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母的七七一過,給小弟喂奶的嫂子留下了五百文錢,姐妹兩個連忙帶著小弟悄無聲息的離開灣河村到了縣城。
看到買的院子,穆顏很是喜歡,雖然隻有幾間房子,也足夠幾人住。
院落很寬敞,以後小弟可以在院子裏玩耍。
穆顏整理屋子,穆歡整理爹爹留下的書籍和筆墨紙硯,姐妹兩人很快就收拾好屋子安頓好。
她拿出銀子遞給妹妹:“小顏,家裏隻剩下這些錢,你收著,我會想辦法賺錢。”
穆顏隻拿了幾兩碎銀子和銅板,剩下的二十兩沒要,“姐姐,這些夠我們幾個月的開銷。”
她把剩下的錢收進箱子,讓妹妹自己安排著用。
穆顏納悶:“姐姐,為什麽不告訴青鬆哥哥,我們來了城裏,你們以後可是要成親的呀!”
“顏兒,我和他不可能成親,韓嬸在爹去世後就變了嘴臉。韓青鬆一個男人什麽都聽他娘的,我也看不上。”
“可是,爹不是說青鬆哥哥很好嗎?這樣會不會不好?”
“爹會理解的。你以後看到村裏的人盡量避開,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住處。”
“知道了,姐姐以後肯定能遇見更好的人。”
穆歡笑了笑,嫁人不敢奢望,隻想把小弟好好養大。
穆顏詢問了隔壁的張嬸子,去采購了東西回來,蒸了桂花糕。
穆歡怕妹妹的臉引起大家注意,給她剪了厚厚的劉海,都快把眼睛遮住了。
還買了粉,特意把白白的皮膚弄得黃黃的。
看著如花似玉的妹妹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扔到人群裏一點也不顯眼,她才滿意。
自己穿著妹妹改好的男裝。
頭戴方巾,身著圓領長袍,腳踏素履,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公子。
由於眉間自帶英氣,又比一般的女子高一點,生長在鄉下也沒裹腳,任誰也看不出是姑娘扮的。
她笑著吩咐妹妹,以後出去要叫哥哥。
姐妹倆抱著孩子給左鄰右舍的鄰居送了桂花糕。
這一圈下來,小弟的奶娘也找到了,就是住在隔壁張嬸子的兒媳婦梁小玉,她的女兒剛滿月。
她身體好奶水足,孩子也吃不了,兩家住得近,也方便照顧孩子。
穆歡說每月給五百文,她隻收了三百文。
她說隻是喂奶,又不用帶孩子,三百文足夠。
倒是個實誠人。
把家裏安頓好,穆歡就去書坊。
她以前和爹爹來過多次,熟門熟路找掌櫃詢問抄書的事。
隻不過以前是跟在爹爹身後的小丫頭,現在是少年郎。
她先行了一禮,然後把自己抄好的一冊《華嚴經》遞過去。
書坊掌櫃接過來翻看一番,字型端正工整,結構嚴謹,線條流暢,筆法熟練。
他看了看麵前的俏郎君,“公子想抄書?”
穆歡微微一笑道:“養家糊口不易,還請掌櫃幫幫忙。”
書坊掌櫃直接給她說了抄書的酬勞,以前都是爹爹和掌櫃談,具體有多少報酬她也不清楚。
她合計過了,養家應該沒問題。
買院子添的那五十兩,就是自己和爹這幾年抄書得來的,爹讓她單獨攢著,說以後當嫁妝。
穆歡在心裏扒拉半天,抄書一個月還沒一兩銀子,抄經書好一些,也不到二兩。
現在家裏三個人開銷,還有奶娘,抄經書剛好夠用。
小弟的身體不容樂觀,得攢錢。
她清了清嗓子問道:“掌櫃,除了抄書的活,不知還有沒有酬勞高一些的活計?”
掌櫃瞟了她一眼,她不好意思說道:“家中幼子身體不好。”
掌櫃問道:“你會寫話本子嗎?如果故事寫得精彩,最少能得五兩銀子。”
穆歡有些心動,哪怕兩個月寫一個故事,也比抄經書強一些。
她忙問:“什麽樣的故事,我可以看看嗎?”
