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歡聽了獻王這番顛倒黑白的話,心中火冒三丈,但是又不能發作。
她斷定這個狗賊一定就是殺害孟煊一家的凶手。
當然不是他親自去的,肯定是他主使的。
獻王緊接著又道:“陛下,先把這女人關起來嚴刑拷打,她自然就會吐露實情。”
聽到這話,顧桓冷汗都急出來了,這瘋子要是進了大牢,穆顏不得急死啊!
孟煊聞言,毫不猶豫地撲在穆歡身上,喊道:“要關歡姨先關我。”
獻王冷笑道:“你以為你能逃脫嗎?一起關了,好好審問,就能水落石出。”
穆歡眯了眯眼,索性也不跪了,死就死吧!
哼……老娘就是死也不會讓你這個豬狗不如的人好過。
她倏的站起身把孟煊抱在懷裏,目光直視著獻王,毫不畏懼地說道:“民婦來自鄉間,不知這位大人是誰?
不過民婦還是知道這天下事都是天子做主,難道您是大月的天子嗎?怎麽什麽都是您說呢?”
穆歡的這番話猶如一把利劍,直刺在場的每個人。
眾人皆是一愣,隨即紛紛倒吸一口涼氣,然後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獻王誠惶誠恐的磕頭:“陛下,臣弟絕無此心啊!臣弟隻是一時情急,怕有心人士混淆皇室血脈。”
說罷,就是不停地咳嗽,好像隨時都要斷氣的樣子。
顧桓心道:完了,這瘋子是不想活了。
穆歡卻並未在意周圍人的反應,她先看了獻王一眼,又繼續說道:“孟煊被人殺了父母親人。
他自己又被賊人關在暗無天日的山洞裏整整一年,那時他才五歲,他能堅持到現在多不容易。
如果你們不想要這個親人,民婦帶回去養著就是。
何必非要取我們的性命,難道是孟煊擋了誰的道,有人非要治他於死地不成?”
她的聲音充滿了悲憤,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老皇帝麵沉如水,但卻一言不發,目光銳利地盯著穆歡。
穆歡麵不改色地直視老皇帝的眼睛。
心道:老娘說得是事實,皇帝老兒,是您昏庸無能,讓您的親侄子都不敢回來。
老皇帝沉默不語,下麵跪著的人也不敢說話。
穆歡打破平靜,繼續道:“陛下,民婦該說的都說了,請問陛下想如何處置我們?”
孟煊聽到這裏,眼淚刷地一下就出來了。
他掙脫穆歡的懷抱,快速地脫了自己的鞋子和襪子,走到老皇帝麵前,抬腳讓老皇帝看他的足底。
然後,聲音哽咽道:“我四歲時,父親曾說過,因為我生下來足底有三顆紅痣,他特意給他的大哥寫了信。
他的大哥回信說,此兒是有福之人,取名宸煊吧!
父親想了很久,卻隻用了一個煊字。
我問父親為什麽?父親說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他希望我一生平安順遂就好。
我說這些,不是想認親,隻是不想被人當成賊人,然後被冤殺了。”
老皇帝此時心中再無任何疑慮,確定眼前之人就是自己親弟弟的孩兒,因為這件事除了自己無人知道。
而且,也隻有弟弟才能夠如此準確地猜測到自己的心思。
他一把抱住孟煊,激動道:“煊兒,你放心,伯父一定抓到那個可惡的凶手,為你的父母報仇雪恨!”
孟煊聽後卻顯得異常平靜,他輕聲道:“煊兒不敢奢求報仇之事。
能夠在一夜之間將我全家滅口,有這樣勢力的人絕非等閑之輩。
我現在孤身一人,在他們眼裏不過就是一隻螻蟻,隨時都有可能性命不保。”
老皇帝怒目圓睜:“我倒要看看誰敢動你一根汗毛,從今往後你就好好待在皇宮裏,和伯父一起住著。”
這時,獻王猛地咳嗽幾聲。
老皇帝終於想起跪著的其他人,讓大家都快起來,還給獻王賜座。
穆歡見了這一幕,心裏懷疑:獻王都越俎代庖了,老皇帝怎麽一點都不生氣呢?
這太不正常了,難道兩人並非兄弟關係,而是父子?
