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全村買地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丫你的意思...”
“買地,趁著這裏還沒發現,先把地占下,當然不能全占,我們村沒人撐腰,靠近碼頭的地方,肯定保不住。”
裏正也給出了他的意見,“還是要買地,真的確定地方,那個時候中心位置加點價賣出去,其他地方肯定不能讓。”
“離河越近越好。”葉清補充。
裏正讓小孫子挨家挨戶通知,讓家裏主事的過來一趟。
裏正很少這樣通知,一般都是用銅鑼通知。
接到通知的,來的都很快,等到了議事廳,看著裏麵的陣仗,有點忐忑。
裏正看著最後一人進了門,讓人把議事廳大門關上。
“各位,今天讓大家過來,是有一個消息要通知。”
其他人安靜的聽著裏正說話,沒有一個走神的。
“這個消息有點不確定,各位出了這個門,就不要在和其他人說起。”
來的人臉色更加嚴肅,上次山匪襲村都沒這麽正式。
“清丫在城裏得了個消息,武安城要選地方建碼頭,我們村南有塊地方合適。”
聽到這話,來的人也沒什麽反應。有反應快的,問裏正。
“是不是要找人建碼頭,來村裏招工嗎。”
裏正看了那人一眼,是個腦子轉的快的。
“還沒確定地方,官老爺還沒發通知。”
裏正頓了頓,接著說,“我們村隻是有可能會被選到,今天找你們過來,是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裏正,什麽意見,我們都聽你的。”
裏正喝了口水,繼續說,“如果,我說的是如果,那塊地方建了碼頭,我們這邊的地就要漲價了,以後留著轉手賣或者建鋪子,都虧不了錢。”
“買啊,還猶豫什麽,多好的事。”有人發表意見。
但也有人很謹慎,“萬一不在這建碼頭,可能就白花了錢。”
王家族長從聽第一句話開始,就沒說什麽。
現在像是想通了什麽,“怎麽會白花錢呢,買到手的就是自己的,沒建碼頭,也能種地。”
葉清聽得直點頭,是這個道理,錢放手裏沒什麽用,拿出來買地或者買鋪子,才是最劃算的。
但是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葉清覺得買鋪子,還有可能會賠錢,買地完全沒有這個擔心。
裏正咳嗽了一聲,周圍討論的聲音沒有了。
“這個事情,你們心裏有數就行,買不買不強製,全看你們。”
裏正這樣說,來的人反而更拿不定主意。
王族長也不糾結,開口問葉清。
“清丫,我們村被選中的幾率大不大。”
葉清實話實說,“現在我有點想法,能增加一點成功的幾率,但是也不能確定。”
“清丫你買不買。”
“買啊,買了每年種的糧食也能賣不少錢。”葉清手裏存不住錢,有點錢不是開作坊就是買地。
裏正也不管他們,讓他們決定好了,願意買地的一起買。
他們村掙了錢,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買地的時候,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議事廳裏的會議散了,裏正先回去,其他人可以留下討論討論。
葉清定了心思,也跟著回家。
第二天一早,葉清把手裏的錢留下周轉的,全部拿去買地,買了有兩百畝。
這邊人口少,她的錢全部拿來買地,也隻占了一小部分。
村裏裏正和葉清是風向標,隻要他倆幹了,其他人不信也會買幾畝放著。
顧夫子和楊夫子,裏正單獨去找過他們,葉清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隻是看到顧夫子買了十畝地,楊夫子也把戶籍落在村裏,買了五畝地。
劉景幾個從衛所退下來的人,更是早早的把戶籍落在村裏,這次商量,也參與進來。
最後裏正統計了一下,村裏所有人家都買了地,差不多把碼頭兩邊一裏之內的地都占了下來。
