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後,五人已飛過七百餘裏之地。始終沒有狂沙出現。張元敬也沒能甩開四人,他與荀友山之間的距離,隻有六七十丈左右。


    但是,一個時辰以後,荀友山遁術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在張元敬不知不覺中,此人漸漸追近,很快趕至五十丈內。


    這個距離,若荀友山出手,幾乎是瞬息可至。不過,此人或許是顧忌張元敬防禦法寶甚強,擔心他硬扛著攻擊跑路,故而沒有著急出手,而是繼續追趕。


    張元敬被人貼在屁股後頭緊追不舍,也是有些惱火,幾度想要將猿十三和碧睛狻猊獸放出,與四人戰上一場。


    不過,轉念一想,對方如此處心積慮,多半還藏著什麽凶險的後手,且荀友山此人,給他的感覺十分危險,有一種與那李右林相似的氣質,能不接戰,最好不要接戰。


    遂降下飛行的高度,漸漸貼近地麵。


    後方的荀友山見狀,長嘯一聲,速度再次加快,手中也打出三柄漆黑的彎刀,往張元敬下方飛去。


    張元敬一擺手中厚土術法劍,先是一招土禦擋住那三柄彎刀,接著是一記狂沙遮蔽身後。在狂沙亂舞中,隻聽後方傳來淅瀝之聲,如同急雨墜地。


    他也不理會,直直往下一落,鑽入沙石之中,迅速下遁,穿過約莫百十丈的沙土層後,進入硬土之中。


    他沒有止步,繼續下沉,直至二百餘丈的地中,方才停住,張開神識,向上探查。


    結丹修士,根據神識強弱,可探入地中的距離,通常不超過二百丈。


    張元敬修有分土訣,故土層對神識的影響要弱一些,神識在土中探查的範圍要比同境界修士強出不少。


    張元敬將神識透出地麵,但沒有直接落在荀友山與三個魔修身上,隻是附在一塊石頭上。


    便是如此,他也能清晰感到荀友山與三個魔修,正站在某處地方,正在低聲交流著什麽。


    等了半個時辰,這四人仍舊在上方靜立不動。再過半個時辰,四人依然如故。


    張元敬便動起來,選了與四人伏擊他之處相反方向,迅速遁行。


    過得一個時辰,行了大約有一千五百餘裏,感知上方既無魔修,也無其他危險,便停下來,鑽出了地麵。


    孤獨佇立昏暗陰冷的大戈壁中,他心中莫名湧起一陣悲涼。天大地大,即使如他這般的結丹中期修士,也有一瞬間的失神,恍如陷入迷惘之中,不知何去何從。


    他正要禦劍起飛,忽聞身後不遠處傳來衣帶當風的聲音,扭頭看去,隻見荀友山與三個魔修從他身後百丈處的一個沙坑中飛起,如同惡鷹般,向他撲了過來。


    張元敬既驚且疑,連忙施展土遁術,再次鑽入地中。


    這一次,他沒有在土中滯留,而是直接下潛到三百五十丈深處,然後仍向選定的方向遁行。


    約莫兩個時辰後,他再次鑽出地麵。但是,這一次,荀友山四人依舊準確地捕捉到他的位置,而且還依靠某種隱匿氣機的秘法或奇物躲過他的神識查探,對他發動突襲。


    雙方距離甚近,不足三十丈。


    荀友山伸手一揮,拋出一尊漆黑的飛龍石像,瞬息之間,無數魔影往他包圍過來,每一重魔影皆呈血色,其麵目猙獰,張牙舞爪,甫一出現,便給他的神識造成極大的壓迫。


    此等聲勢,比那周期文以身為符,所化出的魔影還要強大。


    張元敬急切之間,來不及出招應對,隻得用神念溝通張傘,讓其釋放出護持之力,阻了這些魔影一息,趁機迅速鑽入地中。


    “咦!”荀友山又驚又疑,對其餘三人問道,“他如何能破開神像之力!剛才他用出何等法寶,你們可曾看清?”