隨即她又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老皇帝生不出兒子,如果真有一個親兒子,恐怕早就正大光明接進宮裏冊封為太子了。
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獻王並沒有坐下,而是直接抱住孟煊,哭得稀裏嘩啦,一邊抹淚一邊說道:“煊兒,真的是你啊!想死叔父了啊!”
穆歡見此情景,不禁用力眨了眨眼睛,心裏感歎:這不是一般的敵人啊!
如此能屈能伸,其變臉的速度堪比戲子。
她心裏不禁擔憂,孟煊哪是這人的對手啊!
孟煊等獻王哭了好一會,垂下眼眸慢悠悠地說道:“皇叔,您如此小心謹慎都是為了煊兒好,煊兒心裏明白。”
老皇帝見狀,哈哈一笑:“如今好了,二弟的孩子終於找到了。”
孟煊乖巧道:“皇伯父,煊兒本不想回皇城,隻想當個平民百姓。
可是淮安受災時,我見不得那些流民餓死,做了出格的事,特意回來請罪的。”
然後,就劈劈啪啪的說了擄掠淮安府富貴人家的孩兒換取糧食一事,最後還表明自己是主謀,所有的事均與顧桓無關。
老皇帝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讚道:“煊兒心係天下,這樣做都是為了淮安的百姓,不但無罪還有功。”
這時,那個韓大人出來向老皇帝稟報,淮安的流民都回原籍安置好了,而且已經恢複了正常生活,地裏的莊稼也馬上要收了。
他還查了所有的賬本,顧桓不止沒有貪汙賑災銀子,他自己還帶頭捐贈了不少糧食。
那些牌匾是獎勵那些大戶人家的,因為他們在困難時期低價給官府提供糧食,讓災民度過難關。
原來這位韓大人就是被老皇帝派去淮安調查的巡按禦史,他剛從淮安回來。
老皇帝頓時龍心大悅,連連道:“好好好。”然後又對顧桓說:“顧愛卿,委屈你了。”
顧桓忙道:“能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做事,臣萬死不辭。”
老皇帝指了指穆歡:“你上前來?”
穆歡特意緩慢上前,結果,獻王一點動靜都沒有,她心裏腹誹:怎麽這次又不表演了呢!
她斷定這個狗賊一定就是殺害孟煊一家的凶手。
當然不是他親自去的,肯定是他主使的。
獻王緊接著又道:“陛下,先把這女人關起來嚴刑拷打,她自然就會吐露實情。”
聽到這話,顧桓冷汗都急出來了,這瘋子要是進了大牢,穆顏不得急死啊!
孟煊聞言,毫不猶豫地撲在穆歡身上,喊道:“要關歡姨先關我。”
獻王冷笑道:“你以為你能逃脫嗎?一起關了,好好審問,就能水落石出。”
穆歡眯了眯眼,索性也不跪了,死就死吧!
哼……老娘就是死也不會讓你這個豬狗不如的人好過。
她倏的站起身把孟煊抱在懷裏,目光直視著獻王,毫不畏懼地說道:“民婦來自鄉間,不知這位大人是誰?
不過民婦還是知道這天下事都是天子做主,難道您是大月的天子嗎?怎麽什麽都是您說呢?”
穆歡的這番話猶如一把利劍,直刺在場的每個人。
眾人皆是一愣,隨即紛紛倒吸一口涼氣,然後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獻王誠惶誠恐的磕頭:“陛下,臣弟絕無此心啊!臣弟隻是一時情急,怕有心人士混淆皇室血脈。”
說罷,就是不停地咳嗽,好像隨時都要斷氣的樣子。
顧桓心道:完了,這瘋子是不想活了。
穆歡卻並未在意周圍人的反應,她先看了獻王一眼,又繼續說道:“孟煊被人殺了父母親人。
他自己又被賊人關在暗無天日的山洞裏整整一年,那時他才五歲,他能堅持到現在多不容易。
如果你們不想要這個親人,民婦帶回去養著就是。
何必非要取我們的性命,難道是孟煊擋了誰的道,有人非要治他於死地不成?”
