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三爺爺出山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二郎拿著幾副藥進來,葉大郎專門去說了感謝話。
葉清和葉二郎被謝的不好意思,“哥,平安是家裏的寶貝,我們都喜歡他,哪用這麽客氣。”
衛欣也從外麵進來,自從她到了季村,心裏就慌慌的,送了衣服,說了兩句話,心裏惦記著兒子,趕緊回來了。
衛欣進門就看見兒子沒精神的趴在大郎身上,拍拍身上的土,就要去抱兒子。
“大郎,孩子不舒服嗎。”
“發燒了,小林大夫來看過了,沒什麽事。我也剛進門,幸虧家裏人照顧。”
衛欣接過兒子,親了親他的臉蛋,抱著哄她。
平安看見衛欣,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可把她心疼壞了。
“平安乖,娘來了,我看看你手裏拿的什麽,是誰給你的玩具。”
平安的注意力被轉移開,也不哭了,啊啊的給衛欣看新得的玩具。
周氏把藥熬好,婆媳兩哄著他喝下,又抱著哄了一會,終於睡著了。
衛欣讓李氏幫著看著,她去幫婆婆做飯,一大家子的飯還沒做。
衛欣從雞棚裏抓了隻雞,讓葉大郎殺了,和蘑菇燉了一鍋,感謝家裏人對平安的照顧。
過了年後,周氏留了十隻雞和十隻鴨,剩下的都給了衛欣。
衛欣從她的雞棚裏抓的雞,家裏的雞都是留著生蛋的。
等吃了飯,天也不早了,累了一天 的葉清,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找裏正,隻能先去睡覺。
第二天一早,出了門看見大嫂抱著平安。
“大嫂平安好了嗎,昨天晚上鬧了嗎。”
“好多了,昨天喝了藥就不燒了,晚上也沒起燒。”
葉清摸了摸平安的小手,逗了逗他,再去洗漱。
洗漱好去堂屋吃早飯,“爹一會你陪我去趟裏正家,我找裏正爺爺有點事。”
葉老大沒有問什麽事,到那就能知道了,現在說一遍,一會還要說一遍,閨女多累啊。
其他人也沒開口問,還以為是作坊裏的事。
葉清沒在家裏說,是擔心成不了,家裏白高興一場。
兩人出了家門,葉老大關心閨女昨天在城裏玩的怎麽樣。
葉清小聲的把城裏街上的見聞說了說,葉老大經常去城裏,平時沒覺得稀罕,被閨女一說,好像和自己見到的不一樣。
“裏正爺爺在家嗎。”
“清丫,你裏正爺爺去議事廳了,有事去那裏找他吧。”
“奶奶,我有點事,那我先走了。”
兩人又往議事廳走,到那就看到裏正在門口和人說話。
裏正老遠就看到父女兩人,“你們這麽早去哪。”
“來找您有點事,咱進去說。”
接著父女兩人和門口一堆人打招呼,他們吃完飯在這裏聊天。
裏正領著兩人進了屋,“什麽事啊,這麽一大早就過來。”
葉清先去給裏正和葉老大泡了杯茶,再過來小聲的說了。
葉清說的時候,葉老大在喝水,他沒想到真有大事,剛聽了兩句,被驚的把剛喝進去的水,全部噴到地上。
兩人見識多,葉清一說,就能明白裏麵的利害關係。
“裏正,這事是好事啊,我們村子應該爭取爭取。”
裏正高興完開始發愁,“你沒聽說城裏的富人老爺開始宴請吳大人,我們哪有那個本事,左右吳大人的決定。”
“裏正爺爺,吳大人什麽時候調走。”
“八月底正式卸任,然後去任知府,就是咱們府城的知府。”
葉清眼睛一亮,心裏有了主意,隻是還不成熟。
“裏正爺爺,先找幾個懂的人,去河裏看看,我記得剛來的時候,看著有一處適合做碼頭的地方。”
裏正也想起那個地方,在他們和季村的中間,確實有個天然港灣。
裏正反應過來,先去看看那個地方合不合適,要是合適,才能想辦法。
“文寧,去把你三叔喊來,再去找幾個嘴巴緊的年輕人,我們去探探。”
葉老大答應的爽快,出門去找人。
裏正和葉清繼續商量後續,他們村有什麽能拿出來談條件的。
