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漏雨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郎,你去找幾塊石板鋪在地上,在用棍子圍起來,這樣兔子就跑不了了。”周氏吩咐著大兒子。
葉大郎拉著弟弟葉辰銘去山那邊了,山腳那邊就有很多,直接搬過來就行。
周氏燒了一大鍋蘿卜兔肉,想想晚上人多,又燒了一鍋野菜。蒸了一鍋野菜窩窩,這才催著幾個孩子去請人過來吃飯。
葉老漢帶著兒子和孫子也回來了,搬了三四塊石板,能養十幾隻兔子。
“爹,這幾天身體怎麽樣,晚上睡得好嗎。”葉老二帶著一家人走了進來,葉二叔家這幾天也都在收拾荒地,好幾天沒過來看老爺子了。
“大嫂,我來給你幫忙,這是我帶來的醃菜,前兩天掐的尖,嫩著呢。”
“弟妹醃菜的手藝那是沒得說,幾天不吃,還有點想的慌。”周氏也沒客氣。
葉老三一家也過來,路上碰到葉秋一家,幾個爺們在外邊說話,姑嫂幾人在灶上忙活著。
不一會周家也過來了,葉老漢陪著周外公說話,李氏也拉著兩個親家聊天。
大舅母拿過來幾個野雞蛋,“巧兒,這是你哥今天找到的野雞蛋,你拿著加個菜。”
“大嫂,你帶回去給孩子們吃,這裏菜夠了。”
“家裏還有呢,你看用雞蛋做個什麽。”
“打個湯吧,雞蛋湯,隻吃窩窩有點幹。”
幾個孩子都圍在外麵看兔子,幾個表哥也幫忙給兔子搭窩,就搭在窩棚旁邊,遠了怕被人家偷走。
“開飯了,快來吃飯。”隨著周氏的一聲吆喝,大家都拿著碗圍了過來。
家裏的碗不夠,大家也想到了這一點,都帶著碗來的,筷子更容易了,折兩根樹枝就夠了。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時辰,葉清覺得這是最好吃的兔肉,蘿卜沾了肉味,也很好吃。
雞蛋已經一年多沒吃到了,剛到武安城的時候,客棧裏有雞蛋,但當時沒有定下來住處,錢也不敢亂花。
幾家人一直聊到月上中天,才散了開去。葉清洗了澡,抱著被子睡著了,夢裏全是兔子。
翌日清晨,葉清起來先把花椒種子挑選出來,用草木灰水泡上。又將飄起來的花椒挑了出來,這些都是質量不好的種子。
花椒種子泡了兩天後,使勁揉搓,將花椒種子表麵的油脂搓掉,在用清水洗幹淨。
葉清忙完這些,才拉著葉老大種到林地上,種子種下去後,又用草簾子蓋上,用來保暖,兩三天花椒就發芽了。
種完花椒又去把南瓜也種上了,南瓜產量很高,熟了也容易儲存,冬天也多個吃食。
荒地已經開出來兩畝多了,葉清早上跟著去荒地裏撿草,下午一起去做泥磚。
葉清跟著哥哥先去找了紅土,紅土不是很好找,幾人在山上找了好久,才在一個山澗裏找到了一處紅土地。
葉大郎和葉老大一起推著車子,去山上拉了五六車,堆在宅基地上。
將紅土和泥沙攪拌在一起,然後赤著腳反複踩加了水的泥土,讓紅土和泥沙攪拌均勻。
在加入切碎的稻草,這樣做成的泥磚不容易裂。然後把木製的模子放在宅基地上,把攪拌好的泥添加進去,在把上麵多餘部分劃掉。最後把模子取掉,等泥磚陰幹。
一下午也就能做十幾塊,還需要去林地裏伐一些樹,晾幹用來做房梁,剩下的還要打家具。
菜地裏青菜長大了,熬粥的時候加上點青菜葉子,味道比放野菜好多了。
天氣越來越熱,葉家的泥磚準備的差不多了。隻是村裏人都想把荒地開出來,種上糧食,在蓋房子。
江南雨多,村裏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句話說的就是他們這裏。
