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山神廟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清不放心,以前看電視的時候,被綁的人,會偷偷解開,這十幾個人根本對付不了這些人。
葉清讓人去砍藤條,每個人從頭到腳綁起來,隻露個腦袋在外麵。
一根繩子不保險,又綁了幾根,就算是他能割開一根,還有幾根。
又從包裏拿出黑藥丸,每人喂了一顆。
這些人絕望了,他們是遇到一群什麽人。他們是土匪還是自己是土匪,一時之間懷疑起來。
隔一個時辰,讓人去扯扯他們身上的繩子,有鬆動的,就再加一根。
山寨不遠,葉清幾人等的焦急,兩個時辰了,他們還沒回來。
又等了一會,還沒回來。葉清把刀疤男拉出來,扯掉堵在嘴裏的布,又細細的問了一遍,得知留在寨子的都不是厲害的,才放下心。
又等了一柱香的時間,才看到遠處有人影晃動。
留下的人戒備的看著來人,等人走近了,才看清來人。
“舅舅,你們怎麽才回來。”葉清連忙迎上去。
“都是這些人耽誤的,有個人沒在寨子裏,等了他一會。”周大舅舅指指後麵栓著的十幾個人。
“快走吧,天不早了,看著陰沉沉的,感覺要下雨。”葉三叔提醒著。
周義把幾個年輕的人挑出來,腰上綁上繩子,手也捆上,在前麵幫著拉車。
葉大郎帶了兩人,先去前麵探路,尋找住宿的地方。
晚上在山林裏活動,特別是陌生的山林,很危險。
天空迅速陰暗下來,空氣變得濕潤,狂風吹起,大雨即將來臨。
“大郎還沒回來,馬上要下雨了。”葉三叔著急的張望著。
“沒來呢,先把雨布都蓋上。”
說幹就幹,停下車子,把車子全都蓋上。
葉清和葉玄也把他們帶來的粉條和紅薯幹,全都包好,又在上麵蓋了一層。
又把蓑衣和鬥笠拿出來,放在車子最上麵,一旦下雨,直接穿上。
天陰的更厲害了,葉清焦急的看著前方,擔心哥哥下雨沒有蓑衣。
牛車還在向前走,那些土匪知道這一行人,不會給他們蓑衣穿,使勁拉著車,快速往前走。
“三叔,前麵有個山神廟,我們快點。”葉大郎腳步匆匆的回來。
一行人精神一振,加快速度往前走。
葉大郎去幫葉清趕車,他們兩個,一個人小,一個腿腳不方便。
緊趕慢趕,在大雨落下前的最後一刻,進了山神廟。
山神廟裏已經有幾個人,看著一行人全是漢子,還有幾人被綁著手腳,嚇得往角落裏躲了躲。
葉清也沒解釋,出門在外,不知道遇到的是什麽人。
劫路的一行人又被全身綁起來,靠山村裏人生火做飯。
吃過飯,天也黑了,把帶來的鋪蓋鋪在地上,留了幾人守夜,其他人躺下睡著了。
到了半夜,葉清被哼哼聲吵醒。坐起身,左右張望,就見角落裏那一行人,躺著睡著的一個小男孩小聲的哼哼著。
不知道他的家人是不是太累了,沒有聽到孩子的哼哼聲。
葉清披上衣服,小心的走過去,剛走兩步,男孩的父親像是聽到聲音,睜開眼盯著葉清。
葉清腳步一頓,指了指孩子,“他好像不舒服,你快看看他。”
說完起身回去了,躺回自己的被窩。
男孩的父親,看著葉清回去,才放鬆警惕。立馬看向孩子,摸了摸孩子的額頭,燙的厲害。
角落裏騷動起來,一個婦人被搖醒,抱著孩子大呼小叫起來。
守夜的看著葉清回來了,也沒管那邊的事情。
葉清剛躺下睡著,又被一陣說話的聲音吵醒。
“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
葉清抬起頭看了一眼,是那個孩子的父親。
葉老三也不是見死不救的人,隻是他們身上都沒帶這種藥。
