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驚愕不解,青璿追問道:“他為何這般做?”
“我也不知,他從未提及,但我覺得可能與他女兒有關......”慧明越說聲音越低。
“怎麽可能你不知道,我見你與慧覺關係那般要好,而且他女兒宇光芝早死了,這番說辭定是搪塞我們。”青璿激動道。
慧遠歎了口氣,“師妹,我了解他,慧明不會撒謊,既然他也不知,就無須再問。隻是眼下盛濘死在寺中,盛家的長老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眾人想到這裏,臉色越發陰沉,左右為難,開始爭論起來。
“師妹,要不我們連夜逃出哭山,去天外峰找春魚小師弟?”
“不行,大師伯,我答應過老泥鰍,守護好白龍寺,若是要離開,我要帶著寺中所有僧人一起離開。”
“不行,小銅人,這一堆人上路,吃喝拉撒,化緣講經,太招惹了,若是誰有個傷病難受,肯定要花不少銀子,我們若沒人相助,怕是還沒到太白,就餓死路上。”
“臭小子,你這麽能說,那你說怎麽辦?現在還有哪個門派肯出手助我們?”
“......”
外麵雨聲越來越大,漸漸淹沒了眾人的爭論聲,青璿心中翻來覆去想著來日之事,忽然心中一動,獨自離去。
“師叔出去做什麽?”無念看著青璿急忙奔去,忍不住好奇問道。
“不知道,可能她心情不好吧,畢竟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嘍。”
如今仇人得死,慧遠神色略微疲憊,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又好像空了一塊。
這些年來,他一直寢食難安,一心想要複仇,導致性情不穩,故對身邊之人陰晴不定,皆是由此而來。
過了一會,在寺院的後部一間禪居裏,盛蘭恍然醒來,發現門口站著一個人,她定神一瞧,臉上登時變色,心中暗叫:“此人是白龍寺的首座慧覺大師,傳聞他的武功僅次白馬羅漢,若是鋒芒相對,我毫無勝算......”
“這雨下得這麽大,看來一時半會你們很難回去了。”慧覺摸了摸自己半邊麵罩。
盛蘭站起身來,長揖說道,“慧覺大師,擅闖白龍寺,打傷僧人,實屬無奈之舉,晚輩在這裏謝罪。但佛宗一向論因果,你們偷藏盛家家傳寶器在先,如今我們家主又死在你們白龍寺,這惡果白龍寺總得給一個交代吧?”
慧覺轉過身,怔怔的瞧著她,打岔道:“活著的人不知死了的滋味,死了的人不知活著的痛苦。”
盛蘭被他的話弄得茫然無措,一時不知如何接話,慧覺臉色一改慈祥之貌,目光突變陰狠,從懷裏摸出一塊鳳形金牌,上前遞給她,冷聲道:“這個交代夠不夠?”
盛蘭接過鳳形金牌,看到金牌背麵刻著一對鳳凰繞著太陽,正麵刻著二個桃原字“射日”,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左右兩邊分別用八殥域寒澤小字刻著“矯若驚龍”、“翻江倒海”,遒勁凝重,行筆刀鋒方正,神色突然變得驚惶不安,問道:“這金牌......”
