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上首的君王罕見地又關心了一句。
“當真無礙?”
“讓陛下掛心了,臣當真無礙。”
月丞相這話剛回完,還以為這關終於是過了,然而沒等他鬆了這口氣,那一直就跟他不對付的殷國公門生督察院的李禦史,卻是迫不及待地開了腔。
“陛下,臣聽聞,丞相上個月剛納了一位美妾,莫不是夜裏過於操勞導致的。”
這明顯帶有調侃意味兒的話語剛落下,朝堂上登時響起了不少譏笑之聲。
“咱們丞相可真是老當益壯。”
“可不是嗎?”
“這禮都行不好,看來是沒補夠吧,虛的?”
……
這要是換作往常,哪有人敢這麽在朝堂上議論八卦,分明就是上首的君王有意放縱的結果。
曦在知道自家媳婦兒從前在月府就沒過過幾天好日子之後,本就對這個嶽父的觀感差到了極點。
這會兒有人故意要讓他難堪,他又怎麽可能開口阻止。
而殿上的這群大臣本來就最是善於揣度聖意,在無形中意識到這一點後,那討論就更加激烈了。
直把月丞相那張老臉羞得,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鑽進去。
曦才清了清嗓子,結束了這場對丞相的嘲諷大會。
當然他可不是出於什麽好心,不過是因為還有更要緊的事情宣布,不然他絕對能放任他們羞辱他一個早上,讓他嚐嚐孤立無援的滋味。
“在今日的早朝開始之前,朕有一個旨意要宣布。”
皇帝要宣旨,所有人自然是全都豎起了耳朵仔細聆聽,唯恐聽漏。
就見得了令的太監總管榮祿公公上前展開了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初聞龍行商會落月會長月氏洛洛,才德兼備、秀外慧中,後見之分外歡喜,欲求娶之,得其親允,今特封為皇後,與朕共理萬機,以成盛世,欽此!”
這聖旨一經念完,那些原先還盼著能將女兒塞進宮裏,入主中宮的大臣們,懸著的心終於還是死了。
聽聽!這聖旨上是怎麽說的!
“欲求娶之,得其親允”啊!
光是這句話,新皇後在陛下心裏頭是個什麽地位還不夠清楚明白嗎!
哪家帝皇要娶妻需要靠求的!放眼曆朝曆代就沒有的事!
這不是真愛又是什麽!
然而這之中心死得最透的還要數聽到皇後名諱的月丞相。
短時間內就腦補了無數陰謀論的他,一張老臉變得慘白慘白的不說,全身更是瞬間就被冷汗給浸透了。
現在看來陛下分明是知道之前入宮的就是他府上的庶女而不是嫡女。
而這庶女替嫁之事一旦陛下打算追究起來,那屆時連累的可就是月氏整個九族。
早知如此,他當初就不應該……
月丞相想著自己應該趕緊磕頭認罪的。
可是一抬頭對上月洛洛那雙冷漠至極,猶如看陌生人一樣看著他的雙眸,那到了嘴邊的求饒就這麽又生生地咽了下去。
再想起那聖旨上所說的是龍行商會的會長,而不是丞相府庶女。
雖然不知道她是怎麽成為的商會會長,但這分明就是對方在和他們月府徹底地劃清界限。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的月丞相,又如何會瞧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她不會當麵追究他們的罪責,但她從今往後的一切榮華富貴,他們也別想再沾邊。
月丞相此刻除了悔不當初之外,別無他想。
朝堂上倒是有人想要提出疑義,甚至想拿“商賈出身低賤怎可母儀天下”來當要挾。
可如今恢複了修為,徹底擺脫了魔尊的控製的曦,又怎麽可能會受製於這點言論。
他可從來都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君王。
“所以,國公是想反對朕立後對吧!”
殷世傑雖然今年已經四十好幾,但也就前幾天剛從馬上瘋的老國公手中接過這國公之位,突然被君王這般冷聲點名,讓他那發福的身體都跟著抖了抖。
但想到他們殷家還盼著再出一位皇後蔭庇娘家,還有這朝堂上當差的不少都是他父親的門生,關鍵時刻肯定會站在他這邊,殷世傑又再次壯起了膽。
“陛下,臣不敢,但立後之事關乎國運國本,還請陛下三思,莫要因為一時的兒女情長而耽誤了天下社稷。”
“你這是在教朕做事?”
