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俗話說,不要跟男人爭錢財,不要跟女人爭感情,不要跟小孩爭吃喝......
“天竺魔僧圓寂了!”
一個小和尚從禪房裏跑了出來,高喊一聲,其他的和尚聽到這消息,都紛紛歡呼雀躍,喜極而泣。
“但......但是屍首不見了,隻留下一雙手!”小和尚臉色煞白。
眾僧都驚恐萬狀,愣在原地,上一刻的歡喜轉眼變成絕望。
“那雙手朝拜的是哪個方位?”一位斷臂的長眉老僧人上前抓起小和尚的衣領,激動地問。
“是是......真武塔。”小和尚指著東麵聳立的高塔。
“真武塔?”
長眉老僧人朝東麵看去,隻見在幽深的月光下,那高塔裏閃爍著紅色微光。
“是是……赤鱗鬼,魔僧說的靈驗了,他們要來索命了!”一位僧人驚喊。
突然天空中一聲驚雷,嚇得眾僧四處逃走。
長眉老僧一怒,上前抓住那僧人的五指,“哢”的一聲,盡數折斷了,那名僧人躺在地上,不停地慘叫。
“誰再提此事,有如此下場。”長眉老僧怒喝。
眾僧不敢吭聲,斷臂老僧從懷裏掏出一塊金燦燦的佛印,高聲道:“魔僧已死,他生前將此印托付給我,我與魔僧不同,定會護你們周全。從今往後,由我擔任主持,寺中所有人聽我調遣,若是不服者,皆可還俗下山,我絕不阻攔。”
此話一出,卻無人離去,紛紛雙手合十,作揖高喊道:“參見主持。”
白龍寺僧人大多不想離去,他們入空門前多是流民,深知世道兵荒馬亂,人多饑乏,更相鬻賣,加上數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碰上大疾疫,兼以饑饉。百姓又為寇賊所殺,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這樣的世道他們無處可去,隻能躲進空門,求一線生機。
“明日封了塔門,並刻上金剛降魔經,從此那真武塔便是寺中禁地,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靠近,違律者自廢雙腿。”長眉老僧指著真武塔,神情嚴峻。
又一聲驚雷,照亮了寺門上殘舊的匾額,上麵寫著三個大字“白龍寺”。
第二日,眾僧開始把塔門用泥磚封起來,但有位僧人為了偷懶躲進塔內,結果恍惚見到裏麵有人影,便跟了去,卻再沒有出來。
在外的僧人也不敢進去尋他,將此事告知長眉老僧,結果他無動於衷,隻是讓他們繼續封起來。
長眉老僧看著窗外,飛過幾隻紅眼蝙蝠,他不禁緊皺雙眉,憂思的眼神中多了一絲堅定,淡淡說道:“終於要來了。”
塵世白駒過隙,黎明一睜眼,二十年已過。
光明山下有一條河,名為疾河,自北流向南,匯入天江,河岸有個渡口,名聖衣渡。
有三個人影急匆匆逃到渡口,是一對夫妻與一個帶著佛頭儺麵的孩子,準備坐船離開。
那位孩子站在渡口,提著小燈籠,周圍草木凋敝,一片驚恐蕭瑟之象。
忽然看到渡口河裏有一塊殘破的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幅奇怪的畫,上邊兩顆人頭、中間、下邊也都是兩顆人頭。
“娘,那石碑上刻的是什麽畫?”儺麵孩子指著石碑問。
“不知道,從未見過,要開船了。”母親拉起他的手,連聲催促。
隨後三人搖搖晃晃地坐上船,抬頭仰望光明山上,孤月冷霜,寒煙繚繞,星火攢動,心中不禁一陣悲涼。
這是他第二次逃亡。
他很想有個家,但人生沒有回頭路。
他轉頭好奇地問自己的父母:“爹娘,我們要去哪裏?”
母親隻是淺淺說道:“哭山白龍寺。”
一聽到“白龍”二字,儺麵孩子的身子微微一顫。
因為他的小名也叫白龍......
