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愣了一下,為了一個肖元元,也不至於如此吧!
見晉王猶疑,楊堅便又加了一句:“南寧州總管韋衝奏報,昆州爨氏近有暴亂之象,你治下的江南雖然當下安穩,可若旁邊生亂,江南也難免人心浮動。”
晉王點了點頭,道:“可是,當下科舉剛剛開始啟動,父皇這裏人少,兒臣還是有些擔心。”
楊堅回道:“當下江南安穩為要,當初江南複叛,刺激江南豪族最深的便是這科舉選士之法,如今朝廷再次推行科舉,隻怕江南人心也不安穩。”
“是。”晉王知道楊堅打定了主意讓他回江南,於是低下頭,道:“父皇深計遠慮,思慮周全,兒臣這兩天就好好準備一下,盡快趕往江南。”
楊堅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推行科舉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楊素還算得力,你也不用擔心。”
晉王收了收眉心,抬頭道:“楊素曾言,即便是推行科舉,也無法削弱世家。父皇覺得此言,可有道理。”
楊堅垂眼思忖了一下,心裏也明白楊素的想法是對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楊素才勸說了大部分的世家支持科舉選士。想了想楊堅隻好歎了一句,道:“即便如此,聊勝於無吧。”
其實這個時候晉王並不想回江南去,眼前的形勢是有利於晉王的。本來晉王與世家勢同水火,但由於楊素的介入,大大緩和了世族與晉王之間的矛盾。
在推行科舉的博弈中,晉王沒輸,楊堅沒輸,世族也沒輸,唯一輸的是太子。
太子既失了楊堅的聖心,又失了朝堂上的聲名。晉王想留在京裏,趁太子聲名日衰之際,自行壯大。
好不容易形成當前的局麵,可是偏就這個時候,楊堅卻要催他回江南去。朝堂便是如此,人一旦離了朝堂,很快就沒有你的位置了,等他下次回來,誰知道太子會不會又卷土重來。
更何況,太子隻是暫時輸了一局,他的身份地位還在,並且還有高熲、蘇威一等人在旁輔助,晉王一走,便是將這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局麵,付之一炬了。
晉王又與楊堅談了些別的事,便告辭回去了。
晉王妃與樂平公主待了一下午,回到晉王宮的時候,晉王正在宮裏生著悶氣。
晉王妃看出晉王臉色不好,便上前柔聲道:“殿下,出什麽事了?”
晉王看了晉王妃,忍著氣道:“父皇催我回江南去。”
“哦”晉王妃點了點頭。
看著晉王妃有些不在意的樣子,晉王一氣,道:“這半年來,我跟在父皇身邊,鞍前馬後的效勞,好不容易才在朝堂上站穩,父親便趕我回江南去,這是什麽意思?”
“殿下息怒!”晉王妃回道:“殿下伴駕半年之久,其實就是為了推行科舉,如今既然事成,自然也該功成身退了。”
晉王不忿道:“什麽功成身退,分明是用完就丟!”
晉王妃溫聲勸道:“殿下莫要孩子氣,功成時若不及時身退,隻怕會反而惹人厭煩。”
晉王長長呼出一口氣來,看向晉王妃,幽怨道:“阿環,本王也隻能與你發發牢騷。”
晉王妃笑笑,緩緩靠過來,道:“妾知道。”
晉王摟著晉王妃,過了一會兒,心情稍稍緩和了一些,又道:“阿環,父皇催我回江南的事,你怎麽一點兒也不奇怪,難不成你早就料到了?”
晉王妃抬起頭,看了看晉王,解釋道:“殿下畢竟還是江南總管,若父皇有意將你留在京城,必會另外派人接手江都。
可他遲遲沒有派人,妾便心裏猜想,或許陛下還會讓殿下回江南去,隻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快。
畢竟所謂的推行科舉,這才剛剛開始——”
晉王撫了撫晉王妃的肩膀,微微歎了一聲,道:“隻是又要辛苦你了。”
晉王妃似是想到了什麽,沒有說話。
晉王察覺有異,問道:“阿環,怎麽了?”
