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個多月的行路,張元敬與火鴉道人趕至二龍山附近的那個凡人國度,找到了袁之霖幾人。
這一年多來,袁之霖、劉靖龍領著幾個後輩穿行享樂於俗世繁華,倒也活得輕鬆愜意。
火鴉道人見袁之霖不僅自己偷懶不修行,還帶著幾個後輩荒廢功課,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將他臭罵一頓。袁之霖卻是嘻嘻哈哈不當回事。
一行人又上路,尋至肖友鬆那處秘密巢穴。
此人等了一年多,心焦不已,時刻擔心身內禁製破開,自己一命嗚呼,但又不敢亂跑,隻得耐心等待。
好不容易等到張元敬與火鴉道人的身影出現,見麵之時差點哭了出來。
張元敬好言安慰,替他和幾個手下清除了禁製,詢問他的意向。
此人卻無意再卷入玄天宗的鬥爭,故而對張元敬的籠絡敬謝不敏。
張元敬見其意誌甚堅,便放他離開,並告訴他,向南去有一處修行寶地曰星華洲,對散修還算包容,若尋不到安穩地界修行,不妨去那裏看看。
對那些抓回的築基散修,也任由離開,若身內被二龍王下了禁製,隻要開口來求,也都為之解除。
處理完此事,眾人乘坐低階禦風車,北行一百二十萬裏。
一座綿延數千裏的大山出現天邊,遠遠便顯出巍峨崢嶸的氣象。
行至近處,隻見山林泉瀑,皆是墨玉一般顏色,果如傳說中的一樣。此即潑墨山脈。大名鼎鼎的墨竹山莊,就坐落在此山正中的墨韻湖畔。
墨竹山莊之所以出名,首在於名稱。修真界中的門派,以山莊命名的,不說沒有,也是絕無僅有。
其次在地理。潑墨山脈,名副其實,如同一幅潑墨山水畫,山勢獨特,形貌寫意,風格出塵。
第三在功法,此莊傳承的功法名曰水墨山川訣,走的乃是陣法一道,最擅長以山川形勢布陣,若是有充足的時間和靈材布陣,號稱結丹可斬元嬰。當然,這隻是傳說,但其陣法造詣,的確極其高明,有一二陣法甚至可以媲美玄天宗的陣道傳承。
麵對此山此景,眾人也覺十分新奇,張妤更是迫不及待要躍出禦風車,往這山中遊玩。
張元敬笑道:“將來一段時間,我們便要在此駐留,有的是時候給你賞玩。我們還是先去拜訪此地主人吧。”
群山綿延之中,一片碧綠湖水之畔,有一座莊子,亭台樓閣輕盈飄逸,周圍墨綠修竹環繞,好似畫在那裏一般。
莊子的各個建築與周圍山水,完美融為一體,若非有意去辨識,很難看出這是一座莊園。
火鴉道人邊眺望邊感慨:“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若非腳踏實地,老道還以為真是一幅潑墨山水畫呢。此湖之畔若有大陣,則必定完全與山川走勢融為一體。隻要入此湖,便如入此畫,想要再出去,恐怕是很不容易。”
張元敬也是讚歎不已:“難怪元清師弟和餘師叔放心將此地交給一個築基修士打理,有此大陣守護,便來十個結丹修士,也難以強行破陣。”
他們不敢亂闖,在湖上停住禦風車。張元敬朗聲說道:“劉元晉劉師弟可在,我乃張元敬,攜餘師叔玉簡前來拜會。”
餘天萬平生隻收兩徒,大弟子乃是李元甲,未能突破結丹,已於數十年前坐化。在此地主事者,乃是二弟子劉元晉,年歲也不算小,修為尚在築基境後期。
餘天萬收徒,首重機緣,對資質並不過於看重,所以兩個徒弟修行天賦都隻是一般,能夠至築基後期,已是他這個師父費了極多心血了。
片刻之後,一個渾厚的聲音從莊子中傳出:“張師兄請將我師父的玉簡投來。”
張元敬取出餘天萬給他的玉簡,用一團法力包住,輕輕一送。玉簡便如一團白光,緩緩飛向湖畔的山莊。
在山莊上方十餘丈的地方,突然出現一陣輕微的空間震動,那白光消失不見。
過得數息,一道人影從下方衝起,很快顯露出真麵目。
這是一個麵容清秀的中年道人,兩隻眼睛清澈而富有情感,仿佛曆經世間百態而返璞歸真,頗有一種醇厚的氣質。
他向張元敬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劉元晉見過張師兄,有所怠慢,還請見諒!”
