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玄元殿中出來,張元敬往他這個殿主所居的知止樓而去。
樓名為玄元殿第一任殿主趙天歌所取,與他一貫講究法度的風格倒是貼近。
兩個築基修士跟在他的身後,一個是周正明,一個自然就是他的大管家鄭元篤。
鄭元篤消息似乎很是靈通,陪著笑問道:“殿主,這玄元殿諸樓閣,可要更名?”
“更名?為何要更名?”
“嗬嗬,玄元殿之名當然不能換,這是掌玄殿定的。但是,其餘閣樓,殿主都是可以重新為之定名的。”
“無須更改,原來喚什麽,現在還喚什麽。改來改去,容易弄混!”
鄭元篤馬屁沒拍準,笑容卻是不減,又問道:“殿主,這位周師侄要安排一個什麽差使?可要去玄元界中曆練?”
張元敬指著右側一間又一間緊貼在一起、風格簡樸的木閣,問道:“那是何人所居?”
鄭元篤連忙說道:“有不少弟子來此,自玄元界中得了機緣出來後,便在此中潛修。當然,也有天魔淵修士阻攔道路,歸途險惡的緣故。”
張元敬道:“既如此,元篤師弟啊,你便給正明安排一間閣樓,與他一些關於玄元界的典籍,其他的便不需費事了。”
又側首對周正明說道:“正明,如此安排,你可願意?”
周正明連忙躬身施禮,說道:“弟子謝過師叔關照。”
張元敬道:“元篤師弟,你且去安排,待事情辦妥,再到知止樓來見我。”
鄭元篤哪裏不知道張元敬是有話要單獨與周正明交代,連忙行禮告辭,往右側那片閣樓所在之地匆匆而去。
知止樓在湖麵偏北的地方,有假山綠樹環繞,院牆藏於林後,院內一樓兩閣三配樓,獨成天地。
原本有一隊煉氣弟子隨侍在庭院內外,被張元敬指派去巡視大陣的幾處要害了。
院中隻有他、周正明以及火鴉道人、袁之霖、劉靖龍、梅振毅六人。
火鴉道人及三個弟子門人住在東閣樓,西閣樓則是周正明所居,三幢配樓則空置。
走入知止樓一層正屋,張元敬問道:“正明,你可知我為何如此安排?”
周正明慚愧地說道:“弟子這些年蹉跎歲月,修為進展甚緩,難以為師叔當差!”
張元敬直言不諱:“你修為低,的確是一個原因。但是,不隻是如此。此地,安穩不了多久,你在這裏任個職司,又有何益處!”
周正明一驚,見張元敬似乎沒有往下說的意思,也不敢去問,說道:“在這宗中,唯有師叔真心關心弟子,弟子一切聽從師叔安排!”
張元敬笑道:“你能如此想,我十分欣慰。有些事,你層次太低,知道了反而不好,影響修行。你天賦不錯,心性尤佳,隻要沉得住氣,前途無量。這幾日,我會為你鍛經脈、擴丹田、強肉身,打牢了基礎,將來修行進度自然也就追上去了。”
周正明神色一喜,連忙躬身行禮,略顯激動地說道:“弟子謝師叔厚愛!”
張元敬點點頭:“你無需多禮。我說過的,你的修行用度皆比照我門下加一等。我門下弟子該有的機緣,你都會有,而且更好,也最先得到。你先去東閣,把袁之霖、劉靖龍、梅振毅三人喚來。”
過得一盞茶工夫,周正明把三人喚來了,跟在後麵的,還有已經辦妥張元敬所交代之事的鄭元篤。
鄭元篤取出一枚黑色木質腰牌,對張元敬恭敬地說道:“殿主,這是十七號潛修閣的腰牌,持之便可入內修煉。”
張元敬接過,點頭道:“很好,你辦事利索,可記一功。”
鄭元篤立時眉開眼笑:“殿主滿意就好!可還有什麽吩咐?”
張元敬問道:“殿中可存有煉製苦元丹的靈藥?”
鄭元篤略一思索,立時說道:“有,有的。嗯,金葵子、陽生果約莫有十來株,苦參草就少一些了,最多兩三株吧。殿主要多少?”
張元敬大手一揮:“都拿來!”
鄭元篤毫不猶豫應諾道:“好的,屬下這就去取!”