四月底,雨水開始漸漸多了起來,每天都會下一陣,村裏到處都是濕答答的。
隻是每天下的也不大,村裏的窩棚還能擋得住雨水,大家依然去開荒。
眨眼間又過去了半個月,梅雨季來了,一個個響雷像掄圓的大錘,哐哐往頭頂上砸,仿佛山裏藏著一個渡劫的妖精。
雪亮的閃電撕扯開黑壓壓的雲層,更是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大風夾著大雨,像是有人在用盆潑水一樣,窩棚房頂熬過細雨,但承受不住狂風暴雨,開始漏水。
周氏讓幾個兒子拿著盆接水,不一會就接滿了,幾個盆來回往外倒水。李氏的窩棚當時上邊放了一層油紙,漏的就少一點。
葉清抱著被褥搬到李氏的房間裏,這裏雖然也在漏水,用桶接著,總有一些地方不漏水。
風吹的厲害,葉老大想出去給窩棚頂上再加個草簾子,但是風太大,往上邊一放,就吹走了。
葉大郎拿了一些曬好的木料,撐住了窩棚,窩棚才沒有整個被吹走。
一夜風雨未停,樹枝斷裂的哢嚓聲,河水的拍打聲,讓人提心吊膽。
終於熬到天光微亮,風雨漸漸停歇,這一夜總算是要熬過去了。
葉清跟著葉老大在周圍查看情況,安河一夜之間漲了一尺高,河水都變得渾濁。
葉清又去二叔三叔家看了看,家裏也是一片狼藉,窩棚裏都進了水。
葉小姑家也被淹了,外麵下大雨,窩棚裏下小雨,人一夜沒睡。
周家窩棚情況算是最好的,隻是漏了一個角。周家在山裏住習慣了,經常出去打獵,有時候就需要在外邊搭棚子,也算是有經驗了。
到了中午天晴了起來,地麵很快就曬幹了,村裏的婦人都把家裏的鋪蓋拿出來晾曬。
葉清已經被昨天晚上的狂風暴雨嚇到了,心裏盼著快點蓋房子。
吃過午飯,家裏人坐在一起商量蓋什麽樣的房子,葉清想蓋四合院那種。主屋蓋四間,東西廂房各蓋三間,然後在蓋一個倒座。
房子後邊蓋一排兔舍,在建豬圈和雞棚。柴棚也都放在後邊,後院用圍牆圈起來,多餘的地方也能種菜。
葉大郎拉著弟弟葉辰銘去山那邊了,山腳那邊就有很多,直接搬過來就行。
周氏燒了一大鍋蘿卜兔肉,想想晚上人多,又燒了一鍋野菜。蒸了一鍋野菜窩窩,這才催著幾個孩子去請人過來吃飯。
葉老漢帶著兒子和孫子也回來了,搬了三四塊石板,能養十幾隻兔子。
“爹,這幾天身體怎麽樣,晚上睡得好嗎。”葉老二帶著一家人走了進來,葉二叔家這幾天也都在收拾荒地,好幾天沒過來看老爺子了。
“大嫂,我來給你幫忙,這是我帶來的醃菜,前兩天掐的尖,嫩著呢。”
“弟妹醃菜的手藝那是沒得說,幾天不吃,還有點想的慌。”周氏也沒客氣。
葉老三一家也過來,路上碰到葉秋一家,幾個爺們在外邊說話,姑嫂幾人在灶上忙活著。
不一會周家也過來了,葉老漢陪著周外公說話,李氏也拉著兩個親家聊天。
大舅母拿過來幾個野雞蛋,“巧兒,這是你哥今天找到的野雞蛋,你拿著加個菜。”
“大嫂,你帶回去給孩子們吃,這裏菜夠了。”
“家裏還有呢,你看用雞蛋做個什麽。”
“打個湯吧,雞蛋湯,隻吃窩窩有點幹。”
幾個孩子都圍在外麵看兔子,幾個表哥也幫忙給兔子搭窩,就搭在窩棚旁邊,遠了怕被人家偷走。
“開飯了,快來吃飯。”隨著周氏的一聲吆喝,大家都拿著碗圍了過來。
家裏的碗不夠,大家也想到了這一點,都帶著碗來的,筷子更容易了,折兩根樹枝就夠了。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時辰,葉清覺得這是最好吃的兔肉,蘿卜沾了肉味,也很好吃。
雞蛋已經一年多沒吃到了,剛到武安城的時候,客棧裏有雞蛋,但當時沒有定下來住處,錢也不敢亂花。