葉清走到葉大郎身後,小聲的問著情況。
原來孩子白天受涼,晚上發起燒。他們身上沒帶藥,來這裏問問有沒有藥。
葉清想了想自己的藥包,周氏好像幫她準備了。
出門之前,葉老大專門去了一趟林大夫那裏,常用的藥都給了一份。
葉清翻出藥包,把裏麵的藥給了那一家。
“這是大人用的,沒有孩子用的,你們要不要。”
“要要要,先用一點,明天去城裏找大夫,謝謝你,今天算是遇到貴人了。”孩子的父親接過藥,跑回角落。
後續葉清沒有再管嗎,看看天色還早,又躺回去睡了。
晚上守夜,不用葉清。她早上早起一會,幫著準備早飯。
做好吃食,分成兩批吃飯。再給這些抓到的人做了點,每人吃個五分飽。
雨昨天晚上就停了,吃完飯,他們準備繼續啟程。
角落裏的那一家也收拾好了,過來和葉清打招呼。
“小姑娘,昨天真的太感謝你了,幸虧你喊醒了我,才救下我兒子。”
葉清覺得自己沒做什麽,“不用謝,正好手裏有藥。”
“你們去哪,我們去楊城。”
葉清很驚喜,“我們也去楊城,你知道路嗎。”
“我家在楊城,這次是出來探親,被雨耽擱在山上,你們和我一起走吧,下了山就到了。”
“大叔,謝謝你,麻煩你了。”
“那有什麽麻煩的,舉手之勞。那些綁著的人是誰,要是不方便,可以不說。”孩子的父親好奇的打聽著。
葉清沒瞞著,“山匪,劫路搶我們的東西,被我們抓住,準備交給縣衙。”
一聽山匪,嚇得男孩的父親往後退了一步,又看到綁著的繩,心裏安穩了。
孩子的一家在前麵帶路,他們在後麵跟著,天黑前到了楊城。
進城的時候,還引起了一陣騷亂。看著四十幾個人,綁著這麽多人過來,守門的衙役把他們圍住。
“你們是什麽人。”
葉老三趕緊出來解釋,“大人,這些是我們抓住的山匪。我們來楊城做生意,路上遇到他們劫貨,就把他們都抓來了。”
衙役聽著新奇,趕緊派人去衙門匯報,但還是圍著他們不動。
等了一會,又來了一隊衙役,帶著一行人去了衙門。
葉清讓人去砍藤條,每個人從頭到腳綁起來,隻露個腦袋在外麵。
一根繩子不保險,又綁了幾根,就算是他能割開一根,還有幾根。
又從包裏拿出黑藥丸,每人喂了一顆。
這些人絕望了,他們是遇到一群什麽人。他們是土匪還是自己是土匪,一時之間懷疑起來。
隔一個時辰,讓人去扯扯他們身上的繩子,有鬆動的,就再加一根。
山寨不遠,葉清幾人等的焦急,兩個時辰了,他們還沒回來。
又等了一會,還沒回來。葉清把刀疤男拉出來,扯掉堵在嘴裏的布,又細細的問了一遍,得知留在寨子的都不是厲害的,才放下心。
又等了一柱香的時間,才看到遠處有人影晃動。
留下的人戒備的看著來人,等人走近了,才看清來人。
“舅舅,你們怎麽才回來。”葉清連忙迎上去。
“都是這些人耽誤的,有個人沒在寨子裏,等了他一會。”周大舅舅指指後麵栓著的十幾個人。
“快走吧,天不早了,看著陰沉沉的,感覺要下雨。”葉三叔提醒著。
周義把幾個年輕的人挑出來,腰上綁上繩子,手也捆上,在前麵幫著拉車。
葉大郎帶了兩人,先去前麵探路,尋找住宿的地方。
晚上在山林裏活動,特別是陌生的山林,很危險。
天空迅速陰暗下來,空氣變得濕潤,狂風吹起,大雨即將來臨。
“大郎還沒回來,馬上要下雨了。”葉三叔著急的張望著。
“沒來呢,先把雨布都蓋上。”
說幹就幹,停下車子,把車子全都蓋上。
葉清和葉玄也把他們帶來的粉條和紅薯幹,全都包好,又在上麵蓋了一層。
又把蓑衣和鬥笠拿出來,放在車子最上麵,一旦下雨,直接穿上。
天陰的更厲害了,葉清焦急的看著前方,擔心哥哥下雨沒有蓑衣。
牛車還在向前走,那些土匪知道這一行人,不會給他們蓑衣穿,使勁拉著車,快速往前走。