待鄭元篤離去,袁之霖笑嘻嘻地說:“張師兄,你這殿主挺威風呀!”
張元敬笑而不答,對他們四人說道:“今日喚你們來,是有一件關乎修行的事要說。”
他這一開口,向來混不吝的袁之霖也是神情一肅,其餘三人更是屏氣凝神,一臉期盼地看著張元敬。
張元敬眼中閃過一抹懷念,淡然說道:“昔年,我在築基初期一卡七十年,眼見壽元將盡,心中焦慮,甚至絕望。幸得幾位同門關照,得了一枚金鱗果,此果乃是妖獸煉體之藥,藥性十分狂暴,修士往往難以承受,又無有藥方,但服下衝關,也可以搏。
“正當我猶豫是否吞服此果時,又得了一件奇特的靈器,名為鎖靈甲。此物說起來,還是正明當年在虛魔世界中所得,最後到了我手中。鎖靈甲,顧名思義,就是幫助鎖住體內靈力,防止其暴亂而壞身。有此一物,吞服金鱗果便多了一份保障。
“於是,我便服下此果,經曆一番艱險,最終成功煉化。當然,此果乃是煉體,並不能直接破開瓶頸,它所帶來的好處,首在於強固經脈,使搬運的法力更多更快,提高修行速度,也增加了依靠功夫直接突破的機會。
“此後數年,我服用苦元丹修煉,很快突破至築基中期,如此方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可以說,這金鱗果和鎖靈甲,乃是我修行路上最為關鍵的一樁機緣。”
四人聞聽,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張元敬說得平淡,服下金鱗果後的情形也是一語帶過,但他們作為築基修士,哪裏不知其中凶險。
“與你們說此事,便是要將這樁機緣也送與你們。當初,我服金鱗果時,隻靠自己。今日,我自動護持在側,保你們性命無虞。”
四人連忙躬身行禮:“多謝張師兄(張師叔)厚賜!”
張元敬擺擺手:“都是自家人,無需這般多禮。因為我這是第一回護持他人服用金鱗果,故而得有個探路的,正明,便你先來!”
周正明正要搭話,卻見劉靖龍前出一步,懇切說道:“張師兄,我自跟隨你以來,寸功未立,便讓我來充當這個探路先鋒吧!”
樓名為玄元殿第一任殿主趙天歌所取,與他一貫講究法度的風格倒是貼近。
兩個築基修士跟在他的身後,一個是周正明,一個自然就是他的大管家鄭元篤。
鄭元篤消息似乎很是靈通,陪著笑問道:“殿主,這玄元殿諸樓閣,可要更名?”
“更名?為何要更名?”
“嗬嗬,玄元殿之名當然不能換,這是掌玄殿定的。但是,其餘閣樓,殿主都是可以重新為之定名的。”
“無須更改,原來喚什麽,現在還喚什麽。改來改去,容易弄混!”
鄭元篤馬屁沒拍準,笑容卻是不減,又問道:“殿主,這位周師侄要安排一個什麽差使?可要去玄元界中曆練?”
張元敬指著右側一間又一間緊貼在一起、風格簡樸的木閣,問道:“那是何人所居?”
鄭元篤連忙說道:“有不少弟子來此,自玄元界中得了機緣出來後,便在此中潛修。當然,也有天魔淵修士阻攔道路,歸途險惡的緣故。”
張元敬道:“既如此,元篤師弟啊,你便給正明安排一間閣樓,與他一些關於玄元界的典籍,其他的便不需費事了。”
又側首對周正明說道:“正明,如此安排,你可願意?”
周正明連忙躬身施禮,說道:“弟子謝過師叔關照。”
張元敬道:“元篤師弟,你且去安排,待事情辦妥,再到知止樓來見我。”
鄭元篤哪裏不知道張元敬是有話要單獨與周正明交代,連忙行禮告辭,往右側那片閣樓所在之地匆匆而去。
知止樓在湖麵偏北的地方,有假山綠樹環繞,院牆藏於林後,院內一樓兩閣三配樓,獨成天地。
原本有一隊煉氣弟子隨侍在庭院內外,被張元敬指派去巡視大陣的幾處要害了。
院中隻有他、周正明以及火鴉道人、袁之霖、劉靖龍、梅振毅六人。
火鴉道人及三個弟子門人住在東閣樓,西閣樓則是周正明所居,三幢配樓則空置。
走入知止樓一層正屋,張元敬問道:“正明,你可知我為何如此安排?”