晉王妃從晉王的懷中出來,正色道:“妾想起今日與公主的談論來——”
晉王問道:“你們說什麽了?”
晉王妃微微皺了皺眉,道:“元元給公主呈送了兩盒玉顏粉,妾開玩笑說跟公主討一罐,公主卻說,讓妾回江南直接跟肖元元去要——”
晉王明白了過來,道:“阿姊怎麽知道我要回江南了?”
就是這個意思,晉王妃點了點頭,道:“是呀,想來公主她雖不涉朝政,卻對朝堂洞察之明,非常人所及。”
晉王想了想,道:“阿姊之所以比旁人能早料一步,是因為她時常陪在母後身邊,聽得多也見得多,料人於先也不足為奇。”
晉王妃點了點頭,道:“不錯。”
晉王盯著晉王妃看了一陣,眉心一直攏著,說不出話來。
晉王妃心下了然,點了點頭,道:“殿下,這次江南路遠,妾怕是身子有些吃不消,還是留在京中照顧母後吧!”
晉王咽下一口氣,道:“如今朝堂的局麵來之不易,本王這一走,隻怕太子會趁虛而入,高熲和蘇威他們在朝上,還是極有份量的。”
“殿下不必與妾說這些——”晉王妃道。
晉王道:“不,阿環,你聽清楚,你我夫婦同心,應絕對坦誠以待。我需要你的助力,需要你同我一起麵對朝堂暗流,所以這當中關竅,你必須清楚!”
晉王妃眼中流光一閃,心緒一陣翻湧,啞聲道:“妾明白。”
晉王點了點頭,道:“母後也好,阿姊也好,雖說不涉朝政,可她們一言一行皆關乎朝政。留你在這京中……實屬是我力有不及。”
晉王妃伸手撫上晉王的臉,道:“殿下放心,妾心裏有數,妾不會成為母後,也不會成為阿姊,妾從來所求不多,隻求殿下得償所願。”
晉王複又摟住晉王妃,輕輕喚了兩聲:“阿環,阿環——有婦如你,實為本王之幸。”
晉王妃靠著晉王,也輕聲回道:“跟著殿下,也是我蕭環之幸。”
見晉王猶疑,楊堅便又加了一句:“南寧州總管韋衝奏報,昆州爨氏近有暴亂之象,你治下的江南雖然當下安穩,可若旁邊生亂,江南也難免人心浮動。”
晉王點了點頭,道:“可是,當下科舉剛剛開始啟動,父皇這裏人少,兒臣還是有些擔心。”
楊堅回道:“當下江南安穩為要,當初江南複叛,刺激江南豪族最深的便是這科舉選士之法,如今朝廷再次推行科舉,隻怕江南人心也不安穩。”
“是。”晉王知道楊堅打定了主意讓他回江南,於是低下頭,道:“父皇深計遠慮,思慮周全,兒臣這兩天就好好準備一下,盡快趕往江南。”
楊堅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推行科舉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好的,楊素還算得力,你也不用擔心。”
晉王收了收眉心,抬頭道:“楊素曾言,即便是推行科舉,也無法削弱世家。父皇覺得此言,可有道理。”
楊堅垂眼思忖了一下,心裏也明白楊素的想法是對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楊素才勸說了大部分的世家支持科舉選士。想了想楊堅隻好歎了一句,道:“即便如此,聊勝於無吧。”
其實這個時候晉王並不想回江南去,眼前的形勢是有利於晉王的。本來晉王與世家勢同水火,但由於楊素的介入,大大緩和了世族與晉王之間的矛盾。
在推行科舉的博弈中,晉王沒輸,楊堅沒輸,世族也沒輸,唯一輸的是太子。
太子既失了楊堅的聖心,又失了朝堂上的聲名。晉王想留在京裏,趁太子聲名日衰之際,自行壯大。
好不容易形成當前的局麵,可是偏就這個時候,楊堅卻要催他回江南去。朝堂便是如此,人一旦離了朝堂,很快就沒有你的位置了,等他下次回來,誰知道太子會不會又卷土重來。
更何況,太子隻是暫時輸了一局,他的身份地位還在,並且還有高熲、蘇威一等人在旁輔助,晉王一走,便是將這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局麵,付之一炬了。
晉王又與楊堅談了些別的事,便告辭回去了。
晉王妃與樂平公主待了一下午,回到晉王宮的時候,晉王正在宮裏生著悶氣。
晉王妃看出晉王臉色不好,便上前柔聲道:“殿下,出什麽事了?”