那並沒有刻意加重的說話語調,卻帶著十足的威勢,讓殷世傑瞬間就感受到了一股可怕的壓力,膝蓋一彎當場就給跪下了。
“陛下恕罪,臣,臣不敢,臣隻是……”
“國公今年年紀也不小了吧,聽起來說話都不利索了,是不是該趁此機會告老還鄉了?”
“不,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
“所以國公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朕的聖旨都下了,爾等是想抗旨是這個意思嗎?”
曦這句話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他下的是命令,而不是在征詢他們的意見。
這下沒人敢再多嘴了,就是看著都還不太服氣。
正想著回頭再跟其他同僚聯合起來,搞個聯名上奏什麽的,給君王施加壓力,不怕君王最後不屈從。
然而接下來曦的做法直接讓他們徹底地閉上了嘴,並慶幸自己還沒來得及像殷國公那樣冒進。
說了要讓殷國公告老還鄉,那就不是一句威脅的玩笑話,甚至他最終的下場比告老還鄉慘多了。
隻見皇帝當場就讓旁邊伺候著的榮祿公公直接念了一整本的密報,全都是殷國公府上上下下從上一位國公在位開始時所犯下的種種罪證。
包括但不限於結黨營私、搜刮民脂民膏、草菅人命等等,隨便拎出來一條都能把他腦袋上的烏紗帽給摘了,順便拉出去砍個十次八次的腦袋。
這下完了,全完了!
沒等那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念完,殷世傑已經兩眼一黑暈死了過去。
連那些以往都以國公府馬首是瞻的官員都被驚得直哆嗦,生怕皇帝一個狠心,把所有人都一起處置了。
最後殷國公是被侍衛拖著離開的,目的地是天牢,連國公府都沒機會再回去了。
其餘的抄家、砍頭、流放,鐵證如山,反正是一個都跑不了。
上朝到現在,不過半個時辰都不到的功夫就清算了一個盤踞在曜國朝堂之上多年的勢力,讓在場的大臣狠狠地見識了一把什麽叫做雷霆手段。
也是這個時候,眾人才驚覺,這位帝王從來就不是他們以為的那樣無能。
能將一個大臣的罪證掌握得那麽詳盡,這需要的不隻是皇帝有那個懲惡除奸的心,還需要有相當的手腕和可用之人。
隻是如此一來,今日又無故缺席的鎮遠侯怕不是要一家獨大了。
“當真無礙?”
“讓陛下掛心了,臣當真無礙。”
月丞相這話剛回完,還以為這關終於是過了,然而沒等他鬆了這口氣,那一直就跟他不對付的殷國公門生督察院的李禦史,卻是迫不及待地開了腔。
“陛下,臣聽聞,丞相上個月剛納了一位美妾,莫不是夜裏過於操勞導致的。”
這明顯帶有調侃意味兒的話語剛落下,朝堂上登時響起了不少譏笑之聲。
“咱們丞相可真是老當益壯。”
“可不是嗎?”
“這禮都行不好,看來是沒補夠吧,虛的?”
……
這要是換作往常,哪有人敢這麽在朝堂上議論八卦,分明就是上首的君王有意放縱的結果。
曦在知道自家媳婦兒從前在月府就沒過過幾天好日子之後,本就對這個嶽父的觀感差到了極點。
這會兒有人故意要讓他難堪,他又怎麽可能開口阻止。
而殿上的這群大臣本來就最是善於揣度聖意,在無形中意識到這一點後,那討論就更加激烈了。
直把月丞相那張老臉羞得,恨不得當場挖個地洞鑽進去。
曦才清了清嗓子,結束了這場對丞相的嘲諷大會。
當然他可不是出於什麽好心,不過是因為還有更要緊的事情宣布,不然他絕對能放任他們羞辱他一個早上,讓他嚐嚐孤立無援的滋味。
“在今日的早朝開始之前,朕有一個旨意要宣布。”
皇帝要宣旨,所有人自然是全都豎起了耳朵仔細聆聽,唯恐聽漏。
就見得了令的太監總管榮祿公公上前展開了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初聞龍行商會落月會長月氏洛洛,才德兼備、秀外慧中,後見之分外歡喜,欲求娶之,得其親允,今特封為皇後,與朕共理萬機,以成盛世,欽此!”
這聖旨一經念完,那些原先還盼著能將女兒塞進宮裏,入主中宮的大臣們,懸著的心終於還是死了。
聽聽!這聖旨上是怎麽說的!
“欲求娶之,得其親允”啊!
光是這句話,新皇後在陛下心裏頭是個什麽地位還不夠清楚明白嗎!
