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解決船運
穿越逃荒後,我有良田千頃 作者:糖糖裏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手裏的這幾本都看完了,你去哪。”林文軒關心的問。
葉清沒有瞞著,“昨天那個管事的要訂一起呢本書,但是要求我們送貨,我們沒有船送,我打算去問問薑夫子有沒有門路。”
林文軒皺了皺眉,“送到哪裏。”
“鬆江府,坐船過去需要兩天。”
林文軒引著葉清往樹蔭下站了站,“我有個同窗,他家是做船運生意的,應該可以幫著送過去。”
葉清大喜,“你的同窗在哪,什麽時候能給消息,明天商隊就要走了。”
林文軒想到府城的同窗,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突然想到他上次來信說,武安城有他家的店鋪,可以過去問問。
“我先去問問,城裏有他家的人。”
葉清想要陪著一起去武安城,林文軒拒絕了,雖然很想多和她一起待一會,但現在太陽太大,坐牛車一會就是一身汗。
林文軒也不去換書,把手裏的書給了葉清,轉身回家趕牛車。
葉清看著林文軒的背影,是應該買輛馬車了,一直覺得他們是農家,養馬費錢。
現在想想馬車能遮風擋雨,還是要買一輛。
這件事有了眉目,葉清也不再去找薑夫子,轉身去了碼頭。
昨天訂單太多,還要和書局在溝通一下,讓他們多開兩條印刷線。
到了書店,葉清沒有見到葉辛,葉清招手讓羅豐過來。
“羅豐你們掌櫃的呢。”
“東家,我們掌櫃的去和隔壁的主家談生意去了。”羅豐恭敬的回答。
葉清記得隔壁是外鄉人開的裁縫鋪,生意還挺好的,書店和他們有什麽生意要談。
羅豐看出葉清的疑惑,“東家吳掌櫃的不做了,他家裏的長輩身體不好,讓他回去。我們掌櫃就想租下旁邊的鋪子,專門用來賣書談生意。”
葉清懂了,她開的書店有點圖書館的感覺,安靜的環境確實不適合談生意。
而且隨著書越來越多,他們書店也要放不下了。
葉清讓羅豐先去忙,這是葉辛提拔的夥計,跟著他熟悉店裏的活。
葉清出門去了隔壁,裏麵東西都搬走了,還剩了幾麻袋碎布頭。
葉辛和店主人在看房子,商量著哪裏能改,哪裏不能改。
葉辛看見葉清進來,指著屋子給她介紹。
這間鋪子比她的書店還要大,後邊還有院子,院子裏也有廂房,很適合當工作室。
葉清沒說話,讓葉辛和店主談。葉辛看見葉清,心裏更有底氣,和店主繼續談價格。
葉清閑著沒事,去看角落裏的碎布,裏麵的布料做不了什麽,都是巴掌大的碎片。
幾個袋子的碎布都看了,顏色不一樣,料子也不一樣。
大一點的應該都被賣掉了,就剩這些沒人買。
葉清聽著他們的租金談好了,以後三兩銀子一個月,店裏隻要不動牆,可以隨便改造。
葉清趕緊開口,“那邊那幾袋子布料也送給我們嗎。”
店主也看過那些布料,實在是沒什麽用。
附近的人家家境都很殷實,也沒有人需要補衣服。
店主大方的送給了葉清,葉清去書店喊了夥計來搬,她帶回去洗幹淨做坐墊和抱枕。
三寶現在越來越大了,長的很像鄭琴,白白胖胖的像個湯圓團子。
葉清每天都要抱著哄一會,這幾天就在張羅著給他做玩偶。
這些布拿回去,幾個孩子做每人一個玩偶都夠的。
三寶還小,家裏人多,都能幫著帶帶孩子,葉二郎和鄭琴沒回武安城,等三寶大點在回去住。
書店沒什麽事,大的訂單小言已經帶著人給送了過去,就差這個要送貨的沒處理。
葉清看了一眼店裏的賬本,雖然每天魏鴻都會給她匯報,但沒有直接看到感觸深。
看著最後一行的盈利,葉清心裏美的很。這才一個月不到,已經回本了,這個月先不分錢,等下個月再分。
這個月賬上的錢還是要拿去付書局的錢,大家也不急著用錢,晚一個月分沒人在意。
葉清看了一下店裏忙碌的夥計,這些人這個月都沒來得及休息,黑眼圈很明顯。
