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選擇(2章合一章)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以讓你熟悉一下考試過程,還有就是自己做幾次,提前讓你發現自己考試中會出現的問題,比如時間分配不合理。”
趙天敬佩的看向葉辰澤,他從來沒想過還能這樣。
“等出了卷子,能先賣給我一份嗎,我願意出錢買。”
葉辰奕拍拍他的肩膀,“我們什麽關係,等出好了肯定第一個給你。”
趙天滿意了,還是拉著他詢問幾個先生,他很想親自去見見這麽厲害的先生。
趙老爺聽著他們說話,心裏有了主意。
等到了晚間,趙老爺和兒子商量,葉家的子弟都是好的,這門親事可以訂。
趙楊沒有意見,他也見過幾次葉家兄弟,為人謙遜有禮,不驕不躁。
“爹,你覺得哪個孩子合適。”
趙老爺有些猶豫,兩個孩子他都喜歡,一時之間做不出選擇。
“讓可兒決定吧,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趙老爺很疼這個孫女。
趙家隻有董氏不是很滿意,她想讓閨女嫁到府城,就在她眼皮底下,隨時都能看顧兩分。
武安城離府城這麽遠,想見閨女一麵都不容易。
趙楊看出妻子的不快,晚上兩人躺在床上,說著悄悄話。
“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雖然家裏是農戶,可孩子很努力,和可兒還是很般配。”
董氏偷偷翻了個白眼,等他們考上進士做了官,要很多年後了。
閨女還是要吃很長時間的苦,還不如直接在府城找一個,在家相夫教子。
趙楊也沒生氣,他就兩個孩子,可兒還是家裏第一個孩子,也最得他的看重。
趙楊繼續給媳婦分析,“女婿在白鹿書院讀書,兩人在府城租個房子住著,和在我們身邊有什麽區別。”
董氏聽得認真,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樣。
小兩口在府城住,閨女還不用伺候公婆,他們在幫襯一二,日子肯定過的好。
葉家家窮,他們多陪嫁一點,閨女也受不了罪。
再說還有姑姑看著,還有薑夫子一份人情,以後敢對可兒不好,脊梁骨都能戳爛。
董氏有些心動,趙楊了解妻子,她是個明事理的。
董氏不再生悶氣,翻身對著趙楊,打聽葉家的情況。
前麵因為心裏抵觸,都沒認真了解過。
趙楊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葉家是北方逃荒過來的。
董氏轉過彎來,現在看兩個孩子哪裏都好。
董氏去了女兒的房間,“可兒,葉家兄弟你也見了兩回,你覺得怎麽樣。”
可兒臉微微變紅,手裏的帕子被擰成麻花。
董氏看著女兒害羞,把她摟在懷裏。
“這有什麽害羞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葉家兄弟家裏人看著都不錯,你喜歡哪一個。”
趙可兒腦中出現一張人臉,臉變得更紅了。
“我都聽家裏的。”趙可兒埋在董氏懷裏,小聲的說。
董氏拍拍閨女的背,“傻孩子,我們還是想聽聽你的想法,日子是你的,還是要你喜歡。”
趙可兒看了看周圍,沒有外人,心裏擔心家裏真的給她隨便選一個。
還是鼓足勇氣,把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
“娘,我覺得葉辰奕挺不錯的,上次我們出去買胭脂水粉,就見到他攔住一匹受驚的馬,救了一個孩子。”
董氏聽閨女這麽一說,也想起了當時的場景。
“原來那天的那個少年是葉辰奕,這孩子真不錯,就是有點莽撞,萬一傷著可怎麽辦。”
