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錢到手了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中午大家吃完飯成群結隊的去了曬穀場,好多孩子已經在曬穀場上玩鬧了。
葉清沒有參與算賬,她相信裏正可以處理好的。
等了一會,太陽升到頭頂上了,裏正才帶著賬房過來。裏正一出現,人群就安靜了下來。
葉裏正知道大家都盼著分錢呢,也不囉嗦,直接宣布開始。
葉裏正先讓三個賬房把賬報一遍,等大家都知道了具體收入,才開始分賬。
“今天我們把手裏的錢分下去,先按說好的,二八分,先把村裏的留下,剩下的分出去。”
大家都沒什麽意見,這是提前說好的。
“還有用的村裏的牛車,按一個勞力記賬。”
“裏正我們沒意見,沒有牛車,我們幹不了這麽多活。”
“還有一個事情,這個主意是葉清出的,我們能賺錢都是她的功勞,額外給她三十兩銀子,大家同意嗎。”
“裏正我們都同意,就是希望以後有什麽好處,清丫不要忘了村裏人。”
裏正滿意村裏人都不是貪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村裏人知道,靠山村不會虧待做出貢獻的人。
裏正看向葉清,“清丫你也別嫌少,今年村裏都不富裕,先少給你點,等以後在賺了錢,多分給你點。”
葉清沒有想到還額外給了自己,她的本意是讓家裏多賺點。
葉清有點感動,村裏人都是勤勞肯幹的,還懂得感恩,以後再有想法,帶著大家一起發財。
“裏正爺爺,已經不少了,我也沒幹什麽。”葉清謙虛著。
裏正看葉清沒有反對,繼續進行下一項。
“炭棚裏炭不多了,剩下的年後再送送,等全部結束再分那一部分。”
裏正等了一會,沒人反對,開始讓大家排隊領錢。
跟在裏正身後的幾個年輕人,從牛車上抬下來幾個大筐,筐子上邊都蓋著蓋子。
筐子落地的時候嘩啦一聲,這時有人喊了一句,“裏麵都是錢嗎。”
人群靜了一下,哄的一聲討論起來,還有人擠著向前,想看清楚一點。
裏正大聲吆喝著,“都排好隊,別往前擠。”
村裏人才沒這麽激動,再次安靜下來,等著喊自己的名字。
第一個向前的是王武,“魏老三,我能拿多少錢。”
魏鴻抬頭看了一眼,翻開賬本,“一共砍了你家十棵樹,你家有三人參與燒炭活動,對不對。”
“對對對,十棵很粗的樹。”
“十棵樹算你二兩銀子,你和你爹一人五兩,嫂子二兩,總的是十四兩。”
“這麽多,我還以為有個五兩銀子就不錯了。”
“對了就在這裏簽個字,拿著條子去葉文正那裏領銀子。”
王武接過條子,興高采烈的去了葉文正那邊。
葉文正收過條子,把銀子給了他。又讓王武在賬單上簽了字,拿著銀子回家了。
後邊的人看著羨慕,心裏和王武的比較著,有比王武幹的多,家裏幹活的人也多的,想著都笑出聲來。
大家耐心的排著隊,一邊聊著天,一邊伸頭看著前麵的人領錢。有領的多的,還會羨慕一會。
隊伍緩緩的向前移動著,太陽慢慢西移。
領到錢的眉開眼笑的往家走,遇到熟識的人還會聊兩句。“他嬸子,你拿了多少錢。”
“我拿了三兩呢,可算是揚眉吐氣了,我也是能賺錢的人了。這都是清丫的功勞,以後有人敢說清丫一句不是,我就撕爛他的嘴。”
“誰說不是呢,以後讓我家孩子多跟著清丫學學,說不定也能開竅了呢。”
兩人說著話就到家了,到家先把銀子藏起來,隻留些銅板在外麵。
自家領了十幾兩銀子,以前攢了半輩子,都沒這麽多。等年後買幾畝好田,再送孩子去上學。
葉老大一家來的晚了一點,排在隊伍後麵,看著前麵人大包小包的拎著錢走,心裏癢癢的。
