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生局回到醫院,張記將衛生局接待他的科長的話告訴張華。
事情比想象的複雜,而衛生局的反饋比想象中的簡單。
官話套話太多,唯獨沒有一句有用的實在話。
張華、張芸坐在等待室地上,和其他等待的人一樣的無聊。
煎熬在每一個人心中,也在重症監護室躺著的人的心中。
坐在旁邊,張記說道。“衛生局安排人去骨科醫院調查,骨科醫院說他們所有手續都是對的,沒有違規的地方。”
“已經登記備案,至於什麽時候能有一個結果,他們也沒有準確的時間。”
“衛生局沒有權力調查醫院,他們有監管的權利,所以不能對醫生進行調查。”
“醫院承認他們有責任,但不是全部的責任,也不願意承擔住院費,這個住院費要我們自己承擔。”
“法院立案比較麻煩,立案以後也不會很快有結果,要等著。”
張芸不說話,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人生經驗無法指導行為。
人躺在重症監護室,骨科醫院不承擔醫療費,就這一項醫療費用就能將家壓垮。
住院三天時間,第一天住院費是元,第二天是7200元,第三天是5680元,三天花了元。
腦ct表明腦袋活性正常,沒有明顯的損傷,但也不排除腦細胞死亡的症狀。
人躺在病床上,就是醒不過來,每一天需要昂貴的住院費養著。
每一次想到植物人的可能性,張芸感覺不如直接死了。
殘破的家庭情況,再有一個需要照顧的植物人,沒有精力、時間、心神照顧植物人。
重症監護室能夠保命,活著受罪,家人也要受罪,什麽時候是結束時間。
而植物人是相比之下的好結果,最壞的結果是腦死亡,腦袋已經死亡,隻是身體機能好在保持著存活的狀態。
太多沒有聽說過的名詞,張芸分不清醫生想要表達的是哪一種結果。
植物人不是好結果,腦死亡也不是好結果,住在醫院裏更不是好結果。
“媽,你不要著急,住院費不是問題,隻要保證人活著,錢不是問題。”
“現在也不是和醫院分關係的時候,先將人保住,隻要人還活著,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我找了律師,今天給我回話,等他給我回話以後,我們再說。”
張開嘴巴,嗓子疼的沙啞,張芸忍著不舒適說道。“報警呢,報警以後先將打針的醫生抓起來。”
“你爸躺在裏麵生死不知,他們能沒有錯,沒有一點責任。”
“我們家有多少錢,一天幾千,什麽家庭支撐的住。”
電話鈴聲響起,看到是律師的電話,張記說道。“媽,律師打電話過來,我和哥到外麵接電話,有事我們一會說。”
給張華一個顏色,兩人起身來到電梯口安靜的地方。
等了三天等到律師電話,張記想要有一個準確的答複,告訴他如何做。
醫療糾紛的案子複雜,需要準備的事情很多,不是門外漢了解的事。
按下免提鍵,張記想讓張華也聽一聽,知道事情應該如何做。
嫡長子是嫡長子,他做事也要和張華商量,等張華點頭以後才能去做。
“你好,張總嗎?”
張記說道。“你好,我是張總,你是第五璿介紹的律師?”
律師說道。“張總,不好意思,這兩天比較忙,一直沒有抽出時間和你聯係。”
“第五師姐簡單說了你遭遇的情況,我清查了五年以內脈絡寧過敏的醫療糾紛案件,全國範圍內一共有18起。”
“當然,18起是立案的數字,私下和解的不作數,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脈絡寧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療效穩定的一款藥,他的過敏反應幾率很低。”
“再低的幾率也隻是幾率,遇到的時候就是百分之百。”
“請問您父親現在是什麽狀況,主治醫生是什麽態度,骨科醫院是什麽態度,你們想要如何處理?”