董氏看見得時候還和邊上的人誇那個孩子英勇無比,現在轉變了身份,心裏一陣後怕,萬一傷到哪裏,人也受罪。
董氏知道了閨女的心意,也不在屋裏待了,去找趙老夫人商量。
董氏到後院的時候,趙老夫人正在吃藥,昨天晚上受涼了,今天頭有點疼。
“娘,好點了嗎,找大夫來家裏看看。”董氏關心的問。
“不用了,老毛病了,吃一副藥就好了。”趙老夫人不願意折騰。
董氏看了看趙老夫人的臉色,吃完藥沒有剛才難看,她也不張羅著叫大夫。
“可兒想好了嗎,她願意嗎。”趙老夫人急切的問出口。
“咱家可兒從小就懂事,她聽家裏的。”
趙老夫人對孫女又疼愛了幾分,“都是一家人,還是選個可心的。”
董氏擔心閨女親自選定葉辰奕,以後被葉辰澤知道了,不好相處。
她把閨女摘出去,說自己看好葉辰奕,還把上次出門見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趙老夫人聽著描述就能想到當時驚險的畫麵,再聽說葉辰奕攔住馬後,還把孩子送到醫館,對葉辰奕高看幾分。
“那就定了葉辰奕,我給你姑姑,姑父送封信,這事還是要矜持一下。”
董氏感激的看向趙老夫人,“謝謝娘為可兒操心,以後一定讓可兒好好孝順你。”
趙老夫人聽得高興,她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孫女。
孫子一直在前院讀書,白天都是孫女陪著,孫女也愛逗自己開心。
董氏心滿意足的去了灶房,她要安排家裏的中午飯。
趙家有點資產,但也不是很富的人家,家裏除了趙老爺有小廝跟著,其他人都沒有。
家裏還有兩個婆子,一個負責灑掃,一個負責做飯。
等薑老夫人收到信,看見家裏選的葉辰奕,想想那個孩子,每次見到自己都要幫著做點什麽,是個好孩子。
薑老夫人親自去了趟葉老三家,她做媒婆幫著在裏麵牽線。
魏氏看見薑老夫人還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趕緊給薑老夫人上茶。
薑老夫人兩邊都很熟,兩邊的事都是一清二楚,也覺得兩個孩子般配。
等聽說趙家喜歡自己的大兒子葉辰奕,魏氏心裏興奮,她最近都要擔心死了,要是兒子被拉去婚配,娶了一個大字不識的姑娘,兒子也過的不舒服。
“薑老夫人,太感謝你了,我兒子你也了解,最是踏實肯幹的孩子。我們家有不準納妾和通房的家規,請親家放心。”
薑老夫人這才知道葉家還有這個規定,要是知道的人多了,自己可兒還不一定能搶到好夫婿。
魏氏和家裏商量一下,家裏人都同意這門親事。
趙家是府城人家,他們要親自去一趟,才能代表他們的誠意。
魏氏讓葉老三給兒子寫信,也要先問問他的想法。
葉辰奕收到信的時候很詫異,他沒想到和趙家還能有這個緣分。
葉辰奕周圍的同窗差不多都成親了,以前一門心思都在讀書上,現在也算是有點成績,成親應該也要考慮。
葉辰奕想到他們上次去趙家,看到的一閃而過的姑娘,心跳的快了幾分。
等到了晚上,葉辰奕伏案回信的時候,已經有了想法。
等到家裏收到信,看到信上的全憑父母做主。
魏氏高興了,大兒子很孝順,沒有被外麵的世界迷了眼。
既然知道了葉辰奕的決定,葉老三把店鋪交給桂子,他在家張羅去提親。
他們靠山村和府城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這個不能改變,隻能在其他方麵補償。
葉老三和葉老漢商量後,找了葉方一起去提親。
葉方是少族長,代表了整個葉家,他跟著去,能顯示他們對女方的重視。
薑老夫人聽說這個安排也很滿意,她在靠山村住了這麽久,已經知道葉方的身份。
葉辰奕年紀不小了,這事宜早不宜遲,盡快定下來才能放心。
這次去府城的是葉老二夫妻,葉老三夫妻,還有葉方帶著兩個族裏的小輩。
