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胡平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姑姑你怎麽了,我帶你去找大夫。”葉二郎急的汗都出來了。
孫大柱聽到聲音,出來看到葉秋難受的樣子,也著急。
“這是怎麽了,怎麽吐的這麽厲害。”
孫航拿著一杯水出來,給葉秋漱口。
葉秋攔下忙活的家人,“沒事,就是昨天吃的有點積食,聞到肉味難受。”
葉二郎還是不放心,“姑姑讓姑父帶你找林大夫看看,拿點消食的丸子。”
葉清擺擺手,“積食有什麽,中午少吃點,晚上就好了。二郎留下吃飯,家裏飯都做好了。”
葉二郎看姑姑沒有其他反應,放下心來。“姑姑家裏做好飯了,烤鴨你留點晚上吃,我先走了。”
葉二郎到家的時候,家裏人都在等他吃飯。醬料小餅一應俱全,就等著葉二郎來了開飯。
二郎坐好,葉老漢夾了第一塊,大家的筷子精準的夾住看好的鴨肉。
八口人兩隻鴨子,吃的幹幹淨淨。葉二郎打了個飽嗝,又喝了點湯溜溜縫。
“二郎怎麽回來的這麽慢,你姑姑家有事啊。”李氏覺得葉二郎去的時間有點長。
“沒什麽事,就是姑姑說吃積食了,聞到烤鴨味吐了一地。”
李氏擔心起來,家裏還有炒的一點胡糧食,煮了喝是助消化的,一會送點過去。
吃過飯,幾個孩子帶著帽子,拿著剝了皮的長棍,去地裏翻紅薯秧。
最近下了幾場雨,紅薯秧子瘋長。再不來翻,就要紮根結紅薯。隻是根太多,會和主根爭營養,紅薯也長不大。
地裏潮濕,比地皮幹了好翻,要輕輕的翻,防止扯斷紅薯秧。
幹了一下午,七個人翻了快兩畝地。天快黑了,收工回家,明天繼續。
李氏已經做好飯,就等著幹活的人回來。
“奶你去看姑姑了嗎,好點了嗎。”葉清心裏惦記著,葉秋平時有點好吃的,都會想著她。
“去了還是不好,受涼了吧。我去的時候還在吐,吐的臉都白了。”李氏有點心疼。
葉老漢一般在家不說什麽,這次直接發話。“老大一會你去孫家一趟,讓你妹妹去找林大夫看看。要是孫大柱沒空,你親自帶著去一趟。”
葉老大點頭表示知道了,加快了吃飯的速度,放下碗去了孫家。
沒一會就回來了,葉老漢坐在門口等兒子回來。“老大孫家怎麽說。”
“妹夫下午就帶著去城裏了,晚上在城裏住一晚上,明天回來。”
葉老漢放心了,洗漱去睡覺。
一夜無夢,家裏人被每天準時打鳴的公雞叫醒,一天的忙碌開始了。
家裏人還是去紅薯地裏翻秧,不小心翻斷的,拿回家喂豬。
“五哥快看,這裏有一窩野雞蛋。”葉清差點踩在上麵。
“我來撿,就是身上沒帶火,不能燒著吃。”葉辰景跑過來,小心的撿起雞蛋,放在帽子裏。
“清丫你是怎麽發現的,我怎麽發現不了。”葉辰景幹的無聊,找著話題和葉清聊天。
“剛開始沒看見,差點踩上去,才發現的。”葉清心裏得意,自己是最幸運的女孩。
聊著天幹活,時間不知不覺中過去。到了下午,天色還早,五畝地肥紅薯都翻好了。
剛進門,李氏就眉開眼笑的說著好消息。“葉秋懷了,兩個多月了,才發現,還以為是吃積食了。”
“那可是好事,孫家大爺大娘肯定高興。他們家幾代單傳,有了兩個孫子,現在又有了,都不敢想這好事。”周氏替葉秋高興。
“老大家的,你明天拿點雞蛋去看看葉秋,也算是娘家人給孩子補補。”
“我撿點剛下的雞蛋送過去,大夫沒說什麽吧。”
“林大夫說身子還是有點虧損,都是逃荒路上餓的。多吃點有營養的,正好大人小孩一起補補。”李氏想著把家裏養的老母雞留著,等葉秋生了下奶吃。
吃完飯葉老大去送幾個孩子,趁著天早,回來還能看的清路。
沈氏給三郎做了一身新衣服,還拿過來讓李氏幫著看看,有不合適的地方再改改。