葉老二家排在前麵,領到錢和葉老漢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葉老漢剛才拎了拎二兒子的錢袋子,雖然沒問多少,但也猜個差不多,最少二十兩銀子。
葉老漢心裏高興,孩子都賺了錢,以後不用擔心他們。
終於排到葉老大一家,葉大郎和牛車都是六兩銀子,葉老大是組長,拿的多一點,有八兩。
葉老漢是大師傅,幹的時間也最長,也是八兩銀子。葉清二兩,周氏三兩。一家人賺的加上葉清額外拿的,有六十多兩銀子。
“清丫你想吃什麽,娘去給你做。”周氏摸著手裏的銀子,整個人暈乎乎的。
葉清看著周氏開心的樣子,趁機提要求,“我想吃紅燒肉。”
“好給你做,晚上咱就吃。”說完周氏才反應過來,家裏留的肉是準備除夕吃的。
葉清看周氏反應過來,連忙抱著周氏的胳膊撒嬌,“娘~少做一點,我們嚐嚐味道,我都不記得紅燒肉是什麽味道了。”
周氏看著小閨女好不容易圓潤了一點的小臉,也不糾結了,“行,晚上少做點,大家一人一塊。”
葉清高興地跑去和哥哥分享這個好消息,葉大郎聽完拿了梯子,在吊在房梁上的籃子裏,拿出包好的五花肉,給了周氏。
周氏覺得自從定居在武安城,日子都是甜的。先是分家,雖然妯娌之間處的不錯,但還是沒有自己當家做主舒服。
再是孩子懂事,養的家禽給家裏賺錢。夏天龍蝦田螺賺的錢買了荒地,等以後大郎成了親,二郎學成手藝,五郎讀好書,自己的日子就更舒心了。
晚上葉老漢和李氏吃著紅燒肉,心裏也是美滋滋的。這紅燒肉做的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牙口不好也能咬的動。
吃完飯葉老大把紅紙拿了出來,“五郎今年家裏的春聯你來寫。”
葉辰景點頭同意,自己練了大半年的字了,先生都誇自己寫的比以前好。
“快去睡覺吧,明天早上起來再寫。”周氏擔心燈光太暗,傷到眼睛。
葉老大先給葉老漢和李氏打了洗腳水,自己才去洗漱。等洗漱好,再去幫著把水倒掉,才去睡了。
葉清沒有參與算賬,她相信裏正可以處理好的。
等了一會,太陽升到頭頂上了,裏正才帶著賬房過來。裏正一出現,人群就安靜了下來。
葉裏正知道大家都盼著分錢呢,也不囉嗦,直接宣布開始。
葉裏正先讓三個賬房把賬報一遍,等大家都知道了具體收入,才開始分賬。
“今天我們把手裏的錢分下去,先按說好的,二八分,先把村裏的留下,剩下的分出去。”
大家都沒什麽意見,這是提前說好的。
“還有用的村裏的牛車,按一個勞力記賬。”
“裏正我們沒意見,沒有牛車,我們幹不了這麽多活。”
“還有一個事情,這個主意是葉清出的,我們能賺錢都是她的功勞,額外給她三十兩銀子,大家同意嗎。”
“裏正我們都同意,就是希望以後有什麽好處,清丫不要忘了村裏人。”
裏正滿意村裏人都不是貪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村裏人知道,靠山村不會虧待做出貢獻的人。
裏正看向葉清,“清丫你也別嫌少,今年村裏都不富裕,先少給你點,等以後在賺了錢,多分給你點。”
葉清沒有想到還額外給了自己,她的本意是讓家裏多賺點。
葉清有點感動,村裏人都是勤勞肯幹的,還懂得感恩,以後再有想法,帶著大家一起發財。
“裏正爺爺,已經不少了,我也沒幹什麽。”葉清謙虛著。
裏正看葉清沒有反對,繼續進行下一項。
“炭棚裏炭不多了,剩下的年後再送送,等全部結束再分那一部分。”
裏正等了一會,沒人反對,開始讓大家排隊領錢。
跟在裏正身後的幾個年輕人,從牛車上抬下來幾個大筐,筐子上邊都蓋著蓋子。
筐子落地的時候嘩啦一聲,這時有人喊了一句,“裏麵都是錢嗎。”
人群靜了一下,哄的一聲討論起來,還有人擠著向前,想看清楚一點。
