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牛肉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掌櫃的思量了一會,還是沒敢冒險,報出了和去年一樣的價格。
葉方沒和裏正商量,直接回絕了這個價格。
葉清已經給了他托底,村裏賣不掉的花椒,她按張掌櫃給的價格收。
張掌櫃看著葉方態度堅決,沒敢拿喬,一斤加了十文。
葉方沒有直接同意,讓張掌櫃在村裏先住下,他和村裏人商量一下。
葉方沒有讓張掌櫃等太久,第二天一早就答應了他的價格。
張掌櫃心裏擔心今年買不到花椒,昨天一夜沒睡好,聽到葉方的回複,趕緊讓人去收購花椒。
葉方手裏就有一份名單,是附近人家手裏花椒的數量。
他先讓外村的送過來,優先幫他們賣掉,再把村裏著急用錢的賣掉。
剩下的給葉清留著,這些人家都很信任葉清,一點不擔心花椒砸在手裏。
葉老大一家沒去湊熱鬧,李氏在家開始惦記去考試的孩子。
沈氏和魏氏更是著急,兩人在家容易胡思亂想,白天拿著針線在葉老大家聊天,人多熱鬧,一天也能過的快一點。
隨著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村裏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葉家的祠堂都開了門,家裏有孩子去考試的,早上起來先來上炷香,讓祖宗保佑孩子一切順利。
葉清心裏也為幾個哥哥緊張,但她們離得遠,隻能心裏給他們加油。
葉清這幾天在家陪著李氏,李氏這段時間晚上睡不好,白天沒什麽精神。
葉老大不放心她,讓家裏人在家陪著李氏。
葉清是李氏看大的,和李氏感情很深。
在家變著花樣給李氏做吃的,葉二郎也沒去碼頭,鋪子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就等著招人開業。
葉二郎在家不出門,手上也閑不住。
看著家裏堆成山一樣的南瓜,張羅著給家裏人做南瓜餅吃。
葉二郎的南瓜餅做的很複雜,李氏被拉著來幫忙。
葉清幫著給南瓜削皮,李氏坐在旁邊把削好皮的南瓜切塊。
“二郎削完皮再怎麽做。”李氏問旁邊清洗籠屜的葉二郎。
葉二郎回頭看了一眼,“奶,削完皮我一會拿去洗洗,然後蒸熟了在用。”
鄭琴也在旁邊幫忙,她拿著一些炒熟的芝麻,用石臼搗碎。
鄭琴廚藝也很好,成親後,偶爾還會去鋪子幫忙,一些糕點她都會做。
“奶,南瓜本來就有點甜味,咱就別加糖了,爹不讓你和爺爺吃太多糖。”鄭琴哄著李氏。
自從家裏條件好了,老兩口吃糖越來越厲害。
現在葉老大限製兩人吃糖的量,老兩口想著辦法多吃點。
李氏在孫媳麵前,不好說再加點糖,隻能另外想辦法。
“那加點蜂蜜吧,蜂蜜對身體好。”李氏去屋裏把上次他們從山裏帶回來的蜂蜜拿出來。
還給家裏的幾個人,一人衝了一碗。
葉清接過碗,開心的捧著碗喝。
她還小,身體也很勻稱,一點不擔心會胖。
村裏胖的人不多,大家都很忙,現在吃的好了,村裏人有一種健康的美。
葉二郎答應了李氏,一會南瓜餅裏放點蜂蜜。
葉二郎把洗幹淨的南瓜,放到鍋上蒸。
葉清去割了點韭菜,一會在和點麵,做韭菜盒子吃。
好久沒吃餡餅了,都有些饞了。
李氏帶著鄭琴和葉清整理韭菜,把根部的土還有一些黃葉子扔掉。
三人坐在板凳上,聊著村裏的事,手裏不停的忙活著。
~咚咚咚~
“誰啊。”葉清放下手裏的韭菜去開門。
“桂子哥,你怎麽來了,三叔呢。”葉清慌了一下,他們和蘇家的恩怨還沒了結,最近一直在調查蘇家。
桂子看著葉清變了臉色,知道她誤會了。