葉老漢很重視,去找了葉老二。“老二,明天抓兩隻雞帶過去,給二郎的師傅。人家想著咱,咱也要表示表示。”
葉老二光顧著高興,這個是一點沒想起來,要不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清早起來葉老漢穿的幹淨利落,跟著一起去送三郎,二兒子沒擔過事,擔心他幹不好。
兩人到了鄭師傅的店裏,鄭師傅已經在等著他們了。
“鄭師傅,多謝您給操心。這是自家養的雞,給你拿兩隻嚐嚐。”葉老漢先開口感謝。
鄭師傅看著兩隻雞,心裏直道葉家會辦事。東西不在多少,有那個心意就行。
“葉叔您客氣了,雞你們帶回去,我這店裏都有。”
葉老二接過話來,“都帶來了,哪有帶回去的。我給你放後廚,晚上燉了吃。”
葉老二躲過鄭師傅阻攔的手,放到後廚,給葉二郎打聲招呼出去了。
鄭師傅看著雞已經放過去,在讓來讓去不好看,就收下了。
帶著幾人去了小舅子家,兩家關係好,吳師傅相信姐夫的眼光。
吳師傅看著葉三郎長的身材魁梧,一看就是能幹活的。
又讓他做了幾個凳子,看看手上的功夫。
葉辰聰在家幫著做家具,已經鍛煉出來了。村裏要的急,每次都要加快速度。
吳師傅看著一個時辰做出的四個凳子,用手按了按,穩固又結實,是個不錯的孩子。
“認字嗎,店裏需要記客人買家具的需求。”
“吳師傅,我上過兩年的私塾,簡單的字是沒問題的。”
吳師傅看著葉辰聰謙遜的模樣,又滿意了幾分。
“那先留下幹一個月,月銀二百文。”
葉老二看了一眼葉老漢,心裏全是欣喜。
“不過幹的不好,還是讓你回去的。”吳師傅嚴肅的說。
吳師傅是武安城最好的木工師傅,平時來拜師的數不勝數,沒有點真本事,還真留不下來。
“吳師傅,我肯定認真幹,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您可以直接罵我。”
孫大柱聽到聲音,出來看到葉秋難受的樣子,也著急。
“這是怎麽了,怎麽吐的這麽厲害。”
孫航拿著一杯水出來,給葉秋漱口。
葉秋攔下忙活的家人,“沒事,就是昨天吃的有點積食,聞到肉味難受。”
葉二郎還是不放心,“姑姑讓姑父帶你找林大夫看看,拿點消食的丸子。”
葉清擺擺手,“積食有什麽,中午少吃點,晚上就好了。二郎留下吃飯,家裏飯都做好了。”
葉二郎看姑姑沒有其他反應,放下心來。“姑姑家裏做好飯了,烤鴨你留點晚上吃,我先走了。”
葉二郎到家的時候,家裏人都在等他吃飯。醬料小餅一應俱全,就等著葉二郎來了開飯。
二郎坐好,葉老漢夾了第一塊,大家的筷子精準的夾住看好的鴨肉。
八口人兩隻鴨子,吃的幹幹淨淨。葉二郎打了個飽嗝,又喝了點湯溜溜縫。
“二郎怎麽回來的這麽慢,你姑姑家有事啊。”李氏覺得葉二郎去的時間有點長。
“沒什麽事,就是姑姑說吃積食了,聞到烤鴨味吐了一地。”
李氏擔心起來,家裏還有炒的一點胡糧食,煮了喝是助消化的,一會送點過去。
吃過飯,幾個孩子帶著帽子,拿著剝了皮的長棍,去地裏翻紅薯秧。
最近下了幾場雨,紅薯秧子瘋長。再不來翻,就要紮根結紅薯。隻是根太多,會和主根爭營養,紅薯也長不大。
地裏潮濕,比地皮幹了好翻,要輕輕的翻,防止扯斷紅薯秧。
幹了一下午,七個人翻了快兩畝地。天快黑了,收工回家,明天繼續。
李氏已經做好飯,就等著幹活的人回來。
“奶你去看姑姑了嗎,好點了嗎。”葉清心裏惦記著,葉秋平時有點好吃的,都會想著她。
“去了還是不好,受涼了吧。我去的時候還在吐,吐的臉都白了。”李氏有點心疼。
葉老漢一般在家不說什麽,這次直接發話。“老大一會你去孫家一趟,讓你妹妹去找林大夫看看。要是孫大柱沒空,你親自帶著去一趟。”
