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之上,空無一人。但靠近中間的地麵上,明顯有修士激鬥的跡象。
從觸目驚心的焦黑印痕來看,當是雷火之類小法術肆虐的跡象。毫無疑問,解天威與胡天聰在此有過一次大戰。
地上並無血跡,難以判斷兩人鬥法的結果。
張元敬輕歎一聲,驀然間他已是想明白,為何餘天萬斷定,解天威一旦得到機緣,他們都會死!
這不是因為他知道了靈壺戰場的機理,而是從解天威的行事所作的推斷。
這薛王神陵墓藏著驚天秘密,解天威明明知道,卻未與宗中提及,佟天福那裏多半也沒有說。既如此,他又怎能容忍他們這些知曉秘密的人活著出去!
張元敬不敢停步,用力喘息幾聲,繼續往前方玉階行去。
一腳踩在第五百又一級玉階上,隻聽“嗡”的一聲,仿佛時空倒轉,滄海桑田,周圍的世界如氣泡一般破碎,他整個人如同飄蕩在無盡的虛空中,虛不受力,隨風飄動。
不知過去了多久,前方突然冒出一頭巨獸,它的身體若垂天之雲,遮蔽整個虛空。小小的張元敬,在它麵前,連一粒塵埃都不算。
“吼——嗚!”
那巨獸發出一聲厲吼,隨即張開那無邊無際的嘴巴,用力吸了一口氣。
“轟隆隆!”
好似虛空塌陷,天地從此缺去一塊。張元敬連同很多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東西,一起進入了這巨獸腹中。
經曆漫長的黑暗,他進入一片浩大無邊的空間。無數星星點點的亮光,點綴其間。
有的亮光,數十點或數百點集聚在一起,有的的則十分分散,時明時暗,如同風中燭火。
他在裏邊飄來飄去,不知過了多久。某日,被一陣強大的吸力,吸入一片亮光之中。
大約是距離近了,他此時方才看出,這些亮光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球體,有的圓潤如珍珠,有的則如同歪瓜裂棗。
這些球體,有大有小,有動有靜,但無一例外,都散發著恐怖的氣息,仿佛一個個強得離譜的修士。
風,從某個角落刮來。
張元敬往這數十個光球中的一個飄去。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他能夠看到這個光球上雄偉的山脈、浩瀚的長河與無數飛天遁地的強大修士。
“呼!”
不知從光球的何處傳來一股吸力,猛地把他一卷,拖入了某處洞道中。
這似乎是一條暗河,而他則失去了身體,隻餘一縷意識,隨波逐流,不知去往何方。
仿若萬年等待,又似隻有一瞬間,他鑽入了某個正要出生的嬰孩腦中。
“哇——”他的腦子不受控製地傳遞出哭的信號,然後嘴巴張大開始嗷嗷大哭。
這是一個尋常農人家中,他是家中頭一個孩子,被取名叫大牛。
他漸漸長大,身體強壯,如同一頭牛犢。他模模糊糊記得自己的來曆,不可能安分當個莊稼漢,總想修仙成道。
十六歲那年,他跟隨一個遊方道人走了。
這道人說他乃是太華山都天峰七龍觀的仙師,能夠駕飛劍而破長空、吞朝霞而越生死。
在穿過一處穀地時,遇有山賊劫道,遊方道人被一刀砍死,他從此落草為寇,跟隨賊人到處流竄、殺人放火。
某日,他們正在洗劫一個山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忽然自天中飛來一劍,如鬼魅般閃轉騰挪,將所有賊人,包括他在內,全部斬殺。
隨著生命的消逝,他漸漸變成一團幽影,被風一刮,去到一處荒涼的山壑之中。
此地陰風怒號,鬼氣森森,似有無數鬼物在此盤桓不去。偶有生人迷路之此,便被這些鬼物迷了神誌,最後被吞噬了魂魄。
他雖隻是幽魂一縷,但得天獨厚,天生強悍,不僅可以吞吃生人之魂,連帶那些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鬼魂,也是張口可吞。
一日,自山外來了一個白衣勝雪、長劍負肩的美少年,他站在山壑之顛,俯視著下方幽暗之地,輕斥道:“煌煌夏山,豈容鬼蜮!看我連成玉斬魔煉鬼,除邪去穢,還此地一個朗朗乾坤!”
他伸手一指,背上長劍嗆啷出竅,化作一條匹練,對這渾渾噩噩、不知喚張元敬還是大牛的鬼影,便斬了下來。
“唰!”
寒光一閃,鬼影立作兩半。苦心積蓄的力量,迅速離體而去。
他又重新化作一縷幽魂,飄飄蕩蕩,卻是往那美少年落去。
美少年怒喝一聲:“破!”
