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預訂明年的西瓜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的牛買了一年多,快三歲了。家裏人都很愛護它,每天還會喂點雜糧,養的油光水滑。
隻是這兩天牛有點躁動,葉老大帶著去了一趟城裏,回來就好了。
山上的葡萄熟了,今年剛栽的幾棵葡萄樹,隻結了六串葡萄。葉清最近幾天常去山上看看,就怕被鳥雀給吃掉。
葉清昨天看著葡萄大部分都紫了,今天帶著葉大郎去山上摘葡萄。
兩人走到山上,遠遠的就看到葡萄架子上的幾串葡萄,全部變紫了。
葉大郎拿起山上的梯子,快速的爬到葡萄架上,小心翼翼的摘下幾串葡萄。
忍不住先摘下一顆嚐嚐味道,“清丫好甜,味道真不錯,這幾棵葡萄樹買的好。”
葉清在樹下看著葉大郎吃的香甜,有些心急。“哥,你快下來,讓我也嚐嚐。”
葉大郎把葡萄放在帶上來的籃子裏,又小心翼翼地從梯子上下來。
葉清鬆開扶梯子的手,接過葉大郎手裏的籃子。摘下一顆,在身上蹭了蹭,放到嘴裏,山上的葡萄沒有打藥,直接吃也很放心。
“真的很好吃。”葉清又捏起一粒葡萄。
葡萄的味道清新爽口,甜而不膩,果肉飽滿,口感鮮美多汁,還有淡淡的果香,吃了一顆,還想再吃一顆。
葉大郎看妹妹吃的香甜,又把梯子放到另一棵葡萄樹上,把熟的葡萄都摘了下來,兩人才提著葡萄下了山。
兩人到了家,先把葡萄洗幹淨,放兩串在井裏冰著,又拿了一串去給外公外婆送過去。
其他幾家沒有送,他們今年都種了葡萄,剛才路過的時候看著馬上也要熟了。
葉清已經開始期待明年葡萄的收獲,可以一次吃個夠,不用像今年一樣,隻能嚐嚐味道。
葉老漢和李氏嚐了幾顆,就不吃了。葉清知道爺爺奶奶是不舍得吃,想要留給他們多吃點。
今年葡萄結的少,就不給衛家送了,等明年結的多的時候再送。
幾棵葡萄樹結的葡萄,他們都嚐了,味道很不錯。
明年找這個賣樹的掌櫃,再買一些其他的果樹苗,他們家的樹質量還是不錯的。
後院葉清的兔子已經滿籠,最近地裏太忙了,葉老大沒有空幫她去賣。
又有幾隻兔子生了小兔子,後院實在沒有地方放了。葉老大早上從瓜地裏回來,先幫葉清去賣兔子。
青雲齋給的價格很公正,葉老大沒有再找其他收兔子的,一直和他們合作。
青雲齋的夥計熟練的稱著兔子,葉老大來送了很多次兔子,兩人已經很熟了。
等夥計把錢給了葉老大,葉老大接過錢就要出門。
正好遇見從外麵進來的掌櫃的,葉老大不著急走了,和掌櫃的聊起來。
“葉兄弟,你現在幹的不錯呀,聽說武安城裏有名的西瓜,就是你種出來的。”青雲齋掌櫃想再確認確認。
“掌櫃的過獎了,我也是種著試試,要不是荒地,我也不舍得種西瓜。”葉老大還是和大部分人一個想法,糧食最重要。
“葉兄弟,你明年還種嗎?”
“明年還種,可能我們村裏人都會種一點。”葉老大實誠的說著打算。
“葉兄弟不瞞你說,我們商隊也做西瓜生意。你看明年我們合作一下,放心價格不會少的。”
葉老大很高興,他相信青雲齋。“掌櫃的,聽到你這句話,我心裏就有底了,明年村裏多種點,你能收多少?”
