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歡聽後,在心中默默計算:若一人一年的吃穿用度按十兩銀子來計算,那麽一千兩銀子足以供養百人。
如此看來,老和尚養了不少人啊!
將軍夫人繼續道:“前些年,老和尚曾寫信向我訴苦,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棉衣禦寒。
我便給他送去了一萬兩銀子。隨後,他就讓這兩丫頭上門來,說是謝禮。”
穆歡不禁咋舌,也不知老和尚找了多少像文夫人這樣的大善人。
馬車到了大門口,穆歡就沒有再和文夫人進去,而是徑直返回自己家。
她一見到文墨,便迫不及待地問:“你師父是不是收留了很多孩子?”
盡管文墨不明白穆歡為何有此一問,但他還是老實回答:“是有很多,有些是師父下山時撿回來的。
有些是貧困人家無力撫養特意送來的。
還有一些是身患疾病被家人拋棄的。
總之,他們都是沒有父母的人。”
穆歡好奇地問:“那這些孩子都是你師父一個人養嗎?”
老和尚還真是菩薩心腸!
文墨搖頭:“不是的,還有我二師叔、三師叔和四師叔呢。而且出了師門的弟子也會交銀子回去養師弟師妹。”
穆歡接著問:“那你也交嗎?”
文墨笑著說:“當然啦!師父說了,這是給自己積功德呢!”
穆歡覺得這老和尚倒是個妙人,有時間一定要去瞧瞧。
接下來的日子,風平浪靜。
朝廷上下再也沒有人敢替獻王說話,大臣們都十分配合太子處理政務。
太醫院的太醫們在努力尋找救治老皇帝的方法,不過至今還沒找到原因。
每天清晨,文翼便會準時來到穆家。
上午,他與穆歡一同坐在院子裏觀看孩子們練功。
下午,他會教導孩子們讀書。
晚上,在穆家和穆歡一起用了飯才回府。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便來到了五月,老皇帝已經昏迷整整兩個月。
期間他也曾蘇醒過幾次,但口不能言,手腳也不聽使喚,倒是喝了不少湯藥進去。
這天,蘇陽匆匆前來找穆歡,說太子請她進宮。
穆歡頓時精神一震,心中暗自猜測:難道皇帝老兒的大限已至?
算算日子,似乎差不多了。
這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
於是,她片刻都沒有耽擱,帶著飛燕和文久進宮。
然而,當她踏入乾清宮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大吃一驚——龍床旁站著一排大臣,她熟悉的有老國公,沈太傅,顧桓,此外還有內閣大臣們。
皇後、太子以及一群太醫也都在場。
這麽大的陣仗,穆歡心裏有些發虛,這皇帝老兒到底是死了還是活過來了?
她偷偷瞟了一眼,老皇帝竟然睜著眼睛,而且還挺精神。
天呐!皇帝老兒活了!
這命也太硬了,這樣還能活過來。
她掃視四周,發現老道士正在不遠處閉目打坐,心裏稍稍放鬆,不停給自己打氣。
不怕不怕!
獻王已經死翹翹,皇帝老兒腦子又不清楚。
穆歡剛一進門,孟煊就看見了她,忙向老皇帝稟報:“父皇,沐陽侯來了!”
穆歡聞言,忙快步上前行禮:“參見陛下。”
老皇帝的目光先是掃過旁邊站著的一眾大臣,最後才落到穆歡身上。
隻見他嘴唇嚅動了幾下,艱難地從喉嚨裏吐出一個字:“護……”
穆歡心裏頓時一驚,皇帝老兒難道想喊護駕?
現在喊會不會太遲了!
這時一旁的何公公忙開口問:“陛下,您是不是想讓沐陽侯護著太子殿下?”
穆歡一臉詫異地看著何公公,心說這老太監到底是想活命呢,還是想賺銀子?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皇帝居然真的點了一下頭。
孟煊見狀,忙握緊老皇帝的手說:“父皇,您保重龍體要緊,不用擔心兒臣。”
老皇帝的眼睛一直緊緊地盯著穆歡。
穆歡被看得有些發毛,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這是在等自己回應呢!
但是,要保護孟煊,就意味著必須困守在京城,無法離開。
她想坐船出海,還想要文夫人說的那種生活。
於是,她跪下磕頭:“回陛下,微臣如今手無縛雞之力,恐難勝任啊!”