張記看向張華,張華沒有說話,張記說道。
“我父親現在在重症監護室裏監護,主治醫生的意思是植物人或者腦死亡概率很大,目前不確定是哪一個。”
“我們的態度是要一個公道,想要盡快接著這件事。”
沉默一會,律師說道。“植物人有鑒定的方法,不說鑒定標準,單說時限要求在6個月以上,這是很多家庭和個人承受不了的時間期限。”
“腦死亡沒有標準,國際沒有標準,國內也沒有標準。而腦死亡的症狀和植物人症狀極其相似,也要做鑒定分析。”
“以我10年從業經驗推斷,植物人和腦死亡的鑒定統一為植物人鑒定,而不是腦死亡鑒定。”
“醫療糾紛案件解決手段很簡單,第一步司法鑒定,有了司法鑒定報告,法院起訴,判定雙方責任,法院依據鑒定報告判定責任。”
“而脈絡寧藥效過敏不排除身體原因,如果不是藥物過期、護士注射有重大安全隱患等,主要責任是病人的體質,這是不利於病人的責任劃分。”
“比如是藥物過期,醫院是全責;護士注射過程有安全隱患,醫院責任是70%;而病人體質過敏,醫院的責任是20%。”
“所以司法鑒定有利有弊,不一定對病人有利,也不一定對病人有害。”
張記、張華對視一眼,猜測責任的比例。
病房沒有監控,無法證明護士注射過程有重大安全隱患。
而注射的脈絡寧被醫院收起來,過去三天時間,無法確定哪一瓶脈絡寧是張梁子注射的脈絡寧。
骨科醫院有50到80位病人,沒有人對脈絡寧過敏。
而衛生局的反饋,張梁子是第一例脈絡寧過敏的醫療糾紛案,沒有參考的經驗。
“律師,你的建議呢?”
律師說道。“我有兩個建議,你聽聽,然後自己做決定。”
“第一個建議是走公,先做司法鑒定,然後法院起訴,按照流程走。”
“第二個建議是私下和解,骨科醫院賠償一筆錢,簽訂和解書。”
“兄弟,我知道你有錢,你有讓你父親住在醫院裏的錢,這點錢對你來說不是大事。”
“事情卡在這裏,不是錢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人性卑劣的體現。”
“法律有明確的條文規定,農村戶口、城市戶口醫療糾紛賠償比例,而且有詳細的計算公式,計算賠償金額。”
“農村戶口上限是50萬,這是醫院全責的條件下,最高賠償50萬。”
“醫院全責的情況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個人多少都有責任,這是不需爭執的問題。”
“18起脈絡寧過敏醫療糾紛案中,賠償金額最低是12萬,最高是39.4萬。”
“就算是判定植物人,賠償金也有定額,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
“人的肌體需要進食和運動保持活性,長時間躺在病床上,所需要的費用會比想象中的高。”
“慢性死亡是件件,賠償金更是對活著的人的懲罰,怎麽做都是人性最殘酷的一麵。”
“你可以手機百度賠償金計算公式,植物人賠償計算公式,然後算一筆家庭開銷賬。”
“你我最終的生命是死亡,但意外死亡時,量化人的生命時,生命真的沒有被尊重。”
深呼吸一口氣,律師的建議很明確,但做決定還需要商量。
利弊的綜合考量,還是要和張芸說清楚,然後在做決定。
“哥,你還有什麽要問的?”
張華搖搖頭,說道。“沒有要問的。”
“謝謝你,等事情告一段落,回魔都請你吃飯。”
掛斷電話,張記看向遠處建築,心中低沉。
律師的意見是解決辦法,無非是二選一的結果,而選擇哪一個都不是最正確的解決辦法。
看著手機,張記說道。“哥,你先回去,我和朋友打電話問問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拿著手機走到樓梯間,確定沒有人抽煙,張記撥打李明端電話。
公權力不能私人使用,但掌握權力的人,總會使用公權力。
二選一的選擇要看到底牌,看清底牌以後的選擇,可以保證最後的贏家。
不能讓沈俊等人調查骨科醫院,李明端是最好的手段,官方調查的結果也是公正的結果。
至於李明端是不是不同意,張記打定主意使用,畢竟他手裏有可以調動的權力和實力。