幾家人一直聊到月上中天,才散了開去。葉清洗了澡,抱著被子睡著了,夢裏全是兔子。
翌日清晨,葉清起來先把花椒種子挑選出來,用草木灰水泡上。又將飄起來的花椒挑了出來,這些都是質量不好的種子。
花椒種子泡了兩天後,使勁揉搓,將花椒種子表麵的油脂搓掉,在用清水洗幹淨。
葉清忙完這些,才拉著葉老大種到林地上,種子種下去後,又用草簾子蓋上,用來保暖,兩三天花椒就發芽了。
種完花椒又去把南瓜也種上了,南瓜產量很高,熟了也容易儲存,冬天也多個吃食。
荒地已經開出來兩畝多了,葉清早上跟著去荒地裏撿草,下午一起去做泥磚。
葉清跟著哥哥先去找了紅土,紅土不是很好找,幾人在山上找了好久,才在一個山澗裏找到了一處紅土地。
葉大郎和葉老大一起推著車子,去山上拉了五六車,堆在宅基地上。
將紅土和泥沙攪拌在一起,然後赤著腳反複踩加了水的泥土,讓紅土和泥沙攪拌均勻。
在加入切碎的稻草,這樣做成的泥磚不容易裂。然後把木製的模子放在宅基地上,把攪拌好的泥添加進去,在把上麵多餘部分劃掉。最後把模子取掉,等泥磚陰幹。
一下午也就能做十幾塊,還需要去林地裏伐一些樹,晾幹用來做房梁,剩下的還要打家具。
菜地裏青菜長大了,熬粥的時候加上點青菜葉子,味道比放野菜好多了。
天氣越來越熱,葉家的泥磚準備的差不多了。隻是村裏人都想把荒地開出來,種上糧食,在蓋房子。
江南雨多,村裏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句話說的就是他們這裏。
四月底,雨水開始漸漸多了起來,每天都會下一陣,村裏到處都是濕答答的。
隻是每天下的也不大,村裏的窩棚還能擋得住雨水,大家依然去開荒。
眨眼間又過去了半個月,梅雨季來了,一個個響雷像掄圓的大錘,哐哐往頭頂上砸,仿佛山裏藏著一個渡劫的妖精。
雪亮的閃電撕扯開黑壓壓的雲層,更是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大風夾著大雨,像是有人在用盆潑水一樣,窩棚房頂熬過細雨,但承受不住狂風暴雨,開始漏水。
周氏讓幾個兒子拿著盆接水,不一會就接滿了,幾個盆來回往外倒水。李氏的窩棚當時上邊放了一層油紙,漏的就少一點。
葉清抱著被褥搬到李氏的房間裏,這裏雖然也在漏水,用桶接著,總有一些地方不漏水。
風吹的厲害,葉老大想出去給窩棚頂上再加個草簾子,但是風太大,往上邊一放,就吹走了。
葉大郎拿了一些曬好的木料,撐住了窩棚,窩棚才沒有整個被吹走。
一夜風雨未停,樹枝斷裂的哢嚓聲,河水的拍打聲,讓人提心吊膽。
終於熬到天光微亮,風雨漸漸停歇,這一夜總算是要熬過去了。
葉清跟著葉老大在周圍查看情況,安河一夜之間漲了一尺高,河水都變得渾濁。
葉清又去二叔三叔家看了看,家裏也是一片狼藉,窩棚裏都進了水。
葉小姑家也被淹了,外麵下大雨,窩棚裏下小雨,人一夜沒睡。
周家窩棚情況算是最好的,隻是漏了一個角。周家在山裏住習慣了,經常出去打獵,有時候就需要在外邊搭棚子,也算是有經驗了。
到了中午天晴了起來,地麵很快就曬幹了,村裏的婦人都把家裏的鋪蓋拿出來晾曬。
葉清已經被昨天晚上的狂風暴雨嚇到了,心裏盼著快點蓋房子。
吃過午飯,家裏人坐在一起商量蓋什麽樣的房子,葉清想蓋四合院那種。主屋蓋四間,東西廂房各蓋三間,然後在蓋一個倒座。
房子後邊蓋一排兔舍,在建豬圈和雞棚。柴棚也都放在後邊,後院用圍牆圈起來,多餘的地方也能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