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熱鬧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的人都是水性好的,直接潛到水底,對著快鑿穿的地方,又狠狠的鑿了幾下,船就開始漏水。
等他們回來搬救兵,再讓碼頭上的船漲價,大家都能賺一點。
讓船上的人知道已經得罪了碼頭,再不走還不知道要遇到什麽事。
正好也幫造船廠解決了這個月的銷售名額,衙門也得了造船廠給的銀子,最後是皆大歡喜,除了起了壞心的那群人。
眾人這才明白裏麵有這麽多的事情,紛紛向葉老漢和葉老大投去敬佩的目光。
葉老漢和葉老大沒有說話,但看著臉上的表情,也很驕傲。
家裏餃子包的多,等三嬸走的時候,給她帶了一些,拿回去讓三叔嚐嚐味道。
下午鄭琴和葉二郎收拾屋子,從城裏帶回來的東西多,堆在屋子裏不方便。
衛欣去了養殖場,最近烤鴨鋪子生意一般,天氣太熱,大家沒有胃口。
等再過段時間,天氣涼快了,才是適合吃烤鴨的季節。
周氏回去歇會,這兩天幫著打包東西,又坐了這麽久的車,累的很。
葉清沒什麽事,找了本遊記,躺在搖椅上,慢慢的看著。
到了下午,鄭琴收拾妥當,出來幫著做飯。
“二嫂,你坐下歇會,家裏人多,不用你幫著做飯,灶房油煙多。”葉清把鄭琴扶出去。
葉二郎把水缸裝滿,過來幫著做飯。
“今天嚐嚐我的手藝,好久沒吃我做的飯了吧。”葉二郎洗幹淨手進了灶房。
“二哥,大嫂拿來一隻鴨子,讓給二嫂熬了喝湯。”葉清指了指已經殺好的鴨子。
葉二郎拿過鴨子,先切成小塊,洗幹淨後焯水,放蔥薑去腥,放到灶上慢慢熬。
“清丫,現在做飯有點早,家裏吃飯變早了。”葉二郎邊切菜邊詢問。
葉清這才想起來二哥他們還不知道村裏來了說書的人。
葉二郎好久沒和村裏一起聊天,聽說這個事情,比葉清還積極,麻利的生火做飯。
有了葉二郎夫妻二人在家,家裏明顯熱鬧了很多。
特別是平安看見葉二郎,抱著他的腿要吃雪花酥。
雪花酥做起來很麻煩,葉二郎很少做,隻有有人預訂的時候,才會做一點。
平安最喜歡吃的就是雪花酥,隻能偶爾吃到。
這次聽說葉二郎要在家多住一段時間,撒嬌讓他做點吃。
周氏也不阻止,由著兩人玩鬧。早上二郎還說在家做點雪花酥,中秋過節吃。
周氏和兒媳一起盛飯,心裏掛念著小兒子。
“清丫,你五哥還沒回來,還有兩天就到中秋節了,不會在路上過節吧。”
葉清這兩天心裏也在掛念,“應該不會,現在府城到武安城路上好走,他們應該會算著時間回來。”
衛欣和鄭琴也在旁邊安慰周氏,衛欣和周氏一樣惦記著。
衛嘉也說了回來,爺奶年紀大了,天天在家盼著他們回來。
這個想法在腦子裏轉了一圈,就被外麵二寶的聲音吸引。
“叔,吃。”
二寶和平安一人一個腿,拖的葉二郎走不動路。
二寶沒過雪花酥,他看著好玩,跟著一起玩。
“二寶,你的雞蛋羹好了。”葉清晃了晃手裏的碗。
雞蛋羹是二寶的最愛,看見葉清手裏的碗,鬆開葉二郎的腿,飛快的跑到桌子邊坐好。
平安沒想到二寶叛變的這麽快,隻能一人纏著葉二郎。
葉二郎把平安抱了起來,“羞不羞,這麽大了,還耍賴。明天就給你做,讓你吃個夠。”
平安高興了,抱著葉二郎大聲和二寶炫耀。二寶專心盯著他的雞蛋羹,一個眼神都沒有給他哥。,
“娘,二郎回到家像個孩子一樣,還要逗平安玩。”鄭琴在旁邊捂嘴偷笑。
“叔侄兩個,每次都要鬧一會。”周氏最喜歡兒孫親近。
等一家人吃好飯,拿著涼席和扇子,去了議事廳門口。
李氏年紀大了,為人小心,讓二郎折了一根桃枝,給鄭琴帶上。