“三叔,前麵有個山神廟,我們快點。”葉大郎腳步匆匆的回來。
一行人精神一振,加快速度往前走。
葉大郎去幫葉清趕車,他們兩個,一個人小,一個腿腳不方便。
緊趕慢趕,在大雨落下前的最後一刻,進了山神廟。
山神廟裏已經有幾個人,看著一行人全是漢子,還有幾人被綁著手腳,嚇得往角落裏躲了躲。
葉清也沒解釋,出門在外,不知道遇到的是什麽人。
劫路的一行人又被全身綁起來,靠山村裏人生火做飯。
吃過飯,天也黑了,把帶來的鋪蓋鋪在地上,留了幾人守夜,其他人躺下睡著了。
到了半夜,葉清被哼哼聲吵醒。坐起身,左右張望,就見角落裏那一行人,躺著睡著的一個小男孩小聲的哼哼著。
不知道他的家人是不是太累了,沒有聽到孩子的哼哼聲。
葉清披上衣服,小心的走過去,剛走兩步,男孩的父親像是聽到聲音,睜開眼盯著葉清。
葉清腳步一頓,指了指孩子,“他好像不舒服,你快看看他。”
說完起身回去了,躺回自己的被窩。
男孩的父親,看著葉清回去,才放鬆警惕。立馬看向孩子,摸了摸孩子的額頭,燙的厲害。
角落裏騷動起來,一個婦人被搖醒,抱著孩子大呼小叫起來。
守夜的看著葉清回來了,也沒管那邊的事情。
葉清剛躺下睡著,又被一陣說話的聲音吵醒。
“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
葉清抬起頭看了一眼,是那個孩子的父親。
葉老三也不是見死不救的人,隻是他們身上都沒帶這種藥。
葉清走到葉大郎身後,小聲的問著情況。
原來孩子白天受涼,晚上發起燒。他們身上沒帶藥,來這裏問問有沒有藥。
葉清想了想自己的藥包,周氏好像幫她準備了。
出門之前,葉老大專門去了一趟林大夫那裏,常用的藥都給了一份。
葉清翻出藥包,把裏麵的藥給了那一家。
“這是大人用的,沒有孩子用的,你們要不要。”
“要要要,先用一點,明天去城裏找大夫,謝謝你,今天算是遇到貴人了。”孩子的父親接過藥,跑回角落。
後續葉清沒有再管嗎,看看天色還早,又躺回去睡了。
晚上守夜,不用葉清。她早上早起一會,幫著準備早飯。
做好吃食,分成兩批吃飯。再給這些抓到的人做了點,每人吃個五分飽。
雨昨天晚上就停了,吃完飯,他們準備繼續啟程。
角落裏的那一家也收拾好了,過來和葉清打招呼。
“小姑娘,昨天真的太感謝你了,幸虧你喊醒了我,才救下我兒子。”
葉清覺得自己沒做什麽,“不用謝,正好手裏有藥。”
“你們去哪,我們去楊城。”
葉清很驚喜,“我們也去楊城,你知道路嗎。”
“我家在楊城,這次是出來探親,被雨耽擱在山上,你們和我一起走吧,下了山就到了。”
“大叔,謝謝你,麻煩你了。”
“那有什麽麻煩的,舉手之勞。那些綁著的人是誰,要是不方便,可以不說。”孩子的父親好奇的打聽著。
葉清沒瞞著,“山匪,劫路搶我們的東西,被我們抓住,準備交給縣衙。”
一聽山匪,嚇得男孩的父親往後退了一步,又看到綁著的繩,心裏安穩了。
孩子的一家在前麵帶路,他們在後麵跟著,天黑前到了楊城。
進城的時候,還引起了一陣騷亂。看著四十幾個人,綁著這麽多人過來,守門的衙役把他們圍住。
“你們是什麽人。”
葉老三趕緊出來解釋,“大人,這些是我們抓住的山匪。我們來楊城做生意,路上遇到他們劫貨,就把他們都抓來了。”
衙役聽著新奇,趕緊派人去衙門匯報,但還是圍著他們不動。
等了一會,又來了一隊衙役,帶著一行人去了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