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道人冷笑一聲,抬手一指綁住張元敬的玉帶,低喝道:“起!”
一股力量,從上而生,將張元敬提起。但是,果兒用力一拽,卻又把張元敬拉了回來。
中年道人兩眼一瞪,閃過驚訝之色。他又喝了一聲:“起!”
果兒見狀,立即把左手也抓了過來,那懸空之力一引,張元敬隻是顫了顫,卻連兩腳都沒有離地。
中年道人不敢置信,把手中法訣一換,厲喝一聲,臉色漲的通紅。
然而,讓他又羞又惱的是,張元敬依然被果兒拽得死死的,半點不曾騰空。
逃散開的村民又漸漸靠攏來,一個個指指點點,嘴中說道:“咦,這道士莫不是個招搖撞騙的,嘴巴喊得厲害,就是啥用也沒有。”
有個膽大的後生撿了塊拳頭大的石頭,對著中年道人就砸了過去。
中年道人氣急敗壞,一揮手,便將那石子拍了回去,直中這後生腦袋,頓時打得頭顱開花、腦漿迸射,紅紅白白地濺了一地。
“妖道殺人了,快跑哇!”
“李家三娃腦殼碎了,好慘啊!”
“快去山神廟,請山神來降這妖道!”
果兒看見倒在地上的無頭屍體和一地血腥,嚇了一跳,雙手不自覺地鬆開。這時,那玉帶一發力,帶著張元敬便往山上而去。
果兒大哭,急忙撒腿去追,卻哪裏追得上,不一會兒便失去了張元敬的身影。
那中年道人看了果兒幾眼,猶豫片刻,便祭出一柄飛劍,掠空而去。
不提山村中的喧囂混亂,張元敬被那玉帶牽引著,很快落至一處穀地之中。
此地兩麵是鬱鬱蔥蔥的山壁,一麵是狹窄的出穀通道,還有一麵,則曲徑通幽,前方隱約有一座閣樓。
張元敬並不心慌,隻是渾渾噩噩,不明那道人將他擄來此地,所為何事。
“你的卦象是什麽?”
一個聲音在他身後問道,他轉身一看,正是那道人。
張元敬一聽他上來便問卦象,仿佛是要把他最珍視的東西奪走,當即搖頭。
“不說?還是不知道?”中年道人冷聲問道,眼中充滿戲謔的神色。
張元敬不說話,隻一個勁地搖頭。
“哦,那就是不知道咯?反正他們都不記得了。這就好辦了。可恨林天嫻那個老頑固,竟然還不如張元敬這個小輩,真是白修煉了五百年!”
中年道人皺著眉頭抱怨兩句,隨後又自我寬慰道,“沒七個就沒七個吧,六人也夠了,至少比預計的要好一些!果然還是宗中的修士心性更強、修為更實,經得起考驗。這把算是賭對了!”
張元敬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隻是茫然看著他,卻不再搖頭。
中年道人一抬手,玉帶牽著張元敬,往前方幽徑行去。
不多時,兩人穿過一叢矮樹,便見前方峽穀盡頭,不大的平地上,一座九層高閣拔地而起,幾與崖壁平齊。
在閣樓一層的木門外,正站立著四個人,三男一女,皆與張元敬一樣,被一根玉帶鎖著。
他們表情麻木,眼神呆滯,似是被控製了神魂一樣。
“好了,人齊了。某家苦熬百多年,整日裏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候!哈哈哈!你們也不要有怨念,都是為了宗門,且看玄天宗在我手中,一飛衝天。什麽天魔淵,什麽千劍門,必要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中年道人估計是憋得太狠,在這藏於深穀之中的樓閣前,麵對幾個渾渾噩噩、失魂落魄的人,方才忍不住吐露些許心聲。
“走吧。看你們的運氣了。若是誰走了大運,選了個好卦,不僅可以活命,還能得到莫大機緣。嘿嘿!”
中年道人將手往前一推,連同張元敬在內的五個人,皆被一股巨力推著,撞入閣樓之中。
一層廳室之中,隻有一個高台,台上擺著六十四幅畫,畫中內容皆是不同,有的是雷火相交、有的是地上火焚,有的是水火衝突……皆是天相地貌,玄妙莫測。
張元敬一眼便看中一幅畫,畫中乃是峽穀坍塌形成堰塞湖的場景,正與他初至此地時,所看到的景象類同,也與他腦中一直牢記的卦象符合,便伸手拿住這畫卷。
這時,高台上的其餘畫卷皆是消失不見,一截木梯從室頂落下,搭在高台上。
張元敬抬頭一看,便見原本渾然一體的室頂,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方洞,這木梯正勾連於上。
他抓著木梯兩側,一步步爬了上去,從方洞中鑽入了第二層。
“嗚嗚嗚——”
狂風卷來,黃沙彌漫,宛如處身無邊無際的沙漠之中,哪裏還是閣樓之中!