掌櫃拿來一冊話本子,她接過來看了看。
癡男怨女的故事,她麵露難色,自己沒寫過,這銀子不好賺。
掌櫃悄悄附在她耳邊問:“會畫畫不?畫秘戲圖,畫的好,一冊最少十兩銀子。”
穆歡還沒成親,聽都沒聽過,哪裏知道秘戲圖是什麽東西,懵懂的搖搖頭。
掌櫃以為她不會畫畫,歎了口氣,“那沒辦法,你隻能抄書或者寫話本。”
穆歡把在家裏抄好的書拿出來,掌櫃大方的給了一兩銀子。
又和她說了要抄那些書。
接下來,穆顏照顧小弟做家務,穆歡白天抄書,晚上構思故事。
她想著抄書夠家裏開銷,把寫話本子的錢攢著應急。
一個月後,她帶著抄好的書和寫的故事去找書坊的掌櫃。
抄的書沒問題,話本子不行。
掌櫃道:“這個故事不夠蕩氣回腸,太平淡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掌櫃依然說不行。
這兩個月抄書的錢,剛好夠家裏開銷,沒有結餘。
穆歡走在街上,特別的沮喪。
以前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萬事都不用管,現在自己當家作主才知道有多難。
自己是家裏的長姐,得為弟弟妹妹遮風擋雨。
連個話本子都寫不好,覺得自己太沒用了,以後弟弟還要讀書,花費更大,可怎麽辦哦。
到了家門口,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卻發現房門緊鎖。
她忙去隔壁院子問張嬸子,才知道弟弟病了,連忙轉身跑去回春堂。
老大夫正在給小弟檢查,她不敢驚擾大夫,悄悄站在妹妹旁邊。
約摸過了半盞茶的功夫,老大夫道:
“脾胃弱引起的積食,未足月生的孩子,發生這種情況正常。因為發育不好,腸胃吸收也不好,普遍個子矮小。”
穆歡急了,這哪行啊,娘拚死才生下的小弟怎麽也得養好啊!忙道:“老先生,請您想想辦法?”
老大夫說:“他現在小,多給他按揉,再配湯藥,調理個幾年應該可以改善。”
穆顏忙道:“還請大夫教教按揉的手法。”
穆歡:“也請大夫把湯藥一並開了。”
拿了藥後,穆歡算了算,這一個月的藥錢就要九百文,快一兩銀子了。家裏十畝地的收成還不夠小弟的藥錢。
她抱著才四個月的弟弟,真想大哭一場。
看到買的院子,穆顏很是喜歡,雖然隻有幾間房子,也足夠幾人住。
院落很寬敞,以後小弟可以在院子裏玩耍。
穆顏整理屋子,穆歡整理爹爹留下的書籍和筆墨紙硯,姐妹兩人很快就收拾好屋子安頓好。
她拿出銀子遞給妹妹:“小顏,家裏隻剩下這些錢,你收著,我會想辦法賺錢。”
穆顏隻拿了幾兩碎銀子和銅板,剩下的二十兩沒要,“姐姐,這些夠我們幾個月的開銷。”
她把剩下的錢收進箱子,讓妹妹自己安排著用。
穆顏納悶:“姐姐,為什麽不告訴青鬆哥哥,我們來了城裏,你們以後可是要成親的呀!”
“顏兒,我和他不可能成親,韓嬸在爹去世後就變了嘴臉。韓青鬆一個男人什麽都聽他娘的,我也看不上。”
“可是,爹不是說青鬆哥哥很好嗎?這樣會不會不好?”
“爹會理解的。你以後看到村裏的人盡量避開,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住處。”
“知道了,姐姐以後肯定能遇見更好的人。”
穆歡笑了笑,嫁人不敢奢望,隻想把小弟好好養大。
穆顏詢問了隔壁的張嬸子,去采購了東西回來,蒸了桂花糕。
穆歡怕妹妹的臉引起大家注意,給她剪了厚厚的劉海,都快把眼睛遮住了。
還買了粉,特意把白白的皮膚弄得黃黃的。
看著如花似玉的妹妹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扔到人群裏一點也不顯眼,她才滿意。
自己穿著妹妹改好的男裝。
頭戴方巾,身著圓領長袍,腳踏素履,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公子。
由於眉間自帶英氣,又比一般的女子高一點,生長在鄉下也沒裹腳,任誰也看不出是姑娘扮的。
她笑著吩咐妹妹,以後出去要叫哥哥。
姐妹倆抱著孩子給左鄰右舍的鄰居送了桂花糕。
這一圈下來,小弟的奶娘也找到了,就是住在隔壁張嬸子的兒媳婦梁小玉,她的女兒剛滿月。
她身體好奶水足,孩子也吃不了,兩家住得近,也方便照顧孩子。
穆歡說每月給五百文,她隻收了三百文。
她說隻是喂奶,又不用帶孩子,三百文足夠。
倒是個實誠人。
把家裏安頓好,穆歡就去書坊。
她以前和爹爹來過多次,熟門熟路找掌櫃詢問抄書的事。
隻不過以前是跟在爹爹身後的小丫頭,現在是少年郎。
她先行了一禮,然後把自己抄好的一冊《華嚴經》遞過去。
書坊掌櫃接過來翻看一番,字型端正工整,結構嚴謹,線條流暢,筆法熟練。
他看了看麵前的俏郎君,“公子想抄書?”