哪家帝皇要娶妻需要靠求的!放眼曆朝曆代就沒有的事!
這不是真愛又是什麽!
然而這之中心死得最透的還要數聽到皇後名諱的月丞相。
短時間內就腦補了無數陰謀論的他,一張老臉變得慘白慘白的不說,全身更是瞬間就被冷汗給浸透了。
現在看來陛下分明是知道之前入宮的就是他府上的庶女而不是嫡女。
而這庶女替嫁之事一旦陛下打算追究起來,那屆時連累的可就是月氏整個九族。
早知如此,他當初就不應該……
月丞相想著自己應該趕緊磕頭認罪的。
可是一抬頭對上月洛洛那雙冷漠至極,猶如看陌生人一樣看著他的雙眸,那到了嘴邊的求饒就這麽又生生地咽了下去。
再想起那聖旨上所說的是龍行商會的會長,而不是丞相府庶女。
雖然不知道她是怎麽成為的商會會長,但這分明就是對方在和他們月府徹底地劃清界限。
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的月丞相,又如何會瞧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她不會當麵追究他們的罪責,但她從今往後的一切榮華富貴,他們也別想再沾邊。
月丞相此刻除了悔不當初之外,別無他想。
朝堂上倒是有人想要提出疑義,甚至想拿“商賈出身低賤怎可母儀天下”來當要挾。
可如今恢複了修為,徹底擺脫了魔尊的控製的曦,又怎麽可能會受製於這點言論。
他可從來都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君王。
“所以,國公是想反對朕立後對吧!”
殷世傑雖然今年已經四十好幾,但也就前幾天剛從馬上瘋的老國公手中接過這國公之位,突然被君王這般冷聲點名,讓他那發福的身體都跟著抖了抖。
但想到他們殷家還盼著再出一位皇後蔭庇娘家,還有這朝堂上當差的不少都是他父親的門生,關鍵時刻肯定會站在他這邊,殷世傑又再次壯起了膽。
“陛下,臣不敢,但立後之事關乎國運國本,還請陛下三思,莫要因為一時的兒女情長而耽誤了天下社稷。”
“你這是在教朕做事?”
那並沒有刻意加重的說話語調,卻帶著十足的威勢,讓殷世傑瞬間就感受到了一股可怕的壓力,膝蓋一彎當場就給跪下了。
“陛下恕罪,臣,臣不敢,臣隻是……”
“國公今年年紀也不小了吧,聽起來說話都不利索了,是不是該趁此機會告老還鄉了?”
“不,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
“所以國公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朕的聖旨都下了,爾等是想抗旨是這個意思嗎?”
曦這句話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他下的是命令,而不是在征詢他們的意見。
這下沒人敢再多嘴了,就是看著都還不太服氣。
正想著回頭再跟其他同僚聯合起來,搞個聯名上奏什麽的,給君王施加壓力,不怕君王最後不屈從。
然而接下來曦的做法直接讓他們徹底地閉上了嘴,並慶幸自己還沒來得及像殷國公那樣冒進。
說了要讓殷國公告老還鄉,那就不是一句威脅的玩笑話,甚至他最終的下場比告老還鄉慘多了。
隻見皇帝當場就讓旁邊伺候著的榮祿公公直接念了一整本的密報,全都是殷國公府上上下下從上一位國公在位開始時所犯下的種種罪證。
包括但不限於結黨營私、搜刮民脂民膏、草菅人命等等,隨便拎出來一條都能把他腦袋上的烏紗帽給摘了,順便拉出去砍個十次八次的腦袋。
這下完了,全完了!
沒等那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念完,殷世傑已經兩眼一黑暈死了過去。
連那些以往都以國公府馬首是瞻的官員都被驚得直哆嗦,生怕皇帝一個狠心,把所有人都一起處置了。
最後殷國公是被侍衛拖著離開的,目的地是天牢,連國公府都沒機會再回去了。
其餘的抄家、砍頭、流放,鐵證如山,反正是一個都跑不了。
上朝到現在,不過半個時辰都不到的功夫就清算了一個盤踞在曜國朝堂之上多年的勢力,讓在場的大臣狠狠地見識了一把什麽叫做雷霆手段。
也是這個時候,眾人才驚覺,這位帝王從來就不是他們以為的那樣無能。
能將一個大臣的罪證掌握得那麽詳盡,這需要的不隻是皇帝有那個懲惡除奸的心,還需要有相當的手腕和可用之人。
隻是如此一來,今日又無故缺席的鎮遠侯怕不是要一家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