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看了看晉王,忽爾便明白晉王為什麽不願賞賜肖元元,因為你根本沒得賞。
往年光景裏,楊堅和獨孤皇後偶爾也會派特使前往江都城,慰問晉王夫婦。可據特使回報,晉王夫婦生活簡樸,不好奢華。
想那肖元元,一百顆珍珠說拿出來便拿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見她日常生活用物,未必比總管府差。
晉王輕輕咳了一聲,道:“不如把這個差事交給兒臣,待兒臣回到江都,再行賞賜也不遲。”
肖元元心下裏一沉,覺得事情不對,連忙開口道:“陛下賞奴婢什麽,奴婢未必喜歡。不如這個賞賜讓奴婢自己提吧!”
楊堅眉頭一鬆,道:“哦?你想要什麽?”
肖元元微微笑著道:“去年秋歲,我收了許多菊花,蒸製成了菊花茶。這菊花茶清香淡雅,有清肝明目之效。奴婢有心將此茶推廣出去,可惜沒什麽好的名目。”
楊堅不解,問道:“這與賞賜有什麽關係?”
肖元元試著道:“我想送十斤給皇後娘娘,待一些臣婦入宮拜見皇後娘娘之時,也好招待飲用。
十斤不算少,一時半會兒也喝不完,皇後娘娘若是有心,便賞一些出去……”
楊堅明白了,道:“你是想拿著皇家的名頭做生意?”
肖元元點了點頭,眯眼笑道:“無論什麽東西,隻要沾上皇家兩字,價格肯定翻漲!”
楊堅心下一鬆,道:“準了。”
“多謝陛下。”肖元元連忙拜道,賺不賺錢不要緊,可千萬不能讓楊堅對自己產生了猜忌。
眼見天色已晚,肖元元拜別了楊堅,出府去了。
肖元元走後,楊堅沉思良久,晉王與牛弘二人陪侍在一側,既不敢離開,也不敢打擾楊堅的思緒。
過了好一會兒,楊堅才慢慢開口,向著晉王問道:“肖元元今日之言,你以為如何?”
晉王拿不準楊堅的心思,略略思忖了一下,道:“肖元元此人向來心高氣大,不免狂妄些!”
楊堅不置可否,不由得複述了一遍:“人心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說完之後,深深呼出一口氣來。
晉王不解,問道:“父皇對這句話有何見解?”
楊堅搖了搖頭,朝著牛弘問道:“裏仁,你通曉史實,可知這三句話的出處?”
牛弘連忙回道:“臣雖讀過不少經集詩典,但這三句話卻從未聽過!”
楊堅略略點了點頭,道:“連你都不曾聽過,想來這三句話就是她特意進諫於朕的。”
晉王點了點頭,道:“兒臣也覺得應是如此。”
楊堅歎了一口氣,道:“這些時日,朕的心困於天象之吉凶,困於民心之背離,困於宗廟之榮辱,鬱鬱而不得解。
直到今日,被她這輕輕飄飄的三句話,瞬時消解了。”
牛弘隱隱覺得哪裏有些不對,開口提醒道:“陛下,肖娘子之言固然新奇,可畢竟悖離於禮法,不可盲用,還須慎思。”
楊堅笑了笑,道:“肖元元都說了,若朕是個殘暴不仁的昏君,她便不會說這些話的,可見她說出此話時,心裏便有了分寸。”
牛弘皺了皺眉,心道這個肖元元諂言媚上,難道陛下就看不出來麽?
其實有一件事,楊堅一直梗在心裏,難以消解。
便是此次大荒,關中義倉糧食他一分都沒有拿出來賑濟災民,全都供給了前線兵士。
義倉畢竟不是官糧,本就是老百姓自己在豐年時存的糧食,用於救急的。
可關鍵時刻,朝廷卻將義倉的糧食充作了軍糧。
想到這件事,楊堅心裏總像卡著一塊石頭,吐不出,也吞不下。
可肖元元今日卻說,‘人心不足恤,’短短幾個字,便讓楊堅心裏的那塊石頭落了下來。
此時楊堅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頓覺得神清氣爽,耳聰目明,略略思忖了一番,楊堅便朝著牛弘道:“擬旨,去歲大災,當下已有消解之象,為統籌今年的存糧應用,命北境所有義倉,歸各州州府接管安置。”
牛弘一驚,忙道:“陛下三思,義倉本為百姓應災之糧,若陛下下旨,令各州官府接管義倉,豈不失了人心?
