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主題——戲歌相融
文娛:穿越後,國家隊死死盯著我 作者:千又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音為愛》節目組的到來,自然引起了尚海戲曲學院所有師生的轟動。
洛淩來了。
星夢已經發布了《弦之光年》的海選試鏡通知,洛淩作為編劇和製片人,走到哪裏都有人向他生撲。
推廣炎夏傳統樂器的電影,正好編劇到戲曲學院錄製節目,師生們能不激動嗎?
沒辦法,洛淩香餑餑啊。要知道,《唐伯虎點秋香》的票房,已經29億了。
不過洛淩自己還真沒關注過《唐伯虎》在炎夏影壇創造的震撼效果,沒時間去理會啊。
反正他是知道的,把星爺從地球上抄作過來,打破什麽記錄都不奇怪吧。
曲神田林心事重重,此刻竟對鶯鶯燕燕們提不起絲毫的興趣。邢飛羽百無聊賴之餘,還有些莫名的興奮。
彭毅憲和尹馨月看著洛淩,若有似無的笑容顯得有些不懷好意。
黃梓濤和巴圖路倒是有說有笑地和洛淩一並走進了校園。
洛莉和朗格一邊慢慢走著一邊說著什麽。
舒新兒和黃進沒有任何交流,各走各的。估計前兩期排名不佳讓他們顯得興致缺缺吧。
尚海戲曲學院之外,圍了很多給明星們應援的粉絲團,不過沒得到自己偶像什麽回應。
無所謂,他們習慣了。
粉絲,向來都是單方麵複出的。
洛淩已經在微博上提過醒了,懇請粉絲不要大費周章地來應援,完全沒必要。
粉絲也聽話,還真踏馬一個都沒有。
洛淩聳聳肩,不知道心裏是什麽滋味。
現在正是上課時間,校園裏人不多。
到了體育館之後,白月光才公布本期節目的主題任務。
任意選擇尚海戲曲學院兩大學生樂團之一進行合作,24小時作詞作曲編曲,24小時排練。
兩大樂團,自然分別是民族樂壇和西洋樂團。
曲神田林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彭毅憲深深地看了洛淩一眼,嘴角終於浮現出了笑容。
他本科畢業於尚海音樂學院,之前就和尚海戲曲學院有過不少交流,對其情況相當了解。而且他在伯利克音樂學院深造過,又在鎂國待過幾年,和西洋樂團合作自然是家常便飯。
至於炎夏民族傳統樂器嘛,他隻有“嗬嗬”。
白月光簡短地說完之後,便拿出了抽簽的盒子。
在田林陰狠憤懣的注視下,在彭毅憲哀怨的眼神中,在其他人羨慕的表情裏,兩期節目均排第一的洛淩站了起來。
是的,《音為愛》第二期,洛淩依然暫時排名第一。
《苔》,暫時以2387.25萬票領先。隻是這一次,領先優勢沒有第一期那麽明顯了。
而最出圈的,反而是《最浪漫的事》。這首溫柔優美、讚頌愛情的歌曲,不僅在各大榜單上排名靠前,還被眾多網友呼籲把投票歌曲《苔》給替換下來。
《黃土高坡》並沒有上傳正式版,隻有洛淩在“番外”中對天“嚎叫”的版本,京華衛視的節目“回看”和各大短視頻平台中可以查詢觀看。
《音為愛》第三期節目主題隻有一個字——“戲歌相融”。
這個主題,既簡單又寬泛。
東西方音樂風格的融合;東西方樂器的融合;炎夏戲曲與不同文化的融合;傳統與流行的融合……
說得複雜,其實就是“戲風新歌”。
抽簽結束,各組嘉賓可以自行選擇戲曲類別,學校安排了不同曲種的老師陪同取材。
洛淩心中有了兩三首歌曲備用,倒是不用那麽麻煩。
穆悠然已經確定了,不會參演《弦之光年》。
雖然很遺憾,但洛淩表示理解。
他決定自己轉一轉尚海戲曲學院,反正星夢以後還需要大量的演員儲備,多看看總是沒錯的。
————————
曾嘉慧有些惆悵。
回宿舍途中,她遠遠地看到了《音為愛》攝製組在學校取景,不過沒看到洛淩編劇。
