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漢王能像蜀王一樣,雖失了權勢,但能保住性命,安度餘生富貴,樂平公主暗暗鬆了一口氣。
於是樂平公主回道:“若是如此,我會盡力一試。”
楊廣也點了點頭,道:“那就勞煩阿姊了。”
楊廣又看了看樂平公主臉上的病容,不由得皺了皺眉,道:“此事之後,還望阿姊放開心懷,安心養病——”
頓了一會兒,楊廣又道:“我把元元接到揚州城去了,畢竟在明麵上她已經死於山匪之手,京中認識她的人太多,我不好把她接回來……
阿姊你安心把身子養好,等京中事料理好了,我帶阿姊去揚州看她吧!”
出人意料的,樂平公主並沒有顯得很高興,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憂色,猶豫了一下,問道:“她手上的傷是怎麽回事?”
這件事楊廣並沒有告訴樂平公主,看來又是那個芸果兒給樂平公主遞的信。
楊廣頓了一下,回道:“阿姊放心,我一直有派人看著她,不會再讓她傷著自己了!”
樂平公主有些氣息不穩,稍稍緩了緩,道:“這樣也好,我和她……最好還是不要見了,不擾動彼此的心緒,起碼能各自安好。”
楊廣心下十分複雜,勸道:“阿姊不必如此,元元她……她也是惦記著你的!”
樂平公主搖了搖頭,道:“我這個樣子,還怎麽見她?”
楊廣笑著勸道:“阿姊你在病中,難免心緒低迷。
人的身子養好了,心性也會變得開闊許多。
反正京中的事務,一時間我也處理不完,阿姊盡管安心養著,或許到時候阿姊就改主意了呢!”
見楊廣如此說,樂平公主不爭辯,笑著點了點頭,回道:“她在揚州也須安養,聽說你把你府上醫術最好的孫醫倌派去給她醫治,有你派人照看,我也放心。”
楊廣笑著回道:“她畢竟把商行的所有工藝圖紙都給了我,作為回報,自然要保她富貴安穩。”
楊廣沒有撒謊,現在他確實有大量的事要去做,沒有時間去揚州。
也可以說之前的十餘年裏,他對即位之後對大隋治理的所有設想,現在都有了可操作的空間。
楊廣把樂平公主的書信送到晉陽城,樂平公主在信中說明了楊堅之死的真相,去除了漢王心中的疑慮,又告訴他楊廣對他的態度,保證他回京之後不會殺他。
漢王被圍困在晉陽城中,本就日日惶恐,收到信之後,也不顧旁人勸阻,當即便開了城門向楊素卸甲投降,於是一應逆犯被押回京城。
回京之後,楊素力主依法殺掉漢王,若是連起兵謀反都能寬縱,隻怕日後有人群起而效之。
這次楊廣說什麽也不聽了,直接回懟道:“朕已經沒有幾個兄弟了,越國公非得讓朕殺兄殺弟,殺到眾叛親離,變成孤家寡人麽?”
楊素想到楊約當時曲解聖旨,擅自絞殺了楊勇,頓時一身冷汗。
楊廣從當太子開始,到如今楊素幫楊廣平定漢王叛亂,楊素一府可謂居功至偉。
可如今楊廣登了基,對楊素一府沒有任何賞賜。想到這裏,讓楊素心中不免忐忑,於是便沒有再做堅持。
於是,漢王楊諒被貶為庶民,禁足於宮中。
當初漢王起兵之時,漢王妃豆盧氏的兩個哥哥是反對漢王造反的,還在起兵的過程中不幸喪命,因此漢王妃也跟漢王離心歸家,獨留漢王一人被囚於宮中。
至於蘭陵公主,堅持不與柳述和離,不但揚言再也不見楊廣,還上表奏請和柳述同罪,要求一起流放嶺南龍川郡。
氣得楊廣幹脆把她關在了宮裏,省得她偷偷跟著柳述跑了!