訂婚的東西他們沒有帶,全部去府城再買。
薑老夫人沒有去,她讓衛嘉一起跟著去,衛嘉也認識趙老爺,他在中間牽線很合適。
這段時間書稿編好了,衛嘉在家也沒什麽事,爽快的答應一起去。
薑夫子先給趙老爺寫了信,讓他有個準備。
葉家這邊也坐著牛車去了府城,葉老三把家裏的錢都帶著,他打算在府城給他們買個小院子。
他們還年輕,不用兒子兒媳伺候,新婚夫妻還是住在一起好。
葉老三獨攬碼頭生意,手裏攢了不少錢。
除了供兩個孩子讀書,還有跟著葉清買地,家裏的銀錢在府城買個小院子還是夠的。
他們也不是偏心的父母,等葉辰宇成親的時候,也給他同等價位的院子。
葉辰宇不在意,他是打算跟著一起去府城的,可是書稿這邊出了點問題,需要他在校正一下。
葉老三就沒讓他去,書院裏還有好幾個孩子,這些人手忙的過來。
葉清給他們拉了兩車輔導書,這是葉辰奕寫信回來要的。
書院裏的同窗都是有眼光的,幫著家裏的親朋好友買了很多。
葉清提前和葉辰奕他們說好了,他們賣出去的書,也給他們拿提成。
葉辰奕他們不要,葉清不同意,親兄弟明算賬,不能讓人幫忙,還一分錢不出。
魏氏和沈氏一路上有些緊張,趙家和他們不在一個等級,雖然家裏的孩子也成了秀才,她們還是覺得自家是農戶。
沈氏摸著葉清給他們做的衣服,心裏的膽怯少了幾分。
織布坊出了新料子,她找了武安城的繡娘,給家裏人每人做了一套衣服。
家裏人收到衣服都不舍得穿,這也太漂亮了,穿上幹活,一會就弄髒了,想想都心疼。
李氏周氏一致決定收起來,等出去做客再穿。
葉清有些哭笑不得,作坊這麽多料子,還不夠他們穿的嗎。
葉清勸了好幾次,他們都不舍得穿。
葉清沒辦法嗎,隻能又給他們做了兩套,這次總應該舍得穿了。
但家裏人摸著衣服上繡好的花,依然不舍得,掛在櫃子裏,每天看兩眼。
葉清不管他們,她給他們做了,隨便他們怎麽安排。
沈氏和魏氏也收到了葉清給做的衣服,葉清給她們一人送了兩套。
直接解決了兩人出門沒有衣服穿的窘境,魏氏不放心,拉著葉清出錢又給她和沈氏做了兩套。
她們去府城,不能給兒子丟了麵子。
兩人都沒去過白鹿書院,這次過去看看兒子讀書的地方,回來也能給村裏人講講。
等他們到了府城城門,就看到帶著兄弟等在城門口的葉辰奕。
葉辰奕激動的迎了過來,“爹娘,大伯,二伯你們來了,我們已經找好住宿的地方,你們先歇歇。”
魏氏看見兒子也很激動,看看城門口這麽多人,也沒多說,跟著去了客棧。
到了客棧,魏氏和沈氏拉著幾個孩子說話,先關心他們的身體,又關心他們的讀書情況。
等兩人關心一遍,葉辰奕讓夥計帶著兩人先去洗漱,一路上塵土飛揚,身上的衣服都變得灰撲撲。
等兩人走了,葉方才坐下和幾個孩子說話。
“你們在書院還習慣嗎。”
“習慣,同窗人都挺好的,夫子也很有學問。”葉辰奕回話。
葉老二和葉老三驕傲的看著眼前的幾個孩子,都是大孩子了,再過一兩年,都能成家生子。
葉辰奕鄭重的對著葉方行了一禮,“謝謝大伯為了我的事跑一趟府城,麻煩你們了。”
葉方心裏熨帖,“好孩子,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客氣,這都是應該的。”
葉老三也在旁邊感謝葉方,“葉方哥,這次耽誤你好幾天,我心裏真的感激不盡,以後孩子對你不尊敬,我打斷他的腿。”
這話一出,周圍的氣氛變得歡快,葉辰奕有些不好意思,還是又對葉方和來的族兄弟道了謝。
到了晚上,葉老三趕他們回去休息,他們明天去找官媒,把訂婚的東西置辦好。
買院子的事也沒給葉辰奕說,擔心沒有遇到合適的,空歡喜一場。
第二天葉辰奕兄弟沒有過來,書院組織了考試,等考完再過來。
葉老三夫妻去找官媒,葉老二夫妻去找中人看房子,兩邊一起進行,還能省點時間。