張元敬連忙還禮,笑著說道:“劉師弟無須見外。”
又為他介紹火鴉道人,隨後是袁之霖、劉靖龍兩個同輩,最後是梅振毅、霍正凱、張妤、韓濟、張均幾個小輩。
又將猿十三和碧睛狻猊獸從靈獸袋中放出,為劉元晉作了介紹,然後便讓兩獸自去山中活動。
劉元晉心中頗為吃驚,但麵容上卻是一派淡定,從容與眾人見禮,便將大陣門口啟開,將他們請入山莊。
到了莊子裏邊,與外邊看時又有不同。所有建築,無論是恢弘的大殿,還是精巧的樓閣,亦或別致的房舍,皆是用一種墨色岩石、輔以山中竹木建造而成,又於一些部位作畫,將材料原有的質地、顏色、形狀與畫作的奇思妙想糅合起來,融為一體,顯出超凡脫俗、巧奪天工的氣質,讓人看了十分愉悅。
劉元晉引著眾人將山莊遊覽一遍,又為他們安排房舍,以及服侍的弟子。
墨竹山莊因為暗通千劍門,門中結丹以下百餘人,皆被劉元清和餘天萬用雷霆手段斬殺,現有的築基、煉氣修士,皆是從附屬宗門中調遣而來,暫時看護此地。
此後,張元敬等人便在墨竹山莊住了下來。
張元敬每日裏用心修煉,以融靈丹提升修為,又重點培植煉製益神丹、熔金煆丹丸的諸藥材,日子倒也過得平靜。
袁之霖被火鴉道人督著修煉,隻覺苦不堪言。但是,火鴉道人這次是鐵了心,放出狠話,不至築基大圓滿,便不讓出墨竹山莊一步。
張妤失了玩伴,除了偶爾去尋猿十三和碧睛狻猊獸,其餘時間也隻能在莊中修行。
劉靖龍、韓濟修行之餘,則按張元敬所囑,協助劉元晉打理山莊,倒也章法嚴明、條例清楚,讓劉元晉大是讚賞。
然而,沒過三個月,一駕中階禦風車從北方破雲挾風而至,劉元清風塵仆仆地從車中躍出,喊道:“元敬師兄,速來一會!”
這一年多來,袁之霖、劉靖龍領著幾個後輩穿行享樂於俗世繁華,倒也活得輕鬆愜意。
火鴉道人見袁之霖不僅自己偷懶不修行,還帶著幾個後輩荒廢功課,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將他臭罵一頓。袁之霖卻是嘻嘻哈哈不當回事。
一行人又上路,尋至肖友鬆那處秘密巢穴。
此人等了一年多,心焦不已,時刻擔心身內禁製破開,自己一命嗚呼,但又不敢亂跑,隻得耐心等待。
好不容易等到張元敬與火鴉道人的身影出現,見麵之時差點哭了出來。
張元敬好言安慰,替他和幾個手下清除了禁製,詢問他的意向。
此人卻無意再卷入玄天宗的鬥爭,故而對張元敬的籠絡敬謝不敏。
張元敬見其意誌甚堅,便放他離開,並告訴他,向南去有一處修行寶地曰星華洲,對散修還算包容,若尋不到安穩地界修行,不妨去那裏看看。
對那些抓回的築基散修,也任由離開,若身內被二龍王下了禁製,隻要開口來求,也都為之解除。
處理完此事,眾人乘坐低階禦風車,北行一百二十萬裏。
一座綿延數千裏的大山出現天邊,遠遠便顯出巍峨崢嶸的氣象。
行至近處,隻見山林泉瀑,皆是墨玉一般顏色,果如傳說中的一樣。此即潑墨山脈。大名鼎鼎的墨竹山莊,就坐落在此山正中的墨韻湖畔。
墨竹山莊之所以出名,首在於名稱。修真界中的門派,以山莊命名的,不說沒有,也是絕無僅有。
其次在地理。潑墨山脈,名副其實,如同一幅潑墨山水畫,山勢獨特,形貌寫意,風格出塵。
第三在功法,此莊傳承的功法名曰水墨山川訣,走的乃是陣法一道,最擅長以山川形勢布陣,若是有充足的時間和靈材布陣,號稱結丹可斬元嬰。當然,這隻是傳說,但其陣法造詣,的確極其高明,有一二陣法甚至可以媲美玄天宗的陣道傳承。
麵對此山此景,眾人也覺十分新奇,張妤更是迫不及待要躍出禦風車,往這山中遊玩。
張元敬笑道:“將來一段時間,我們便要在此駐留,有的是時候給你賞玩。我們還是先去拜訪此地主人吧。”