眼看著美好的日子即將到來。
誰願意一直被困在這裏啊!
老皇帝依舊目不轉睛地盯著穆歡,眼珠一動也不動。
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穆歡身上。
在如此眾多目光的注視下,穆歡頓感壓力倍增,無奈之下,她隻好磕頭:“微臣領旨。”
心裏卻暗自詛罵:暫且先應下,等你駕崩之後,老娘愛做什麽就做什麽,誰還能管得著!
老皇帝這才將目光緩緩移向一旁的大臣們。
幾位老臣見狀,急忙跪下,齊聲高呼:“陛下,請務必保重龍體,臣等必定竭盡全力輔佐太子殿下治理好大月。”
就在此時,皇後猛地撲了上去,大聲喊道:“陛下,您就放心吧!獻王已伏誅,刑部尚書周培也被沐陽侯殺了……”
她這話一出口,在場的人皆是麵色一緊,紛紛低下頭,不敢多言半句。
穆歡微微抬頭,看來這皇後對自己的意見頗大啊!
隻可惜,皇後的話尚未說完,老皇帝突然就大口大口地喘起粗氣來,仿佛隨時都會一命嗚呼。
見此情景,孟煊忙高聲呼喊:“太醫,快來。”
王太醫快步上前,開始施救。
皇後隻好退到一旁。
穆歡不禁挑了挑眉,這個鄧皇後倒是個頗為有趣之人,也難怪會有鄧元那樣的侄兒。
一個沒有親生子女,且夫君又即將駕崩的皇後,竟然敢如此行事,不知道是天真還是愚蠢?
經過一番緊張的搶救,皇帝老兒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但依舊氣息微弱,仿若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幾位老臣見狀,忙將孟煊請到一邊商議。
其中一位老臣神情嚴肅地說:“太子殿下,如今情況危急,為防意外發生,臣建議從即刻起全城戒嚴!”
孟煊微微皺眉,目光轉向龍榻上那出氣多進氣少的老皇帝,思索片刻後,最終還是點頭表示同意。
穆歡見孟煊隻是安排他自己的人出宮去辦事,卻將一眾大臣全部留在宮中,就知道孟煊已經長大了。
假以時日,他定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如此看來,老和尚養了不少人啊!
將軍夫人繼續道:“前些年,老和尚曾寫信向我訴苦,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棉衣禦寒。
我便給他送去了一萬兩銀子。隨後,他就讓這兩丫頭上門來,說是謝禮。”
穆歡不禁咋舌,也不知老和尚找了多少像文夫人這樣的大善人。
馬車到了大門口,穆歡就沒有再和文夫人進去,而是徑直返回自己家。
她一見到文墨,便迫不及待地問:“你師父是不是收留了很多孩子?”
盡管文墨不明白穆歡為何有此一問,但他還是老實回答:“是有很多,有些是師父下山時撿回來的。
有些是貧困人家無力撫養特意送來的。
還有一些是身患疾病被家人拋棄的。
總之,他們都是沒有父母的人。”
穆歡好奇地問:“那這些孩子都是你師父一個人養嗎?”
老和尚還真是菩薩心腸!
文墨搖頭:“不是的,還有我二師叔、三師叔和四師叔呢。而且出了師門的弟子也會交銀子回去養師弟師妹。”
穆歡接著問:“那你也交嗎?”
文墨笑著說:“當然啦!師父說了,這是給自己積功德呢!”
穆歡覺得這老和尚倒是個妙人,有時間一定要去瞧瞧。
接下來的日子,風平浪靜。
朝廷上下再也沒有人敢替獻王說話,大臣們都十分配合太子處理政務。
太醫院的太醫們在努力尋找救治老皇帝的方法,不過至今還沒找到原因。
每天清晨,文翼便會準時來到穆家。
上午,他與穆歡一同坐在院子裏觀看孩子們練功。
下午,他會教導孩子們讀書。
晚上,在穆家和穆歡一起用了飯才回府。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便來到了五月,老皇帝已經昏迷整整兩個月。
期間他也曾蘇醒過幾次,但口不能言,手腳也不聽使喚,倒是喝了不少湯藥進去。
這天,蘇陽匆匆前來找穆歡,說太子請她進宮。
穆歡頓時精神一震,心中暗自猜測:難道皇帝老兒的大限已至?