她的父親,是師承名門的京劇名家,在十年前就曾登上過央媽春晚的“梨園天地”。雖然隻有一分鍾的表演時間,但其實力可見一斑。
她的母親,曾是北湘戲曲劇團的台柱子,也是炎夏屈指可數的中青代黃梅戲大家。
出身於戲曲世家的曾佳慧,從小耳濡目染,天賦極強,有著無比紮實的戲曲功底,也擅長多個曲種。
更重要的是,她很漂亮。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戲曲中的各類扮相,都堪稱驚豔萬分。
《弦之光年》的海選試鏡公告,她看過好多次了,也給洛淩發了私信,但沒有收到回複。
她很想去京華市參加視鏡海選,但被父母製止了,所以隻好偷偷地給星夢發了簡曆。
“嘉慧,曲神田林和邢飛羽選擇了我們專業,待會兒要來看大家上課和排練。”舍友劉敏看著班級群裏的通知,語氣很是興奮,“邢飛羽即將參拍抗日劇《萬鈞大刀》,嘿嘿,如果被他相中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就好了,這可是能上央媽頻道的啊。”
曾嘉慧放下書包,習慣性地將大長腿抬起來,架在上鋪的床沿上,白嫩細長的脖頸微微扭動:“邢飛羽?算了吧。別忘了,我們是學戲曲的……”
劉敏嗤笑一聲:“快拉倒吧。要不是特招,要不是家裏要求,我才不會來這裏呢。有什麽前途?現在還有幾個人看我們這玩意兒?再說,我要有你這長相這身段,早就去混娛樂圈兒了。”
“你開心就好。”曾嘉慧不置可否,繼續練功。
劉敏眼底閃過一絲鄙夷:“你不也給電影劇組投了簡曆嗎?”
曾嘉慧把腦袋放繃得筆直的腳背上,悠悠道:“《弦之光年》不一樣嘛。”
“有什麽不一樣?!”劉敏化起了妝,又悄不可聞地補了一句,“還不是為了出名!”
曾嘉慧安安靜靜地挺腰壓腿。
她看得出來,洛淩編劇的確不一樣。
和市儈的其他編劇,完全不同。
從《一百零八》、《唐伯虎點秋香》就可以看出來,而《弦之光年》更是在宣傳傳統文化。
能獲得一個角色更好,但更重要的是想請求洛淩編劇給自己一點建議。
現在的她,是迷茫的。
當然,前提是能獲得與洛淩見麵的機會。
洛淩來了。
星夢已經發布了《弦之光年》的海選試鏡通知,洛淩作為編劇和製片人,走到哪裏都有人向他生撲。
推廣炎夏傳統樂器的電影,正好編劇到戲曲學院錄製節目,師生們能不激動嗎?
沒辦法,洛淩香餑餑啊。要知道,《唐伯虎點秋香》的票房,已經29億了。
不過洛淩自己還真沒關注過《唐伯虎》在炎夏影壇創造的震撼效果,沒時間去理會啊。
反正他是知道的,把星爺從地球上抄作過來,打破什麽記錄都不奇怪吧。
曲神田林心事重重,此刻竟對鶯鶯燕燕們提不起絲毫的興趣。邢飛羽百無聊賴之餘,還有些莫名的興奮。
彭毅憲和尹馨月看著洛淩,若有似無的笑容顯得有些不懷好意。
黃梓濤和巴圖路倒是有說有笑地和洛淩一並走進了校園。
洛莉和朗格一邊慢慢走著一邊說著什麽。
舒新兒和黃進沒有任何交流,各走各的。估計前兩期排名不佳讓他們顯得興致缺缺吧。
尚海戲曲學院之外,圍了很多給明星們應援的粉絲團,不過沒得到自己偶像什麽回應。
無所謂,他們習慣了。
粉絲,向來都是單方麵複出的。
洛淩已經在微博上提過醒了,懇請粉絲不要大費周章地來應援,完全沒必要。
粉絲也聽話,還真踏馬一個都沒有。
洛淩聳聳肩,不知道心裏是什麽滋味。
現在正是上課時間,校園裏人不多。
到了體育館之後,白月光才公布本期節目的主題任務。
任意選擇尚海戲曲學院兩大學生樂團之一進行合作,24小時作詞作曲編曲,24小時排練。
兩大樂團,自然分別是民族樂壇和西洋樂團。
曲神田林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彭毅憲深深地看了洛淩一眼,嘴角終於浮現出了笑容。