“裏正爺爺,你找我三爺爺做什麽。”葉清有些好奇。
“你們太小不知道,你三爺爺年輕的時候打漁養活家裏,水性最好。”
葉清有些著急,三爺爺快七十的人了,平時遇見她,就給她零嘴吃。
“裏正爺爺,我三爺爺年紀大了,不能下水,會生病的。”
裏正寵溺的看了一眼葉清,“你三爺爺沒有白疼你,還知道護著他呢。你三爺爺不下水,他常年在水裏討飯吃,水下什麽地形,在上麵也能看出幾分。”
葉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她著急了。
三爺爺是被大兒子葉文遠趕著牛車送過來的,葉老大喊的急,他走的慢,就讓兒子送過來。
“老三快進來,有點事要請你出山。”
“什麽事啊,我這一把年紀了,別耽誤了你的事。”
葉清站起來給兩人打招呼,三爺爺從口袋裏拿出來一把紅棗遞給她。
葉清甜甜的一笑,接過來在衣服上蹭了蹭,放到嘴裏吃起來。
“老三這孩子你沒白疼,剛才還護著著你呢。”
裏正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葉文遠得意的一笑,還是自家孩子貼心。
說笑完,裏正又把找合適地方建碼頭的事情說了一遍,囑咐他們不要往外說,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三爺爺神色凝重,知道關乎著村裏以後的發展,態度認真起來。
幾個年輕人很快就來了,在門口等著裏正吩咐。
葉文遠駕著一輛牛車,帶著兩個老人和葉清,其他人坐在葉老大的車上。
一群人沿著河邊慢慢走,三爺爺拿著一根三米長的棍子,邊走邊戳河底。
走了大約一裏路,這次探下去的棍子,沒有阻礙物。
葉老大拿了個杆子,放在這裏做標記,一群人繼續往前走。
後來的年輕人不知道什麽事,但他們信服裏正,也沒多問,讓做什麽做什麽。
三爺爺走了一會就上了牛車,葉文遠拿著棍子試著往前走。
遇到合適的地方,三爺爺才會下來看看。
一群人邊走邊停,從這裏到季村,一共標出三個合適的地方。
葉清和葉二郎被謝的不好意思,“哥,平安是家裏的寶貝,我們都喜歡他,哪用這麽客氣。”
衛欣也從外麵進來,自從她到了季村,心裏就慌慌的,送了衣服,說了兩句話,心裏惦記著兒子,趕緊回來了。
衛欣進門就看見兒子沒精神的趴在大郎身上,拍拍身上的土,就要去抱兒子。
“大郎,孩子不舒服嗎。”
“發燒了,小林大夫來看過了,沒什麽事。我也剛進門,幸虧家裏人照顧。”
衛欣接過兒子,親了親他的臉蛋,抱著哄她。
平安看見衛欣,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可把她心疼壞了。
“平安乖,娘來了,我看看你手裏拿的什麽,是誰給你的玩具。”
平安的注意力被轉移開,也不哭了,啊啊的給衛欣看新得的玩具。
周氏把藥熬好,婆媳兩哄著他喝下,又抱著哄了一會,終於睡著了。
衛欣讓李氏幫著看著,她去幫婆婆做飯,一大家子的飯還沒做。
衛欣從雞棚裏抓了隻雞,讓葉大郎殺了,和蘑菇燉了一鍋,感謝家裏人對平安的照顧。
過了年後,周氏留了十隻雞和十隻鴨,剩下的都給了衛欣。
衛欣從她的雞棚裏抓的雞,家裏的雞都是留著生蛋的。
等吃了飯,天也不早了,累了一天 的葉清,根本提不起精神去找裏正,隻能先去睡覺。
第二天一早,出了門看見大嫂抱著平安。
“大嫂平安好了嗎,昨天晚上鬧了嗎。”
“好多了,昨天喝了藥就不燒了,晚上也沒起燒。”
葉清摸了摸平安的小手,逗了逗他,再去洗漱。
洗漱好去堂屋吃早飯,“爹一會你陪我去趟裏正家,我找裏正爺爺有點事。”
葉老大沒有問什麽事,到那就能知道了,現在說一遍,一會還要說一遍,閨女多累啊。
其他人也沒開口問,還以為是作坊裏的事。
葉清沒在家裏說,是擔心成不了,家裏白高興一場。