“清丫,旁邊村子有一頭牛摔死了,給衙門報備過,在碼頭上賣。三叔看著肉新鮮,讓給家裏送幾斤。”
葉清讓桂子進來,看他熱了一頭的汗,給他去倒水。
李氏也看見桂子,“好孩子,看看這熱的,快過來坐,這是你二嫂。”
桂子趕緊打招呼,“奶,二嫂,我來幫三叔送東西的,你看這肉放哪裏。”
鄭琴站起身接過肉,“還是牛肉呢,這個好久沒吃過了。”
鄭琴把肉送到灶房,讓葉二郎看看怎麽做。
鍋裏的南瓜蒸好了,葉二郎聽到外麵的說話聲,把肉先放盆裏泡上,出來陪著桂子說話。
“桂子來了,三叔家留肉了嗎,給了我們這麽一大塊,你們還有吃的嗎。”
“三叔留了,三叔也給了我一塊,這是給爺奶的。”桂子擔心他們不把肉留下,連忙把情況說了。
李氏去房裏給桂子拿吃的,自從二郎回來住,家裏糕點沒斷過。
桂子接過李氏拿的糕點,笑著說,“奶,我都不是小孩子了不用給我拿吃的。”
李氏又給他拿了幾塊,才坐下說話。
“沒成親都是孩子,在奶家還客氣,吃飽了再回去。”
桂子沒待太久,碼頭上還有一堆活等著他。
等桂子走了,葉清把韭菜洗好,放在筐子裏晾上。
葉二郎把牛肉洗幹淨,出來谘詢大家的意見。
“這塊牛肉差不多有四斤,你們打算怎麽吃。”
“把肉切下來一斤,留著炒菜吃,其他的剁成餡,做肉餅子吃。”李氏直接拍板,家裏人多,做成肉餅子都能吃到。
葉二郎看了看天色,現在還早,做肉餅子還來得及。
葉二郎去剁肉餡,葉清把鍋裏蒸好的南瓜,拿出來搗碎。
周氏從外麵走進來,聽著歡快的剁肉聲,有些詫異。
“二郎什麽時候買的肉。”周氏先去洗手。
“娘,是三叔讓人送來的,正好碼頭上有賣牛肉的。”鄭琴幫著解釋。
周氏走過來,看了一眼牛肉,“是挺新鮮的,牛肉這麽貴,讓老三破費了。”
“一年遇不到幾次,也算是他想著我們。”李氏高興兒子孝順。
周氏聽說要做肉餅,讓兒子去殺雞,今天多做幾道菜,喊老三一家過來吃。
周氏去剁餡,葉二郎去殺雞,家裏今年養的小公雞,現在吃正是時候。
鄭琴坐的有點遠,她聞不得牛肉的腥氣。
葉方沒和裏正商量,直接回絕了這個價格。
葉清已經給了他托底,村裏賣不掉的花椒,她按張掌櫃給的價格收。
張掌櫃看著葉方態度堅決,沒敢拿喬,一斤加了十文。
葉方沒有直接同意,讓張掌櫃在村裏先住下,他和村裏人商量一下。
葉方沒有讓張掌櫃等太久,第二天一早就答應了他的價格。
張掌櫃心裏擔心今年買不到花椒,昨天一夜沒睡好,聽到葉方的回複,趕緊讓人去收購花椒。
葉方手裏就有一份名單,是附近人家手裏花椒的數量。
他先讓外村的送過來,優先幫他們賣掉,再把村裏著急用錢的賣掉。
剩下的給葉清留著,這些人家都很信任葉清,一點不擔心花椒砸在手裏。
葉老大一家沒去湊熱鬧,李氏在家開始惦記去考試的孩子。
沈氏和魏氏更是著急,兩人在家容易胡思亂想,白天拿著針線在葉老大家聊天,人多熱鬧,一天也能過的快一點。
隨著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村裏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葉家的祠堂都開了門,家裏有孩子去考試的,早上起來先來上炷香,讓祖宗保佑孩子一切順利。
葉清心裏也為幾個哥哥緊張,但她們離得遠,隻能心裏給他們加油。
葉清這幾天在家陪著李氏,李氏這段時間晚上睡不好,白天沒什麽精神。
葉老大不放心她,讓家裏人在家陪著李氏。
葉清是李氏看大的,和李氏感情很深。
在家變著花樣給李氏做吃的,葉二郎也沒去碼頭,鋪子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就等著招人開業。
葉二郎在家不出門,手上也閑不住。