這一眨眼,到了巧月之時,浮蘇有座名山,為五絕山之一哭山,哭山東麵與西麵各有一條瀑布,遠看似流淚一般,故曰哭山。
白龍寺就在西麵的瀑布。
哭山四麵環水,山下有條河,名為拈花河,河邊有個渡口,渡口旁有片楓葉林,林中鳥獸繁多,許多獵戶都喜歡來林中打獵。
斷臂長眉老僧人從林中小溪穿過,長眉慈目,滿臉白須,年近古稀,身著黑袍寬衣大袍,頸帶玄木大佛珠,腰係千經文,腳穿百葦鞋,手持空法杖,身形健碩,步伐沉穩,背上還背著一滿筐野菜和果子。
奇怪的是竹筐下麵不停滴著血。
這位老僧人到了哭山山腳,正逢七月流火,仍是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夏花漫天飛碧霄,煙波粼光空渺渺。
他抬頭看了看時辰,微笑道:“人間有風光,坐禪修行時,此時正好,此地正好。”
說完便開始收集樹枝,等到堆滿之時,就盤腿坐下,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包裹,神秘地笑道:“今天的開胃菜就靠你了。”
隨後丟進裏,奇妙的是樹枝燃起透明的火焰,開始形成一頁頁文章,長眉老僧人認真看了看,點了點頭,拿出紙筆,不停抄寫,突然笑道:“原來如此,這道菜還需加這樣的一味料。”
寫完後搗散木堆,重新將裏麵的東西挑出來,小心包裹起來,放入懷中。
隨後拿起鋤頭,去附近林間挖一些食材,又去一棵巨大杏樹下挖了一小壇酒,重新扛起竹筐,往山上走去。
白龍寺的僧人很少下山化緣,基本都是自耕自種,山路兩旁有大片的黃花菜地,微風中飄著沁人香味,菜地最前方有塊三丈高石碑,上麵刻著“白龍寺”三個大字,隻不過被劈成兩半,劈開的口子極為光滑平整,隻剩下“寺”還立著。
而倒在地上那塊石碑插著一把刀,刀身已完全插入石碑裏,隻留一個刀柄。
走了出十餘裏,便到了山頂,地勢頓時開闊許多。
寺廟靠近懸崖瀑布邊上,房屋地畝雖大,但並不宏偉壯觀,反而多幾分寧靜幽遠,長眉老僧人並沒有走正門,而是從寺院的後門偷偷進入,再繞到側門。
來到一間偏僻的小屋,連敲了三下,笑著說:“小碳頭,我回來了。”
結果半天沒有人應聲,長眉老僧人推開門,環視了一圈,歎道:“看來這小子不在屋,跑哪去野了?”
“老泥鰍,你找我幹什麽?”
長眉老僧人回頭一看,一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光頭小和尚,雙手叉著腰,站在背後。
瞧他皮膚黝黑,細眉大眼,眉心還有顆紅點,格外水靈俏美,身穿灰色五條衣。腰間掛著一個小撲滿,背上背著草藥竹簍,手上拿著小鋤頭。
雙臂還纏著一道又一道的繃帶,還不時拿手去撓手臂。
“又癢了?”長眉老僧人微微蹙眉,神情擔憂。
俗話說,不要跟男人爭錢財,不要跟女人爭感情,不要跟小孩爭吃喝......
“天竺魔僧圓寂了!”
一個小和尚從禪房裏跑了出來,高喊一聲,其他的和尚聽到這消息,都紛紛歡呼雀躍,喜極而泣。
“但......但是屍首不見了,隻留下一雙手!”小和尚臉色煞白。
眾僧都驚恐萬狀,愣在原地,上一刻的歡喜轉眼變成絕望。
“那雙手朝拜的是哪個方位?”一位斷臂的長眉老僧人上前抓起小和尚的衣領,激動地問。
“是是......真武塔。”小和尚指著東麵聳立的高塔。
“真武塔?”
長眉老僧人朝東麵看去,隻見在幽深的月光下,那高塔裏閃爍著紅色微光。
“是是……赤鱗鬼,魔僧說的靈驗了,他們要來索命了!”一位僧人驚喊。
突然天空中一聲驚雷,嚇得眾僧四處逃走。
長眉老僧一怒,上前抓住那僧人的五指,“哢”的一聲,盡數折斷了,那名僧人躺在地上,不停地慘叫。
“誰再提此事,有如此下場。”長眉老僧怒喝。
眾僧不敢吭聲,斷臂老僧從懷裏掏出一塊金燦燦的佛印,高聲道:“魔僧已死,他生前將此印托付給我,我與魔僧不同,定會護你們周全。從今往後,由我擔任主持,寺中所有人聽我調遣,若是不服者,皆可還俗下山,我絕不阻攔。”
此話一出,卻無人離去,紛紛雙手合十,作揖高喊道:“參見主持。”
白龍寺僧人大多不想離去,他們入空門前多是流民,深知世道兵荒馬亂,人多饑乏,更相鬻賣,加上數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碰上大疾疫,兼以饑饉。百姓又為寇賊所殺,流屍滿河,白骨蔽野。
這樣的世道他們無處可去,隻能躲進空門,求一線生機。