    三人皆是搖頭。


    煉陽傘並未現身,隻是放出些許力量,瞬間即撤回,故而四個魔修雖感到有異,但都不知是何情況。


    荀友山神色有些凝重,沉吟片刻,忽然果決地對一人說道:“此人身上藏著不少手段,不好對付。你傳音後方,讓狼騎盡快趕過來,想法將此人從土中逼出,我自與他決死!”


    這人猶豫片刻,見荀友山態度十分堅決,便點點頭,從儲物鐲中取出傳音之器,對著說了幾句話。


    張元敬遁入地中,心中疑慮叢生。那黑色石像,蘊藏的力量似乎超出了聖核境。其狀如龍,或許就是燭神教供奉的那頭燭龍。若是如此,這荀友山未必是右神使的人,反與左神使有隱秘關係。


    張元敬用丹火將自己裏裏外外煆燒一遍,確信身上沒有任何東西可讓對手追蹤,方才施展土遁術疾行。


    但是,無論他往哪一個方向去,荀友山四人總能追上來。他甚至將下潛深度,增至六百餘丈,依然無法逃脫四人的追蹤。這說明,此四人必有可從地麵探知地下深處動靜的魔寶。


    如此,倒讓他有些犯難。使用土遁術在地下遁行,速度遠不如空中,而且消耗更要多出數倍,這般耗下去,顯然不能持久。


    不過,對方在北三壇的領地布下手段,必定也不敢久拖不決。他有煉陽傘在手,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倒要看看對方能忍耐幾日,又到底還有什麽後手。


    於是,他索性停在一地,藏身二百丈地中,不再動彈。


    荀友山四人等了半日,見張元敬不再逃遁,便直接落足張元敬藏身之地上方。


    荀友山取出一隻獸皮袋,往地上一倒,放出百十隻如蠍子一般的毒蟲來。他手中抓了一把粉末,往這些毒蟲身上一撒,爾後口中發出急促的指令。這些毒蟲紛紛鑽入地中,往張元敬圍了過來。


    張元敬神識掃去,見這些毒蟲隻是築基境,但身上毒液流動,將砂石土壤皆腐蝕出深深痕跡。


    若在地麵上,他抬手之間,便可將這些毒蟲滅個幹淨。但在地中,施法不便,且那些毒液一看就非常危險,若是播撒在他周身的土壤中,對他施展土遁術也是一種威脅。


    他便向下遁去,先至三百丈處觀望,待這些毒蟲也跟來,就繼續下沉,直至接近五百丈,那些毒蟲吃不住土力壓迫,停在他上方數十丈的土壤中,來回移動,把毒液撒得四處皆是。


    張元敬便遁出數裏,並至淺土之中休憩。


    荀友山四人很快又追了過來,依然是放出魔蟲那一招。張元敬的應對之法,也與上次相同。


    如此周旋兩個時辰,後方傳來獸群奔騰的轟隆之聲,黃沙漫空,遮天蔽日。


    張元敬見荀友山幾人並不慌張,仍舊不緊不慢,知道來者多半是對方援兵,便急速向遠方遁去。


    行出數千裏,荀友山四人緊追不舍,而那奔騰的黃沙,則落在後方,一時尚看不見。


    某一刻,張元敬忽然感到儲物鐲中的陰陽造化鼎動了一下。一開始,他尚未在意,後來,越是往前,那鼎顫動的次數越多。


    他腦中念頭一閃,想起了消滅魔蟲的任務。難道,這個方向便是魔蟲之地所在?


