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聽著電話,心中不耐煩,還是忍住脾氣聽厲泉說完。
半個月沒有睡好覺,張記大腦混沌一片,一時間也不知道應該怎麽回應厲泉。
陽謀陰謀不重要,項目已經開始,叫停對台城影響很大。
每一個爛尾樓的影響是當地十幾年的新聞,也是政府甩脫不開責任,需要兩三任領導班子才會解決。
而一片土地被占著,不能再用作他處,是資源浪費。
顧鄉有他的算盤,隻要保證房地產項目順利完工,當做他人刀子也無所謂。
合則兩利,不合兩害,不需要再考慮做決定。
摔盤子破碗的事不能幹,至少不能在自己的家鄉幹。
厲泉一股腦說完,將他了解的全部信息說完,胸中的舒坦很多。
他推測張記的決定,也知道應該如何去做,而這件大事必須讓張記知道,不能故意瞞著張記。
能力和態度哪一個重要?
厲泉記著陳偉說的話,世上有太多有能力的人,他們沒有態度明確的人過得好,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沒有擺正態度。
3000萬對張記來說不是大事,厲泉側麵了解張記的生意版圖,知道張記的財富數值。
一個拿出4000萬買院子送人的人,3000萬和他的3000元是一個概念。
“泉哥,這事是一件小事,你看著辦就行。”
“我的意思是項目已經開工,開工的項目就要完工,不能成為爛尾。”
“至於如何去做,你看著辦就是,左右不過是一個小項目。”
聽到張記說話,厲泉心中鬆了一口氣。
推測是推測,得到明確答複,厲泉心中有底,知道如何去做,也有底氣去做事。
開工的項目要完工,隻要能夠完工,過程是小事。
阻攔完工的人是攔路虎,對攔路虎不用客氣,一棍子大步走,那就兩棍子、三棍子。
“我明白,我馬上回棗城,保證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完工。”
張記說道。“我這裏還有事,不和你說了。”
掛斷電話,將手機放在桌子上,張記看著對麵的律師,歉意說道。
“張律師,不好意思,我們接著聊。”
停頓一下,想著得到的消息,張記組織著語言。
李明端拒絕動用公權,他還是要依靠合理合法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張梁子躺在重症監護室23天,和主治醫生談了6次,兩位主治醫生表示張梁子醒過來的幾率不大。
其中李姓醫生表示他遇到類似的情況,病人也是藥物過敏,休克30分鍾後送到醫院搶救。
醫院躺了一個月,家屬將病人送到協和醫院,在協和醫院躺了兩個月,病人肌體逐漸死亡,最後還是選擇讓病人安靜的離開。
腦死亡和植物人的界限模糊,沒有任何一位醫生能夠判斷張梁子情況是腦死亡還是植物人。
而依據搶救時間判斷,錯過黃金搶救時間,腦細胞百分百死亡,腦細胞死亡的不可逆,注定張梁子的命運。
接受張梁子“死亡”的現狀,而解決問題是現階段考慮的事。
多次聯係魔都律師,得到的答複和第一次電話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賠償金金額幅度不大,5萬左右的浮動,這也不是張記關心的。
法治社會不是戰爭年代,不能隨意動用財力報複。
而藥物過敏是常態,真的對醫院采取報複手段,不僅不能出氣,還會影響張記和張華的小家。
“張律師,情況您已經了解,作為當地知名醫療糾紛的律師,請問您的建議?”
