼎靈嘿嘿笑了幾聲,故技重施,又是幾根泥石之柱飛起,被刀陣所毀,再次製造出漫天灰塵。萱怡不得不額外消耗法力,製造狂風刮跑塵土。如此一來,她的法力急劇減少。
如此反複,過得半刻鍾,萱怡便感有些吃不消。
不過,她通過持續觀察,也發現了一些端倪。
廊回迷宮最大的奧秘,就是幻象與真實之間的轉換,本質是幻象,但依靠天地靈力的支撐,也可變為真實。驅動這種幻與真轉化的,正是修士以法力為支撐的法術。
對她而言,解決當前困境的辦法,上策當然是直擊石人,讓其無法出招;中策則是隔斷醉人蜂與天地靈力的聯係,使醉人蜂重歸幻象;下策自然是以元陽刀陣硬抗,等待場景變換。
此時,由於醉人蜂集結在她的周身,具備施展中策的條件。
於是,她終是作出決斷,將七星奪玄陣旗拋在醉人蜂群上、左、左下、下、右、右下、右上七個關鍵點上,然後憑空強行連通陣旗,在空中布下一個巨大的七星奪玄陣。
大陣布置成功的刹那,無數醉人蜂變成一坨坨白光,從空中掉落,好似下了一場漫天星雨,甚是絢爛。
趁此機會,萱怡收起八十一柄柳眉刀,閃身飛遁,如電如光,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那七杆陣旗,則與落下的漫天白光一起,緩緩降至地麵,插在泥土之中,繼續維持陣法,困住這些重歸幻象的醉人蜂。
鼎靈初見萱怡空中布陣,還有些輕視她,認為她不過是異想天開。
待到陣法形成,醉人蜂墜地,它不禁讚歎出聲:好手段!
及至萱怡舍棄七麵陣旗,果斷遁走,更是大聲叫好:好一個果決的美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