真的將他逼到使用社會人脈時,破壞力是李明端不願意看到的。
相權相害取其輕,李明端會在有限的範圍幫他,張記想要的無非是骨科醫院掌握或者隱藏的證據。
律師說的很清楚,找到醫院是過錯方證據,才可以維護自己的公道。
看著李明端的電話,張記按下撥打鍵,撥出號碼。
解決一家小醫院簡單,但他想要的不是解決醫院,而是想要確定張梁子過敏的原因。
不排除身體體質原因,而沒有司法鑒定結果,體質是一個疑問號。
亂糟糟的腦袋無法冷靜思考,信息是判斷的依據,要拿到醫院證明自己的依據。
事情比想象的複雜,而衛生局的反饋比想象中的簡單。
官話套話太多,唯獨沒有一句有用的實在話。
張華、張芸坐在等待室地上,和其他等待的人一樣的無聊。
煎熬在每一個人心中,也在重症監護室躺著的人的心中。
坐在旁邊,張記說道。“衛生局安排人去骨科醫院調查,骨科醫院說他們所有手續都是對的,沒有違規的地方。”
“已經登記備案,至於什麽時候能有一個結果,他們也沒有準確的時間。”
“衛生局沒有權力調查醫院,他們有監管的權利,所以不能對醫生進行調查。”
“醫院承認他們有責任,但不是全部的責任,也不願意承擔住院費,這個住院費要我們自己承擔。”
“法院立案比較麻煩,立案以後也不會很快有結果,要等著。”
張芸不說話,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人生經驗無法指導行為。
人躺在重症監護室,骨科醫院不承擔醫療費,就這一項醫療費用就能將家壓垮。
住院三天時間,第一天住院費是元,第二天是7200元,第三天是5680元,三天花了元。
腦ct表明腦袋活性正常,沒有明顯的損傷,但也不排除腦細胞死亡的症狀。
人躺在病床上,就是醒不過來,每一天需要昂貴的住院費養著。
每一次想到植物人的可能性,張芸感覺不如直接死了。
殘破的家庭情況,再有一個需要照顧的植物人,沒有精力、時間、心神照顧植物人。
重症監護室能夠保命,活著受罪,家人也要受罪,什麽時候是結束時間。
而植物人是相比之下的好結果,最壞的結果是腦死亡,腦袋已經死亡,隻是身體機能好在保持著存活的狀態。
太多沒有聽說過的名詞,張芸分不清醫生想要表達的是哪一種結果。
植物人不是好結果,腦死亡也不是好結果,住在醫院裏更不是好結果。
“媽,你不要著急,住院費不是問題,隻要保證人活著,錢不是問題。”
“現在也不是和醫院分關係的時候,先將人保住,隻要人還活著,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我找了律師,今天給我回話,等他給我回話以後,我們再說。”
張開嘴巴,嗓子疼的沙啞,張芸忍著不舒適說道。“報警呢,報警以後先將打針的醫生抓起來。”
“你爸躺在裏麵生死不知,他們能沒有錯,沒有一點責任。”
“我們家有多少錢,一天幾千,什麽家庭支撐的住。”
電話鈴聲響起,看到是律師的電話,張記說道。“媽,律師打電話過來,我和哥到外麵接電話,有事我們一會說。”
給張華一個顏色,兩人起身來到電梯口安靜的地方。
等了三天等到律師電話,張記想要有一個準確的答複,告訴他如何做。
醫療糾紛的案子複雜,需要準備的事情很多,不是門外漢了解的事。
按下免提鍵,張記想讓張華也聽一聽,知道事情應該如何做。
嫡長子是嫡長子,他做事也要和張華商量,等張華點頭以後才能去做。
“你好,張總嗎?”
張記說道。“你好,我是張總,你是第五璿介紹的律師?”
律師說道。“張總,不好意思,這兩天比較忙,一直沒有抽出時間和你聯係。”
“第五師姐簡單說了你遭遇的情況,我清查了五年以內脈絡寧過敏的醫療糾紛案件,全國範圍內一共有18起。”
“當然,18起是立案的數字,私下和解的不作數,不在統計範圍之內。”
“脈絡寧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療效穩定的一款藥,他的過敏反應幾率很低。”
“再低的幾率也隻是幾率,遇到的時候就是百分之百。”
“請問您父親現在是什麽狀況,主治醫生是什麽態度,骨科醫院是什麽態度,你們想要如何處理?”