掌櫃的對靠山村還是有點了解的,整個村子全種西瓜,他也能拿得下。
葉老大本來還擔心,村裏人都種西瓜和甜瓜,武安城會吃不下,這下放心多了。
回去就跟村裏人說,明年荒地種西瓜,銷路已經找到了。
葉老大回去的路上,心情很好,給家裏的每個人都帶了一份禮物,各式各樣的糕點。
“爹你怎麽買了這麽多好吃的?好開心。”葉青幫著把東西拎進屋,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栗子糕,先吃了一塊。
“今天高興,青雲齋掌櫃的,願意收我們村明年的西瓜。不用擔心村裏人種了賣不出去,算是一大喜事。”
葉清聽著高興,她比葉老大想得多。
今年西瓜價格高,明年種的肯定多,武安城就這麽大,西瓜價格會跌下來。
有青雲齋兜底,他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種。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天快要過去了,西瓜秧慢慢變黃,最後一批西瓜馬上要摘了。
這批西瓜賣完,今年就沒有了。再吃隻能等明年,雖然最後一批西瓜味道不如前麵的,還是有很多人搶著買。
最後一批西瓜賣完了,葉老大有空算算賬。
三畝西瓜和三畝甜瓜,掙了差不多有快十兩銀子。但西瓜種子本錢也高,除去成本掙了有六七兩銀子,已經很不錯了。
葉大郎的婚事定在秋後,也沒多長時間,趁著有空,先讓葉老二打點家具。
去年打的不全,今年再添點。葉家院子大,房子蓋的也大,說是一間,其實有兩間的大小。
再添個衣櫃,還要有梳妝台,桌椅也要一套。能想到的都幫著置辦了,沒想到的,以後想到再做。
葉清和周氏還去了趟城裏,去布莊買了點帶瑕疵的布,做隔斷。
一間房子隔成兩間,裏麵做臥室,外麵可以做針線。來個人,也能坐下聊會天。
葉老大還去買了兩塊宅基地,他們家已經是最外邊了。
後邊在建房,挨著最外邊繼續往外建,兩處宅基地緊挨著家裏。
以後另外兩個孩子成了親,就分家讓他們住那裏。
棉花開了,全家又去地裏拾棉花。這個活幹的慢,開的每一朵花,都要扯出裏麵的棉花。
葉清戴著帽子感覺都曬黑了,每人負責兩排棉花,枯燥又無聊。
棉花每天都在開,每天都要來撿棉花,葉清後悔自己不是學機械的,發明個自動收棉花機。
這個想法隻出現了一秒鍾,就跑沒影了,沒有電和油,發明出來也沒用。
幸好隻有三畝棉花地,每天過來半天就差不多了。忙完棉花地,還要去林地忙活。
隻是這兩天牛有點躁動,葉老大帶著去了一趟城裏,回來就好了。
山上的葡萄熟了,今年剛栽的幾棵葡萄樹,隻結了六串葡萄。葉清最近幾天常去山上看看,就怕被鳥雀給吃掉。
葉清昨天看著葡萄大部分都紫了,今天帶著葉大郎去山上摘葡萄。
兩人走到山上,遠遠的就看到葡萄架子上的幾串葡萄,全部變紫了。
葉大郎拿起山上的梯子,快速的爬到葡萄架上,小心翼翼的摘下幾串葡萄。
忍不住先摘下一顆嚐嚐味道,“清丫好甜,味道真不錯,這幾棵葡萄樹買的好。”
葉清在樹下看著葉大郎吃的香甜,有些心急。“哥,你快下來,讓我也嚐嚐。”
葉大郎把葡萄放在帶上來的籃子裏,又小心翼翼地從梯子上下來。
葉清鬆開扶梯子的手,接過葉大郎手裏的籃子。摘下一顆,在身上蹭了蹭,放到嘴裏,山上的葡萄沒有打藥,直接吃也很放心。
“真的很好吃。”葉清又捏起一粒葡萄。
葡萄的味道清新爽口,甜而不膩,果肉飽滿,口感鮮美多汁,還有淡淡的果香,吃了一顆,還想再吃一顆。
葉大郎看妹妹吃的香甜,又把梯子放到另一棵葡萄樹上,把熟的葡萄都摘了下來,兩人才提著葡萄下了山。
兩人到了家,先把葡萄洗幹淨,放兩串在井裏冰著,又拿了一串去給外公外婆送過去。
其他幾家沒有送,他們今年都種了葡萄,剛才路過的時候看著馬上也要熟了。
葉清已經開始期待明年葡萄的收獲,可以一次吃個夠,不用像今年一樣,隻能嚐嚐味道。
葉老漢和李氏嚐了幾顆,就不吃了。葉清知道爺爺奶奶是不舍得吃,想要留給他們多吃點。
今年葡萄結的少,就不給衛家送了,等明年結的多的時候再送。
幾棵葡萄樹結的葡萄,他們都嚐了,味道很不錯。
明年找這個賣樹的掌櫃,再買一些其他的果樹苗,他們家的樹質量還是不錯的。
後院葉清的兔子已經滿籠,最近地裏太忙了,葉老大沒有空幫她去賣。
又有幾隻兔子生了小兔子,後院實在沒有地方放了。葉老大早上從瓜地裏回來,先幫葉清去賣兔子。
青雲齋給的價格很公正,葉老大沒有再找其他收兔子的,一直和他們合作。
青雲齋的夥計熟練的稱著兔子,葉老大來送了很多次兔子,兩人已經很熟了。
等夥計把錢給了葉老大,葉老大接過錢就要出門。
正好遇見從外麵進來的掌櫃的,葉老大不著急走了,和掌櫃的聊起來。
“葉兄弟,你現在幹的不錯呀,聽說武安城裏有名的西瓜,就是你種出來的。”青雲齋掌櫃想再確認確認。
“掌櫃的過獎了,我也是種著試試,要不是荒地,我也不舍得種西瓜。”葉老大還是和大部分人一個想法,糧食最重要。
“葉兄弟,你明年還種嗎?”