家事處理完,就該處理國事了。
仁壽四年冬,十月,楊廣扶陵,葬文帝於太陵,與獨孤皇後同墳異穴。
文帝下葬以後,楊廣並沒有回大興城,而是徑直從泰陵出發,一路向東向南下。
他這行程,自山西龍門東接長平,南下至洛州臨清關,越過黃河,經過襄城,終至洛州城。
這一路他帶著眾臣,將他設計大運河的各個關卡都走了一遍,最後下令征發男丁幾十萬人開挖掘溝。
接著,就在當月,楊廣又力陳‘兩京製’的好處,下令在洛州城外營建東京。
楊廣這才即位三個月,就接連下令要辦這兩件大工程。
然而這隻是開始——
第二年,正月初一,改年號為‘大業’,大赦天下,冊立王妃蕭氏為皇後,晉王楊昭為皇太子。
過了二月,楊廣便頒召天下,除去喪服。然後對當初助他即位的人依次行賞。
其中楊素封楚王(楚國公),任尚書令,其子楊玄感封為柱國。
早在年前,楊廣便已經賞過楊素一次,將楊素其他幾個兒子和侄子也各有冊封,賜錢賜物,還將漢王的二十個姬妾都賞賜給了他。
當然,這些賞賜也不是白給的,楊廣雖然看起來比楊堅大方,但多少也有些家學傳承。
果然,前腳賞完楊素,後腳就命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和將作大監宇文愷營建東京,並且要求一年之內完工,完工之後再把洛州城內的百姓和各州富戶遷至東京城內。
大隋不是沒有經曆過遷都,當初楊堅登基第二年,也曾把舊長安城遷至大興城。
可這東京城還是不一樣,不但占地比大興城大上許多,一應宮城更為宏偉氣派。
而且為了方便東西兩京的來往,還開辟打通了關中直通洛陽的冊道(高速公路),自此,萬一關中遭遇外族入侵,東京所在的產糧大地可以快速給於供應,大大縮短了兩京之間的物資運輸壓力。
若說營建東京和開通運河馳道,皆是為了朝廷的戰略意義,楊廣對自己也十分上心。
本來在去年的時候,楊廣下旨稱:“宮室的規製,本應從方便使用出發,現在營建的宮室,務必要節儉。”
可等到了東京真正開始動工,楊廣又下旨,先後命令宇文愷和內史舍人封德彝等人營建顯仁宮、天經宮和西苑。
顯仁宮相當於洛陽宮的後花園,引水入宮,搜羅天下奇珍異獸充盈其間。
而西苑則是巨大的遊園,方圓兩百裏,甚至苑中有“海”周長十餘裏,海上有神山,山高出水麵百餘尺,台觀殿閣,星羅棋布,宛若仙境。
而這些,都要在一年內完成。
這麽一來,這項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便不能與之前楊堅遷都的時候同日而語了。
營建東京時間緊,任務重,每月差役達兩百萬人,由楊素監工督造杭州城和仁壽宮,所以楊廣很是相信楊素。
與此同時,楊廣又下令開鑿通濟渠,這次他要連接的是洛州至揚州段,打通這一段,江南和關中就能連成一條線了。
半個天下都在忙著幾件事,楊廣人在大興城也沒消停。
他稱——身為帝王不能隻在京中享受安樂,於是準備巡幸天下,首先要先往淮海一帶巡視。
於是楊廣下令建造龍舟及護航巡洋艦萬餘艘,直到八月,龍舟建成。
留太子楊昭坐守大興城,楊廣自顯仁宮出發,前往淮海巡視。
至此,距楊廣即位,才不過短短一年。
至於那龍舟在曆史上有何等評價,自然不必多說:
“龍舟上有四重建築,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
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
中間兩層有一百二十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
下層是宮內侍臣住的地方。
蕭皇後乘坐的翔螭舟規製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麽不同。
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重,都是水上宮殿。
還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蔑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朝廷內外各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
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八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九千餘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
又有平乘、青龍、艨艟、艚、八棹、艇舸等幾千艘船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載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
舟船首尾相接二百餘裏,燈火照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注:出自《資治通鑒》)
但問題來了,代價是什麽?