以手為劍,劈空虛斬。
但是,這一擊完全落空,根本沒對幽魂造成任何傷害。
這縷幽魂輕易穿過少年的護身法力,鑽入他的識海,將其神魂吞掉,取而代之。
從此,他以昊夏山落英穀築基修士連成玉之名,行走蒼茫大地。
一百三十年間,他屢次遇險,先後三次更換肉身,終於修煉至築基大圓滿之境。
二十年後,聞名遐邇的仙寰宮開啟,他進入其中。幾經周折,終於尋到突破結丹境的無上寶丹正心丹,卻在爭奪中,亡於一個名為杜憑虛的同階修士之手。
他不甘就此失敗,一縷幽魂附著在杜憑虛身上,趁其突破成功之時,襲入其識海,再次奪舍成功。
時光匆匆一過三百年,他四處曆險,又隕落兩次,皆通過奪舍重獲肉身,最後以某個大宗結丹長老之身,修煉至結丹境大圓滿,獲得門中準許,以山門大靈穴突破。
他步步為營,徐徐進展,用時三十年,把一身法力煉至圓融無漏,把一顆金丹鍛得完滿無缺,隻差靈神生陽,便可往元神轉去,從而躍升至真人之境。
然而,無論他如何以大靈穴之精華,引動靈神之火,那一縷至陽之氣,始終出不來。
一個疑問開始從他腦中冒出:你是否真的是你?
欲成真人,必對自身有絕對信念,不可有一絲的懷疑。
他自是謹守心神,於識海中給出無可置疑的答案:是!
無論身體如何更換,他始終是他,真我如一,未曾少變。
但是,這一問卻是反複出現,一遍又一遍,如同回音一般,始終不絕。
他念頭不動,思緒從這具身體,一重重地回溯,軌跡清晰無比,直至當年小山村中,那個麵臨巨變、悲苦無依的小男孩。
他一直是他,神魂純一,真我未改。
他意誌如磐,任由那疑問反複衝擊,始終絲毫不動。
不知過了多久,一縷至陽之氣,自泥丸宮中自行生出,他的靈神於虛空中現身出來,將那至陽之氣一吞,頓時如紅日初生,光照寰宇,整個天地,皆在眼下。
張元敬因負重而彎曲成弓背的身體,驟然劇烈震顫,他不可置信地問自己:我突破至元嬰境了?
不,隻是幻境,隻是邪祟迷心!
他猛地睜眼,卻見自己隻是邁出左腳踩在那五百又一級玉階上,而右腳尚在後邊的玉石之台上。
從觸目驚心的焦黑印痕來看,當是雷火之類小法術肆虐的跡象。毫無疑問,解天威與胡天聰在此有過一次大戰。
地上並無血跡,難以判斷兩人鬥法的結果。
張元敬輕歎一聲,驀然間他已是想明白,為何餘天萬斷定,解天威一旦得到機緣,他們都會死!
這不是因為他知道了靈壺戰場的機理,而是從解天威的行事所作的推斷。
這薛王神陵墓藏著驚天秘密,解天威明明知道,卻未與宗中提及,佟天福那裏多半也沒有說。既如此,他又怎能容忍他們這些知曉秘密的人活著出去!
張元敬不敢停步,用力喘息幾聲,繼續往前方玉階行去。
一腳踩在第五百又一級玉階上,隻聽“嗡”的一聲,仿佛時空倒轉,滄海桑田,周圍的世界如氣泡一般破碎,他整個人如同飄蕩在無盡的虛空中,虛不受力,隨風飄動。
不知過去了多久,前方突然冒出一頭巨獸,它的身體若垂天之雲,遮蔽整個虛空。小小的張元敬,在它麵前,連一粒塵埃都不算。
“吼——嗚!”
那巨獸發出一聲厲吼,隨即張開那無邊無際的嘴巴,用力吸了一口氣。
“轟隆隆!”
好似虛空塌陷,天地從此缺去一塊。張元敬連同很多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東西,一起進入了這巨獸腹中。
經曆漫長的黑暗,他進入一片浩大無邊的空間。無數星星點點的亮光,點綴其間。
有的亮光,數十點或數百點集聚在一起,有的的則十分分散,時明時暗,如同風中燭火。
他在裏邊飄來飄去,不知過了多久。某日,被一陣強大的吸力,吸入一片亮光之中。
大約是距離近了,他此時方才看出,這些亮光都是一個又一個的球體,有的圓潤如珍珠,有的則如同歪瓜裂棗。
這些球體,有大有小,有動有靜,但無一例外,都散發著恐怖的氣息,仿佛一個個強得離譜的修士。
風,從某個角落刮來。
張元敬往這數十個光球中的一個飄去。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他能夠看到這個光球上雄偉的山脈、浩瀚的長河與無數飛天遁地的強大修士。
“呼!”