葉二郎和鄭琴到了那裏,很快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二郎家的,回來過節,這次多住兩天。”
“三奶奶,這次多住兩天,在家陪陪爺奶。”鄭琴嘴巴很會說,也不怯場,和周圍人聊著天。
衛欣帶著鄭琴和周圍的人打招呼,這次來的人多,有些鄭琴不是很熟的。
鄭琴在城裏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和這麽多人一起聽說,還是第一次體驗。
葉清天天過來聽書,和村裏的幾個姑娘熟了,每天都會說會話。
這些年她的心思都在開作坊買地上麵,很少有機會和同齡的姑娘一起玩。
等說書的說完,葉二郎和鄭琴還有些回味,很想馬上聽後續的故事。
李氏和周氏沒回去,她們還要在和村裏人聊會天。
特別是周氏,在城裏快要憋壞了,都沒有人陪她說話。
幾個年輕人先回家收拾,孕婦孩子都要早點回家。
葉清是想早點回去休息,洗漱好躺在床上,還能看會遊記。
書鋪裏收了幾本遊記,講的是遊曆其他國家的故事,葉清看的起勁。
家裏房間多,洗漱的地方也有好幾個。家裏是葉清請人設計的,比城裏還要舒服。
鄭琴也是這個想法,家裏人多熱鬧,他們的房間還大,還有自己的洗漱室。
院子還是石板鋪的,兄嫂和氣,老人慈愛,在家住的很舒心。
第二天一早,葉清和葉二郎去了碼頭,他們去看看有什麽新鮮的食材,做點不一樣的吃食。
葉二郎也要去烤鴨鋪和糕點鋪子看一看,這次鄭琴懷孕,他已經快一個月沒有回來。
葉清去了書鋪,她想再找幾本書看看,家裏的幾本遊記,快要翻完了。
“葉辛哥,中秋節的福利發了嗎。”葉清找二哥的鋪子定了很多月餅,每個人六斤月餅,還有一箱水果。
“昨天就發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謝謝你。”葉辛想著昨天的場景,就高興的很。
“大家高興就好,明天過節大家來工作,每人多發三十文。”葉清把和魏鴻商量好的事情說了出來。
等他們回來搬救兵,再讓碼頭上的船漲價,大家都能賺一點。
讓船上的人知道已經得罪了碼頭,再不走還不知道要遇到什麽事。
正好也幫造船廠解決了這個月的銷售名額,衙門也得了造船廠給的銀子,最後是皆大歡喜,除了起了壞心的那群人。
眾人這才明白裏麵有這麽多的事情,紛紛向葉老漢和葉老大投去敬佩的目光。
葉老漢和葉老大沒有說話,但看著臉上的表情,也很驕傲。
家裏餃子包的多,等三嬸走的時候,給她帶了一些,拿回去讓三叔嚐嚐味道。
下午鄭琴和葉二郎收拾屋子,從城裏帶回來的東西多,堆在屋子裏不方便。
衛欣去了養殖場,最近烤鴨鋪子生意一般,天氣太熱,大家沒有胃口。
等再過段時間,天氣涼快了,才是適合吃烤鴨的季節。
周氏回去歇會,這兩天幫著打包東西,又坐了這麽久的車,累的很。
葉清沒什麽事,找了本遊記,躺在搖椅上,慢慢的看著。
到了下午,鄭琴收拾妥當,出來幫著做飯。
“二嫂,你坐下歇會,家裏人多,不用你幫著做飯,灶房油煙多。”葉清把鄭琴扶出去。
葉二郎把水缸裝滿,過來幫著做飯。
“今天嚐嚐我的手藝,好久沒吃我做的飯了吧。”葉二郎洗幹淨手進了灶房。
“二哥,大嫂拿來一隻鴨子,讓給二嫂熬了喝湯。”葉清指了指已經殺好的鴨子。
葉二郎拿過鴨子,先切成小塊,洗幹淨後焯水,放蔥薑去腥,放到灶上慢慢熬。
“清丫,現在做飯有點早,家裏吃飯變早了。”葉二郎邊切菜邊詢問。
葉清這才想起來二哥他們還不知道村裏來了說書的人。
葉二郎好久沒和村裏一起聊天,聽說這個事情,比葉清還積極,麻利的生火做飯。
有了葉二郎夫妻二人在家,家裏明顯熱鬧了很多。
特別是平安看見葉二郎,抱著他的腿要吃雪花酥。
雪花酥做起來很麻煩,葉二郎很少做,隻有有人預訂的時候,才會做一點。