穆歡微微一笑道:“養家糊口不易,還請掌櫃幫幫忙。”
書坊掌櫃直接給她說了抄書的酬勞,以前都是爹爹和掌櫃談,具體有多少報酬她也不清楚。
她合計過了,養家應該沒問題。
買院子添的那五十兩,就是自己和爹這幾年抄書得來的,爹讓她單獨攢著,說以後當嫁妝。
穆歡在心裏扒拉半天,抄書一個月還沒一兩銀子,抄經書好一些,也不到二兩。
現在家裏三個人開銷,還有奶娘,抄經書剛好夠用。
小弟的身體不容樂觀,得攢錢。
她清了清嗓子問道:“掌櫃,除了抄書的活,不知還有沒有酬勞高一些的活計?”
掌櫃瞟了她一眼,她不好意思說道:“家中幼子身體不好。”
掌櫃問道:“你會寫話本子嗎?如果故事寫得精彩,最少能得五兩銀子。”
穆歡有些心動,哪怕兩個月寫一個故事,也比抄經書強一些。
她忙問:“什麽樣的故事,我可以看看嗎?”
掌櫃拿來一冊話本子,她接過來看了看。
癡男怨女的故事,她麵露難色,自己沒寫過,這銀子不好賺。
掌櫃悄悄附在她耳邊問:“會畫畫不?畫秘戲圖,畫的好,一冊最少十兩銀子。”
穆歡還沒成親,聽都沒聽過,哪裏知道秘戲圖是什麽東西,懵懂的搖搖頭。
掌櫃以為她不會畫畫,歎了口氣,“那沒辦法,你隻能抄書或者寫話本。”
穆歡把在家裏抄好的書拿出來,掌櫃大方的給了一兩銀子。
又和她說了要抄那些書。
接下來,穆顏照顧小弟做家務,穆歡白天抄書,晚上構思故事。
她想著抄書夠家裏開銷,把寫話本子的錢攢著應急。
一個月後,她帶著抄好的書和寫的故事去找書坊的掌櫃。
抄的書沒問題,話本子不行。
掌櫃道:“這個故事不夠蕩氣回腸,太平淡了。”
第二個月的時候,掌櫃依然說不行。
這兩個月抄書的錢,剛好夠家裏開銷,沒有結餘。
穆歡走在街上,特別的沮喪。
以前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萬事都不用管,現在自己當家作主才知道有多難。
自己是家裏的長姐,得為弟弟妹妹遮風擋雨。
連個話本子都寫不好,覺得自己太沒用了,以後弟弟還要讀書,花費更大,可怎麽辦哦。
到了家門口,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卻發現房門緊鎖。
她忙去隔壁院子問張嬸子,才知道弟弟病了,連忙轉身跑去回春堂。
老大夫正在給小弟檢查,她不敢驚擾大夫,悄悄站在妹妹旁邊。
約摸過了半盞茶的功夫,老大夫道:
“脾胃弱引起的積食,未足月生的孩子,發生這種情況正常。因為發育不好,腸胃吸收也不好,普遍個子矮小。”
穆歡急了,這哪行啊,娘拚死才生下的小弟怎麽也得養好啊!忙道:“老先生,請您想想辦法?”
老大夫說:“他現在小,多給他按揉,再配湯藥,調理個幾年應該可以改善。”
穆顏忙道:“還請大夫教教按揉的手法。”
穆歡:“也請大夫把湯藥一並開了。”
拿了藥後,穆歡算了算,這一個月的藥錢就要九百文,快一兩銀子了。家裏十畝地的收成還不夠小弟的藥錢。
她抱著才四個月的弟弟,真想大哭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