“西藥大多是合成藥物,藥物在人體引起過敏是常態,而且這也是現階段醫院和患者醫療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合成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提取合成,它不像我們中藥是天然植物,縱是有毒,經過加工手段將毒素排出,攝入人體不會產生劇烈到威脅生命的過敏反應。”
“你去了醫院的鑒定中心,也去了地方的鑒定中心,了解到鑒定中心的業務大多是來自醫院。”
“因為您的父親年齡56歲,到60歲還有4年時間,按照法律規定賠償金年齡界限是60歲,所以您父親的賠償金不會太多。”
“對您方最有力的條件是您父親是植物人,植物人的賠償金高於死亡。私下和解的條件下,死亡的賠償金在30萬到45萬,植物人賠償金沒有上限。”
打量著張記神情,張律師知道張記是長期發號施令的人,氣質過於沉穩而內斂。
他形容張梁子狀態的用詞緊張,尤其張梁子還躺在重症監護室,正常的人會有強烈情緒波動。
守孝三年不是玩笑話,父母離世,兒女需要三年才能走出陰影。
張記平靜的態度,張律師是第三次見到,而前兩人的身份也是長期發號施令。
“植物人需要一個勞動力24小時照顧,不論是家人親自照顧,還是請保姆照顧,這都需要明確的費用,費用自然比死亡高。”
“以我經手的案件,植物人最高賠償金是123.54萬,沒有比123.54萬更高的。”
“植物人鑒定條件需要病人昏迷狀態6個月以上,然後才可以提出植物人鑒定,而在6個月內要保證病人活著,不能死亡。”
“情況就是這樣一個情況,條件也是這樣的條件,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決定。”
“是選擇盡快回家,還是等待植物人鑒定,需要您和您的家人共同決定。”
沉默一會,張律師的建議和魔都律師建議一樣,由他做決定。
植物人鑒定需要6個月時間,而鑒定過程需要時間,不會一天兩天出結果。
張芸精神接近崩潰,張記的精神也很疲憊。
重症監護室進進出出的病人,活著進去的人多,活著出來的人少。
23天時間,看多了生生死死的死別,人生的意義似乎就是一場不值得到人間的過程。
最低4600元,最高元的醫療費,也讓張芸眼睛有了血絲。
盡管他告訴張芸不用擔心醫療費,哪怕張梁子躺在重症監護室10年,他也能負擔醫療費,張芸還是心疼每一天的醫療費。
心疼醫療費是真,重症監護室門外壓抑的環境氛圍也是真,而且更加讓人絕望。
作為家裏的第二個孩子,做決定的時候不多。
張芸健在,張華也在,真正做決定的是張芸和張華。
植物人賠償金多,6個月的醫療費,鑒定期間鑒定費用還有醫療費,也是一筆錢。
有他的承諾,張雲不一定會同意等待6個月,張華的意見也是一個謎題。
拿出錢包,掏出600元谘詢費,張記將600元現金放在桌子上。
“張律師,這是您的谘詢費,還請您收下。”
“我回去和家人商量,最後在拿出一個主意。”
張律師將現金放進抽屜裏,笑著說道。“張先生,沒有人希望遇到事,人生無常,該來的事還是會來。”
“生死無常有常,所以世俗有很多無形的條條框框,但生活是自己的生活,不能因為世俗看法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調解中心出具調解書,法院出具和解書,雙方簽字達成和解,沒有必要再找律師。”
“收了您的錢,就要辦事,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到你。”
點點頭,張記笑著說道。“謝謝張律師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
起身離開律所,站在路邊,看著陸續不斷經過的車輛,張記心中多了迷茫。
“生死無常有常,所以世俗有很多無形的條條框框”。
張律師說了那麽多話,唯獨這一句話最有價值。
可是他的決定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這個人更是他的親生父親,又該怎麽下決定。
活著的時候折磨人,死了也在折磨人。
回想張梁子一生,在張記的記憶中,張梁子似乎一直在喝酒鬧事,鬧事喝酒,沒有其他的記憶。
走到公交站台,等待公交回人民醫院。
事情停擺,沒有心思處理事情,也沒有心思關心其他事。
到了做決定的時刻,不管張芸、張華如何選擇,他要說出他的意見。
而張芸的選擇也不重要,最關鍵還是張華這個長子的決定。
公交車停在站台,走上公交車,看著滿滿一車的人,張記心中煩躁不已。
就像是張律師的建議,世俗有太多無形條條框框,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生活。
一輛公交車都有無奈之處,更何況其他地方。
微微歎氣,想著近期經曆的事,張記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艱難。
他是有特權的人,尚且不能按照心意做事,沒有特權的老百姓,又有多少選擇的條件。
醫療糾紛沒有對錯,沒有過錯一方,他不能找醫生報仇,不能找生產藥品的廠家報仇,更不能找醫院報仇。
事情到了這一步,耗著是浪費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不能再等半年時間。
一個人已經救不回來,不能讓活著的人慢慢消耗。
抬頭看著窗外的梧桐樹,張記堅定他的決定。
半個月沒有睡好覺,張記大腦混沌一片,一時間也不知道應該怎麽回應厲泉。
陽謀陰謀不重要,項目已經開始,叫停對台城影響很大。
每一個爛尾樓的影響是當地十幾年的新聞,也是政府甩脫不開責任,需要兩三任領導班子才會解決。
而一片土地被占著,不能再用作他處,是資源浪費。
顧鄉有他的算盤,隻要保證房地產項目順利完工,當做他人刀子也無所謂。
合則兩利,不合兩害,不需要再考慮做決定。
摔盤子破碗的事不能幹,至少不能在自己的家鄉幹。
厲泉一股腦說完,將他了解的全部信息說完,胸中的舒坦很多。
他推測張記的決定,也知道應該如何去做,而這件大事必須讓張記知道,不能故意瞞著張記。
能力和態度哪一個重要?