不知從光球的何處傳來一股吸力,猛地把他一卷,拖入了某處洞道中。
這似乎是一條暗河,而他則失去了身體,隻餘一縷意識,隨波逐流,不知去往何方。
仿若萬年等待,又似隻有一瞬間,他鑽入了某個正要出生的嬰孩腦中。
“哇——”他的腦子不受控製地傳遞出哭的信號,然後嘴巴張大開始嗷嗷大哭。
這是一個尋常農人家中,他是家中頭一個孩子,被取名叫大牛。
他漸漸長大,身體強壯,如同一頭牛犢。他模模糊糊記得自己的來曆,不可能安分當個莊稼漢,總想修仙成道。
十六歲那年,他跟隨一個遊方道人走了。
這道人說他乃是太華山都天峰七龍觀的仙師,能夠駕飛劍而破長空、吞朝霞而越生死。
在穿過一處穀地時,遇有山賊劫道,遊方道人被一刀砍死,他從此落草為寇,跟隨賊人到處流竄、殺人放火。
某日,他們正在洗劫一個山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忽然自天中飛來一劍,如鬼魅般閃轉騰挪,將所有賊人,包括他在內,全部斬殺。
隨著生命的消逝,他漸漸變成一團幽影,被風一刮,去到一處荒涼的山壑之中。
此地陰風怒號,鬼氣森森,似有無數鬼物在此盤桓不去。偶有生人迷路之此,便被這些鬼物迷了神誌,最後被吞噬了魂魄。
他雖隻是幽魂一縷,但得天獨厚,天生強悍,不僅可以吞吃生人之魂,連帶那些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鬼魂,也是張口可吞。
一日,自山外來了一個白衣勝雪、長劍負肩的美少年,他站在山壑之顛,俯視著下方幽暗之地,輕斥道:“煌煌夏山,豈容鬼蜮!看我連成玉斬魔煉鬼,除邪去穢,還此地一個朗朗乾坤!”
他伸手一指,背上長劍嗆啷出竅,化作一條匹練,對這渾渾噩噩、不知喚張元敬還是大牛的鬼影,便斬了下來。
“唰!”
寒光一閃,鬼影立作兩半。苦心積蓄的力量,迅速離體而去。
他又重新化作一縷幽魂,飄飄蕩蕩,卻是往那美少年落去。
美少年怒喝一聲:“破!”
以手為劍,劈空虛斬。
但是,這一擊完全落空,根本沒對幽魂造成任何傷害。
這縷幽魂輕易穿過少年的護身法力,鑽入他的識海,將其神魂吞掉,取而代之。
從此,他以昊夏山落英穀築基修士連成玉之名,行走蒼茫大地。
一百三十年間,他屢次遇險,先後三次更換肉身,終於修煉至築基大圓滿之境。
二十年後,聞名遐邇的仙寰宮開啟,他進入其中。幾經周折,終於尋到突破結丹境的無上寶丹正心丹,卻在爭奪中,亡於一個名為杜憑虛的同階修士之手。
他不甘就此失敗,一縷幽魂附著在杜憑虛身上,趁其突破成功之時,襲入其識海,再次奪舍成功。
時光匆匆一過三百年,他四處曆險,又隕落兩次,皆通過奪舍重獲肉身,最後以某個大宗結丹長老之身,修煉至結丹境大圓滿,獲得門中準許,以山門大靈穴突破。
他步步為營,徐徐進展,用時三十年,把一身法力煉至圓融無漏,把一顆金丹鍛得完滿無缺,隻差靈神生陽,便可往元神轉去,從而躍升至真人之境。
然而,無論他如何以大靈穴之精華,引動靈神之火,那一縷至陽之氣,始終出不來。
一個疑問開始從他腦中冒出:你是否真的是你?
欲成真人,必對自身有絕對信念,不可有一絲的懷疑。
他自是謹守心神,於識海中給出無可置疑的答案:是!
無論身體如何更換,他始終是他,真我如一,未曾少變。
但是,這一問卻是反複出現,一遍又一遍,如同回音一般,始終不絕。
他念頭不動,思緒從這具身體,一重重地回溯,軌跡清晰無比,直至當年小山村中,那個麵臨巨變、悲苦無依的小男孩。
他一直是他,神魂純一,真我未改。
他意誌如磐,任由那疑問反複衝擊,始終絲毫不動。
不知過了多久,一縷至陽之氣,自泥丸宮中自行生出,他的靈神於虛空中現身出來,將那至陽之氣一吞,頓時如紅日初生,光照寰宇,整個天地,皆在眼下。
張元敬因負重而彎曲成弓背的身體,驟然劇烈震顫,他不可置信地問自己:我突破至元嬰境了?
不,隻是幻境,隻是邪祟迷心!
他猛地睜眼,卻見自己隻是邁出左腳踩在那五百又一級玉階上,而右腳尚在後邊的玉石之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