早前京中之亂便是因為,有人故意在京城散播謠言,此時若在有有心之人挑唆,恐會北境全線生亂呀,陛下!”
楊堅看著牛弘道:“裏仁,你道為何這‘人心不足恤’?
因為以凡人之心,隻能看到眼前碗裏的一點吃食,看不到三尺以外的事情。
卿以為,朕要官府接收義倉是為了奪百姓之食,巧取豪奪麽?
非也,這才開年,新糧未種,如今關中糧食依舊緊缺,這存糧該如何配置?
交給百姓自己分配嗎?隻怕還沒有開始分配,便會有人為了搶糧打個你死我活了。
與其讓他們為了一口吃食,自相殘殺,不如讓官府出麵配置。
即便產生衝突,百姓對朝廷不滿想去搶糧,朝廷有著大軍壓製,百姓也不敢輕易上前拚命。”
牛弘愣了愣,當下便明白了楊堅的意思,連忙拜道:“陛下聖明,臣這就去擬旨!”
晉王侍立一旁,心緒翻湧,‘人心不足恤,天命不足畏,’如此狂悖大逆的話,竟也蘊含了聖人之理!
正在牛弘準備擬旨的時候,忽有一內監上前,送上一封奏書來:“稟陛下,越國公遞了奏折上來。”
楊堅拿起那封奏書,翻開看了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對著晉王道:“歧山的行宮就要好了。”
晉王一臉疑惑,問道:“怎麽會這麽快?這還不到兩年光景,越國公就將這行宮造好了?”
楊堅略略一頓,這行宮確實造得也太快了。他本來預計得五、六年才能造好,又加上去年關中的大災,多少會有影響,就算越國公急著趕工,也得三、四年。
想了想,楊堅有些不放心,便衝著那內監道:“快馬傳信於左仆射高熲,命他前去驗收行宮。”
那內監道了一聲:“是。”便退下了。
往年光景裏,楊堅和獨孤皇後偶爾也會派特使前往江都城,慰問晉王夫婦。可據特使回報,晉王夫婦生活簡樸,不好奢華。
想那肖元元,一百顆珍珠說拿出來便拿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見她日常生活用物,未必比總管府差。
晉王輕輕咳了一聲,道:“不如把這個差事交給兒臣,待兒臣回到江都,再行賞賜也不遲。”
肖元元心下裏一沉,覺得事情不對,連忙開口道:“陛下賞奴婢什麽,奴婢未必喜歡。不如這個賞賜讓奴婢自己提吧!”
楊堅眉頭一鬆,道:“哦?你想要什麽?”
肖元元微微笑著道:“去年秋歲,我收了許多菊花,蒸製成了菊花茶。這菊花茶清香淡雅,有清肝明目之效。奴婢有心將此茶推廣出去,可惜沒什麽好的名目。”
楊堅不解,問道:“這與賞賜有什麽關係?”
肖元元試著道:“我想送十斤給皇後娘娘,待一些臣婦入宮拜見皇後娘娘之時,也好招待飲用。
十斤不算少,一時半會兒也喝不完,皇後娘娘若是有心,便賞一些出去……”
楊堅明白了,道:“你是想拿著皇家的名頭做生意?”
肖元元點了點頭,眯眼笑道:“無論什麽東西,隻要沾上皇家兩字,價格肯定翻漲!”
楊堅心下一鬆,道:“準了。”
“多謝陛下。”肖元元連忙拜道,賺不賺錢不要緊,可千萬不能讓楊堅對自己產生了猜忌。
眼見天色已晚,肖元元拜別了楊堅,出府去了。
肖元元走後,楊堅沉思良久,晉王與牛弘二人陪侍在一側,既不敢離開,也不敢打擾楊堅的思緒。
過了好一會兒,楊堅才慢慢開口,向著晉王問道:“肖元元今日之言,你以為如何?”
晉王拿不準楊堅的心思,略略思忖了一下,道:“肖元元此人向來心高氣大,不免狂妄些!”
