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三喝了口水,冷靜了一下,接著開口說話。“就是龍蝦生意,城裏好幾個人在賣。”


    “生意怎麽樣,今年應該生意好,去年愛吃龍蝦的人,今年還會買。”葉清覺得喝酒配龍蝦很合適。


    “生意很不錯,圍了很多人,還有人打聽咱家的龍蝦。”


    “價格問了嗎,他們漲價了嗎。”葉清最關心這個。


    “沒漲價,還是去年的價格。”葉老三專門去攤子前打聽過。


    葉清放心了,“沒事三叔,我們交完稅也開始賣。你願意賣龍蝦還是去其他村裏收龍蝦。”


    葉清覺得收龍蝦最適合三叔,畢竟也要隔幾天去收一次豬。


    葉老三考慮了一會問,“清丫你覺得多少錢一斤收合適。”


    “前邊可以便宜點,和去年一個價。不過我建議你買個水塘,把收來的龍蝦放到水塘裏再養養,後邊最缺的應該是原材料。”


    葉老三決定相信葉清,他現在是三天出去收一次豬,正好和龍蝦一起收,還是按一文錢一斤收。


    剩下的兩天,再撿起自己的生意,去城裏賣菜和做好的龍蝦。


    葉老三心裏盤算著家裏的銀子,先去找裏正買水塘。


    葉清讓葉老大跟著買了兩畝,家裏就有三畝水塘。


    裏正幫著辦完水塘手續,又通知大家交稅,還有去年欠衙門的一百斤糧食。


    今年是張衙役帶人來靠山村收的稅,村裏人今年糧食多收了一成,家裏一個人的口糧就多出來了。


    張衙役壓著收的糧回城裏了,村裏人欠的外債已經還清,開始忙著耕地。


    葉清開始做龍蝦生意,隻是沒在本村和季村收,而是放出話去,在周邊的村子收。


    村裏有牛的人家,都駕著車去周邊村子收。葉清收三文錢一斤,他們收一文錢一斤,轉手一斤就能賺兩文錢。還有田螺葉清收兩文錢一斤。


    葉清把收到的大半部分龍蝦扔到新買的水塘裏,葉老三家也是,收到的全部投到塘裏。


    葉清每天定量賣兩百斤龍蝦,和一百斤田螺。


    出去賣田螺和龍蝦的活給了周家和葉老三,幾人平分。批發價是田螺十文一斤,龍蝦十二文一斤。


    兩家生意都很好,基本上是一個時辰就能賣完。龍蝦生意還給葉老三的菜攤引了一些生意。


    周家也會拿著獵物去賣,差不多中午周家人就能回來。


    葉老三帶的東西多,要到傍晚才回家。幾個讀書人有人接送,恢複到每天回家。


    路上背書的人又增加了兩人,衛嘉學問好,葉家幾個孩子還會請教一些問題,兩邊相處的很好。


    季村離靠山村還有五裏地,衛爺爺心疼兩個孫子,買了一輛牛車,請葉大郎教了衛嘉駕車。


    早上幾個少年輪流駕車,跟在葉老三車後進城,下午再跟著回來。


    幾家人都放心,孫婆子也沒辭,現在隻要做中午一頓就行了,月銀降了一些。


    “三叔,最近龍蝦漲漲價。一文一斤的龍蝦收不到了。河裏龍蝦變少了,兩文錢一斤收。”葉清看著最近越來越少的龍蝦,心裏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


    葉清家三畝水塘,自己養的那一部分,差不多有快一千斤,剩下的兩個,最近一段時間扔進去了一千五百斤。


    葉竹最近沒空自己去割草,他還要讀書,葉清給水塘又定六筐草,他把活分給同窗,下午放學後去割草撿柴。


    現在他不用幹活,手裏也快攢下一兩銀子。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城裏做龍蝦生意的越來越多,葉老三和周家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葉清把龍蝦生意停了,隻是還對外收龍蝦。


    漸漸的龍蝦越來越少,龍蝦大家都開始漲價,由十五文一斤慢慢漲到三十文一斤。


    外邊開始有人也出來收龍蝦,價格也從兩文錢一斤漲到十二文錢一斤。


    市麵上賣龍蝦的人越來越少,他們已經收不到龍蝦。


    三十文一斤的龍蝦現在都是有價無市,想吃還要靠搶。


    又等了幾天,龍蝦繼續漲價,已經漲到二十文一斤,葉清決定出手。


    家裏太忙,葉江來送租子的時候,決定不租地了,家裏去年掙了點錢,自己買了幾畝地。


    葉老大把十畝旱地收回來,準備自己種,忙的時候,請人幫忙。


    葉清把家裏三畝水塘的龍蝦全給了葉三叔,每斤二十文賣的,龍蝦又漲價了。


    葉三叔是個會做生意的,每天往外賣兩百斤左右,現在武安城他手裏的龍蝦最多,直接擁有了定價權。


    村裏人在附近抓的龍蝦,也賣給葉老三。


    葉清把龍蝦交出去就不管了,家裏的西瓜快熟了,她每天要去地裏好幾趟,就怕有野豬下山,禍害了西瓜和甜瓜。


    西瓜地和甜瓜地蓋了兩個棚子,葉老大和葉大郎,晚上帶著兩條狗,看著瓜地,防止有人來偷。


    西瓜現在是個稀罕物,外邊傳進來的品種,種的人不多,畢竟大家最喜歡的是糧食。


    這天葉老三從外麵收豬回來,先把柳媒婆的話帶給周氏,


    “大嫂,柳媒婆讓我捎話給你,她聯係好人家了,讓我們去相看。大郎定好親了,還有誰要相看。”


    周氏一拍大腿,有點著急,“光高興了,忘了給柳媒婆捎信了,這可怎麽辦。”


    李氏在旁邊看了一眼大兒媳,“你平時玩的好的幾家的孩子年紀也到了,可以帶著去看看。我們家幾個孩子讀書的讀書,學手藝的學手藝,可以晚點再說親。”


    周氏這才高興,“老三辛苦你幫我傳消息,晚上留下一起吃。”


    葉老三看見沒自己的事了,開口拒絕,“娘,大嫂我先走了,晚上就不過來了,家裏忙,孩子都做好飯了。”


    周氏跟在葉老三身後送他出去,又給李氏打了聲招呼,去了梨花家。


    梨花家的兩個小子一個十六一個十四,逃荒前大的訂過婚,隻是女方家不願意讓閨女跟著一起逃荒,就把婚事退了。


    梨花和周氏一年嫁到靠山村,當年兩人都是新媳婦,兩家住的還近,每天約著一起挖野菜,上山撿蘑菇,關係越處越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糖糖裏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糖糖裏糖並收藏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