“明年還種,可能我們村裏人都會種一點。”葉老大實誠的說著打算。
“葉兄弟不瞞你說,我們商隊也做西瓜生意。你看明年我們合作一下,放心價格不會少的。”
葉老大很高興,他相信青雲齋。“掌櫃的,聽到你這句話,我心裏就有底了,明年村裏多種點,你能收多少?”
掌櫃的對靠山村還是有點了解的,整個村子全種西瓜,他也能拿得下。
葉老大本來還擔心,村裏人都種西瓜和甜瓜,武安城會吃不下,這下放心多了。
回去就跟村裏人說,明年荒地種西瓜,銷路已經找到了。
葉老大回去的路上,心情很好,給家裏的每個人都帶了一份禮物,各式各樣的糕點。
“爹你怎麽買了這麽多好吃的?好開心。”葉青幫著把東西拎進屋,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栗子糕,先吃了一塊。
“今天高興,青雲齋掌櫃的,願意收我們村明年的西瓜。不用擔心村裏人種了賣不出去,算是一大喜事。”
葉清聽著高興,她比葉老大想得多。
今年西瓜價格高,明年種的肯定多,武安城就這麽大,西瓜價格會跌下來。
有青雲齋兜底,他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種。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天快要過去了,西瓜秧慢慢變黃,最後一批西瓜馬上要摘了。
這批西瓜賣完,今年就沒有了。再吃隻能等明年,雖然最後一批西瓜味道不如前麵的,還是有很多人搶著買。
最後一批西瓜賣完了,葉老大有空算算賬。
三畝西瓜和三畝甜瓜,掙了差不多有快十兩銀子。但西瓜種子本錢也高,除去成本掙了有六七兩銀子,已經很不錯了。
葉大郎的婚事定在秋後,也沒多長時間,趁著有空,先讓葉老二打點家具。
去年打的不全,今年再添點。葉家院子大,房子蓋的也大,說是一間,其實有兩間的大小。
再添個衣櫃,還要有梳妝台,桌椅也要一套。能想到的都幫著置辦了,沒想到的,以後想到再做。
葉清和周氏還去了趟城裏,去布莊買了點帶瑕疵的布,做隔斷。
一間房子隔成兩間,裏麵做臥室,外麵可以做針線。來個人,也能坐下聊會天。
葉老大還去買了兩塊宅基地,他們家已經是最外邊了。
後邊在建房,挨著最外邊繼續往外建,兩處宅基地緊挨著家裏。
以後另外兩個孩子成了親,就分家讓他們住那裏。
棉花開了,全家又去地裏拾棉花。這個活幹的慢,開的每一朵花,都要扯出裏麵的棉花。
葉清戴著帽子感覺都曬黑了,每人負責兩排棉花,枯燥又無聊。
棉花每天都在開,每天都要來撿棉花,葉清後悔自己不是學機械的,發明個自動收棉花機。
這個想法隻出現了一秒鍾,就跑沒影了,沒有電和油,發明出來也沒用。
幸好隻有三畝棉花地,每天過來半天就差不多了。忙完棉花地,還要去林地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