張記看向張華,張華沒有說話,張記說道。
“我父親現在在重症監護室裏監護,主治醫生的意思是植物人或者腦死亡概率很大,目前不確定是哪一個。”
“我們的態度是要一個公道,想要盡快接著這件事。”
沉默一會,律師說道。“植物人有鑒定的方法,不說鑒定標準,單說時限要求在6個月以上,這是很多家庭和個人承受不了的時間期限。”
“腦死亡沒有標準,國際沒有標準,國內也沒有標準。而腦死亡的症狀和植物人症狀極其相似,也要做鑒定分析。”
“以我10年從業經驗推斷,植物人和腦死亡的鑒定統一為植物人鑒定,而不是腦死亡鑒定。”
“醫療糾紛案件解決手段很簡單,第一步司法鑒定,有了司法鑒定報告,法院起訴,判定雙方責任,法院依據鑒定報告判定責任。”
“而脈絡寧藥效過敏不排除身體原因,如果不是藥物過期、護士注射有重大安全隱患等,主要責任是病人的體質,這是不利於病人的責任劃分。”
“比如是藥物過期,醫院是全責;護士注射過程有安全隱患,醫院責任是70%;而病人體質過敏,醫院的責任是20%。”
“所以司法鑒定有利有弊,不一定對病人有利,也不一定對病人有害。”
張記、張華對視一眼,猜測責任的比例。
病房沒有監控,無法證明護士注射過程有重大安全隱患。
而注射的脈絡寧被醫院收起來,過去三天時間,無法確定哪一瓶脈絡寧是張梁子注射的脈絡寧。
骨科醫院有50到80位病人,沒有人對脈絡寧過敏。
而衛生局的反饋,張梁子是第一例脈絡寧過敏的醫療糾紛案,沒有參考的經驗。
“律師,你的建議呢?”
律師說道。“我有兩個建議,你聽聽,然後自己做決定。”
“第一個建議是走公,先做司法鑒定,然後法院起訴,按照流程走。”
“第二個建議是私下和解,骨科醫院賠償一筆錢,簽訂和解書。”
“兄弟,我知道你有錢,你有讓你父親住在醫院裏的錢,這點錢對你來說不是大事。”
“事情卡在這裏,不是錢解決的問題,也不是人性卑劣的體現。”
“法律有明確的條文規定,農村戶口、城市戶口醫療糾紛賠償比例,而且有詳細的計算公式,計算賠償金額。”
“農村戶口上限是50萬,這是醫院全責的條件下,最高賠償50萬。”
“醫院全責的情況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個人多少都有責任,這是不需爭執的問題。”
“18起脈絡寧過敏醫療糾紛案中,賠償金額最低是12萬,最高是39.4萬。”
“就算是判定植物人,賠償金也有定額,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
“人的肌體需要進食和運動保持活性,長時間躺在病床上,所需要的費用會比想象中的高。”
“慢性死亡是件件,賠償金更是對活著的人的懲罰,怎麽做都是人性最殘酷的一麵。”
“你可以手機百度賠償金計算公式,植物人賠償計算公式,然後算一筆家庭開銷賬。”
“你我最終的生命是死亡,但意外死亡時,量化人的生命時,生命真的沒有被尊重。”
深呼吸一口氣,律師的建議很明確,但做決定還需要商量。
利弊的綜合考量,還是要和張芸說清楚,然後在做決定。
“哥,你還有什麽要問的?”
張華搖搖頭,說道。“沒有要問的。”
“謝謝你,等事情告一段落,回魔都請你吃飯。”
掛斷電話,張記看向遠處建築,心中低沉。
律師的意見是解決辦法,無非是二選一的結果,而選擇哪一個都不是最正確的解決辦法。
看著手機,張記說道。“哥,你先回去,我和朋友打電話問問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拿著手機走到樓梯間,確定沒有人抽煙,張記撥打李明端電話。
公權力不能私人使用,但掌握權力的人,總會使用公權力。
二選一的選擇要看到底牌,看清底牌以後的選擇,可以保證最後的贏家。
不能讓沈俊等人調查骨科醫院,李明端是最好的手段,官方調查的結果也是公正的結果。
至於李明端是不是不同意,張記打定主意使用,畢竟他手裏有可以調動的權力和實力。
真的將他逼到使用社會人脈時,破壞力是李明端不願意看到的。
相權相害取其輕,李明端會在有限的範圍幫他,張記想要的無非是骨科醫院掌握或者隱藏的證據。
律師說的很清楚,找到醫院是過錯方證據,才可以維護自己的公道。
看著李明端的電話,張記按下撥打鍵,撥出號碼。
解決一家小醫院簡單,但他想要的不是解決醫院,而是想要確定張梁子過敏的原因。
不排除身體體質原因,而沒有司法鑒定結果,體質是一個疑問號。
亂糟糟的腦袋無法冷靜思考,信息是判斷的依據,要拿到醫院證明自己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