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誤區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是帶粉條給你看看的,我們作坊裏產的,你看看質量。”葉清笑嘻嘻的遞過去。
雜貨鋪掌櫃的好奇的接過來看了看,又拿起自家店裏賣的,感覺差不多。
“小姑娘,你這個多少錢一斤。”
“二十六文一斤,絕對新鮮,都是本月現做的。”
掌櫃的有些心動,他從其他人那裏進的,三十四文一斤。這一斤能省八文,多賣幾斤,就能多掙一些錢。
掌櫃的眼珠子一動,不動聲色的講價。“再便宜點,你這也沒人吃過,誰知道好不好呢。”
“掌櫃的,你摸摸手感,絕對差不了。”
兩人一來一回講著價,最後葉清像是被說的沒辦法了,降到二十三文一斤。
雜貨鋪掌櫃的看著葉清懊惱的神色,心裏高興,這次是占到大便宜,痛快的訂了一百斤。
葉清帶著葉玄走出鋪子,離得遠了,才露出笑容。
兩人講價的時候,葉玄根本插不上話。也不敢多說,擔心打亂葉清的計劃。
葉清又走了三家,有兩家訂了粉條,畢竟一斤價格便宜十文,比平時賺的多。
葉玄佩服的看著葉清,一天的功夫定出去一半的存貨。
兩人各點了一碗麵,吃完後去城門口等村裏人,等了一刻鍾,就看到葉老大從城門口出來。
一行人坐著牛車回家,到了村子,兩人分開,各自回家。
劉豹一大早就來拉粉條,兩斤一捆,給了五十捆。
給兩家店鋪的粉條,葉清讓五哥給帶過去,他們去讀書經過兩家店。
劉豹兄弟確實能吃苦,用籃子拎著,走街串巷的去賣,兩天一百斤賣完。
有了幾個固定的客源,葉清也不再去找新客戶。
她要存點粉條,過年的時候用量最大,包餃子都會放點粉條。
家裏的白心紅薯很快就用了,葉二叔和葉三叔把家裏的紅薯推過來。
知道葉清在存貨,都讓她賣掉了再給錢,家裏不缺錢用。
不過葉清存貨的想法落空,劉豹的生意徹底火了,城裏大部分商家都找柳豹訂貨。
葉清改變策略,開始全力生產,隻是人太少,根本供不上貨。
葉清給幾人加了工資,晚上多幹一個時辰,產量增多,勉強供上。
這個場麵維持了兩天又被打破,劉豹兄弟多,吃下了大半個武安城市場。
“清丫,你看看能不能多做點,趁著年前,多掙點錢,也讓兄弟們有錢娶媳婦。”劉豹自己成親後,想給兄弟們成家。
葉清很焦急,她的作坊已經盡力,連續七八天每天多幹一個時辰。
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麵色透著疲憊。
幾個嬸子年紀大了,萬一累出問題,自己於心不忍。
頂著壓力恢複原來的工作時間,隻是劉豹開始不滿。
拿不到貨,他們就少掙一天的錢。
劉豹親自找了過來,“清丫,你們多招點人,有錢掙不到,心裏難受。”
葉清也是這個想法,經過這次交談,她決定招人。
葉清放出招工信息,村裏幾個交好的嬸子和嫂子就找了過來。
每個崗位招了兩人,三人配合著幹活,每天的產出有兩百多斤。
產量跟上後,劉豹沒再來找自己。隻是訂單量逐日增加。
訂單成本,還有作坊裏的大小事情,都來找葉清。
葉清感覺自己從早上睜開眼就開始忙,到晚上下工還忙不完。
“清丫,最近瘦了,活是幹不完的,平時多歇歇。”周氏心疼的看著葉清的小臉。
“清丫,你的管理出了問題。燒炭是村裏的大事,你看裏正每天也不是很忙。”葉老大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
葉清愣住了,腦子裏複盤自己最近做的事情。
是的自己走入一個誤區,凡事都是親力親為,這樣不僅做不好,還會搞得大家都累。
“爹娘我想明白了,是我以前想岔了。”葉清誠懇道歉。
葉清想明白後,去找兩個姐姐。