當初楊素修建仁壽宮,累死壯丁萬餘人,但楊廣依舊還是派楊素來辦這些事,不死個幾十萬人,根本算不了什麽。
百姓苦嗎?苦,當然苦!
但是,一旦你站到了無人企及的高處,你就看不到了底層人的苦了。
說出‘何不肉靡’的人,他的原意從來不是為了嘲諷,而是發自內心的疑惑。
更何況,真正實施這些的人並不認為楊廣是錯的,起碼直到現在,所有朝臣都在為了楊廣所設下願景一起努力著。
楊廣的願景,就是要建立一個平定內外,統一天下,震爍古今的帝國。
他望著一眾朝臣,指著江山輿圖道:“凡此千秋大業,秦皇做得,漢武做得,朕亦做得!”
……
自大興到洛州,一路上熱鬧不凡,相比之下,肖元元所在的江都城可謂十分安穩。
(在此更正一下,之前文中有一個巨大的錯誤,江都城原叫揚州城,楊廣登基之後,把揚州城作為陪都(第三京),才把揚州城改名為江都。之前張口閉口江都城,實際上是錯的!)
書接上文:肖元元一直在臨水園養病,隻聽說楊廣派人來修總管府,她也沒有太在意,日日望山看水,聽風賞雨,再或者——就是把楊廣派人捎來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個月的信遲了七八天了,娘子若是心急,不若回個信催一下!”
芸果兒見肖元元又在翻弄著那些舊信,不由得出口勸道。
肖元元怔愣了一下,許是半天都沒說一句話,猛然開口有些不大習慣:“沒事……若是有事,他一早就寫信過來了!”
肖元元待在臨水園的時候,時常一個人呆著,話並不多,有時候大半天都吐不出一個字來。
所以,芸果便經常找些話來,逗肖元元多說兩句:“奴婢聽說,那總管府修得可好了,比原來大了幾倍不止,難不成陛下還會回來住麽?”
肖元元頓了一下,道:“那已經不是總管府了!”
芸果兒點了點頭道:“也是——陛下住的地方,應該叫做離宮。”
肖元元從盤子裏取了一個菱角,芸果兒看到趕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道:“家主手上沒力氣,奴婢來剝吧!”
肖元元把玩著菱角道:“不用——我不吃。”
“那……”芸果兒猶豫了一下,問道:“家主想看什麽?想玩什麽?想吃什麽?奴婢去給家主找來!”
芸果兒的問題太多,肖元元一時間不知道回答哪一個,沉默了一下,隻吐出兩個字來:“不用——”
芸果兒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強打起精神,絮叨道:“奴婢知道為什麽要重修總管府,我聽外麵的人說,陛下要巡幸淮海一帶,咱們這兒不就是淮海一帶麽!
他們修總管府,肯定是讓陛下去住的。
哎呀,說來我一個小小的婢子,當年竟然跟陛下打過交道,想想實在也算是一段傳奇。
對了——奴婢聽說陛下巡幸淮海,坐了一個好大好大的龍舟——家主,若龍舟到了江都,奴婢能上去看看麽?”
肖元元心中震了一下,擰眉道:“龍舟?”
芸果兒趕忙點頭,回道:“是啊——奴婢聽說,那龍舟可大了,上麵住著幾萬人呢!不但陛下和皇後娘娘在上麵,還有各部大臣,宮嬪侍女,粗使雜役。
為了讓那龍舟動起來,岸上還得派上萬名纖夫去拉著才能走……
家主——你在想什麽?”
肖元元手裏的菱角沒有拿穩,無意識間滑到了地上。
“家主——”芸果兒又擔憂地朝著肖元元叫了一聲。
肖元元看向芸果兒,似是有什麽話想說,但又生生忍忍住了。
於是樂平公主回道:“若是如此,我會盡力一試。”
楊廣也點了點頭,道:“那就勞煩阿姊了。”
楊廣又看了看樂平公主臉上的病容,不由得皺了皺眉,道:“此事之後,還望阿姊放開心懷,安心養病——”
頓了一會兒,楊廣又道:“我把元元接到揚州城去了,畢竟在明麵上她已經死於山匪之手,京中認識她的人太多,我不好把她接回來……
阿姊你安心把身子養好,等京中事料理好了,我帶阿姊去揚州看她吧!”