葉清不喜歡心靈雞湯,直接發錢,這個月書店所有人都兩倍月銀。
剛才還沒精打采的眾人,聽到雙倍月銀,全部振奮起來。
他們現在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讓他們幹個通宵都願意。
葉清出門去了玲瓏閣,她在書店,感覺大家都放不開。
玲瓏閣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店裏的夥計忙的團團轉,葉清沒有打擾他們,去了自己的休息室。
她在碼頭等林文軒,今天這事要定下來,書店還能有個準備。
剛才看到小言的時候,那個商隊的一千本書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貨。
葉清算了算時間,林文軒去了又三個時辰,應該快回來了。
她在等一會,一千本書的生意丟了實在有些可惜。
葉清沒有等多久,林文軒帶著一個管事模樣的男子來了碼頭。
葉辛派人來請葉清,這事需要她定奪。
葉清進了書店,就看見葉辛陪著一個精瘦看著很幹練的中年人說話。
“東家,這是孫家水運的孫掌櫃,他有船幫我們送貨。”
“孫掌櫃,這是我們葉東家。”葉辛給兩邊介紹。
“葉東家好,我們是做水運生意的,以後還請多多照顧生意。”孫掌櫃先出聲打招呼。
“孫掌櫃客氣,我們這都是小打小鬧,哪有你們的生意做的大,應該是請孫掌櫃多照顧我們。”葉清說的是真心話,家裏有幾條船的,生意小不了。
“我們少爺和林少爺是同窗,兩人關係好,我們剛開店的時候,少爺已經給我們打過招呼,林少爺有事我們能辦的都幫著辦。”孫掌櫃先點明兩家關係。
葉清也是開門見山談生意,“我們需要運送一千本書到鬆江府。”
孫管事來之前就聽說了,要了一百兩的運費,這個價格不幫著上下貨。
葉清答應了,這確實是實在價格。她在碼頭問了好幾個人,都比這個價格高。
有了運費價,葉辛去和那個商隊談,運費書店不出,全部由商隊出。
葉清沒有瞞著,“昨天那個管事的要訂一起呢本書,但是要求我們送貨,我們沒有船送,我打算去問問薑夫子有沒有門路。”
林文軒皺了皺眉,“送到哪裏。”
“鬆江府,坐船過去需要兩天。”
林文軒引著葉清往樹蔭下站了站,“我有個同窗,他家是做船運生意的,應該可以幫著送過去。”
葉清大喜,“你的同窗在哪,什麽時候能給消息,明天商隊就要走了。”
林文軒想到府城的同窗,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突然想到他上次來信說,武安城有他家的店鋪,可以過去問問。
“我先去問問,城裏有他家的人。”
葉清想要陪著一起去武安城,林文軒拒絕了,雖然很想多和她一起待一會,但現在太陽太大,坐牛車一會就是一身汗。
林文軒也不去換書,把手裏的書給了葉清,轉身回家趕牛車。
葉清看著林文軒的背影,是應該買輛馬車了,一直覺得他們是農家,養馬費錢。
現在想想馬車能遮風擋雨,還是要買一輛。
這件事有了眉目,葉清也不再去找薑夫子,轉身去了碼頭。
昨天訂單太多,還要和書局在溝通一下,讓他們多開兩條印刷線。
到了書店,葉清沒有見到葉辛,葉清招手讓羅豐過來。
“羅豐你們掌櫃的呢。”
“東家,我們掌櫃的去和隔壁的主家談生意去了。”羅豐恭敬的回答。
葉清記得隔壁是外鄉人開的裁縫鋪,生意還挺好的,書店和他們有什麽生意要談。
羅豐看出葉清的疑惑,“東家吳掌櫃的不做了,他家裏的長輩身體不好,讓他回去。我們掌櫃就想租下旁邊的鋪子,專門用來賣書談生意。”
葉清懂了,她開的書店有點圖書館的感覺,安靜的環境確實不適合談生意。
而且隨著書越來越多,他們書店也要放不下了。
葉清讓羅豐先去忙,這是葉辛提拔的夥計,跟著他熟悉店裏的活。