張元敬漫無目的地在黃沙中,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沒多久,便口幹舌燥,筋疲力盡,耳中、鼻中、口中,身上無處不是沙粒。
他想,若是有水就好了。再沒有水,他便要渴死了。
這念頭一起,他手中的畫卷翩翩起舞,如同一隻五彩繽紛的蝴蝶,畫中那堰塞湖頓時流動起來,一團純淨的湖水澆在他頭上,他連忙張口吞咽。
待他洗淨喝飽,這畫卷方才停止出水,重新落入他的手中。
他繼續前行,每當渴了之時,便於腦中動念頭,畫中的湖水便會澆下,為他解渴降暑。
五日後,他終於走到沙漠的盡頭。此地是一團雲霧,他走入其中,便覺好似乘雲駕霧,不知飛去了何處。
再次腳踏地麵時,卻是立於一根石柱之上,身周全是百丈高崖,隻在十幾丈外,有另一根石柱。而距離這根石柱同樣的距離之外,也有一根石柱。
如此一直往前方延伸,到百多丈外,是一處山崖,山崖上有一條路,直插雲層之中。
這些石柱側麵,光滑如鏡,根本無法下去底部。
他站在石柱上,受著寒風摧刮,渾身發冷,衣服上很快便掛滿了冰碴子。
他想,若是有足夠的泥石,把石柱間的空間都填滿,不就能跨過去了嗎。
這念頭一起,那畫卷又飄飛了起來,頓時有無數的泥石從中傾斜而下,不多時,便將兩個石柱間的碩大空間填實。
張元敬踩著尚有些鬆軟的泥土,走到另一個石柱上,再次起念頭,引畫中土石填下方空隙,如此,很快行至那山崖上。
他沿著陡峭地山路,向上攀登。
進入雲層之中,摸著石頭走了一截路,眼前突然一空,一處白玉樓台孤懸於雲霧之上,下方空空如也,但這樓台穩如山嶽,不見半分飄移。
他攀上樓台,四下眺望,除了茫茫雲海,卻是什麽都沒有。
此時,他看不到路,不知道往何處去,隻得無聊地站於此地。
半日之後,一個道人從下方破開雲層、疾衝而上,如一隻大鳥一般往樓台落來。
他哈哈大笑,口中言道:“再上一層,便是那處機緣之地,可了平生願!”
然而,尚未落地,他便看到一個六尺身影矗立於樓台之中,仿佛正等著他的到來,當即大驚:“你怎能行至此地!”
一股力量,從上而生,將張元敬提起。但是,果兒用力一拽,卻又把張元敬拉了回來。
中年道人兩眼一瞪,閃過驚訝之色。他又喝了一聲:“起!”
果兒見狀,立即把左手也抓了過來,那懸空之力一引,張元敬隻是顫了顫,卻連兩腳都沒有離地。
中年道人不敢置信,把手中法訣一換,厲喝一聲,臉色漲的通紅。
然而,讓他又羞又惱的是,張元敬依然被果兒拽得死死的,半點不曾騰空。
逃散開的村民又漸漸靠攏來,一個個指指點點,嘴中說道:“咦,這道士莫不是個招搖撞騙的,嘴巴喊得厲害,就是啥用也沒有。”
有個膽大的後生撿了塊拳頭大的石頭,對著中年道人就砸了過去。
中年道人氣急敗壞,一揮手,便將那石子拍了回去,直中這後生腦袋,頓時打得頭顱開花、腦漿迸射,紅紅白白地濺了一地。
“妖道殺人了,快跑哇!”
“李家三娃腦殼碎了,好慘啊!”
“快去山神廟,請山神來降這妖道!”
果兒看見倒在地上的無頭屍體和一地血腥,嚇了一跳,雙手不自覺地鬆開。這時,那玉帶一發力,帶著張元敬便往山上而去。
果兒大哭,急忙撒腿去追,卻哪裏追得上,不一會兒便失去了張元敬的身影。
那中年道人看了果兒幾眼,猶豫片刻,便祭出一柄飛劍,掠空而去。
不提山村中的喧囂混亂,張元敬被那玉帶牽引著,很快落至一處穀地之中。
此地兩麵是鬱鬱蔥蔥的山壁,一麵是狹窄的出穀通道,還有一麵,則曲徑通幽,前方隱約有一座閣樓。
張元敬並不心慌,隻是渾渾噩噩,不明那道人將他擄來此地,所為何事。
“你的卦象是什麽?”
一個聲音在他身後問道,他轉身一看,正是那道人。
張元敬一聽他上來便問卦象,仿佛是要把他最珍視的東西奪走,當即搖頭。
“不說?還是不知道?”中年道人冷聲問道,眼中充滿戲謔的神色。
張元敬不說話,隻一個勁地搖頭。
“哦,那就是不知道咯?反正他們都不記得了。這就好辦了。可恨林天嫻那個老頑固,竟然還不如張元敬這個小輩,真是白修煉了五百年!”