周正明慚愧地說道:“弟子這些年蹉跎歲月,修為進展甚緩,難以為師叔當差!”
張元敬直言不諱:“你修為低,的確是一個原因。但是,不隻是如此。此地,安穩不了多久,你在這裏任個職司,又有何益處!”
周正明一驚,見張元敬似乎沒有往下說的意思,也不敢去問,說道:“在這宗中,唯有師叔真心關心弟子,弟子一切聽從師叔安排!”
張元敬笑道:“你能如此想,我十分欣慰。有些事,你層次太低,知道了反而不好,影響修行。你天賦不錯,心性尤佳,隻要沉得住氣,前途無量。這幾日,我會為你鍛經脈、擴丹田、強肉身,打牢了基礎,將來修行進度自然也就追上去了。”
周正明神色一喜,連忙躬身行禮,略顯激動地說道:“弟子謝師叔厚愛!”
張元敬點點頭:“你無需多禮。我說過的,你的修行用度皆比照我門下加一等。我門下弟子該有的機緣,你都會有,而且更好,也最先得到。你先去東閣,把袁之霖、劉靖龍、梅振毅三人喚來。”
過得一盞茶工夫,周正明把三人喚來了,跟在後麵的,還有已經辦妥張元敬所交代之事的鄭元篤。
鄭元篤取出一枚黑色木質腰牌,對張元敬恭敬地說道:“殿主,這是十七號潛修閣的腰牌,持之便可入內修煉。”
張元敬接過,點頭道:“很好,你辦事利索,可記一功。”
鄭元篤立時眉開眼笑:“殿主滿意就好!可還有什麽吩咐?”
張元敬問道:“殿中可存有煉製苦元丹的靈藥?”
鄭元篤略一思索,立時說道:“有,有的。嗯,金葵子、陽生果約莫有十來株,苦參草就少一些了,最多兩三株吧。殿主要多少?”
張元敬大手一揮:“都拿來!”
鄭元篤毫不猶豫應諾道:“好的,屬下這就去取!”
待鄭元篤離去,袁之霖笑嘻嘻地說:“張師兄,你這殿主挺威風呀!”
張元敬笑而不答,對他們四人說道:“今日喚你們來,是有一件關乎修行的事要說。”
他這一開口,向來混不吝的袁之霖也是神情一肅,其餘三人更是屏氣凝神,一臉期盼地看著張元敬。
張元敬眼中閃過一抹懷念,淡然說道:“昔年,我在築基初期一卡七十年,眼見壽元將盡,心中焦慮,甚至絕望。幸得幾位同門關照,得了一枚金鱗果,此果乃是妖獸煉體之藥,藥性十分狂暴,修士往往難以承受,又無有藥方,但服下衝關,也可以搏。
“正當我猶豫是否吞服此果時,又得了一件奇特的靈器,名為鎖靈甲。此物說起來,還是正明當年在虛魔世界中所得,最後到了我手中。鎖靈甲,顧名思義,就是幫助鎖住體內靈力,防止其暴亂而壞身。有此一物,吞服金鱗果便多了一份保障。
“於是,我便服下此果,經曆一番艱險,最終成功煉化。當然,此果乃是煉體,並不能直接破開瓶頸,它所帶來的好處,首在於強固經脈,使搬運的法力更多更快,提高修行速度,也增加了依靠功夫直接突破的機會。
“此後數年,我服用苦元丹修煉,很快突破至築基中期,如此方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可以說,這金鱗果和鎖靈甲,乃是我修行路上最為關鍵的一樁機緣。”
四人聞聽,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張元敬說得平淡,服下金鱗果後的情形也是一語帶過,但他們作為築基修士,哪裏不知其中凶險。
“與你們說此事,便是要將這樁機緣也送與你們。當初,我服金鱗果時,隻靠自己。今日,我自動護持在側,保你們性命無虞。”
四人連忙躬身行禮:“多謝張師兄(張師叔)厚賜!”
張元敬擺擺手:“都是自家人,無需這般多禮。因為我這是第一回護持他人服用金鱗果,故而得有個探路的,正明,便你先來!”
周正明正要搭話,卻見劉靖龍前出一步,懇切說道:“張師兄,我自跟隨你以來,寸功未立,便讓我來充當這個探路先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