葉清出門去了隔壁,裏麵東西都搬走了,還剩了幾麻袋碎布頭。
葉辛和店主人在看房子,商量著哪裏能改,哪裏不能改。
葉辛看見葉清進來,指著屋子給她介紹。
這間鋪子比她的書店還要大,後邊還有院子,院子裏也有廂房,很適合當工作室。
葉清沒說話,讓葉辛和店主談。葉辛看見葉清,心裏更有底氣,和店主繼續談價格。
葉清閑著沒事,去看角落裏的碎布,裏麵的布料做不了什麽,都是巴掌大的碎片。
幾個袋子的碎布都看了,顏色不一樣,料子也不一樣。
大一點的應該都被賣掉了,就剩這些沒人買。
葉清聽著他們的租金談好了,以後三兩銀子一個月,店裏隻要不動牆,可以隨便改造。
葉清趕緊開口,“那邊那幾袋子布料也送給我們嗎。”
店主也看過那些布料,實在是沒什麽用。
附近的人家家境都很殷實,也沒有人需要補衣服。
店主大方的送給了葉清,葉清去書店喊了夥計來搬,她帶回去洗幹淨做坐墊和抱枕。
三寶現在越來越大了,長的很像鄭琴,白白胖胖的像個湯圓團子。
葉清每天都要抱著哄一會,這幾天就在張羅著給他做玩偶。
這些布拿回去,幾個孩子做每人一個玩偶都夠的。
三寶還小,家裏人多,都能幫著帶帶孩子,葉二郎和鄭琴沒回武安城,等三寶大點在回去住。
書店沒什麽事,大的訂單小言已經帶著人給送了過去,就差這個要送貨的沒處理。
葉清看了一眼店裏的賬本,雖然每天魏鴻都會給她匯報,但沒有直接看到感觸深。
看著最後一行的盈利,葉清心裏美的很。這才一個月不到,已經回本了,這個月先不分錢,等下個月再分。
這個月賬上的錢還是要拿去付書局的錢,大家也不急著用錢,晚一個月分沒人在意。
葉清看了一下店裏忙碌的夥計,這些人這個月都沒來得及休息,黑眼圈很明顯。
葉清不喜歡心靈雞湯,直接發錢,這個月書店所有人都兩倍月銀。
剛才還沒精打采的眾人,聽到雙倍月銀,全部振奮起來。
他們現在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讓他們幹個通宵都願意。
葉清出門去了玲瓏閣,她在書店,感覺大家都放不開。
玲瓏閣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店裏的夥計忙的團團轉,葉清沒有打擾他們,去了自己的休息室。
她在碼頭等林文軒,今天這事要定下來,書店還能有個準備。
剛才看到小言的時候,那個商隊的一千本書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貨。
葉清算了算時間,林文軒去了又三個時辰,應該快回來了。
她在等一會,一千本書的生意丟了實在有些可惜。
葉清沒有等多久,林文軒帶著一個管事模樣的男子來了碼頭。
葉辛派人來請葉清,這事需要她定奪。
葉清進了書店,就看見葉辛陪著一個精瘦看著很幹練的中年人說話。
“東家,這是孫家水運的孫掌櫃,他有船幫我們送貨。”
“孫掌櫃,這是我們葉東家。”葉辛給兩邊介紹。
“葉東家好,我們是做水運生意的,以後還請多多照顧生意。”孫掌櫃先出聲打招呼。
“孫掌櫃客氣,我們這都是小打小鬧,哪有你們的生意做的大,應該是請孫掌櫃多照顧我們。”葉清說的是真心話,家裏有幾條船的,生意小不了。
“我們少爺和林少爺是同窗,兩人關係好,我們剛開店的時候,少爺已經給我們打過招呼,林少爺有事我們能辦的都幫著辦。”孫掌櫃先點明兩家關係。
葉清也是開門見山談生意,“我們需要運送一千本書到鬆江府。”
孫管事來之前就聽說了,要了一百兩的運費,這個價格不幫著上下貨。
葉清答應了,這確實是實在價格。她在碼頭問了好幾個人,都比這個價格高。
有了運費價,葉辛去和那個商隊談,運費書店不出,全部由商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