葉方帶著族裏的孩子也在忙活,他們帶過來的書還要處理。
根據葉辰奕給的條子,他們趕著車去送貨。
葉方他們也是有錢拿的,幾人來過幾次府城,對府城並不陌生,送貨送的也很順利。
葉老三那邊也很順利,官媒何媒婆帶著兩人在府城買東西,一個下午東西全都買齊全了。
趙天敬佩的看向葉辰澤,他從來沒想過還能這樣。
“等出了卷子,能先賣給我一份嗎,我願意出錢買。”
葉辰奕拍拍他的肩膀,“我們什麽關係,等出好了肯定第一個給你。”
趙天滿意了,還是拉著他詢問幾個先生,他很想親自去見見這麽厲害的先生。
趙老爺聽著他們說話,心裏有了主意。
等到了晚間,趙老爺和兒子商量,葉家的子弟都是好的,這門親事可以訂。
趙楊沒有意見,他也見過幾次葉家兄弟,為人謙遜有禮,不驕不躁。
“爹,你覺得哪個孩子合適。”
趙老爺有些猶豫,兩個孩子他都喜歡,一時之間做不出選擇。
“讓可兒決定吧,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趙老爺很疼這個孫女。
趙家隻有董氏不是很滿意,她想讓閨女嫁到府城,就在她眼皮底下,隨時都能看顧兩分。
武安城離府城這麽遠,想見閨女一麵都不容易。
趙楊看出妻子的不快,晚上兩人躺在床上,說著悄悄話。
“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雖然家裏是農戶,可孩子很努力,和可兒還是很般配。”
董氏偷偷翻了個白眼,等他們考上進士做了官,要很多年後了。
閨女還是要吃很長時間的苦,還不如直接在府城找一個,在家相夫教子。
趙楊也沒生氣,他就兩個孩子,可兒還是家裏第一個孩子,也最得他的看重。
趙楊繼續給媳婦分析,“女婿在白鹿書院讀書,兩人在府城租個房子住著,和在我們身邊有什麽區別。”
董氏聽得認真,仔細一想,還真的是這樣。
小兩口在府城住,閨女還不用伺候公婆,他們在幫襯一二,日子肯定過的好。
葉家家窮,他們多陪嫁一點,閨女也受不了罪。
再說還有姑姑看著,還有薑夫子一份人情,以後敢對可兒不好,脊梁骨都能戳爛。
董氏有些心動,趙楊了解妻子,她是個明事理的。
董氏不再生悶氣,翻身對著趙楊,打聽葉家的情況。
前麵因為心裏抵觸,都沒認真了解過。
趙楊了解的也不多,隻知道葉家是北方逃荒過來的。
董氏轉過彎來,現在看兩個孩子哪裏都好。
董氏去了女兒的房間,“可兒,葉家兄弟你也見了兩回,你覺得怎麽樣。”
可兒臉微微變紅,手裏的帕子被擰成麻花。
董氏看著女兒害羞,把她摟在懷裏。
“這有什麽害羞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葉家兄弟家裏人看著都不錯,你喜歡哪一個。”
趙可兒腦中出現一張人臉,臉變得更紅了。
“我都聽家裏的。”趙可兒埋在董氏懷裏,小聲的說。
董氏拍拍閨女的背,“傻孩子,我們還是想聽聽你的想法,日子是你的,還是要你喜歡。”
趙可兒看了看周圍,沒有外人,心裏擔心家裏真的給她隨便選一個。
還是鼓足勇氣,把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
“娘,我覺得葉辰奕挺不錯的,上次我們出去買胭脂水粉,就見到他攔住一匹受驚的馬,救了一個孩子。”
董氏聽閨女這麽一說,也想起了當時的場景。
“原來那天的那個少年是葉辰奕,這孩子真不錯,就是有點莽撞,萬一傷著可怎麽辦。”
董氏看見得時候還和邊上的人誇那個孩子英勇無比,現在轉變了身份,心裏一陣後怕,萬一傷到哪裏,人也受罪。
董氏知道了閨女的心意,也不在屋裏待了,去找趙老夫人商量。
董氏到後院的時候,趙老夫人正在吃藥,昨天晚上受涼了,今天頭有點疼。