“民女盛蘭拜見射日王,俗話說不知者不罪,還請王爺莫要記仇。”說完此話,盛蘭立刻連跪帶叩,慌亂不已。
“不知者不罪隻是弱者的借口,本王不喜歡弱者,弱者在這亂世隻配成為墟墳白骨,死了豈不是更好,我宇龍海想知道你知道什麽?”慧覺淺笑一聲。
盛蘭抬眸見慧覺麵色稍展,接著說道:“那民女鬥膽猜測,王爺不宣揚真實身份行事又如此低調,秘密入白龍寺,必是為了自家私事,不宜宣揚真實身份,否則憑借射日王的美名,早就在浮蘇傳開了。找我私談,想必射日王爺定是想器重盛家,有事想交予我們辦。”
慧覺大笑幾聲。
傳聞宇龍海懷茲蠆毒,任情誅暴,肆行威福,年輕時追隨魁太祖,屢建戰功,現已官至大塚宰,接掌國政,權傾朝野。
“春秋一夜戲狂刀,無窮天匣盛星河。盛家配不上星河匣,盛濘更配不上星河匣,但我覺得你還可以,回頭會差人將寶器送回盛家。”慧覺露出滿意的笑容,自己抬腿坐下,倒了一盞熱茶,左瞧右瞧,不住的打量她,長噓了一口氣,“我女兒若是長大,應該似你一般端莊慧麗,伶牙俐齒。”
盛蘭冷汗直冒,心想:“宇龍海五年前莫名消失,原來身在此處,這種權臣盛家惹不得……”
隨後轉臉謙笑道:“射日王爺拿令愛與之相比,實在是抬舉民女了。傳聞射日王爺英風秀遠,神機穎悟,今日一見,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話我喜歡聽,盛家士族裏有你這丫頭,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慧覺大笑幾聲,心情愉悅不少,也誇讚她了幾句,“你我投緣,這塊金牌就當作見麵禮,回去也好交差。”
“謝射日王爺恩典,盛家長老們那邊民女會處理妥當,絕不會再前來滋擾貴寺,寺中發生的一切之事,定當守口如瓶,不透露半句。”盛蘭畢恭畢敬地回答,語速緩慢,生怕說錯一句。
“不,要大肆宣揚,我需要你幫我造勢,最好讓整個浮蘇都知道。”慧覺露出詭譎的笑容。
“......是,盛蘭必當盡心盡力。”盛蘭雖大為震驚,但不敢多問半句,因為她深知不該問的千萬別問。
“你們梅蘭竹菊四姐妹是盛濘的近侍,他的事多少知道一些。本王有一事不解,盛濘當初為何要寫信給他們師兄妹二人?他如此大費周章有何所圖?那絕印七星章又是如何仿造的?”慧覺話鋒一轉,將心中困惑全數說出。
盛蘭麵露難色,回答道:“這......實在不知,但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慧覺問道:“什麽事?”
盛蘭道:“去年臘月初一,我親眼所見,浮屠大師拿著兩封信,親手交給我們盛家家主,並要求要臘月初十同時送到青璿與慧遠手裏,同時遞了一張治療他瘸腿的秘方,告知他今日上山,必有收獲。”
“竟然是浮屠?”慧覺大為震驚,一時不敢相信所聽到之事,手指不停搓著半麵罩。
“民女句句屬實,切不敢欺瞞射日王。”盛蘭心知此事頗為蹊蹺,但自己又沒有實據,頓時心虛不少。
慧覺轉笑道:“你不必恐慌,本王隻是有點意外。既然金牌給你,便是相信你,器重你,你們鬼匣狂刀盛家從此便是射日王府的人。”
“俗話說得好,做狗就要學會聽主人的話,不然這狗脖子就很難保住了。”
他拍了拍盛蘭肩膀,將她扶起來,這種盛氣淩人的言辭,常人都難以承受,何況有望繼任下一代家主的盛蘭,但她隻能強忍著不悅,違心道:“射日王爺如此器重,盛蘭願效犬馬之勞,刀山火海,誓死追隨。”
“孺子可教,寺中盛家的家丁都見過本王,為防止泄露行蹤,你親自動手,一個不留,若是有差池,你知道盛家將麵臨什麽。”慧覺摸著自己半麵麵罩,悠然地輕聲說道。
那話語如鋼針,刺進全身,極為刺骨,盛蘭腦中一陣嗡鳴,臉色如同白紙,沒有絲毫血色。
她此刻特別安靜,安靜裏壓著沉默,沉默片刻後,小心地微微點頭。
慧覺端起熱茶,又笑道:“你離開哭山後,拿著本王金牌去射王府找我胞妹宇龍溪,她會安排一個好差事給你,如果茶涼了,就不好喝了……”
正當兩人交談之時,窗外躲著一個人偷聽。
此人竟是慧空。
他心中已有計較,轉身消失在雨夜裏。
盛蘭叩謝之後,準備離去,被慧覺叫住,隻見他思量片刻,上前說道:“下山之後,幫本王辦另外一件事。”
隨後在盛蘭耳邊小聲說道,盛蘭眼神由驚訝到懷疑,由懷疑到沉重,最後無奈點頭答應,轉身離去。
慧覺並沒有看盛蘭離去的方向。
而是望向慧空離開的方向,嘴角微微一翹。
“我也不知,他從未提及,但我覺得可能與他女兒有關......”慧明越說聲音越低。
“怎麽可能你不知道,我見你與慧覺關係那般要好,而且他女兒宇光芝早死了,這番說辭定是搪塞我們。”青璿激動道。
慧遠歎了口氣,“師妹,我了解他,慧明不會撒謊,既然他也不知,就無須再問。隻是眼下盛濘死在寺中,盛家的長老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眾人想到這裏,臉色越發陰沉,左右為難,開始爭論起來。
“師妹,要不我們連夜逃出哭山,去天外峰找春魚小師弟?”