裏正去城裏拿地契,遇到張衙役,還被打趣了一通。
現在武安城也傳出了消息,河邊要建碼頭。
裏正專門請張衙役喝了頓酒,也沒打聽出什麽有用的信息。
葉裏正回去又把人喊了過來,這次是商量村裏賬上的銀子。
村裏花錢的地方不多,除了給新生兒大米,就是私塾,一年也花不了多少。
大家都同意買地,地裏產出的糧食,還能給孩子發糧,不用再去城裏買。
等買完地,村裏人又把心思挪回地裏,畢竟這才是他們的立足之本。
這兩天家裏沒看見葉大郎,每天起床,葉大郎已經出了門。
這天葉清起了個大早,正好看見葉大郎推門要出去。
“大哥,你去哪。”
葉大郎回頭看見妹妹,“我去山上,我和林文誌在山上種了一片草藥,這幾天正是關鍵時刻,我們要盯著。”
葉清這才知道他在忙什麽,林家世代行醫,對草藥更加了解,兩人試著種了一些稍微貴點的藥材。
“你們晚上早點回來,一天都在山上,太累了。”
葉大郎不在意的擺擺手,和等在外麵的林文誌一起上了山。
家裏的幾個讀書人全部過了縣試,這兩天葉二叔和葉三叔陪著他們去考府試。
葉老漢和李氏在家很緊張,葉清帶著他們去新作坊看看。
葉清搬新作坊的時候,酒窖裏的酒沒有搬,以後可以來這裏出貨。
那邊續租到年前,隻把釀酒的工具搬了過來。
這兩天葉玄忙著麵試新人,作坊裏打算再招三十個人。
蚊香作坊這段時間生意很好,每個人幹活都拿提成,有的手腳快的,一天就能賺五十文。
一個成年男子,在城裏搬運貨物,一天也就能賺二十文。
葉清這幾天的心思不在作坊,她找人盯著衙門裏的動靜。
這個事情,肯定會在吳大人卸任前定下來。現在離卸任沒有幾個月了,應該有動作。
“清丫,我有個兄弟在別的村子,他給我說有一隊官兵,在河邊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做什麽。”王海從城裏回來,直接來找了葉清。
葉清精神一震,心裏一直惦記的事,馬上就到了關鍵時刻。
葉清謝了王海,讓他幫著在城裏打聽打聽,一共找到幾處合適的地方。
“買地,趁著這裏還沒發現,先把地占下,當然不能全占,我們村沒人撐腰,靠近碼頭的地方,肯定保不住。”
裏正也給出了他的意見,“還是要買地,真的確定地方,那個時候中心位置加點價賣出去,其他地方肯定不能讓。”
“離河越近越好。”葉清補充。
裏正讓小孫子挨家挨戶通知,讓家裏主事的過來一趟。
裏正很少這樣通知,一般都是用銅鑼通知。
接到通知的,來的都很快,等到了議事廳,看著裏麵的陣仗,有點忐忑。
裏正看著最後一人進了門,讓人把議事廳大門關上。
“各位,今天讓大家過來,是有一個消息要通知。”
其他人安靜的聽著裏正說話,沒有一個走神的。
“這個消息有點不確定,各位出了這個門,就不要在和其他人說起。”
來的人臉色更加嚴肅,上次山匪襲村都沒這麽正式。
“清丫在城裏得了個消息,武安城要選地方建碼頭,我們村南有塊地方合適。”
聽到這話,來的人也沒什麽反應。有反應快的,問裏正。
“是不是要找人建碼頭,來村裏招工嗎。”
裏正看了那人一眼,是個腦子轉的快的。
“還沒確定地方,官老爺還沒發通知。”
裏正頓了頓,接著說,“我們村隻是有可能會被選到,今天找你們過來,是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裏正,什麽意見,我們都聽你的。”
裏正喝了口水,繼續說,“如果,我說的是如果,那塊地方建了碼頭,我們這邊的地就要漲價了,以後留著轉手賣或者建鋪子,都虧不了錢。”
“買啊,還猶豫什麽,多好的事。”有人發表意見。
但也有人很謹慎,“萬一不在這建碼頭,可能就白花了錢。”
王家族長從聽第一句話開始,就沒說什麽。
現在像是想通了什麽,“怎麽會白花錢呢,買到手的就是自己的,沒建碼頭,也能種地。”
葉清聽得直點頭,是這個道理,錢放手裏沒什麽用,拿出來買地或者買鋪子,才是最劃算的。