“明日封了塔門,並刻上金剛降魔經,從此那真武塔便是寺中禁地,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靠近,違律者自廢雙腿。”長眉老僧指著真武塔,神情嚴峻。
又一聲驚雷,照亮了寺門上殘舊的匾額,上麵寫著三個大字“白龍寺”。
第二日,眾僧開始把塔門用泥磚封起來,但有位僧人為了偷懶躲進塔內,結果恍惚見到裏麵有人影,便跟了去,卻再沒有出來。
在外的僧人也不敢進去尋他,將此事告知長眉老僧,結果他無動於衷,隻是讓他們繼續封起來。
長眉老僧看著窗外,飛過幾隻紅眼蝙蝠,他不禁緊皺雙眉,憂思的眼神中多了一絲堅定,淡淡說道:“終於要來了。”
塵世白駒過隙,黎明一睜眼,二十年已過。
光明山下有一條河,名為疾河,自北流向南,匯入天江,河岸有個渡口,名聖衣渡。
有三個人影急匆匆逃到渡口,是一對夫妻與一個帶著佛頭儺麵的孩子,準備坐船離開。
那位孩子站在渡口,提著小燈籠,周圍草木凋敝,一片驚恐蕭瑟之象。
忽然看到渡口河裏有一塊殘破的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幅奇怪的畫,上邊兩顆人頭、中間、下邊也都是兩顆人頭。
“娘,那石碑上刻的是什麽畫?”儺麵孩子指著石碑問。
“不知道,從未見過,要開船了。”母親拉起他的手,連聲催促。
隨後三人搖搖晃晃地坐上船,抬頭仰望光明山上,孤月冷霜,寒煙繚繞,星火攢動,心中不禁一陣悲涼。
這是他第二次逃亡。
他很想有個家,但人生沒有回頭路。
他轉頭好奇地問自己的父母:“爹娘,我們要去哪裏?”
母親隻是淺淺說道:“哭山白龍寺。”
一聽到“白龍”二字,儺麵孩子的身子微微一顫。
因為他的小名也叫白龍......
這一眨眼,到了巧月之時,浮蘇有座名山,為五絕山之一哭山,哭山東麵與西麵各有一條瀑布,遠看似流淚一般,故曰哭山。
白龍寺就在西麵的瀑布。
哭山四麵環水,山下有條河,名為拈花河,河邊有個渡口,渡口旁有片楓葉林,林中鳥獸繁多,許多獵戶都喜歡來林中打獵。
斷臂長眉老僧人從林中小溪穿過,長眉慈目,滿臉白須,年近古稀,身著黑袍寬衣大袍,頸帶玄木大佛珠,腰係千經文,腳穿百葦鞋,手持空法杖,身形健碩,步伐沉穩,背上還背著一滿筐野菜和果子。
奇怪的是竹筐下麵不停滴著血。
這位老僧人到了哭山山腳,正逢七月流火,仍是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夏花漫天飛碧霄,煙波粼光空渺渺。
他抬頭看了看時辰,微笑道:“人間有風光,坐禪修行時,此時正好,此地正好。”
說完便開始收集樹枝,等到堆滿之時,就盤腿坐下,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包裹,神秘地笑道:“今天的開胃菜就靠你了。”
隨後丟進裏,奇妙的是樹枝燃起透明的火焰,開始形成一頁頁文章,長眉老僧人認真看了看,點了點頭,拿出紙筆,不停抄寫,突然笑道:“原來如此,這道菜還需加這樣的一味料。”
寫完後搗散木堆,重新將裏麵的東西挑出來,小心包裹起來,放入懷中。
隨後拿起鋤頭,去附近林間挖一些食材,又去一棵巨大杏樹下挖了一小壇酒,重新扛起竹筐,往山上走去。
白龍寺的僧人很少下山化緣,基本都是自耕自種,山路兩旁有大片的黃花菜地,微風中飄著沁人香味,菜地最前方有塊三丈高石碑,上麵刻著“白龍寺”三個大字,隻不過被劈成兩半,劈開的口子極為光滑平整,隻剩下“寺”還立著。
而倒在地上那塊石碑插著一把刀,刀身已完全插入石碑裏,隻留一個刀柄。
走了出十餘裏,便到了山頂,地勢頓時開闊許多。
寺廟靠近懸崖瀑布邊上,房屋地畝雖大,但並不宏偉壯觀,反而多幾分寧靜幽遠,長眉老僧人並沒有走正門,而是從寺院的後門偷偷進入,再繞到側門。
來到一間偏僻的小屋,連敲了三下,笑著說:“小碳頭,我回來了。”
結果半天沒有人應聲,長眉老僧人推開門,環視了一圈,歎道:“看來這小子不在屋,跑哪去野了?”
“老泥鰍,你找我幹什麽?”
長眉老僧人回頭一看,一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光頭小和尚,雙手叉著腰,站在背後。
瞧他皮膚黝黑,細眉大眼,眉心還有顆紅點,格外水靈俏美,身穿灰色五條衣。腰間掛著一個小撲滿,背上背著草藥竹簍,手上拿著小鋤頭。
雙臂還纏著一道又一道的繃帶,還不時拿手去撓手臂。
“又癢了?”長眉老僧人微微蹙眉,神情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