裏正大聲吆喝著,“都排好隊,別往前擠。”
村裏人才沒這麽激動,再次安靜下來,等著喊自己的名字。
第一個向前的是王武,“魏老三,我能拿多少錢。”
魏鴻抬頭看了一眼,翻開賬本,“一共砍了你家十棵樹,你家有三人參與燒炭活動,對不對。”
“對對對,十棵很粗的樹。”
“十棵樹算你二兩銀子,你和你爹一人五兩,嫂子二兩,總的是十四兩。”
“這麽多,我還以為有個五兩銀子就不錯了。”
“對了就在這裏簽個字,拿著條子去葉文正那裏領銀子。”
王武接過條子,興高采烈的去了葉文正那邊。
葉文正收過條子,把銀子給了他。又讓王武在賬單上簽了字,拿著銀子回家了。
後邊的人看著羨慕,心裏和王武的比較著,有比王武幹的多,家裏幹活的人也多的,想著都笑出聲來。
大家耐心的排著隊,一邊聊著天,一邊伸頭看著前麵的人領錢。有領的多的,還會羨慕一會。
隊伍緩緩的向前移動著,太陽慢慢西移。
領到錢的眉開眼笑的往家走,遇到熟識的人還會聊兩句。“他嬸子,你拿了多少錢。”
“我拿了三兩呢,可算是揚眉吐氣了,我也是能賺錢的人了。這都是清丫的功勞,以後有人敢說清丫一句不是,我就撕爛他的嘴。”
“誰說不是呢,以後讓我家孩子多跟著清丫學學,說不定也能開竅了呢。”
兩人說著話就到家了,到家先把銀子藏起來,隻留些銅板在外麵。
自家領了十幾兩銀子,以前攢了半輩子,都沒這麽多。等年後買幾畝好田,再送孩子去上學。
葉老大一家來的晚了一點,排在隊伍後麵,看著前麵人大包小包的拎著錢走,心裏癢癢的。
葉老二家排在前麵,領到錢和葉老漢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葉老漢剛才拎了拎二兒子的錢袋子,雖然沒問多少,但也猜個差不多,最少二十兩銀子。
葉老漢心裏高興,孩子都賺了錢,以後不用擔心他們。
終於排到葉老大一家,葉大郎和牛車都是六兩銀子,葉老大是組長,拿的多一點,有八兩。
葉老漢是大師傅,幹的時間也最長,也是八兩銀子。葉清二兩,周氏三兩。一家人賺的加上葉清額外拿的,有六十多兩銀子。
“清丫你想吃什麽,娘去給你做。”周氏摸著手裏的銀子,整個人暈乎乎的。
葉清看著周氏開心的樣子,趁機提要求,“我想吃紅燒肉。”
“好給你做,晚上咱就吃。”說完周氏才反應過來,家裏留的肉是準備除夕吃的。
葉清看周氏反應過來,連忙抱著周氏的胳膊撒嬌,“娘~少做一點,我們嚐嚐味道,我都不記得紅燒肉是什麽味道了。”
周氏看著小閨女好不容易圓潤了一點的小臉,也不糾結了,“行,晚上少做點,大家一人一塊。”
葉清高興地跑去和哥哥分享這個好消息,葉大郎聽完拿了梯子,在吊在房梁上的籃子裏,拿出包好的五花肉,給了周氏。
周氏覺得自從定居在武安城,日子都是甜的。先是分家,雖然妯娌之間處的不錯,但還是沒有自己當家做主舒服。
再是孩子懂事,養的家禽給家裏賺錢。夏天龍蝦田螺賺的錢買了荒地,等以後大郎成了親,二郎學成手藝,五郎讀好書,自己的日子就更舒心了。
晚上葉老漢和李氏吃著紅燒肉,心裏也是美滋滋的。這紅燒肉做的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牙口不好也能咬的動。
吃完飯葉老大把紅紙拿了出來,“五郎今年家裏的春聯你來寫。”
葉辰景點頭同意,自己練了大半年的字了,先生都誇自己寫的比以前好。
“快去睡覺吧,明天早上起來再寫。”周氏擔心燈光太暗,傷到眼睛。
葉老大先給葉老漢和李氏打了洗腳水,自己才去洗漱。等洗漱好,再去幫著把水倒掉,才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