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拜師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人已經習慣了早睡早起,原來葉大郎和葉二郎刷洗龍蝦,葉清周氏李氏炒。
現在葉清帶著葉二郎炒龍蝦,試著掌握火候。
葉老大裝車去送龍蝦,他打算先去找福安閣的大廚打聽打聽,他們認識的人多。
葉老大心裏存著事,也不在其他地方耽誤,直奔福安閣。
“虎子忙著呢,大廚在嗎,我找他有點事。”葉老大來的有點早,還沒到福安閣上工的時間。
“來了叔,剛進去,哼著小曲來的,叔你有事進去找他吧。”虎子以為葉老大來的早,擔心沒有人接收龍蝦。
葉老大抬步進了後廚,就看到劉大廚在看今天的食材。
“劉大哥,忙著呢。”葉老大先打招呼。
“葉老弟,今天挺早的,拿進來吧。”劉大廚像往常一樣說著。
“劉大哥我想找你打聽點事情。”
“葉老弟,咱倆之間還有什麽不好開口的,你說。”劉大廚也沒含糊。
“劉大哥,我想打聽一下你有認識的廚師收徒嗎,我家的二小子,想學廚師。”
“我有個師弟,他也是做吃食的,隻不過是麵點師傅,最近想找個徒弟,你們願意學嗎。”劉大廚想到昨天和師弟一起吃飯,師弟的打算。
“願意,我家小子別的沒什麽,但一把力氣還是有的。”葉大郎沒想到這麽順利。
“我晚上去給他說一下,明天你帶孩子過來,中午我帶你們去見見我師弟。”劉大廚安排著。
葉老大連連道謝,卸下龍蝦,喜滋滋的走了。
葉老大先去買了一些禮品,明天第一次上門,帶點東西過去,以示尊重。
葉二郎早上就開始盼著葉老大回來了,在家裏喂完雞鴨,收好鴨蛋。
坐在院子裏幫葉老漢編竹席,眼睛不時的望向村頭的方向。
快中午的時候,葉老大才趕著牛車回來了。
葉二郎跳了起來,跑了出去,抓住牛繩,幫著葉老大停穩車子。
“爹回來了,找到人了嗎,有人願意收徒嗎。”葉二郎把心裏的問題問了出來。
“都快是大人了,還這麽毛毛躁躁的,一點都不穩重。”葉老大故意吊著兒子的胃口。
葉二郎還以為沒有找到師傅,有點失落的卸下牛車,把牛牽到牛棚。
打了點水喂牛,還把切好的青草拿了過來,收拾利索了,才回到前院。
葉老大看著兒子的表現,終於滿意了。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了明天帶葉二郎去見見麵點師傅。
“二郎,明天穿的精神點,見了鄭師傅機靈著點。”葉老大先提點兒子。
“麵點師傅,不是做菜的。”葉二郎有點失望。
“你還挑上了,有的學就不錯了。鄭師傅擅長做麵點,其他的又不是不會。”葉老大有點生氣。
“爹我就是一時沒想明白,現在想明白了,城裏賣的糕點也很好吃。”
葉老大被氣笑了,這還是個孩子,一心想著吃。
周氏把前兩天做好的新衣服拿出來,給葉二郎試試,不合適的地方再改改。
葉老漢講著一些拜師規矩,葉二郎努力的記著,明天爭取表現的好一點,就能留下了。
晚上葉二郎吃過飯,先去洗澡,頭發也洗的幹幹淨淨。天一黑就上床睡覺了,明天去見鄭師傅,要精精神神,利利索索的。
葉二郎起床後,先洗漱好,吃完早飯,換上新衣服新鞋子,坐上牛車一起去了城裏。
葉二郎隨著葉老大先去了福安閣,見了劉大廚,約好中午休息的時候過去。
兩人先把雞蛋鴨蛋送過去,再去麵攤上吃了一碗麵,才帶著禮物去了福安閣後門等著。
沒一會的功夫,劉大廚就出來了。看著葉二郎個子高挑,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個機靈小夥子,滿意的直點頭。
幾人趕著牛車走了一刻鍾,到了一處宅子外麵。劉大廚先上前敲門,“師弟在家嗎。”