    此前,他抓到的那個魔修“林煥”提及魔蟲是在荒死地帶的斷龍山所得,這隔壁看起來怕是幾萬裏內都沒有山。


    一日之後,張元敬進入一處地坑之中。儲物鐲中的陰陽造化爐急劇顫動起來,甚至迫不及待要衝出來。


    他遂停在此地,四下打量。此地肯定不是山,但多半與那所謂的“魔蟲之地”有密切關聯,或者此地就是魔蟲之地。


    這處地坑,占地有千丈方圓,正中位置,低於周邊的戈壁約有十丈左右,下沉的坡麵十分明顯。


    一般來說,地坑往往與地火相關,通常是因地火噴發,導致地麵沉陷。地火極其凶險,若是身陷其中,幾乎保不住性命。而地坑所在之處,噴發地火的概率遠超其他地方。


    張元敬忽然停在地坑下方土層中,這無疑讓後方追來四個魔修有些驚疑不定。


    這四人當然知道地火的厲害,全都停在地坑之外,沒有向裏來。


    荀友山讓之前那人給後方傳去訊息,著狼騎停在百裏之外,爾後仍是摸出皮袋,準備釋放毒蟲。


    張元敬見狀,忽然從地中鑽出,在地坑中央,盤膝打坐,恢複法力和體力。同時,也是一種挑釁。


    荀友山猶豫了片刻,終於還是按捺不住,領著三個魔修一起禦劍衝向張元敬。等他們靠近百丈內,早有準備的張元敬,一翻身,便沒入沙土之中。


    荀友山陰沉著臉,在張元敬打坐的地方將皮袋一張,放出百餘毒蟲,催動它們鑽入地中。


    但是,他們四人沒有立即離開。因為,若張元敬換一處地方鑽出地麵,那些毒蟲一旦跟著出來,根本不是張元敬對手。


    一個魔修對荀友山說道:“荀師,地火噴發總有一些征兆,來得及避開。我們不如在這裏守著!”


    另一個魔修則反對:“老哥,你不要看這地坑隻有千丈大,就以為地火隻從這裏噴發。地火肆虐起來,隻怕覆蓋範圍要超過五倍,甚至十倍!那時候,可來不及逃離!”


    荀友山眉頭微皺,沉聲說道:“對地火,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視。你們三人先去外麵!”


    三人相互對看兩眼,沒敢多言,快速退出地坑。


    張元敬見荀友山守在上方,便挪去地坑另一側。荀友山自是隨之移動,並再次放出毒蟲。


    周旋兩個時辰,儲物鐲中的陰陽造化爐越發暴躁,似乎要向往下方某地衝去。


    張元敬知道,此地必定就是那魔蟲之地入口,遂不再猶豫,念頭一動,將此爐放出。


    陰陽造化爐出來的刹那,土中傳出“轟隆”一聲巨響,接著劈啪劈啪,好似萬馬奔馳,無數的大小石塊和沙礫往空迸起,漫天亂飛。


    荀友山急速攀升,同時命令其餘三人四下散開,躲避衝天而來沙石。


    他低頭看時,就見站立的地方,已經陷成一個無底深坑,一大股青煙由土中筆直往上激射起來,迎著日光,變成一團火雲。


    接著地底噴出數十丈高的烈火,泥石經火化成液體,飛濺滾沫,在地上和空中燒成一片。


    他知道藏在地中的張元敬必死無疑,心中一定,卻又泛起強烈失望。此回出手,好不容易得來的燭龍神像都是用去,卻未能生擒此敵,甚至連其儲物鐲也未能搶得,可惜了那一株強大的魔植!


    他調動全身法力,拚命向外奔逃。


    又是一聲巨響,無數火舌從周圍數十裏範圍衝起,將滿天燒成血紅,滾滾熱浪,直衝天際,與上空的靈氣相交,無數電光閃爍、黑煙彌漫,整片天地,有如地獄一般。


    奮力飛遁的荀友山四人,如同海嘯中的一條舢板,被火浪一卷,便化作了灰燼,無聲無息消失在了天地間。


    一刻鍾後,火浪退去,原來的地坑,變成了一處大沙池。


    沙石滾動,露出一個巨大的石頭來,約有數十丈方圓,其上布滿龍眼大小的孔竅,有不知名的各色蟲獸來鑽進鑽出,極其詭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天修仙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昂的孔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昂的孔緯並收藏玄天修仙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