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暫且留在宮裏。”樂平公主淡淡回道。
“母親——”宇文娥英顫巍巍道:“把肖元元召回來吧,我不怪她了!讓她回來,就像以前那樣……”
樂平公主扶額,衝著田嬤嬤擺擺手,示意她將宇文娥英帶回府去。
田嬤嬤心疼地扶住宇文娥英,勸道:“郡主,先回府吧,公主也乏了。”
“母親——”宇文娥英盯著樂平公主不甘心地叫道。
樂平公主別過臉去,不再看她。
田嬤嬤歎了一口氣,便將宇文娥英扶出了殿去。
宇文娥英走後,樂平公主一臉落寞地獨坐了許久。
白鷺子端了碗湯來,道:“公主想必是餓了,先用些湯吧!”
樂平公主垂著眼,搖了搖頭,道:“放下吧。”
白鷺子猶豫了一下,將湯放在案上,輕輕歎道:“公主對郡主,未免狠心了些!郡主與您足足分離了三個多月,聽說公主回京,便一刻不停的趕過來見您,公主何必讓她難過?”
說到此,樂平公主心裏的思緒也是一陣翻湧,道:“我也想與她平心靜氣地說說話,可她……她為什麽要提元元,她有什麽資格提起元元?”
“公主,”白鷺子勸道:“恕我直言,肖元元隻是一個外人,您與郡主才是母女。如今公主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與肖元元往來,便不要再讓她成為您與郡主之間的隔閡了!”
“本宮知道,”樂平公主低聲道:“娥英與元元,無論是論情論理,本宮都該一切以娥英為先。可是……本宮隻要一想起娥英對元元做的事情,便心痛萬分。想到此,我便對娥英再也沒有好言好語、好臉色了!”
白鷺子輕輕捏著樂平公主的肩,道:“此事……已經過去許久了,肖元元都放下了!公主也試著放下吧!”
“放得下麽?”樂平公主問道:“直到如今,本宮想起那日的場景,都痛得不能自抑。而肖元元她是當事者,她怎麽能放得下呢?”
“可是,在江南的這一個多月來,她連一字也不曾提起過,可見……”白鷺子還想寬慰樂平公主。
樂平公主眉心緊皺,道:“正是因為放不下,才不敢提。”
“公主,算了吧!”白鷺子道:“反正那肖元元不會再回來了!”
樂平公主沉默了一瞬,點了點頭,道:“是——我跟娥英都該習慣沒有元元的日子了。”
今年的年節,因為楊堅身往齊州,京中百官大半隨駕前往,今年宮中年宴便冷清了許多。
近來獨孤皇後身上時有小病小痛,不想太過勞累,便隻在大年初二,見了些士家貴婦,便不再另起宴飲了。
倒是東宮近來熱鬧的很,高熲輔助太子處理京中事務,正是年節下,京中的百官都前往東宮參加賀宴。
說來太子最近舒心得很,楊堅一走,京中全由他說了算。身邊又有高熲扶持,百官莫不臣服。
不聽話的楊素被調往祁山修行宮去了,而原來另一個支持自己的老臣蘇威,也官複納言,隨著楊堅前往齊州。
而獨孤皇後這邊,有高良娣日日陪侍,獨孤皇後也不再找他的麻煩。
今年雖是大災之年,太子卻過得十分順遂,隻要日子就這麽平平安安的過下去,不生事、不犯錯,這天下遲早都是他的。
東宮連續大擺了八九天的宮宴,宴請留京的士家百官,高歌歡舞,響徹京都,好不熱鬧。
正在東宮一片歡歌之際,楊堅那邊卻出了一件大事。
原本晉王率百官抗表,奏請楊堅泰山封禪。因著蘇威對此頗有微詞,致使楊堅不得不顧及天下悠悠之口。
所以楊堅隻好取消泰山封禪,以南郊祭禮的規程,登泰山祭天地。
開皇十五年,正月十一,楊堅派人在泰山之上設下祭壇,率百官祭祀,柴燎祭天。
誰知祭祀行至一半,忽然天降大雷,一聲轟響之下,祭案被雷擊中,祭案上的牲品便打翻一地,周邊的道士和護衛也都倒了一大片。
楊堅雖未受傷,但也被驚翻在地,目瞪口呆之下,便被晉王等一眾人扶上禦駕,這祀祀未完,便匆匆離去。
此番楊堅受驚不小,昏睡了半日,晉王陪在禦前,一刻也不敢離開。
“啊——”楊堅大叫一聲,驚恐地盯著床帳。
“父皇,父皇你沒事吧!”晉王本就坐在帳邊,見楊堅被驚醒,連忙俯身安撫道。
楊堅驚駭莫名,定了定神,才發現自己在齊州府衙內,身邊是晉王和隨身的近侍,這才放下心來。
“阿摩——”楊堅氣喘籲籲地叫了一聲。
晉王鬆下一口氣,道:“兒臣在。”
晉王扶著楊堅坐起身來,楊堅又看看了屋內眾人,道:“朕無恙,晉王留下,你們都出去吧!”