“娘,好點了嗎,找大夫來家裏看看。”董氏關心的問。
“不用了,老毛病了,吃一副藥就好了。”趙老夫人不願意折騰。
董氏看了看趙老夫人的臉色,吃完藥沒有剛才難看,她也不張羅著叫大夫。
“可兒想好了嗎,她願意嗎。”趙老夫人急切的問出口。
“咱家可兒從小就懂事,她聽家裏的。”
趙老夫人對孫女又疼愛了幾分,“都是一家人,還是選個可心的。”
董氏擔心閨女親自選定葉辰奕,以後被葉辰澤知道了,不好相處。
她把閨女摘出去,說自己看好葉辰奕,還把上次出門見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趙老夫人聽著描述就能想到當時驚險的畫麵,再聽說葉辰奕攔住馬後,還把孩子送到醫館,對葉辰奕高看幾分。
“那就定了葉辰奕,我給你姑姑,姑父送封信,這事還是要矜持一下。”
董氏感激的看向趙老夫人,“謝謝娘為可兒操心,以後一定讓可兒好好孝順你。”
趙老夫人聽得高興,她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孫女。
孫子一直在前院讀書,白天都是孫女陪著,孫女也愛逗自己開心。
董氏心滿意足的去了灶房,她要安排家裏的中午飯。
趙家有點資產,但也不是很富的人家,家裏除了趙老爺有小廝跟著,其他人都沒有。
家裏還有兩個婆子,一個負責灑掃,一個負責做飯。
等薑老夫人收到信,看見家裏選的葉辰奕,想想那個孩子,每次見到自己都要幫著做點什麽,是個好孩子。
薑老夫人親自去了趟葉老三家,她做媒婆幫著在裏麵牽線。
魏氏看見薑老夫人還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趕緊給薑老夫人上茶。
薑老夫人兩邊都很熟,兩邊的事都是一清二楚,也覺得兩個孩子般配。
等聽說趙家喜歡自己的大兒子葉辰奕,魏氏心裏興奮,她最近都要擔心死了,要是兒子被拉去婚配,娶了一個大字不識的姑娘,兒子也過的不舒服。
“薑老夫人,太感謝你了,我兒子你也了解,最是踏實肯幹的孩子。我們家有不準納妾和通房的家規,請親家放心。”
薑老夫人這才知道葉家還有這個規定,要是知道的人多了,自己可兒還不一定能搶到好夫婿。
魏氏和家裏商量一下,家裏人都同意這門親事。
趙家是府城人家,他們要親自去一趟,才能代表他們的誠意。
魏氏讓葉老三給兒子寫信,也要先問問他的想法。
葉辰奕收到信的時候很詫異,他沒想到和趙家還能有這個緣分。
葉辰奕周圍的同窗差不多都成親了,以前一門心思都在讀書上,現在也算是有點成績,成親應該也要考慮。
葉辰奕想到他們上次去趙家,看到的一閃而過的姑娘,心跳的快了幾分。
等到了晚上,葉辰奕伏案回信的時候,已經有了想法。
等到家裏收到信,看到信上的全憑父母做主。
魏氏高興了,大兒子很孝順,沒有被外麵的世界迷了眼。
既然知道了葉辰奕的決定,葉老三把店鋪交給桂子,他在家張羅去提親。
他們靠山村和府城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這個不能改變,隻能在其他方麵補償。
葉老三和葉老漢商量後,找了葉方一起去提親。
葉方是少族長,代表了整個葉家,他跟著去,能顯示他們對女方的重視。
薑老夫人聽說這個安排也很滿意,她在靠山村住了這麽久,已經知道葉方的身份。
葉辰奕年紀不小了,這事宜早不宜遲,盡快定下來才能放心。
這次去府城的是葉老二夫妻,葉老三夫妻,還有葉方帶著兩個族裏的小輩。
訂婚的東西他們沒有帶,全部去府城再買。
薑老夫人沒有去,她讓衛嘉一起跟著去,衛嘉也認識趙老爺,他在中間牽線很合適。
這段時間書稿編好了,衛嘉在家也沒什麽事,爽快的答應一起去。
薑夫子先給趙老爺寫了信,讓他有個準備。