但是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葉清覺得買鋪子,還有可能會賠錢,買地完全沒有這個擔心。
裏正咳嗽了一聲,周圍討論的聲音沒有了。
“這個事情,你們心裏有數就行,買不買不強製,全看你們。”
裏正這樣說,來的人反而更拿不定主意。
王族長也不糾結,開口問葉清。
“清丫,我們村被選中的幾率大不大。”
葉清實話實說,“現在我有點想法,能增加一點成功的幾率,但是也不能確定。”
“清丫你買不買。”
“買啊,買了每年種的糧食也能賣不少錢。”葉清手裏存不住錢,有點錢不是開作坊就是買地。
裏正也不管他們,讓他們決定好了,願意買地的一起買。
他們村掙了錢,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買地的時候,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議事廳裏的會議散了,裏正先回去,其他人可以留下討論討論。
葉清定了心思,也跟著回家。
第二天一早,葉清把手裏的錢留下周轉的,全部拿去買地,買了有兩百畝。
這邊人口少,她的錢全部拿來買地,也隻占了一小部分。
村裏裏正和葉清是風向標,隻要他倆幹了,其他人不信也會買幾畝放著。
顧夫子和楊夫子,裏正單獨去找過他們,葉清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隻是看到顧夫子買了十畝地,楊夫子也把戶籍落在村裏,買了五畝地。
劉景幾個從衛所退下來的人,更是早早的把戶籍落在村裏,這次商量,也參與進來。
最後裏正統計了一下,村裏所有人家都買了地,差不多把碼頭兩邊一裏之內的地都占了下來。
裏正去城裏拿地契,遇到張衙役,還被打趣了一通。
現在武安城也傳出了消息,河邊要建碼頭。
裏正專門請張衙役喝了頓酒,也沒打聽出什麽有用的信息。
葉裏正回去又把人喊了過來,這次是商量村裏賬上的銀子。
村裏花錢的地方不多,除了給新生兒大米,就是私塾,一年也花不了多少。
大家都同意買地,地裏產出的糧食,還能給孩子發糧,不用再去城裏買。
等買完地,村裏人又把心思挪回地裏,畢竟這才是他們的立足之本。
這兩天家裏沒看見葉大郎,每天起床,葉大郎已經出了門。
這天葉清起了個大早,正好看見葉大郎推門要出去。
“大哥,你去哪。”
葉大郎回頭看見妹妹,“我去山上,我和林文誌在山上種了一片草藥,這幾天正是關鍵時刻,我們要盯著。”
葉清這才知道他在忙什麽,林家世代行醫,對草藥更加了解,兩人試著種了一些稍微貴點的藥材。
“你們晚上早點回來,一天都在山上,太累了。”
葉大郎不在意的擺擺手,和等在外麵的林文誌一起上了山。
家裏的幾個讀書人全部過了縣試,這兩天葉二叔和葉三叔陪著他們去考府試。
葉老漢和李氏在家很緊張,葉清帶著他們去新作坊看看。
葉清搬新作坊的時候,酒窖裏的酒沒有搬,以後可以來這裏出貨。
那邊續租到年前,隻把釀酒的工具搬了過來。
這兩天葉玄忙著麵試新人,作坊裏打算再招三十個人。
蚊香作坊這段時間生意很好,每個人幹活都拿提成,有的手腳快的,一天就能賺五十文。
一個成年男子,在城裏搬運貨物,一天也就能賺二十文。
葉清這幾天的心思不在作坊,她找人盯著衙門裏的動靜。
這個事情,肯定會在吳大人卸任前定下來。現在離卸任沒有幾個月了,應該有動作。
“清丫,我有個兄弟在別的村子,他給我說有一隊官兵,在河邊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做什麽。”王海從城裏回來,直接來找了葉清。
葉清精神一震,心裏一直惦記的事,馬上就到了關鍵時刻。
葉清謝了王海,讓他幫著在城裏打聽打聽,一共找到幾處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