晉王看了晉王妃,忍著氣道:“父皇催我回江南去。”
“哦”晉王妃點了點頭。
看著晉王妃有些不在意的樣子,晉王一氣,道:“這半年來,我跟在父皇身邊,鞍前馬後的效勞,好不容易才在朝堂上站穩,父親便趕我回江南去,這是什麽意思?”
“殿下息怒!”晉王妃回道:“殿下伴駕半年之久,其實就是為了推行科舉,如今既然事成,自然也該功成身退了。”
晉王不忿道:“什麽功成身退,分明是用完就丟!”
晉王妃溫聲勸道:“殿下莫要孩子氣,功成時若不及時身退,隻怕會反而惹人厭煩。”
晉王長長呼出一口氣來,看向晉王妃,幽怨道:“阿環,本王也隻能與你發發牢騷。”
晉王妃笑笑,緩緩靠過來,道:“妾知道。”
晉王摟著晉王妃,過了一會兒,心情稍稍緩和了一些,又道:“阿環,父皇催我回江南的事,你怎麽一點兒也不奇怪,難不成你早就料到了?”
晉王妃抬起頭,看了看晉王,解釋道:“殿下畢竟還是江南總管,若父皇有意將你留在京城,必會另外派人接手江都。
可他遲遲沒有派人,妾便心裏猜想,或許陛下還會讓殿下回江南去,隻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快。
畢竟所謂的推行科舉,這才剛剛開始——”
晉王撫了撫晉王妃的肩膀,微微歎了一聲,道:“隻是又要辛苦你了。”
晉王妃似是想到了什麽,沒有說話。
晉王察覺有異,問道:“阿環,怎麽了?”
晉王妃從晉王的懷中出來,正色道:“妾想起今日與公主的談論來——”
晉王問道:“你們說什麽了?”
晉王妃微微皺了皺眉,道:“元元給公主呈送了兩盒玉顏粉,妾開玩笑說跟公主討一罐,公主卻說,讓妾回江南直接跟肖元元去要——”
晉王明白了過來,道:“阿姊怎麽知道我要回江南了?”
就是這個意思,晉王妃點了點頭,道:“是呀,想來公主她雖不涉朝政,卻對朝堂洞察之明,非常人所及。”
晉王想了想,道:“阿姊之所以比旁人能早料一步,是因為她時常陪在母後身邊,聽得多也見得多,料人於先也不足為奇。”
晉王妃點了點頭,道:“不錯。”
晉王盯著晉王妃看了一陣,眉心一直攏著,說不出話來。
晉王妃心下了然,點了點頭,道:“殿下,這次江南路遠,妾怕是身子有些吃不消,還是留在京中照顧母後吧!”
晉王咽下一口氣,道:“如今朝堂的局麵來之不易,本王這一走,隻怕太子會趁虛而入,高熲和蘇威他們在朝上,還是極有份量的。”
“殿下不必與妾說這些——”晉王妃道。
晉王道:“不,阿環,你聽清楚,你我夫婦同心,應絕對坦誠以待。我需要你的助力,需要你同我一起麵對朝堂暗流,所以這當中關竅,你必須清楚!”
晉王妃眼中流光一閃,心緒一陣翻湧,啞聲道:“妾明白。”
晉王點了點頭,道:“母後也好,阿姊也好,雖說不涉朝政,可她們一言一行皆關乎朝政。留你在這京中……實屬是我力有不及。”
晉王妃伸手撫上晉王的臉,道:“殿下放心,妾心裏有數,妾不會成為母後,也不會成為阿姊,妾從來所求不多,隻求殿下得償所願。”
晉王複又摟住晉王妃,輕輕喚了兩聲:“阿環,阿環——有婦如你,實為本王之幸。”
晉王妃靠著晉王,也輕聲回道:“跟著殿下,也是我蕭環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