葉家這邊也坐著牛車去了府城,葉老三把家裏的錢都帶著,他打算在府城給他們買個小院子。
他們還年輕,不用兒子兒媳伺候,新婚夫妻還是住在一起好。
葉老三獨攬碼頭生意,手裏攢了不少錢。
除了供兩個孩子讀書,還有跟著葉清買地,家裏的銀錢在府城買個小院子還是夠的。
他們也不是偏心的父母,等葉辰宇成親的時候,也給他同等價位的院子。
葉辰宇不在意,他是打算跟著一起去府城的,可是書稿這邊出了點問題,需要他在校正一下。
葉老三就沒讓他去,書院裏還有好幾個孩子,這些人手忙的過來。
葉清給他們拉了兩車輔導書,這是葉辰奕寫信回來要的。
書院裏的同窗都是有眼光的,幫著家裏的親朋好友買了很多。
葉清提前和葉辰奕他們說好了,他們賣出去的書,也給他們拿提成。
葉辰奕他們不要,葉清不同意,親兄弟明算賬,不能讓人幫忙,還一分錢不出。
魏氏和沈氏一路上有些緊張,趙家和他們不在一個等級,雖然家裏的孩子也成了秀才,她們還是覺得自家是農戶。
沈氏摸著葉清給他們做的衣服,心裏的膽怯少了幾分。
織布坊出了新料子,她找了武安城的繡娘,給家裏人每人做了一套衣服。
家裏人收到衣服都不舍得穿,這也太漂亮了,穿上幹活,一會就弄髒了,想想都心疼。
李氏周氏一致決定收起來,等出去做客再穿。
葉清有些哭笑不得,作坊這麽多料子,還不夠他們穿的嗎。
葉清勸了好幾次,他們都不舍得穿。
葉清沒辦法嗎,隻能又給他們做了兩套,這次總應該舍得穿了。
但家裏人摸著衣服上繡好的花,依然不舍得,掛在櫃子裏,每天看兩眼。
葉清不管他們,她給他們做了,隨便他們怎麽安排。
沈氏和魏氏也收到了葉清給做的衣服,葉清給她們一人送了兩套。
直接解決了兩人出門沒有衣服穿的窘境,魏氏不放心,拉著葉清出錢又給她和沈氏做了兩套。
她們去府城,不能給兒子丟了麵子。
兩人都沒去過白鹿書院,這次過去看看兒子讀書的地方,回來也能給村裏人講講。
等他們到了府城城門,就看到帶著兄弟等在城門口的葉辰奕。
葉辰奕激動的迎了過來,“爹娘,大伯,二伯你們來了,我們已經找好住宿的地方,你們先歇歇。”
魏氏看見兒子也很激動,看看城門口這麽多人,也沒多說,跟著去了客棧。
到了客棧,魏氏和沈氏拉著幾個孩子說話,先關心他們的身體,又關心他們的讀書情況。
等兩人關心一遍,葉辰奕讓夥計帶著兩人先去洗漱,一路上塵土飛揚,身上的衣服都變得灰撲撲。
等兩人走了,葉方才坐下和幾個孩子說話。
“你們在書院還習慣嗎。”
“習慣,同窗人都挺好的,夫子也很有學問。”葉辰奕回話。
葉老二和葉老三驕傲的看著眼前的幾個孩子,都是大孩子了,再過一兩年,都能成家生子。
葉辰奕鄭重的對著葉方行了一禮,“謝謝大伯為了我的事跑一趟府城,麻煩你們了。”
葉方心裏熨帖,“好孩子,都是一家人,不用這麽客氣,這都是應該的。”
葉老三也在旁邊感謝葉方,“葉方哥,這次耽誤你好幾天,我心裏真的感激不盡,以後孩子對你不尊敬,我打斷他的腿。”
這話一出,周圍的氣氛變得歡快,葉辰奕有些不好意思,還是又對葉方和來的族兄弟道了謝。
到了晚上,葉老三趕他們回去休息,他們明天去找官媒,把訂婚的東西置辦好。
買院子的事也沒給葉辰奕說,擔心沒有遇到合適的,空歡喜一場。
第二天葉辰奕兄弟沒有過來,書院組織了考試,等考完再過來。
葉老三夫妻去找官媒,葉老二夫妻去找中人看房子,兩邊一起進行,還能省點時間。
葉方帶著族裏的孩子也在忙活,他們帶過來的書還要處理。
根據葉辰奕給的條子,他們趕著車去送貨。
葉方他們也是有錢拿的,幾人來過幾次府城,對府城並不陌生,送貨送的也很順利。
葉老三那邊也很順利,官媒何媒婆帶著兩人在府城買東西,一個下午東西全都買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