群山綿延之中,一片碧綠湖水之畔,有一座莊子,亭台樓閣輕盈飄逸,周圍墨綠修竹環繞,好似畫在那裏一般。
莊子的各個建築與周圍山水,完美融為一體,若非有意去辨識,很難看出這是一座莊園。
火鴉道人邊眺望邊感慨:“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若非腳踏實地,老道還以為真是一幅潑墨山水畫呢。此湖之畔若有大陣,則必定完全與山川走勢融為一體。隻要入此湖,便如入此畫,想要再出去,恐怕是很不容易。”
張元敬也是讚歎不已:“難怪元清師弟和餘師叔放心將此地交給一個築基修士打理,有此大陣守護,便來十個結丹修士,也難以強行破陣。”
他們不敢亂闖,在湖上停住禦風車。張元敬朗聲說道:“劉元晉劉師弟可在,我乃張元敬,攜餘師叔玉簡前來拜會。”
餘天萬平生隻收兩徒,大弟子乃是李元甲,未能突破結丹,已於數十年前坐化。在此地主事者,乃是二弟子劉元晉,年歲也不算小,修為尚在築基境後期。
餘天萬收徒,首重機緣,對資質並不過於看重,所以兩個徒弟修行天賦都隻是一般,能夠至築基後期,已是他這個師父費了極多心血了。
片刻之後,一個渾厚的聲音從莊子中傳出:“張師兄請將我師父的玉簡投來。”
張元敬取出餘天萬給他的玉簡,用一團法力包住,輕輕一送。玉簡便如一團白光,緩緩飛向湖畔的山莊。
在山莊上方十餘丈的地方,突然出現一陣輕微的空間震動,那白光消失不見。
過得數息,一道人影從下方衝起,很快顯露出真麵目。
這是一個麵容清秀的中年道人,兩隻眼睛清澈而富有情感,仿佛曆經世間百態而返璞歸真,頗有一種醇厚的氣質。
他向張元敬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劉元晉見過張師兄,有所怠慢,還請見諒!”
張元敬連忙還禮,笑著說道:“劉師弟無須見外。”
又為他介紹火鴉道人,隨後是袁之霖、劉靖龍兩個同輩,最後是梅振毅、霍正凱、張妤、韓濟、張均幾個小輩。
又將猿十三和碧睛狻猊獸從靈獸袋中放出,為劉元晉作了介紹,然後便讓兩獸自去山中活動。
劉元晉心中頗為吃驚,但麵容上卻是一派淡定,從容與眾人見禮,便將大陣門口啟開,將他們請入山莊。
到了莊子裏邊,與外邊看時又有不同。所有建築,無論是恢弘的大殿,還是精巧的樓閣,亦或別致的房舍,皆是用一種墨色岩石、輔以山中竹木建造而成,又於一些部位作畫,將材料原有的質地、顏色、形狀與畫作的奇思妙想糅合起來,融為一體,顯出超凡脫俗、巧奪天工的氣質,讓人看了十分愉悅。
劉元晉引著眾人將山莊遊覽一遍,又為他們安排房舍,以及服侍的弟子。
墨竹山莊因為暗通千劍門,門中結丹以下百餘人,皆被劉元清和餘天萬用雷霆手段斬殺,現有的築基、煉氣修士,皆是從附屬宗門中調遣而來,暫時看護此地。
此後,張元敬等人便在墨竹山莊住了下來。
張元敬每日裏用心修煉,以融靈丹提升修為,又重點培植煉製益神丹、熔金煆丹丸的諸藥材,日子倒也過得平靜。
袁之霖被火鴉道人督著修煉,隻覺苦不堪言。但是,火鴉道人這次是鐵了心,放出狠話,不至築基大圓滿,便不讓出墨竹山莊一步。
張妤失了玩伴,除了偶爾去尋猿十三和碧睛狻猊獸,其餘時間也隻能在莊中修行。
劉靖龍、韓濟修行之餘,則按張元敬所囑,協助劉元晉打理山莊,倒也章法嚴明、條例清楚,讓劉元晉大是讚賞。
然而,沒過三個月,一駕中階禦風車從北方破雲挾風而至,劉元清風塵仆仆地從車中躍出,喊道:“元敬師兄,速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