算算日子,似乎差不多了。
這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
於是,她片刻都沒有耽擱,帶著飛燕和文久進宮。
然而,當她踏入乾清宮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大吃一驚——龍床旁站著一排大臣,她熟悉的有老國公,沈太傅,顧桓,此外還有內閣大臣們。
皇後、太子以及一群太醫也都在場。
這麽大的陣仗,穆歡心裏有些發虛,這皇帝老兒到底是死了還是活過來了?
她偷偷瞟了一眼,老皇帝竟然睜著眼睛,而且還挺精神。
天呐!皇帝老兒活了!
這命也太硬了,這樣還能活過來。
她掃視四周,發現老道士正在不遠處閉目打坐,心裏稍稍放鬆,不停給自己打氣。
不怕不怕!
獻王已經死翹翹,皇帝老兒腦子又不清楚。
穆歡剛一進門,孟煊就看見了她,忙向老皇帝稟報:“父皇,沐陽侯來了!”
穆歡聞言,忙快步上前行禮:“參見陛下。”
老皇帝的目光先是掃過旁邊站著的一眾大臣,最後才落到穆歡身上。
隻見他嘴唇嚅動了幾下,艱難地從喉嚨裏吐出一個字:“護……”
穆歡心裏頓時一驚,皇帝老兒難道想喊護駕?
現在喊會不會太遲了!
這時一旁的何公公忙開口問:“陛下,您是不是想讓沐陽侯護著太子殿下?”
穆歡一臉詫異地看著何公公,心說這老太監到底是想活命呢,還是想賺銀子?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皇帝居然真的點了一下頭。
孟煊見狀,忙握緊老皇帝的手說:“父皇,您保重龍體要緊,不用擔心兒臣。”
老皇帝的眼睛一直緊緊地盯著穆歡。
穆歡被看得有些發毛,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這是在等自己回應呢!
但是,要保護孟煊,就意味著必須困守在京城,無法離開。
她想坐船出海,還想要文夫人說的那種生活。
於是,她跪下磕頭:“回陛下,微臣如今手無縛雞之力,恐難勝任啊!”
眼看著美好的日子即將到來。
誰願意一直被困在這裏啊!
老皇帝依舊目不轉睛地盯著穆歡,眼珠一動也不動。
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穆歡身上。
在如此眾多目光的注視下,穆歡頓感壓力倍增,無奈之下,她隻好磕頭:“微臣領旨。”
心裏卻暗自詛罵:暫且先應下,等你駕崩之後,老娘愛做什麽就做什麽,誰還能管得著!
老皇帝這才將目光緩緩移向一旁的大臣們。
幾位老臣見狀,急忙跪下,齊聲高呼:“陛下,請務必保重龍體,臣等必定竭盡全力輔佐太子殿下治理好大月。”
就在此時,皇後猛地撲了上去,大聲喊道:“陛下,您就放心吧!獻王已伏誅,刑部尚書周培也被沐陽侯殺了……”
她這話一出口,在場的人皆是麵色一緊,紛紛低下頭,不敢多言半句。
穆歡微微抬頭,看來這皇後對自己的意見頗大啊!
隻可惜,皇後的話尚未說完,老皇帝突然就大口大口地喘起粗氣來,仿佛隨時都會一命嗚呼。
見此情景,孟煊忙高聲呼喊:“太醫,快來。”
王太醫快步上前,開始施救。
皇後隻好退到一旁。
穆歡不禁挑了挑眉,這個鄧皇後倒是個頗為有趣之人,也難怪會有鄧元那樣的侄兒。
一個沒有親生子女,且夫君又即將駕崩的皇後,竟然敢如此行事,不知道是天真還是愚蠢?
經過一番緊張的搶救,皇帝老兒雖然暫時保住了性命,但依舊氣息微弱,仿若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幾位老臣見狀,忙將孟煊請到一邊商議。
其中一位老臣神情嚴肅地說:“太子殿下,如今情況危急,為防意外發生,臣建議從即刻起全城戒嚴!”
孟煊微微皺眉,目光轉向龍榻上那出氣多進氣少的老皇帝,思索片刻後,最終還是點頭表示同意。
穆歡見孟煊隻是安排他自己的人出宮去辦事,卻將一眾大臣全部留在宮中,就知道孟煊已經長大了。
假以時日,他定是一位合格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