出人意料的,樂平公主並沒有顯得很高興,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憂色,猶豫了一下,問道:“她手上的傷是怎麽回事?”
這件事楊廣並沒有告訴樂平公主,看來又是那個芸果兒給樂平公主遞的信。
楊廣頓了一下,回道:“阿姊放心,我一直有派人看著她,不會再讓她傷著自己了!”
樂平公主有些氣息不穩,稍稍緩了緩,道:“這樣也好,我和她……最好還是不要見了,不擾動彼此的心緒,起碼能各自安好。”
楊廣心下十分複雜,勸道:“阿姊不必如此,元元她……她也是惦記著你的!”
樂平公主搖了搖頭,道:“我這個樣子,還怎麽見她?”
楊廣笑著勸道:“阿姊你在病中,難免心緒低迷。
人的身子養好了,心性也會變得開闊許多。
反正京中的事務,一時間我也處理不完,阿姊盡管安心養著,或許到時候阿姊就改主意了呢!”
見楊廣如此說,樂平公主不爭辯,笑著點了點頭,回道:“她在揚州也須安養,聽說你把你府上醫術最好的孫醫倌派去給她醫治,有你派人照看,我也放心。”
楊廣笑著回道:“她畢竟把商行的所有工藝圖紙都給了我,作為回報,自然要保她富貴安穩。”
楊廣沒有撒謊,現在他確實有大量的事要去做,沒有時間去揚州。
也可以說之前的十餘年裏,他對即位之後對大隋治理的所有設想,現在都有了可操作的空間。
楊廣把樂平公主的書信送到晉陽城,樂平公主在信中說明了楊堅之死的真相,去除了漢王心中的疑慮,又告訴他楊廣對他的態度,保證他回京之後不會殺他。
漢王被圍困在晉陽城中,本就日日惶恐,收到信之後,也不顧旁人勸阻,當即便開了城門向楊素卸甲投降,於是一應逆犯被押回京城。
回京之後,楊素力主依法殺掉漢王,若是連起兵謀反都能寬縱,隻怕日後有人群起而效之。
這次楊廣說什麽也不聽了,直接回懟道:“朕已經沒有幾個兄弟了,越國公非得讓朕殺兄殺弟,殺到眾叛親離,變成孤家寡人麽?”
楊素想到楊約當時曲解聖旨,擅自絞殺了楊勇,頓時一身冷汗。
楊廣從當太子開始,到如今楊素幫楊廣平定漢王叛亂,楊素一府可謂居功至偉。
可如今楊廣登了基,對楊素一府沒有任何賞賜。想到這裏,讓楊素心中不免忐忑,於是便沒有再做堅持。
於是,漢王楊諒被貶為庶民,禁足於宮中。
當初漢王起兵之時,漢王妃豆盧氏的兩個哥哥是反對漢王造反的,還在起兵的過程中不幸喪命,因此漢王妃也跟漢王離心歸家,獨留漢王一人被囚於宮中。
至於蘭陵公主,堅持不與柳述和離,不但揚言再也不見楊廣,還上表奏請和柳述同罪,要求一起流放嶺南龍川郡。
氣得楊廣幹脆把她關在了宮裏,省得她偷偷跟著柳述跑了!