她的聲音充滿了悲憤,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老皇帝麵沉如水,但卻一言不發,目光銳利地盯著穆歡。
穆歡麵不改色地直視老皇帝的眼睛。
心道:老娘說得是事實,皇帝老兒,是您昏庸無能,讓您的親侄子都不敢回來。
老皇帝沉默不語,下麵跪著的人也不敢說話。
穆歡打破平靜,繼續道:“陛下,民婦該說的都說了,請問陛下想如何處置我們?”
孟煊聽到這裏,眼淚刷地一下就出來了。
他掙脫穆歡的懷抱,快速地脫了自己的鞋子和襪子,走到老皇帝麵前,抬腳讓老皇帝看他的足底。
然後,聲音哽咽道:“我四歲時,父親曾說過,因為我生下來足底有三顆紅痣,他特意給他的大哥寫了信。
他的大哥回信說,此兒是有福之人,取名宸煊吧!
父親想了很久,卻隻用了一個煊字。
我問父親為什麽?父親說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他希望我一生平安順遂就好。
我說這些,不是想認親,隻是不想被人當成賊人,然後被冤殺了。”
老皇帝此時心中再無任何疑慮,確定眼前之人就是自己親弟弟的孩兒,因為這件事除了自己無人知道。
而且,也隻有弟弟才能夠如此準確地猜測到自己的心思。
他一把抱住孟煊,激動道:“煊兒,你放心,伯父一定抓到那個可惡的凶手,為你的父母報仇雪恨!”
孟煊聽後卻顯得異常平靜,他輕聲道:“煊兒不敢奢求報仇之事。
能夠在一夜之間將我全家滅口,有這樣勢力的人絕非等閑之輩。
我現在孤身一人,在他們眼裏不過就是一隻螻蟻,隨時都有可能性命不保。”
老皇帝怒目圓睜:“我倒要看看誰敢動你一根汗毛,從今往後你就好好待在皇宮裏,和伯父一起住著。”
這時,獻王猛地咳嗽幾聲。
老皇帝終於想起跪著的其他人,讓大家都快起來,還給獻王賜座。
穆歡見了這一幕,心裏懷疑:獻王都越俎代庖了,老皇帝怎麽一點都不生氣呢?
這太不正常了,難道兩人並非兄弟關係,而是父子?
隨即她又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老皇帝生不出兒子,如果真有一個親兒子,恐怕早就正大光明接進宮裏冊封為太子了。
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獻王並沒有坐下,而是直接抱住孟煊,哭得稀裏嘩啦,一邊抹淚一邊說道:“煊兒,真的是你啊!想死叔父了啊!”
穆歡見此情景,不禁用力眨了眨眼睛,心裏感歎:這不是一般的敵人啊!
如此能屈能伸,其變臉的速度堪比戲子。
她心裏不禁擔憂,孟煊哪是這人的對手啊!
孟煊等獻王哭了好一會,垂下眼眸慢悠悠地說道:“皇叔,您如此小心謹慎都是為了煊兒好,煊兒心裏明白。”
老皇帝見狀,哈哈一笑:“如今好了,二弟的孩子終於找到了。”
孟煊乖巧道:“皇伯父,煊兒本不想回皇城,隻想當個平民百姓。
可是淮安受災時,我見不得那些流民餓死,做了出格的事,特意回來請罪的。”
然後,就劈劈啪啪的說了擄掠淮安府富貴人家的孩兒換取糧食一事,最後還表明自己是主謀,所有的事均與顧桓無關。
老皇帝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讚道:“煊兒心係天下,這樣做都是為了淮安的百姓,不但無罪還有功。”
這時,那個韓大人出來向老皇帝稟報,淮安的流民都回原籍安置好了,而且已經恢複了正常生活,地裏的莊稼也馬上要收了。
他還查了所有的賬本,顧桓不止沒有貪汙賑災銀子,他自己還帶頭捐贈了不少糧食。
那些牌匾是獎勵那些大戶人家的,因為他們在困難時期低價給官府提供糧食,讓災民度過難關。
原來這位韓大人就是被老皇帝派去淮安調查的巡按禦史,他剛從淮安回來。
老皇帝頓時龍心大悅,連連道:“好好好。”然後又對顧桓說:“顧愛卿,委屈你了。”
顧桓忙道:“能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做事,臣萬死不辭。”
老皇帝指了指穆歡:“你上前來?”
穆歡特意緩慢上前,結果,獻王一點動靜都沒有,她心裏腹誹:怎麽這次又不表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