“在家,師兄過來了。”說著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打開了門。
“師弟,這就是我給你說的葉家小子,長的很精神。”劉大廚指了指葉二郎。
葉二郎也識趣,走了出來,躬身行禮。“鄭師傅好,我是靠山村的葉辰銘。”
鄭師傅第一印象挺好的,把幾人讓進家裏。
葉老大和鄭師傅寒暄著,誇著兒子機靈能幹,是個懂事的。
鄭師傅住的是一個兩進的院子,前麵是待客的地方,鄭師傅的兒子給家人倒了水過來。
鄭師傅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湊個好字,閨女十三歲,兒子八歲,跟著自己學做麵點。
鄭鵬倒好水,先給幾人打了招呼,就站在了鄭大廚旁邊。
”師弟,孩子我給你帶來了,你看看行不行。”劉大廚下午還要回去上工,也不耽誤時間了。
鄭師傅知道師兄時間緊,問了葉二郎幾個問題,又帶著去了廚房。
鄭師傅先拿出一團麵揉了起來,葉二郎在旁邊看的仔細。
鄭師傅讓葉二郎揉一團試試,葉二郎想著剛才的步驟,慢慢的揉了起來,剛開始還很慢,揉了幾下就找到了節奏了,揉的越來越快,不一會一個光滑的麵團就出來了。
鄭師傅很滿意,機靈學得快還有耐心,適合做這一行。
鄭師傅帶著葉二郎回了正屋,又問了幾個問題。
得知葉二郎上過兩年學,還識字,更是驚喜了。當場就說好了,明天來店裏學習,鄭師傅開了一家小食鋪,比酒樓小了很多。
店裏生意好,鄭師傅一人忙不過來,家裏兒子小,幫不上忙,才想著找個徒弟。
葉二郎回去先收拾東西,以後就在店裏住了,半個月回去一次,兩年內沒有工錢,吃喝住全包。
葉二郎拜師的事情解決了,葉清有時間想堆肥的事情了。
葉清以前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也有不少成就,但是現在能用的方法不多。
葉清隻能先拉著葉老大試試目前最容易的辦法,葉老大疼孩子,也願意陪著折騰。
兩人吃完午飯,拉著牛車上山了。
現在葉清帶著葉二郎炒龍蝦,試著掌握火候。
葉老大裝車去送龍蝦,他打算先去找福安閣的大廚打聽打聽,他們認識的人多。
葉老大心裏存著事,也不在其他地方耽誤,直奔福安閣。
“虎子忙著呢,大廚在嗎,我找他有點事。”葉老大來的有點早,還沒到福安閣上工的時間。
“來了叔,剛進去,哼著小曲來的,叔你有事進去找他吧。”虎子以為葉老大來的早,擔心沒有人接收龍蝦。
葉老大抬步進了後廚,就看到劉大廚在看今天的食材。
“劉大哥,忙著呢。”葉老大先打招呼。
“葉老弟,今天挺早的,拿進來吧。”劉大廚像往常一樣說著。
“劉大哥我想找你打聽點事情。”
“葉老弟,咱倆之間還有什麽不好開口的,你說。”劉大廚也沒含糊。
“劉大哥,我想打聽一下你有認識的廚師收徒嗎,我家的二小子,想學廚師。”
“我有個師弟,他也是做吃食的,隻不過是麵點師傅,最近想找個徒弟,你們願意學嗎。”劉大廚想到昨天和師弟一起吃飯,師弟的打算。
“願意,我家小子別的沒什麽,但一把力氣還是有的。”葉大郎沒想到這麽順利。
“我晚上去給他說一下,明天你帶孩子過來,中午我帶你們去見見我師弟。”劉大廚安排著。
葉老大連連道謝,卸下龍蝦,喜滋滋的走了。
葉老大先去買了一些禮品,明天第一次上門,帶點東西過去,以示尊重。
葉二郎早上就開始盼著葉老大回來了,在家裏喂完雞鴨,收好鴨蛋。
坐在院子裏幫葉老漢編竹席,眼睛不時的望向村頭的方向。
快中午的時候,葉老大才趕著牛車回來了。
葉二郎跳了起來,跑了出去,抓住牛繩,幫著葉老大停穩車子。
“爹回來了,找到人了嗎,有人願意收徒嗎。”葉二郎把心裏的問題問了出來。
“都快是大人了,還這麽毛毛躁躁的,一點都不穩重。”葉老大故意吊著兒子的胃口。
葉二郎還以為沒有找到師傅,有點失落的卸下牛車,把牛牽到牛棚。