家事處理完,就該處理國事了。
仁壽四年冬,十月,楊廣扶陵,葬文帝於太陵,與獨孤皇後同墳異穴。
文帝下葬以後,楊廣並沒有回大興城,而是徑直從泰陵出發,一路向東向南下。
他這行程,自山西龍門東接長平,南下至洛州臨清關,越過黃河,經過襄城,終至洛州城。
這一路他帶著眾臣,將他設計大運河的各個關卡都走了一遍,最後下令征發男丁幾十萬人開挖掘溝。
接著,就在當月,楊廣又力陳‘兩京製’的好處,下令在洛州城外營建東京。
楊廣這才即位三個月,就接連下令要辦這兩件大工程。
然而這隻是開始——
第二年,正月初一,改年號為‘大業’,大赦天下,冊立王妃蕭氏為皇後,晉王楊昭為皇太子。
過了二月,楊廣便頒召天下,除去喪服。然後對當初助他即位的人依次行賞。
其中楊素封楚王(楚國公),任尚書令,其子楊玄感封為柱國。
早在年前,楊廣便已經賞過楊素一次,將楊素其他幾個兒子和侄子也各有冊封,賜錢賜物,還將漢王的二十個姬妾都賞賜給了他。
當然,這些賞賜也不是白給的,楊廣雖然看起來比楊堅大方,但多少也有些家學傳承。
果然,前腳賞完楊素,後腳就命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和將作大監宇文愷營建東京,並且要求一年之內完工,完工之後再把洛州城內的百姓和各州富戶遷至東京城內。
大隋不是沒有經曆過遷都,當初楊堅登基第二年,也曾把舊長安城遷至大興城。
可這東京城還是不一樣,不但占地比大興城大上許多,一應宮城更為宏偉氣派。
而且為了方便東西兩京的來往,還開辟打通了關中直通洛陽的冊道(高速公路),自此,萬一關中遭遇外族入侵,東京所在的產糧大地可以快速給於供應,大大縮短了兩京之間的物資運輸壓力。
若說營建東京和開通運河馳道,皆是為了朝廷的戰略意義,楊廣對自己也十分上心。
本來在去年的時候,楊廣下旨稱:“宮室的規製,本應從方便使用出發,現在營建的宮室,務必要節儉。”
可等到了東京真正開始動工,楊廣又下旨,先後命令宇文愷和內史舍人封德彝等人營建顯仁宮、天經宮和西苑。
顯仁宮相當於洛陽宮的後花園,引水入宮,搜羅天下奇珍異獸充盈其間。
而西苑則是巨大的遊園,方圓兩百裏,甚至苑中有“海”周長十餘裏,海上有神山,山高出水麵百餘尺,台觀殿閣,星羅棋布,宛若仙境。
而這些,都要在一年內完成。
這麽一來,這項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便不能與之前楊堅遷都的時候同日而語了。
營建東京時間緊,任務重,每月差役達兩百萬人,由楊素監工督造杭州城和仁壽宮,所以楊廣很是相信楊素。
與此同時,楊廣又下令開鑿通濟渠,這次他要連接的是洛州至揚州段,打通這一段,江南和關中就能連成一條線了。
半個天下都在忙著幾件事,楊廣人在大興城也沒消停。
他稱——身為帝王不能隻在京中享受安樂,於是準備巡幸天下,首先要先往淮海一帶巡視。
於是楊廣下令建造龍舟及護航巡洋艦萬餘艘,直到八月,龍舟建成。
留太子楊昭坐守大興城,楊廣自顯仁宮出發,前往淮海巡視。
至此,距楊廣即位,才不過短短一年。
至於那龍舟在曆史上有何等評價,自然不必多說:
“龍舟上有四重建築,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
龍舟最上層是正殿、內殿、東西朝堂;
中間兩層有一百二十個房間,都用金玉裝飾;
下層是宮內侍臣住的地方。
蕭皇後乘坐的翔螭舟規製比煬帝乘坐的龍舟要小一些,但裝飾沒什麽不同。
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築有三重,都是水上宮殿。
還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陵波、五樓、道場、玄壇、板、黃蔑等幾千艘船,供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朝廷內外各機構部門進獻的物品。
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八萬餘人,其中挽漾彩級以上的有九千餘人,稱為殿腳,都身穿錦彩製作的袍服。
又有平乘、青龍、艨艟、艚、八棹、艇舸等幾千艘船供十二衛士兵乘坐,並裝載兵器帳幕,由士兵自挽,不給民夫。
舟船首尾相接二百餘裏,燈火照耀江河陸地,騎兵在兩岸護衛行進,旌旗蔽野。(注:出自《資治通鑒》)
但問題來了,代價是什麽?