“不行,大師伯,我答應過老泥鰍,守護好白龍寺,若是要離開,我要帶著寺中所有僧人一起離開。”
“不行,小銅人,這一堆人上路,吃喝拉撒,化緣講經,太招惹了,若是誰有個傷病難受,肯定要花不少銀子,我們若沒人相助,怕是還沒到太白,就餓死路上。”
“臭小子,你這麽能說,那你說怎麽辦?現在還有哪個門派肯出手助我們?”
“......”
外麵雨聲越來越大,漸漸淹沒了眾人的爭論聲,青璿心中翻來覆去想著來日之事,忽然心中一動,獨自離去。
“師叔出去做什麽?”無念看著青璿急忙奔去,忍不住好奇問道。
“不知道,可能她心情不好吧,畢竟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嘍。”
如今仇人得死,慧遠神色略微疲憊,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又好像空了一塊。
這些年來,他一直寢食難安,一心想要複仇,導致性情不穩,故對身邊之人陰晴不定,皆是由此而來。
過了一會,在寺院的後部一間禪居裏,盛蘭恍然醒來,發現門口站著一個人,她定神一瞧,臉上登時變色,心中暗叫:“此人是白龍寺的首座慧覺大師,傳聞他的武功僅次白馬羅漢,若是鋒芒相對,我毫無勝算......”
“這雨下得這麽大,看來一時半會你們很難回去了。”慧覺摸了摸自己半邊麵罩。
盛蘭站起身來,長揖說道,“慧覺大師,擅闖白龍寺,打傷僧人,實屬無奈之舉,晚輩在這裏謝罪。但佛宗一向論因果,你們偷藏盛家家傳寶器在先,如今我們家主又死在你們白龍寺,這惡果白龍寺總得給一個交代吧?”
慧覺轉過身,怔怔的瞧著她,打岔道:“活著的人不知死了的滋味,死了的人不知活著的痛苦。”
盛蘭被他的話弄得茫然無措,一時不知如何接話,慧覺臉色一改慈祥之貌,目光突變陰狠,從懷裏摸出一塊鳳形金牌,上前遞給她,冷聲道:“這個交代夠不夠?”
盛蘭接過鳳形金牌,看到金牌背麵刻著一對鳳凰繞著太陽,正麵刻著二個桃原字“射日”,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左右兩邊分別用八殥域寒澤小字刻著“矯若驚龍”、“翻江倒海”,遒勁凝重,行筆刀鋒方正,神色突然變得驚惶不安,問道:“這金牌......”