“姐,你們想出去上工嗎,我那裏想招兩個人,幫著管理作坊。”葉清想讓姐姐去學習學習,以後嫁人後,多個出路。
葉湘和葉汐相互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裏的想法。
她們願意去上工,每天在家不是繡花就是做飯,日子一成不變,一眼能看到老。
兩人同時點頭,就怕晚了,葉清就不要自己。
葉清看到兩人的反應很滿意,她給兩個姐姐一個選擇,這個結果是她願意看到的。
葉汐年紀大點,她負責出料。葉湘負責庫房入庫。葉玄負責人工管理,作坊裏有事可以直接著找這三人。
解決不掉的,再來找葉清。這樣一天下來,葉清成了作坊裏最閑的人。
兩人剛開始有些生疏,還會弄亂流程,等適應了一段時間,作坊變得井井有條。
有時候葉清有事,一天不過來,作坊依然照常運轉。
葉汐和葉湘,適應了半個月,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似的。
作坊的工序,也變得簡單有序。葉玄還給幹活的人排了輪流休息,確保每天都有人上班。
月底發工錢的時候,葉湘拿著手裏的兩百文,給葉清說著悄悄話。
“清丫,這是我在外麵掙到的第一筆錢,你要什麽禮物嗎,我送給你。”
葉清看著堂姐興奮的模樣,沒說自己拿分紅,工資更高。
而是恭喜和鼓勵她,隻要她掙的多,以後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葉湘想的少,把錢又遞給葉清。“清丫我肯定會亂花,能不能先存到你這裏。”
葉清哭笑不得的看著兩個姐姐,感覺自己是姐姐,她們是妹妹。
葉清還是答應了葉湘的請求,每月給她五十文的零花錢,剩下的幫她存起來,以後當嫁妝。
葉汐猶豫了一下,想想家裏的情況,不差她這點錢,也存在葉清這。
兩人現在上工最大的樂趣就是存銀子,多上一天,就多存一點。
兩人性格和葉清越來越相似,待人接物越來越有條理,做事情越來越果斷。
家裏人看著三個姑娘的變化,心裏是願意的,隻要自己立得起來,以後日子過不差。
雜貨鋪掌櫃的好奇的接過來看了看,又拿起自家店裏賣的,感覺差不多。
“小姑娘,你這個多少錢一斤。”
“二十六文一斤,絕對新鮮,都是本月現做的。”
掌櫃的有些心動,他從其他人那裏進的,三十四文一斤。這一斤能省八文,多賣幾斤,就能多掙一些錢。
掌櫃的眼珠子一動,不動聲色的講價。“再便宜點,你這也沒人吃過,誰知道好不好呢。”
“掌櫃的,你摸摸手感,絕對差不了。”
兩人一來一回講著價,最後葉清像是被說的沒辦法了,降到二十三文一斤。
雜貨鋪掌櫃的看著葉清懊惱的神色,心裏高興,這次是占到大便宜,痛快的訂了一百斤。
葉清帶著葉玄走出鋪子,離得遠了,才露出笑容。
兩人講價的時候,葉玄根本插不上話。也不敢多說,擔心打亂葉清的計劃。
葉清又走了三家,有兩家訂了粉條,畢竟一斤價格便宜十文,比平時賺的多。
葉玄佩服的看著葉清,一天的功夫定出去一半的存貨。
兩人各點了一碗麵,吃完後去城門口等村裏人,等了一刻鍾,就看到葉老大從城門口出來。
一行人坐著牛車回家,到了村子,兩人分開,各自回家。
劉豹一大早就來拉粉條,兩斤一捆,給了五十捆。
給兩家店鋪的粉條,葉清讓五哥給帶過去,他們去讀書經過兩家店。
劉豹兄弟確實能吃苦,用籃子拎著,走街串巷的去賣,兩天一百斤賣完。
有了幾個固定的客源,葉清也不再去找新客戶。
她要存點粉條,過年的時候用量最大,包餃子都會放點粉條。
家裏的白心紅薯很快就用了,葉二叔和葉三叔把家裏的紅薯推過來。
知道葉清在存貨,都讓她賣掉了再給錢,家裏不缺錢用。
不過葉清存貨的想法落空,劉豹的生意徹底火了,城裏大部分商家都找柳豹訂貨。
葉清改變策略,開始全力生產,隻是人太少,根本供不上貨。