打了點水喂牛,還把切好的青草拿了過來,收拾利索了,才回到前院。
葉老大看著兒子的表現,終於滿意了。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了明天帶葉二郎去見見麵點師傅。
“二郎,明天穿的精神點,見了鄭師傅機靈著點。”葉老大先提點兒子。
“麵點師傅,不是做菜的。”葉二郎有點失望。
“你還挑上了,有的學就不錯了。鄭師傅擅長做麵點,其他的又不是不會。”葉老大有點生氣。
“爹我就是一時沒想明白,現在想明白了,城裏賣的糕點也很好吃。”
葉老大被氣笑了,這還是個孩子,一心想著吃。
周氏把前兩天做好的新衣服拿出來,給葉二郎試試,不合適的地方再改改。
葉老漢講著一些拜師規矩,葉二郎努力的記著,明天爭取表現的好一點,就能留下了。
晚上葉二郎吃過飯,先去洗澡,頭發也洗的幹幹淨淨。天一黑就上床睡覺了,明天去見鄭師傅,要精精神神,利利索索的。
葉二郎起床後,先洗漱好,吃完早飯,換上新衣服新鞋子,坐上牛車一起去了城裏。
葉二郎隨著葉老大先去了福安閣,見了劉大廚,約好中午休息的時候過去。
兩人先把雞蛋鴨蛋送過去,再去麵攤上吃了一碗麵,才帶著禮物去了福安閣後門等著。
沒一會的功夫,劉大廚就出來了。看著葉二郎個子高挑,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個機靈小夥子,滿意的直點頭。
幾人趕著牛車走了一刻鍾,到了一處宅子外麵。劉大廚先上前敲門,“師弟在家嗎。”
“在家,師兄過來了。”說著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打開了門。
“師弟,這就是我給你說的葉家小子,長的很精神。”劉大廚指了指葉二郎。
葉二郎也識趣,走了出來,躬身行禮。“鄭師傅好,我是靠山村的葉辰銘。”
鄭師傅第一印象挺好的,把幾人讓進家裏。
葉老大和鄭師傅寒暄著,誇著兒子機靈能幹,是個懂事的。
鄭師傅住的是一個兩進的院子,前麵是待客的地方,鄭師傅的兒子給家人倒了水過來。
鄭師傅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湊個好字,閨女十三歲,兒子八歲,跟著自己學做麵點。
鄭鵬倒好水,先給幾人打了招呼,就站在了鄭大廚旁邊。
”師弟,孩子我給你帶來了,你看看行不行。”劉大廚下午還要回去上工,也不耽誤時間了。
鄭師傅知道師兄時間緊,問了葉二郎幾個問題,又帶著去了廚房。
鄭師傅先拿出一團麵揉了起來,葉二郎在旁邊看的仔細。
鄭師傅讓葉二郎揉一團試試,葉二郎想著剛才的步驟,慢慢的揉了起來,剛開始還很慢,揉了幾下就找到了節奏了,揉的越來越快,不一會一個光滑的麵團就出來了。
鄭師傅很滿意,機靈學得快還有耐心,適合做這一行。
鄭師傅帶著葉二郎回了正屋,又問了幾個問題。
得知葉二郎上過兩年學,還識字,更是驚喜了。當場就說好了,明天來店裏學習,鄭師傅開了一家小食鋪,比酒樓小了很多。
店裏生意好,鄭師傅一人忙不過來,家裏兒子小,幫不上忙,才想著找個徒弟。
葉二郎回去先收拾東西,以後就在店裏住了,半個月回去一次,兩年內沒有工錢,吃喝住全包。
葉二郎拜師的事情解決了,葉清有時間想堆肥的事情了。
葉清以前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也有不少成就,但是現在能用的方法不多。
葉清隻能先拉著葉老大試試目前最容易的辦法,葉老大疼孩子,也願意陪著折騰。
兩人吃完午飯,拉著牛車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