楊堅不置可否,不由得複述了一遍:“人心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說完之後,深深呼出一口氣來。
晉王不解,問道:“父皇對這句話有何見解?”
楊堅搖了搖頭,朝著牛弘問道:“裏仁,你通曉史實,可知這三句話的出處?”
牛弘連忙回道:“臣雖讀過不少經集詩典,但這三句話卻從未聽過!”
楊堅略略點了點頭,道:“連你都不曾聽過,想來這三句話就是她特意進諫於朕的。”
晉王點了點頭,道:“兒臣也覺得應是如此。”
楊堅歎了一口氣,道:“這些時日,朕的心困於天象之吉凶,困於民心之背離,困於宗廟之榮辱,鬱鬱而不得解。
直到今日,被她這輕輕飄飄的三句話,瞬時消解了。”
牛弘隱隱覺得哪裏有些不對,開口提醒道:“陛下,肖娘子之言固然新奇,可畢竟悖離於禮法,不可盲用,還須慎思。”
楊堅笑了笑,道:“肖元元都說了,若朕是個殘暴不仁的昏君,她便不會說這些話的,可見她說出此話時,心裏便有了分寸。”
牛弘皺了皺眉,心道這個肖元元諂言媚上,難道陛下就看不出來麽?
其實有一件事,楊堅一直梗在心裏,難以消解。
便是此次大荒,關中義倉糧食他一分都沒有拿出來賑濟災民,全都供給了前線兵士。
義倉畢竟不是官糧,本就是老百姓自己在豐年時存的糧食,用於救急的。
可關鍵時刻,朝廷卻將義倉的糧食充作了軍糧。
想到這件事,楊堅心裏總像卡著一塊石頭,吐不出,也吞不下。
可肖元元今日卻說,‘人心不足恤,’短短幾個字,便讓楊堅心裏的那塊石頭落了下來。
此時楊堅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頓覺得神清氣爽,耳聰目明,略略思忖了一番,楊堅便朝著牛弘道:“擬旨,去歲大災,當下已有消解之象,為統籌今年的存糧應用,命北境所有義倉,歸各州州府接管安置。”
牛弘一驚,忙道:“陛下三思,義倉本為百姓應災之糧,若陛下下旨,令各州官府接管義倉,豈不失了人心?
早前京中之亂便是因為,有人故意在京城散播謠言,此時若在有有心之人挑唆,恐會北境全線生亂呀,陛下!”
楊堅看著牛弘道:“裏仁,你道為何這‘人心不足恤’?
因為以凡人之心,隻能看到眼前碗裏的一點吃食,看不到三尺以外的事情。
卿以為,朕要官府接收義倉是為了奪百姓之食,巧取豪奪麽?
非也,這才開年,新糧未種,如今關中糧食依舊緊缺,這存糧該如何配置?
交給百姓自己分配嗎?隻怕還沒有開始分配,便會有人為了搶糧打個你死我活了。
與其讓他們為了一口吃食,自相殘殺,不如讓官府出麵配置。
即便產生衝突,百姓對朝廷不滿想去搶糧,朝廷有著大軍壓製,百姓也不敢輕易上前拚命。”
牛弘愣了愣,當下便明白了楊堅的意思,連忙拜道:“陛下聖明,臣這就去擬旨!”
晉王侍立一旁,心緒翻湧,‘人心不足恤,天命不足畏,’如此狂悖大逆的話,竟也蘊含了聖人之理!
正在牛弘準備擬旨的時候,忽有一內監上前,送上一封奏書來:“稟陛下,越國公遞了奏折上來。”
楊堅拿起那封奏書,翻開看了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對著晉王道:“歧山的行宮就要好了。”
晉王一臉疑惑,問道:“怎麽會這麽快?這還不到兩年光景,越國公就將這行宮造好了?”
楊堅略略一頓,這行宮確實造得也太快了。他本來預計得五、六年才能造好,又加上去年關中的大災,多少會有影響,就算越國公急著趕工,也得三、四年。
想了想,楊堅有些不放心,便衝著那內監道:“快馬傳信於左仆射高熲,命他前去驗收行宮。”
那內監道了一聲:“是。”便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