“民女盛蘭拜見射日王,俗話說不知者不罪,還請王爺莫要記仇。”說完此話,盛蘭立刻連跪帶叩,慌亂不已。
“不知者不罪隻是弱者的借口,本王不喜歡弱者,弱者在這亂世隻配成為墟墳白骨,死了豈不是更好,我宇龍海想知道你知道什麽?”慧覺淺笑一聲。
盛蘭抬眸見慧覺麵色稍展,接著說道:“那民女鬥膽猜測,王爺不宣揚真實身份行事又如此低調,秘密入白龍寺,必是為了自家私事,不宜宣揚真實身份,否則憑借射日王的美名,早就在浮蘇傳開了。找我私談,想必射日王爺定是想器重盛家,有事想交予我們辦。”
慧覺大笑幾聲。
傳聞宇龍海懷茲蠆毒,任情誅暴,肆行威福,年輕時追隨魁太祖,屢建戰功,現已官至大塚宰,接掌國政,權傾朝野。
“春秋一夜戲狂刀,無窮天匣盛星河。盛家配不上星河匣,盛濘更配不上星河匣,但我覺得你還可以,回頭會差人將寶器送回盛家。”慧覺露出滿意的笑容,自己抬腿坐下,倒了一盞熱茶,左瞧右瞧,不住的打量她,長噓了一口氣,“我女兒若是長大,應該似你一般端莊慧麗,伶牙俐齒。”
盛蘭冷汗直冒,心想:“宇龍海五年前莫名消失,原來身在此處,這種權臣盛家惹不得……”
隨後轉臉謙笑道:“射日王爺拿令愛與之相比,實在是抬舉民女了。傳聞射日王爺英風秀遠,神機穎悟,今日一見,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話我喜歡聽,盛家士族裏有你這丫頭,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慧覺大笑幾聲,心情愉悅不少,也誇讚她了幾句,“你我投緣,這塊金牌就當作見麵禮,回去也好交差。”
“謝射日王爺恩典,盛家長老們那邊民女會處理妥當,絕不會再前來滋擾貴寺,寺中發生的一切之事,定當守口如瓶,不透露半句。”盛蘭畢恭畢敬地回答,語速緩慢,生怕說錯一句。
“不,要大肆宣揚,我需要你幫我造勢,最好讓整個浮蘇都知道。”慧覺露出詭譎的笑容。
“......是,盛蘭必當盡心盡力。”盛蘭雖大為震驚,但不敢多問半句,因為她深知不該問的千萬別問。
“你們梅蘭竹菊四姐妹是盛濘的近侍,他的事多少知道一些。本王有一事不解,盛濘當初為何要寫信給他們師兄妹二人?他如此大費周章有何所圖?那絕印七星章又是如何仿造的?”慧覺話鋒一轉,將心中困惑全數說出。
盛蘭麵露難色,回答道:“這......實在不知,但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慧覺問道:“什麽事?”
盛蘭道:“去年臘月初一,我親眼所見,浮屠大師拿著兩封信,親手交給我們盛家家主,並要求要臘月初十同時送到青璿與慧遠手裏,同時遞了一張治療他瘸腿的秘方,告知他今日上山,必有收獲。”
“竟然是浮屠?”慧覺大為震驚,一時不敢相信所聽到之事,手指不停搓著半麵罩。
“民女句句屬實,切不敢欺瞞射日王。”盛蘭心知此事頗為蹊蹺,但自己又沒有實據,頓時心虛不少。
慧覺轉笑道:“你不必恐慌,本王隻是有點意外。既然金牌給你,便是相信你,器重你,你們鬼匣狂刀盛家從此便是射日王府的人。”
“俗話說得好,做狗就要學會聽主人的話,不然這狗脖子就很難保住了。”
他拍了拍盛蘭肩膀,將她扶起來,這種盛氣淩人的言辭,常人都難以承受,何況有望繼任下一代家主的盛蘭,但她隻能強忍著不悅,違心道:“射日王爺如此器重,盛蘭願效犬馬之勞,刀山火海,誓死追隨。”
“孺子可教,寺中盛家的家丁都見過本王,為防止泄露行蹤,你親自動手,一個不留,若是有差池,你知道盛家將麵臨什麽。”慧覺摸著自己半麵麵罩,悠然地輕聲說道。
那話語如鋼針,刺進全身,極為刺骨,盛蘭腦中一陣嗡鳴,臉色如同白紙,沒有絲毫血色。
她此刻特別安靜,安靜裏壓著沉默,沉默片刻後,小心地微微點頭。
慧覺端起熱茶,又笑道:“你離開哭山後,拿著本王金牌去射王府找我胞妹宇龍溪,她會安排一個好差事給你,如果茶涼了,就不好喝了……”
正當兩人交談之時,窗外躲著一個人偷聽。
此人竟是慧空。
他心中已有計較,轉身消失在雨夜裏。
盛蘭叩謝之後,準備離去,被慧覺叫住,隻見他思量片刻,上前說道:“下山之後,幫本王辦另外一件事。”
隨後在盛蘭耳邊小聲說道,盛蘭眼神由驚訝到懷疑,由懷疑到沉重,最後無奈點頭答應,轉身離去。
慧覺並沒有看盛蘭離去的方向。
而是望向慧空離開的方向,嘴角微微一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