葉清給幾人加了工資,晚上多幹一個時辰,產量增多,勉強供上。
這個場麵維持了兩天又被打破,劉豹兄弟多,吃下了大半個武安城市場。
“清丫,你看看能不能多做點,趁著年前,多掙點錢,也讓兄弟們有錢娶媳婦。”劉豹自己成親後,想給兄弟們成家。
葉清很焦急,她的作坊已經盡力,連續七八天每天多幹一個時辰。
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麵色透著疲憊。
幾個嬸子年紀大了,萬一累出問題,自己於心不忍。
頂著壓力恢複原來的工作時間,隻是劉豹開始不滿。
拿不到貨,他們就少掙一天的錢。
劉豹親自找了過來,“清丫,你們多招點人,有錢掙不到,心裏難受。”
葉清也是這個想法,經過這次交談,她決定招人。
葉清放出招工信息,村裏幾個交好的嬸子和嫂子就找了過來。
每個崗位招了兩人,三人配合著幹活,每天的產出有兩百多斤。
產量跟上後,劉豹沒再來找自己。隻是訂單量逐日增加。
訂單成本,還有作坊裏的大小事情,都來找葉清。
葉清感覺自己從早上睜開眼就開始忙,到晚上下工還忙不完。
“清丫,最近瘦了,活是幹不完的,平時多歇歇。”周氏心疼的看著葉清的小臉。
“清丫,你的管理出了問題。燒炭是村裏的大事,你看裏正每天也不是很忙。”葉老大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
葉清愣住了,腦子裏複盤自己最近做的事情。
是的自己走入一個誤區,凡事都是親力親為,這樣不僅做不好,還會搞得大家都累。
“爹娘我想明白了,是我以前想岔了。”葉清誠懇道歉。
葉清想明白後,去找兩個姐姐。
“姐,你們想出去上工嗎,我那裏想招兩個人,幫著管理作坊。”葉清想讓姐姐去學習學習,以後嫁人後,多個出路。
葉湘和葉汐相互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裏的想法。
她們願意去上工,每天在家不是繡花就是做飯,日子一成不變,一眼能看到老。
兩人同時點頭,就怕晚了,葉清就不要自己。
葉清看到兩人的反應很滿意,她給兩個姐姐一個選擇,這個結果是她願意看到的。
葉汐年紀大點,她負責出料。葉湘負責庫房入庫。葉玄負責人工管理,作坊裏有事可以直接著找這三人。
解決不掉的,再來找葉清。這樣一天下來,葉清成了作坊裏最閑的人。
兩人剛開始有些生疏,還會弄亂流程,等適應了一段時間,作坊變得井井有條。
有時候葉清有事,一天不過來,作坊依然照常運轉。
葉汐和葉湘,適應了半個月,整個人像換了個人似的。
作坊的工序,也變得簡單有序。葉玄還給幹活的人排了輪流休息,確保每天都有人上班。
月底發工錢的時候,葉湘拿著手裏的兩百文,給葉清說著悄悄話。
“清丫,這是我在外麵掙到的第一筆錢,你要什麽禮物嗎,我送給你。”
葉清看著堂姐興奮的模樣,沒說自己拿分紅,工資更高。
而是恭喜和鼓勵她,隻要她掙的多,以後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葉湘想的少,把錢又遞給葉清。“清丫我肯定會亂花,能不能先存到你這裏。”
葉清哭笑不得的看著兩個姐姐,感覺自己是姐姐,她們是妹妹。
葉清還是答應了葉湘的請求,每月給她五十文的零花錢,剩下的幫她存起來,以後當嫁妝。
葉汐猶豫了一下,想想家裏的情況,不差她這點錢,也存在葉清這。
兩人現在上工最大的樂趣就是存銀子,多上一天,就多存一點。
兩人性格和葉清越來越相似,待人接物越來越有條理,做事情越來越果斷。
家裏人看著三個姑娘的變化,心裏是願意的,隻要自己立得起來,以後日子過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