眾臣工皆道了一聲是,便一一退了出去,隻留下晉王守在楊堅身邊。
眾人一走,楊堅連忙問道:“晉王,那祀典……”
晉王連忙回道:“兒臣已銷去祭案,負責此祭的道士也都封了口,百官和侍衛又都做了告誡,父親不必擔心。”
楊堅身子一垮,頭也垂了下去,整個人似是一下老了十幾歲:“上天還是不肯原諒朕!”
“父親——”晉王道:“父親不要多想,那隻是巧合而已!”
楊堅搖了搖頭,看著晉王問道:“為什麽?為什麽上天要降罪於朕?
朕收複南陳,抗突厥,平番禺,聯合各部,哪項做得不對?
自建朝以來,朕每日不為江山耗盡心血。
可天災依舊不斷,朕又哪次不得開倉放糧,賑濟百姓。
這一次,為了不讓百姓受屠戮之禍,朕以身做則,親自帶著關中百姓千裏南下度荒。
這江山若是在宇文氏的手裏,他們能有朕做的好麽?
明明,明明連麗華都認可了朕……可就因為這江山是朕奪來的,上天便不能原諒朕麽?”
“父親,不是的父親!”晉王想安慰楊堅,但這事實在太過巧合,那雷怎就不偏不倚地打到祭案上呢?
“母親——”宇文娥英顫巍巍道:“把肖元元召回來吧,我不怪她了!讓她回來,就像以前那樣……”
樂平公主扶額,衝著田嬤嬤擺擺手,示意她將宇文娥英帶回府去。
田嬤嬤心疼地扶住宇文娥英,勸道:“郡主,先回府吧,公主也乏了。”
“母親——”宇文娥英盯著樂平公主不甘心地叫道。
樂平公主別過臉去,不再看她。
田嬤嬤歎了一口氣,便將宇文娥英扶出了殿去。
宇文娥英走後,樂平公主一臉落寞地獨坐了許久。
白鷺子端了碗湯來,道:“公主想必是餓了,先用些湯吧!”
樂平公主垂著眼,搖了搖頭,道:“放下吧。”
白鷺子猶豫了一下,將湯放在案上,輕輕歎道:“公主對郡主,未免狠心了些!郡主與您足足分離了三個多月,聽說公主回京,便一刻不停的趕過來見您,公主何必讓她難過?”
說到此,樂平公主心裏的思緒也是一陣翻湧,道:“我也想與她平心靜氣地說說話,可她……她為什麽要提元元,她有什麽資格提起元元?”
“公主,”白鷺子勸道:“恕我直言,肖元元隻是一個外人,您與郡主才是母女。如今公主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與肖元元往來,便不要再讓她成為您與郡主之間的隔閡了!”
“本宮知道,”樂平公主低聲道:“娥英與元元,無論是論情論理,本宮都該一切以娥英為先。可是……本宮隻要一想起娥英對元元做的事情,便心痛萬分。想到此,我便對娥英再也沒有好言好語、好臉色了!”
白鷺子輕輕捏著樂平公主的肩,道:“此事……已經過去許久了,肖元元都放下了!公主也試著放下吧!”
“放得下麽?”樂平公主問道:“直到如今,本宮想起那日的場景,都痛得不能自抑。而肖元元她是當事者,她怎麽能放得下呢?”