平安最喜歡吃的就是雪花酥,隻能偶爾吃到。
這次聽說葉二郎要在家多住一段時間,撒嬌讓他做點吃。
周氏也不阻止,由著兩人玩鬧。早上二郎還說在家做點雪花酥,中秋過節吃。
周氏和兒媳一起盛飯,心裏掛念著小兒子。
“清丫,你五哥還沒回來,還有兩天就到中秋節了,不會在路上過節吧。”
葉清這兩天心裏也在掛念,“應該不會,現在府城到武安城路上好走,他們應該會算著時間回來。”
衛欣和鄭琴也在旁邊安慰周氏,衛欣和周氏一樣惦記著。
衛嘉也說了回來,爺奶年紀大了,天天在家盼著他們回來。
這個想法在腦子裏轉了一圈,就被外麵二寶的聲音吸引。
“叔,吃。”
二寶和平安一人一個腿,拖的葉二郎走不動路。
二寶沒過雪花酥,他看著好玩,跟著一起玩。
“二寶,你的雞蛋羹好了。”葉清晃了晃手裏的碗。
雞蛋羹是二寶的最愛,看見葉清手裏的碗,鬆開葉二郎的腿,飛快的跑到桌子邊坐好。
平安沒想到二寶叛變的這麽快,隻能一人纏著葉二郎。
葉二郎把平安抱了起來,“羞不羞,這麽大了,還耍賴。明天就給你做,讓你吃個夠。”
平安高興了,抱著葉二郎大聲和二寶炫耀。二寶專心盯著他的雞蛋羹,一個眼神都沒有給他哥。,
“娘,二郎回到家像個孩子一樣,還要逗平安玩。”鄭琴在旁邊捂嘴偷笑。
“叔侄兩個,每次都要鬧一會。”周氏最喜歡兒孫親近。
等一家人吃好飯,拿著涼席和扇子,去了議事廳門口。
李氏年紀大了,為人小心,讓二郎折了一根桃枝,給鄭琴帶上。
葉二郎和鄭琴到了那裏,很快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二郎家的,回來過節,這次多住兩天。”
“三奶奶,這次多住兩天,在家陪陪爺奶。”鄭琴嘴巴很會說,也不怯場,和周圍人聊著天。
衛欣帶著鄭琴和周圍的人打招呼,這次來的人多,有些鄭琴不是很熟的。
鄭琴在城裏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和這麽多人一起聽說,還是第一次體驗。
葉清天天過來聽書,和村裏的幾個姑娘熟了,每天都會說會話。
這些年她的心思都在開作坊買地上麵,很少有機會和同齡的姑娘一起玩。
等說書的說完,葉二郎和鄭琴還有些回味,很想馬上聽後續的故事。
李氏和周氏沒回去,她們還要在和村裏人聊會天。
特別是周氏,在城裏快要憋壞了,都沒有人陪她說話。
幾個年輕人先回家收拾,孕婦孩子都要早點回家。
葉清是想早點回去休息,洗漱好躺在床上,還能看會遊記。
書鋪裏收了幾本遊記,講的是遊曆其他國家的故事,葉清看的起勁。
家裏房間多,洗漱的地方也有好幾個。家裏是葉清請人設計的,比城裏還要舒服。
鄭琴也是這個想法,家裏人多熱鬧,他們的房間還大,還有自己的洗漱室。
院子還是石板鋪的,兄嫂和氣,老人慈愛,在家住的很舒心。
第二天一早,葉清和葉二郎去了碼頭,他們去看看有什麽新鮮的食材,做點不一樣的吃食。
葉二郎也要去烤鴨鋪和糕點鋪子看一看,這次鄭琴懷孕,他已經快一個月沒有回來。
葉清去了書鋪,她想再找幾本書看看,家裏的幾本遊記,快要翻完了。
“葉辛哥,中秋節的福利發了嗎。”葉清找二哥的鋪子定了很多月餅,每個人六斤月餅,還有一箱水果。
“昨天就發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謝謝你。”葉辛想著昨天的場景,就高興的很。
“大家高興就好,明天過節大家來工作,每人多發三十文。”葉清把和魏鴻商量好的事情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