中年道人皺著眉頭抱怨兩句,隨後又自我寬慰道,“沒七個就沒七個吧,六人也夠了,至少比預計的要好一些!果然還是宗中的修士心性更強、修為更實,經得起考驗。這把算是賭對了!”
張元敬聽不懂他在說什麽,隻是茫然看著他,卻不再搖頭。
中年道人一抬手,玉帶牽著張元敬,往前方幽徑行去。
不多時,兩人穿過一叢矮樹,便見前方峽穀盡頭,不大的平地上,一座九層高閣拔地而起,幾與崖壁平齊。
在閣樓一層的木門外,正站立著四個人,三男一女,皆與張元敬一樣,被一根玉帶鎖著。
他們表情麻木,眼神呆滯,似是被控製了神魂一樣。
“好了,人齊了。某家苦熬百多年,整日裏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候!哈哈哈!你們也不要有怨念,都是為了宗門,且看玄天宗在我手中,一飛衝天。什麽天魔淵,什麽千劍門,必要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中年道人估計是憋得太狠,在這藏於深穀之中的樓閣前,麵對幾個渾渾噩噩、失魂落魄的人,方才忍不住吐露些許心聲。
“走吧。看你們的運氣了。若是誰走了大運,選了個好卦,不僅可以活命,還能得到莫大機緣。嘿嘿!”
中年道人將手往前一推,連同張元敬在內的五個人,皆被一股巨力推著,撞入閣樓之中。
一層廳室之中,隻有一個高台,台上擺著六十四幅畫,畫中內容皆是不同,有的是雷火相交、有的是地上火焚,有的是水火衝突……皆是天相地貌,玄妙莫測。
張元敬一眼便看中一幅畫,畫中乃是峽穀坍塌形成堰塞湖的場景,正與他初至此地時,所看到的景象類同,也與他腦中一直牢記的卦象符合,便伸手拿住這畫卷。
這時,高台上的其餘畫卷皆是消失不見,一截木梯從室頂落下,搭在高台上。
張元敬抬頭一看,便見原本渾然一體的室頂,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方洞,這木梯正勾連於上。
他抓著木梯兩側,一步步爬了上去,從方洞中鑽入了第二層。
“嗚嗚嗚——”
狂風卷來,黃沙彌漫,宛如處身無邊無際的沙漠之中,哪裏還是閣樓之中!
張元敬漫無目的地在黃沙中,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沒多久,便口幹舌燥,筋疲力盡,耳中、鼻中、口中,身上無處不是沙粒。
他想,若是有水就好了。再沒有水,他便要渴死了。
這念頭一起,他手中的畫卷翩翩起舞,如同一隻五彩繽紛的蝴蝶,畫中那堰塞湖頓時流動起來,一團純淨的湖水澆在他頭上,他連忙張口吞咽。
待他洗淨喝飽,這畫卷方才停止出水,重新落入他的手中。
他繼續前行,每當渴了之時,便於腦中動念頭,畫中的湖水便會澆下,為他解渴降暑。
五日後,他終於走到沙漠的盡頭。此地是一團雲霧,他走入其中,便覺好似乘雲駕霧,不知飛去了何處。
再次腳踏地麵時,卻是立於一根石柱之上,身周全是百丈高崖,隻在十幾丈外,有另一根石柱。而距離這根石柱同樣的距離之外,也有一根石柱。
如此一直往前方延伸,到百多丈外,是一處山崖,山崖上有一條路,直插雲層之中。
這些石柱側麵,光滑如鏡,根本無法下去底部。
他站在石柱上,受著寒風摧刮,渾身發冷,衣服上很快便掛滿了冰碴子。
他想,若是有足夠的泥石,把石柱間的空間都填滿,不就能跨過去了嗎。
這念頭一起,那畫卷又飄飛了起來,頓時有無數的泥石從中傾斜而下,不多時,便將兩個石柱間的碩大空間填實。
張元敬踩著尚有些鬆軟的泥土,走到另一個石柱上,再次起念頭,引畫中土石填下方空隙,如此,很快行至那山崖上。
他沿著陡峭地山路,向上攀登。
進入雲層之中,摸著石頭走了一截路,眼前突然一空,一處白玉樓台孤懸於雲霧之上,下方空空如也,但這樓台穩如山嶽,不見半分飄移。
他攀上樓台,四下眺望,除了茫茫雲海,卻是什麽都沒有。
此時,他看不到路,不知道往何處去,隻得無聊地站於此地。
半日之後,一個道人從下方破開雲層、疾衝而上,如一隻大鳥一般往樓台落來。
他哈哈大笑,口中言道:“再上一層,便是那處機緣之地,可了平生願!”
然而,尚未落地,他便看到一個六尺身影矗立於樓台之中,仿佛正等著他的到來,當即大驚:“你怎能行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