他本科畢業於尚海音樂學院,之前就和尚海戲曲學院有過不少交流,對其情況相當了解。而且他在伯利克音樂學院深造過,又在鎂國待過幾年,和西洋樂團合作自然是家常便飯。
至於炎夏民族傳統樂器嘛,他隻有“嗬嗬”。
白月光簡短地說完之後,便拿出了抽簽的盒子。
在田林陰狠憤懣的注視下,在彭毅憲哀怨的眼神中,在其他人羨慕的表情裏,兩期節目均排第一的洛淩站了起來。
是的,《音為愛》第二期,洛淩依然暫時排名第一。
《苔》,暫時以2387.25萬票領先。隻是這一次,領先優勢沒有第一期那麽明顯了。
而最出圈的,反而是《最浪漫的事》。這首溫柔優美、讚頌愛情的歌曲,不僅在各大榜單上排名靠前,還被眾多網友呼籲把投票歌曲《苔》給替換下來。
《黃土高坡》並沒有上傳正式版,隻有洛淩在“番外”中對天“嚎叫”的版本,京華衛視的節目“回看”和各大短視頻平台中可以查詢觀看。
《音為愛》第三期節目主題隻有一個字——“戲歌相融”。
這個主題,既簡單又寬泛。
東西方音樂風格的融合;東西方樂器的融合;炎夏戲曲與不同文化的融合;傳統與流行的融合……
說得複雜,其實就是“戲風新歌”。
抽簽結束,各組嘉賓可以自行選擇戲曲類別,學校安排了不同曲種的老師陪同取材。
洛淩心中有了兩三首歌曲備用,倒是不用那麽麻煩。
穆悠然已經確定了,不會參演《弦之光年》。
雖然很遺憾,但洛淩表示理解。
他決定自己轉一轉尚海戲曲學院,反正星夢以後還需要大量的演員儲備,多看看總是沒錯的。
————————
曾嘉慧有些惆悵。
回宿舍途中,她遠遠地看到了《音為愛》攝製組在學校取景,不過沒看到洛淩編劇。
她的父親,是師承名門的京劇名家,在十年前就曾登上過央媽春晚的“梨園天地”。雖然隻有一分鍾的表演時間,但其實力可見一斑。
她的母親,曾是北湘戲曲劇團的台柱子,也是炎夏屈指可數的中青代黃梅戲大家。
出身於戲曲世家的曾佳慧,從小耳濡目染,天賦極強,有著無比紮實的戲曲功底,也擅長多個曲種。
更重要的是,她很漂亮。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戲曲中的各類扮相,都堪稱驚豔萬分。
《弦之光年》的海選試鏡公告,她看過好多次了,也給洛淩發了私信,但沒有收到回複。
她很想去京華市參加視鏡海選,但被父母製止了,所以隻好偷偷地給星夢發了簡曆。
“嘉慧,曲神田林和邢飛羽選擇了我們專業,待會兒要來看大家上課和排練。”舍友劉敏看著班級群裏的通知,語氣很是興奮,“邢飛羽即將參拍抗日劇《萬鈞大刀》,嘿嘿,如果被他相中飾演其中一個角色就好了,這可是能上央媽頻道的啊。”
曾嘉慧放下書包,習慣性地將大長腿抬起來,架在上鋪的床沿上,白嫩細長的脖頸微微扭動:“邢飛羽?算了吧。別忘了,我們是學戲曲的……”
劉敏嗤笑一聲:“快拉倒吧。要不是特招,要不是家裏要求,我才不會來這裏呢。有什麽前途?現在還有幾個人看我們這玩意兒?再說,我要有你這長相這身段,早就去混娛樂圈兒了。”
“你開心就好。”曾嘉慧不置可否,繼續練功。
劉敏眼底閃過一絲鄙夷:“你不也給電影劇組投了簡曆嗎?”
曾嘉慧把腦袋放繃得筆直的腳背上,悠悠道:“《弦之光年》不一樣嘛。”
“有什麽不一樣?!”劉敏化起了妝,又悄不可聞地補了一句,“還不是為了出名!”
曾嘉慧安安靜靜地挺腰壓腿。
她看得出來,洛淩編劇的確不一樣。
和市儈的其他編劇,完全不同。
從《一百零八》、《唐伯虎點秋香》就可以看出來,而《弦之光年》更是在宣傳傳統文化。
能獲得一個角色更好,但更重要的是想請求洛淩編劇給自己一點建議。
現在的她,是迷茫的。
當然,前提是能獲得與洛淩見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