兩人出了家門,葉老大關心閨女昨天在城裏玩的怎麽樣。
葉清小聲的把城裏街上的見聞說了說,葉老大經常去城裏,平時沒覺得稀罕,被閨女一說,好像和自己見到的不一樣。
“裏正爺爺在家嗎。”
“清丫,你裏正爺爺去議事廳了,有事去那裏找他吧。”
“奶奶,我有點事,那我先走了。”
兩人又往議事廳走,到那就看到裏正在門口和人說話。
裏正老遠就看到父女兩人,“你們這麽早去哪。”
“來找您有點事,咱進去說。”
接著父女兩人和門口一堆人打招呼,他們吃完飯在這裏聊天。
裏正領著兩人進了屋,“什麽事啊,這麽一大早就過來。”
葉清先去給裏正和葉老大泡了杯茶,再過來小聲的說了。
葉清說的時候,葉老大在喝水,他沒想到真有大事,剛聽了兩句,被驚的把剛喝進去的水,全部噴到地上。
兩人見識多,葉清一說,就能明白裏麵的利害關係。
“裏正,這事是好事啊,我們村子應該爭取爭取。”
裏正高興完開始發愁,“你沒聽說城裏的富人老爺開始宴請吳大人,我們哪有那個本事,左右吳大人的決定。”
“裏正爺爺,吳大人什麽時候調走。”
“八月底正式卸任,然後去任知府,就是咱們府城的知府。”
葉清眼睛一亮,心裏有了主意,隻是還不成熟。
“裏正爺爺,先找幾個懂的人,去河裏看看,我記得剛來的時候,看著有一處適合做碼頭的地方。”
裏正也想起那個地方,在他們和季村的中間,確實有個天然港灣。
裏正反應過來,先去看看那個地方合不合適,要是合適,才能想辦法。
“文寧,去把你三叔喊來,再去找幾個嘴巴緊的年輕人,我們去探探。”
葉老大答應的爽快,出門去找人。
裏正和葉清繼續商量後續,他們村有什麽能拿出來談條件的。
“裏正爺爺,你找我三爺爺做什麽。”葉清有些好奇。
“你們太小不知道,你三爺爺年輕的時候打漁養活家裏,水性最好。”
葉清有些著急,三爺爺快七十的人了,平時遇見她,就給她零嘴吃。
“裏正爺爺,我三爺爺年紀大了,不能下水,會生病的。”
裏正寵溺的看了一眼葉清,“你三爺爺沒有白疼你,還知道護著他呢。你三爺爺不下水,他常年在水裏討飯吃,水下什麽地形,在上麵也能看出幾分。”
葉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她著急了。
三爺爺是被大兒子葉文遠趕著牛車送過來的,葉老大喊的急,他走的慢,就讓兒子送過來。
“老三快進來,有點事要請你出山。”
“什麽事啊,我這一把年紀了,別耽誤了你的事。”
葉清站起來給兩人打招呼,三爺爺從口袋裏拿出來一把紅棗遞給她。
葉清甜甜的一笑,接過來在衣服上蹭了蹭,放到嘴裏吃起來。
“老三這孩子你沒白疼,剛才還護著著你呢。”
裏正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葉文遠得意的一笑,還是自家孩子貼心。
說笑完,裏正又把找合適地方建碼頭的事情說了一遍,囑咐他們不要往外說,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三爺爺神色凝重,知道關乎著村裏以後的發展,態度認真起來。
幾個年輕人很快就來了,在門口等著裏正吩咐。
葉文遠駕著一輛牛車,帶著兩個老人和葉清,其他人坐在葉老大的車上。
一群人沿著河邊慢慢走,三爺爺拿著一根三米長的棍子,邊走邊戳河底。
走了大約一裏路,這次探下去的棍子,沒有阻礙物。
葉老大拿了個杆子,放在這裏做標記,一群人繼續往前走。
後來的年輕人不知道什麽事,但他們信服裏正,也沒多問,讓做什麽做什麽。
三爺爺走了一會就上了牛車,葉文遠拿著棍子試著往前走。
遇到合適的地方,三爺爺才會下來看看。
一群人邊走邊停,從這裏到季村,一共標出三個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