厲泉記著陳偉說的話,世上有太多有能力的人,他們沒有態度明確的人過得好,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沒有擺正態度。
3000萬對張記來說不是大事,厲泉側麵了解張記的生意版圖,知道張記的財富數值。
一個拿出4000萬買院子送人的人,3000萬和他的3000元是一個概念。
“泉哥,這事是一件小事,你看著辦就行。”
“我的意思是項目已經開工,開工的項目就要完工,不能成為爛尾。”
“至於如何去做,你看著辦就是,左右不過是一個小項目。”
聽到張記說話,厲泉心中鬆了一口氣。
推測是推測,得到明確答複,厲泉心中有底,知道如何去做,也有底氣去做事。
開工的項目要完工,隻要能夠完工,過程是小事。
阻攔完工的人是攔路虎,對攔路虎不用客氣,一棍子大步走,那就兩棍子、三棍子。
“我明白,我馬上回棗城,保證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完工。”
張記說道。“我這裏還有事,不和你說了。”
掛斷電話,將手機放在桌子上,張記看著對麵的律師,歉意說道。
“張律師,不好意思,我們接著聊。”
停頓一下,想著得到的消息,張記組織著語言。
李明端拒絕動用公權,他還是要依靠合理合法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張梁子躺在重症監護室23天,和主治醫生談了6次,兩位主治醫生表示張梁子醒過來的幾率不大。
其中李姓醫生表示他遇到類似的情況,病人也是藥物過敏,休克30分鍾後送到醫院搶救。
醫院躺了一個月,家屬將病人送到協和醫院,在協和醫院躺了兩個月,病人肌體逐漸死亡,最後還是選擇讓病人安靜的離開。
腦死亡和植物人的界限模糊,沒有任何一位醫生能夠判斷張梁子情況是腦死亡還是植物人。
而依據搶救時間判斷,錯過黃金搶救時間,腦細胞百分百死亡,腦細胞死亡的不可逆,注定張梁子的命運。
接受張梁子“死亡”的現狀,而解決問題是現階段考慮的事。
多次聯係魔都律師,得到的答複和第一次電話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賠償金金額幅度不大,5萬左右的浮動,這也不是張記關心的。
法治社會不是戰爭年代,不能隨意動用財力報複。
而藥物過敏是常態,真的對醫院采取報複手段,不僅不能出氣,還會影響張記和張華的小家。
“張律師,情況您已經了解,作為當地知名醫療糾紛的律師,請問您的建議?”