葉老大點頭表示知道了,加快了吃飯的速度,放下碗去了孫家。
沒一會就回來了,葉老漢坐在門口等兒子回來。“老大孫家怎麽說。”
“妹夫下午就帶著去城裏了,晚上在城裏住一晚上,明天回來。”
葉老漢放心了,洗漱去睡覺。
一夜無夢,家裏人被每天準時打鳴的公雞叫醒,一天的忙碌開始了。
家裏人還是去紅薯地裏翻秧,不小心翻斷的,拿回家喂豬。
“五哥快看,這裏有一窩野雞蛋。”葉清差點踩在上麵。
“我來撿,就是身上沒帶火,不能燒著吃。”葉辰景跑過來,小心的撿起雞蛋,放在帽子裏。
“清丫你是怎麽發現的,我怎麽發現不了。”葉辰景幹的無聊,找著話題和葉清聊天。
“剛開始沒看見,差點踩上去,才發現的。”葉清心裏得意,自己是最幸運的女孩。
聊著天幹活,時間不知不覺中過去。到了下午,天色還早,五畝地肥紅薯都翻好了。
剛進門,李氏就眉開眼笑的說著好消息。“葉秋懷了,兩個多月了,才發現,還以為是吃積食了。”
“那可是好事,孫家大爺大娘肯定高興。他們家幾代單傳,有了兩個孫子,現在又有了,都不敢想這好事。”周氏替葉秋高興。
“老大家的,你明天拿點雞蛋去看看葉秋,也算是娘家人給孩子補補。”
“我撿點剛下的雞蛋送過去,大夫沒說什麽吧。”
“林大夫說身子還是有點虧損,都是逃荒路上餓的。多吃點有營養的,正好大人小孩一起補補。”李氏想著把家裏養的老母雞留著,等葉秋生了下奶吃。
吃完飯葉老大去送幾個孩子,趁著天早,回來還能看的清路。
沈氏給三郎做了一身新衣服,還拿過來讓李氏幫著看看,有不合適的地方再改改。
葉老漢很重視,去找了葉老二。“老二,明天抓兩隻雞帶過去,給二郎的師傅。人家想著咱,咱也要表示表示。”
葉老二光顧著高興,這個是一點沒想起來,要不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清早起來葉老漢穿的幹淨利落,跟著一起去送三郎,二兒子沒擔過事,擔心他幹不好。
兩人到了鄭師傅的店裏,鄭師傅已經在等著他們了。
“鄭師傅,多謝您給操心。這是自家養的雞,給你拿兩隻嚐嚐。”葉老漢先開口感謝。
鄭師傅看著兩隻雞,心裏直道葉家會辦事。東西不在多少,有那個心意就行。
“葉叔您客氣了,雞你們帶回去,我這店裏都有。”
葉老二接過話來,“都帶來了,哪有帶回去的。我給你放後廚,晚上燉了吃。”
葉老二躲過鄭師傅阻攔的手,放到後廚,給葉二郎打聲招呼出去了。
鄭師傅看著雞已經放過去,在讓來讓去不好看,就收下了。
帶著幾人去了小舅子家,兩家關係好,吳師傅相信姐夫的眼光。
吳師傅看著葉三郎長的身材魁梧,一看就是能幹活的。
又讓他做了幾個凳子,看看手上的功夫。
葉辰聰在家幫著做家具,已經鍛煉出來了。村裏要的急,每次都要加快速度。
吳師傅看著一個時辰做出的四個凳子,用手按了按,穩固又結實,是個不錯的孩子。
“認字嗎,店裏需要記客人買家具的需求。”
“吳師傅,我上過兩年的私塾,簡單的字是沒問題的。”
吳師傅看著葉辰聰謙遜的模樣,又滿意了幾分。
“那先留下幹一個月,月銀二百文。”
葉老二看了一眼葉老漢,心裏全是欣喜。
“不過幹的不好,還是讓你回去的。”吳師傅嚴肅的說。
吳師傅是武安城最好的木工師傅,平時來拜師的數不勝數,沒有點真本事,還真留不下來。
“吳師傅,我肯定認真幹,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您可以直接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