看著家裏堆成山一樣的南瓜,張羅著給家裏人做南瓜餅吃。
葉二郎的南瓜餅做的很複雜,李氏被拉著來幫忙。
葉清幫著給南瓜削皮,李氏坐在旁邊把削好皮的南瓜切塊。
“二郎削完皮再怎麽做。”李氏問旁邊清洗籠屜的葉二郎。
葉二郎回頭看了一眼,“奶,削完皮我一會拿去洗洗,然後蒸熟了在用。”
鄭琴也在旁邊幫忙,她拿著一些炒熟的芝麻,用石臼搗碎。
鄭琴廚藝也很好,成親後,偶爾還會去鋪子幫忙,一些糕點她都會做。
“奶,南瓜本來就有點甜味,咱就別加糖了,爹不讓你和爺爺吃太多糖。”鄭琴哄著李氏。
自從家裏條件好了,老兩口吃糖越來越厲害。
現在葉老大限製兩人吃糖的量,老兩口想著辦法多吃點。
李氏在孫媳麵前,不好說再加點糖,隻能另外想辦法。
“那加點蜂蜜吧,蜂蜜對身體好。”李氏去屋裏把上次他們從山裏帶回來的蜂蜜拿出來。
還給家裏的幾個人,一人衝了一碗。
葉清接過碗,開心的捧著碗喝。
她還小,身體也很勻稱,一點不擔心會胖。
村裏胖的人不多,大家都很忙,現在吃的好了,村裏人有一種健康的美。
葉二郎答應了李氏,一會南瓜餅裏放點蜂蜜。
葉二郎把洗幹淨的南瓜,放到鍋上蒸。
葉清去割了點韭菜,一會在和點麵,做韭菜盒子吃。
好久沒吃餡餅了,都有些饞了。
李氏帶著鄭琴和葉清整理韭菜,把根部的土還有一些黃葉子扔掉。
三人坐在板凳上,聊著村裏的事,手裏不停的忙活著。
~咚咚咚~
“誰啊。”葉清放下手裏的韭菜去開門。
“桂子哥,你怎麽來了,三叔呢。”葉清慌了一下,他們和蘇家的恩怨還沒了結,最近一直在調查蘇家。
桂子看著葉清變了臉色,知道她誤會了。
“清丫,旁邊村子有一頭牛摔死了,給衙門報備過,在碼頭上賣。三叔看著肉新鮮,讓給家裏送幾斤。”
葉清讓桂子進來,看他熱了一頭的汗,給他去倒水。
李氏也看見桂子,“好孩子,看看這熱的,快過來坐,這是你二嫂。”
桂子趕緊打招呼,“奶,二嫂,我來幫三叔送東西的,你看這肉放哪裏。”
鄭琴站起身接過肉,“還是牛肉呢,這個好久沒吃過了。”
鄭琴把肉送到灶房,讓葉二郎看看怎麽做。
鍋裏的南瓜蒸好了,葉二郎聽到外麵的說話聲,把肉先放盆裏泡上,出來陪著桂子說話。
“桂子來了,三叔家留肉了嗎,給了我們這麽一大塊,你們還有吃的嗎。”
“三叔留了,三叔也給了我一塊,這是給爺奶的。”桂子擔心他們不把肉留下,連忙把情況說了。
李氏去房裏給桂子拿吃的,自從二郎回來住,家裏糕點沒斷過。
桂子接過李氏拿的糕點,笑著說,“奶,我都不是小孩子了不用給我拿吃的。”
李氏又給他拿了幾塊,才坐下說話。
“沒成親都是孩子,在奶家還客氣,吃飽了再回去。”
桂子沒待太久,碼頭上還有一堆活等著他。
等桂子走了,葉清把韭菜洗好,放在筐子裏晾上。
葉二郎把牛肉洗幹淨,出來谘詢大家的意見。
“這塊牛肉差不多有四斤,你們打算怎麽吃。”
“把肉切下來一斤,留著炒菜吃,其他的剁成餡,做肉餅子吃。”李氏直接拍板,家裏人多,做成肉餅子都能吃到。
葉二郎看了看天色,現在還早,做肉餅子還來得及。
葉二郎去剁肉餡,葉清把鍋裏蒸好的南瓜,拿出來搗碎。
周氏從外麵走進來,聽著歡快的剁肉聲,有些詫異。
“二郎什麽時候買的肉。”周氏先去洗手。
“娘,是三叔讓人送來的,正好碼頭上有賣牛肉的。”鄭琴幫著解釋。
周氏走過來,看了一眼牛肉,“是挺新鮮的,牛肉這麽貴,讓老三破費了。”
“一年遇不到幾次,也算是他想著我們。”李氏高興兒子孝順。
周氏聽說要做肉餅,讓兒子去殺雞,今天多做幾道菜,喊老三一家過來吃。
周氏去剁餡,葉二郎去殺雞,家裏今年養的小公雞,現在吃正是時候。
鄭琴坐的有點遠,她聞不得牛肉的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