“西藥大多是合成藥物,藥物在人體引起過敏是常態,而且這也是現階段醫院和患者醫療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合成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提取合成,它不像我們中藥是天然植物,縱是有毒,經過加工手段將毒素排出,攝入人體不會產生劇烈到威脅生命的過敏反應。”
“你去了醫院的鑒定中心,也去了地方的鑒定中心,了解到鑒定中心的業務大多是來自醫院。”
“因為您的父親年齡56歲,到60歲還有4年時間,按照法律規定賠償金年齡界限是60歲,所以您父親的賠償金不會太多。”
“對您方最有力的條件是您父親是植物人,植物人的賠償金高於死亡。私下和解的條件下,死亡的賠償金在30萬到45萬,植物人賠償金沒有上限。”
打量著張記神情,張律師知道張記是長期發號施令的人,氣質過於沉穩而內斂。
他形容張梁子狀態的用詞緊張,尤其張梁子還躺在重症監護室,正常的人會有強烈情緒波動。
守孝三年不是玩笑話,父母離世,兒女需要三年才能走出陰影。
張記平靜的態度,張律師是第三次見到,而前兩人的身份也是長期發號施令。
“植物人需要一個勞動力24小時照顧,不論是家人親自照顧,還是請保姆照顧,這都需要明確的費用,費用自然比死亡高。”
“以我經手的案件,植物人最高賠償金是123.54萬,沒有比123.54萬更高的。”
“植物人鑒定條件需要病人昏迷狀態6個月以上,然後才可以提出植物人鑒定,而在6個月內要保證病人活著,不能死亡。”
“情況就是這樣一個情況,條件也是這樣的條件,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決定。”
“是選擇盡快回家,還是等待植物人鑒定,需要您和您的家人共同決定。”
沉默一會,張律師的建議和魔都律師建議一樣,由他做決定。
植物人鑒定需要6個月時間,而鑒定過程需要時間,不會一天兩天出結果。
張芸精神接近崩潰,張記的精神也很疲憊。
重症監護室進進出出的病人,活著進去的人多,活著出來的人少。
23天時間,看多了生生死死的死別,人生的意義似乎就是一場不值得到人間的過程。
最低4600元,最高元的醫療費,也讓張芸眼睛有了血絲。
盡管他告訴張芸不用擔心醫療費,哪怕張梁子躺在重症監護室10年,他也能負擔醫療費,張芸還是心疼每一天的醫療費。
心疼醫療費是真,重症監護室門外壓抑的環境氛圍也是真,而且更加讓人絕望。
作為家裏的第二個孩子,做決定的時候不多。
張芸健在,張華也在,真正做決定的是張芸和張華。
植物人賠償金多,6個月的醫療費,鑒定期間鑒定費用還有醫療費,也是一筆錢。
有他的承諾,張雲不一定會同意等待6個月,張華的意見也是一個謎題。
拿出錢包,掏出600元谘詢費,張記將600元現金放在桌子上。
“張律師,這是您的谘詢費,還請您收下。”
“我回去和家人商量,最後在拿出一個主意。”
張律師將現金放進抽屜裏,笑著說道。“張先生,沒有人希望遇到事,人生無常,該來的事還是會來。”
“生死無常有常,所以世俗有很多無形的條條框框,但生活是自己的生活,不能因為世俗看法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調解中心出具調解書,法院出具和解書,雙方簽字達成和解,沒有必要再找律師。”
“收了您的錢,就要辦事,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幫到你。”
點點頭,張記笑著說道。“謝謝張律師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
起身離開律所,站在路邊,看著陸續不斷經過的車輛,張記心中多了迷茫。
“生死無常有常,所以世俗有很多無形的條條框框”。
張律師說了那麽多話,唯獨這一句話最有價值。
可是他的決定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這個人更是他的親生父親,又該怎麽下決定。
活著的時候折磨人,死了也在折磨人。
回想張梁子一生,在張記的記憶中,張梁子似乎一直在喝酒鬧事,鬧事喝酒,沒有其他的記憶。
走到公交站台,等待公交回人民醫院。
事情停擺,沒有心思處理事情,也沒有心思關心其他事。
到了做決定的時刻,不管張芸、張華如何選擇,他要說出他的意見。
而張芸的選擇也不重要,最關鍵還是張華這個長子的決定。
公交車停在站台,走上公交車,看著滿滿一車的人,張記心中煩躁不已。
就像是張律師的建議,世俗有太多無形條條框框,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生活。
一輛公交車都有無奈之處,更何況其他地方。
微微歎氣,想著近期經曆的事,張記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艱難。
他是有特權的人,尚且不能按照心意做事,沒有特權的老百姓,又有多少選擇的條件。
醫療糾紛沒有對錯,沒有過錯一方,他不能找醫生報仇,不能找生產藥品的廠家報仇,更不能找醫院報仇。
事情到了這一步,耗著是浪費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不能再等半年時間。
一個人已經救不回來,不能讓活著的人慢慢消耗。
抬頭看著窗外的梧桐樹,張記堅定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