當初楊素修建仁壽宮,累死壯丁萬餘人,但楊廣依舊還是派楊素來辦這些事,不死個幾十萬人,根本算不了什麽。
百姓苦嗎?苦,當然苦!
但是,一旦你站到了無人企及的高處,你就看不到了底層人的苦了。
說出‘何不肉靡’的人,他的原意從來不是為了嘲諷,而是發自內心的疑惑。
更何況,真正實施這些的人並不認為楊廣是錯的,起碼直到現在,所有朝臣都在為了楊廣所設下願景一起努力著。
楊廣的願景,就是要建立一個平定內外,統一天下,震爍古今的帝國。
他望著一眾朝臣,指著江山輿圖道:“凡此千秋大業,秦皇做得,漢武做得,朕亦做得!”
……
自大興到洛州,一路上熱鬧不凡,相比之下,肖元元所在的江都城可謂十分安穩。
(在此更正一下,之前文中有一個巨大的錯誤,江都城原叫揚州城,楊廣登基之後,把揚州城作為陪都(第三京),才把揚州城改名為江都。之前張口閉口江都城,實際上是錯的!)
書接上文:肖元元一直在臨水園養病,隻聽說楊廣派人來修總管府,她也沒有太在意,日日望山看水,聽風賞雨,再或者——就是把楊廣派人捎來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個月的信遲了七八天了,娘子若是心急,不若回個信催一下!”
芸果兒見肖元元又在翻弄著那些舊信,不由得出口勸道。
肖元元怔愣了一下,許是半天都沒說一句話,猛然開口有些不大習慣:“沒事……若是有事,他一早就寫信過來了!”
肖元元待在臨水園的時候,時常一個人呆著,話並不多,有時候大半天都吐不出一個字來。
所以,芸果便經常找些話來,逗肖元元多說兩句:“奴婢聽說,那總管府修得可好了,比原來大了幾倍不止,難不成陛下還會回來住麽?”
肖元元頓了一下,道:“那已經不是總管府了!”
芸果兒點了點頭道:“也是——陛下住的地方,應該叫做離宮。”
肖元元從盤子裏取了一個菱角,芸果兒看到趕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道:“家主手上沒力氣,奴婢來剝吧!”
肖元元把玩著菱角道:“不用——我不吃。”
“那……”芸果兒猶豫了一下,問道:“家主想看什麽?想玩什麽?想吃什麽?奴婢去給家主找來!”
芸果兒的問題太多,肖元元一時間不知道回答哪一個,沉默了一下,隻吐出兩個字來:“不用——”
芸果兒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很快又強打起精神,絮叨道:“奴婢知道為什麽要重修總管府,我聽外麵的人說,陛下要巡幸淮海一帶,咱們這兒不就是淮海一帶麽!
他們修總管府,肯定是讓陛下去住的。
哎呀,說來我一個小小的婢子,當年竟然跟陛下打過交道,想想實在也算是一段傳奇。
對了——奴婢聽說陛下巡幸淮海,坐了一個好大好大的龍舟——家主,若龍舟到了江都,奴婢能上去看看麽?”
肖元元心中震了一下,擰眉道:“龍舟?”
芸果兒趕忙點頭,回道:“是啊——奴婢聽說,那龍舟可大了,上麵住著幾萬人呢!不但陛下和皇後娘娘在上麵,還有各部大臣,宮嬪侍女,粗使雜役。
為了讓那龍舟動起來,岸上還得派上萬名纖夫去拉著才能走……
家主——你在想什麽?”
肖元元手裏的菱角沒有拿穩,無意識間滑到了地上。
“家主——”芸果兒又擔憂地朝著肖元元叫了一聲。
肖元元看向芸果兒,似是有什麽話想說,但又生生忍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