“可是,在江南的這一個多月來,她連一字也不曾提起過,可見……”白鷺子還想寬慰樂平公主。
樂平公主眉心緊皺,道:“正是因為放不下,才不敢提。”
“公主,算了吧!”白鷺子道:“反正那肖元元不會再回來了!”
樂平公主沉默了一瞬,點了點頭,道:“是——我跟娥英都該習慣沒有元元的日子了。”
今年的年節,因為楊堅身往齊州,京中百官大半隨駕前往,今年宮中年宴便冷清了許多。
近來獨孤皇後身上時有小病小痛,不想太過勞累,便隻在大年初二,見了些士家貴婦,便不再另起宴飲了。
倒是東宮近來熱鬧的很,高熲輔助太子處理京中事務,正是年節下,京中的百官都前往東宮參加賀宴。
說來太子最近舒心得很,楊堅一走,京中全由他說了算。身邊又有高熲扶持,百官莫不臣服。
不聽話的楊素被調往祁山修行宮去了,而原來另一個支持自己的老臣蘇威,也官複納言,隨著楊堅前往齊州。
而獨孤皇後這邊,有高良娣日日陪侍,獨孤皇後也不再找他的麻煩。
今年雖是大災之年,太子卻過得十分順遂,隻要日子就這麽平平安安的過下去,不生事、不犯錯,這天下遲早都是他的。
東宮連續大擺了八九天的宮宴,宴請留京的士家百官,高歌歡舞,響徹京都,好不熱鬧。
正在東宮一片歡歌之際,楊堅那邊卻出了一件大事。
原本晉王率百官抗表,奏請楊堅泰山封禪。因著蘇威對此頗有微詞,致使楊堅不得不顧及天下悠悠之口。
所以楊堅隻好取消泰山封禪,以南郊祭禮的規程,登泰山祭天地。
開皇十五年,正月十一,楊堅派人在泰山之上設下祭壇,率百官祭祀,柴燎祭天。
誰知祭祀行至一半,忽然天降大雷,一聲轟響之下,祭案被雷擊中,祭案上的牲品便打翻一地,周邊的道士和護衛也都倒了一大片。
楊堅雖未受傷,但也被驚翻在地,目瞪口呆之下,便被晉王等一眾人扶上禦駕,這祀祀未完,便匆匆離去。
此番楊堅受驚不小,昏睡了半日,晉王陪在禦前,一刻也不敢離開。
“啊——”楊堅大叫一聲,驚恐地盯著床帳。
“父皇,父皇你沒事吧!”晉王本就坐在帳邊,見楊堅被驚醒,連忙俯身安撫道。
楊堅驚駭莫名,定了定神,才發現自己在齊州府衙內,身邊是晉王和隨身的近侍,這才放下心來。
“阿摩——”楊堅氣喘籲籲地叫了一聲。
晉王鬆下一口氣,道:“兒臣在。”
晉王扶著楊堅坐起身來,楊堅又看看了屋內眾人,道:“朕無恙,晉王留下,你們都出去吧!”
眾臣工皆道了一聲是,便一一退了出去,隻留下晉王守在楊堅身邊。
眾人一走,楊堅連忙問道:“晉王,那祀典……”
晉王連忙回道:“兒臣已銷去祭案,負責此祭的道士也都封了口,百官和侍衛又都做了告誡,父親不必擔心。”
楊堅身子一垮,頭也垂了下去,整個人似是一下老了十幾歲:“上天還是不肯原諒朕!”
“父親——”晉王道:“父親不要多想,那隻是巧合而已!”
楊堅搖了搖頭,看著晉王問道:“為什麽?為什麽上天要降罪於朕?
朕收複南陳,抗突厥,平番禺,聯合各部,哪項做得不對?
自建朝以來,朕每日不為江山耗盡心血。
可天災依舊不斷,朕又哪次不得開倉放糧,賑濟百姓。
這一次,為了不讓百姓受屠戮之禍,朕以身做則,親自帶著關中百姓千裏南下度荒。
這江山若是在宇文氏的手裏,他們能有朕做的好麽?
明明,明明連麗華都認可了朕……可就因為這江山是朕奪來的,上天便不能原諒朕麽?”
“父親,不是的父親!”晉王想安慰楊堅,但這事實在太過巧合,那雷怎就不偏不倚地打到祭案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