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局長坐在局長辦公室,等待出去抓捕小偷的小分隊回來。
台城房地產建設項目是顧書記抓住的項目,而且還是潘市長出麵牽線搭橋,龔建不得不重視。
建築工地停工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兩次處境維穩,他的心情也是很煩躁。
沒有打聽到停工的具體原因,龔建也就不再關心停工的真實原因,隻希望工人不要鬧事,不要單方麵製造不安全事件。
收到值班支隊長的電話匯報,龔建確定這是一次小事件,不過是幾個毛賊偷工地鋼筋。
工地丟失東西是常有的事,隻是這一次有人舉報,而且偷東西的人數較多,他才會緊急安排出警,並坐鎮公安局分局。
建築工地的局勢不明朗,書記和區長各自有算盤,龔建謹慎做事,撇開所有可能存在的關係,不讓火燒到他的身上,被迫介入其中。
手機響起,龔建眼神一變,拿起手機接聽電話。
“局長,工地偷鋼筋的人一共有9人,抓住5人,逃跑3人。”
“1人逃跑過程中摔倒,頭撞在地麵的石頭上,胸部被地麵的短木棍插入,現在被救護車運往醫院。”
龔建臉色陰沉,抓捕小偷團夥是治安問題,出現亡人事故是大事,改變了事情的性質。
受傷的小偷最好不死亡,哪怕是殘了,也不能死亡。
快速判斷最佳解決方案,龔建說道。“讓醫院全力搶救,不要出現亡人。”
“抓捕歸案的小偷們,以最快速度分開審訊,我要第一手口供。”
支隊長大喊一聲“是”,果斷安排人員押運5人回警局審訊。
笑眯眯看著驚慌失措的保安,支隊長笑眯眯上前,掏出一支煙遞過去。
工地出現這麽大的事,保安沒有逃跑,站在保安室門前看著,似乎料定他們會過來抓捕小偷。
可能的懷疑太多,支隊長問道。“大爺,你看管的工地出了這麽大的事,你不害怕啊?”
保安看一眼支隊長,人老成精,保安知道這是支隊長對他的試探。
幾十號警察出現在工地,還有被抓住的小偷,沒有任何一個保安會不害怕。
可他真的不害怕,小偷是他發現的,報警電話是他打的。
他也知道小偷是劉總安排的,可他沒有幹虧心事,自然不害怕鬼敲門。
支隊長對他的試探是情理之中,但他現在不擔心支隊長試探他,更擔心劉總會不會找他麻煩。
報警是一時衝動,衝動過去之後,想明白前因後果,他最應該做的是假裝睡著了,不是報警。
斷人財路,報警抓人,兩件事都不是好事。
以劉總的脾氣,打他一頓是輕的,殺他泄憤的心都有。
不能承認是他報警,畢竟他喝了一斤白酒,也沒有參與偷東西,所有事情和他沒有關係。
打定主意,保安說道。“晚上喝了一斤酒,迷迷糊糊被你們吵醒,我到現在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
“門口又是警車,又是救護車,發生什麽事情?”
支隊長看出保安在裝傻,他也沒有過多為難保安。
能做保安工作的人,大多是生活不容易的人,為難這樣的人沒有成就感。
5個小偷會開口,保安真的參與偷東西,到時候再過來抓他也為時不晚。
沒有搭理保安,支隊長接過拷貝的監控視頻,轉身上車離開工地。
淩晨4點半,3輛警車再次出動,駛向3個不同方向。
支隊長接到醫院同事電話,受傷的小偷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
放下電話,看著手中的口供,支隊長安排人員去小偷口中的螺紋鋼供應站點和廢品回收站,找到被偷得螺紋鋼和電線。
拿著口供來到龔建辦公室,支隊長敲響辦公室門。
龔建滿眼血絲看向門的方向,這個時候敲門的人不多,而他等得消息極有可能已經到了。
從沙發上起身,龔建大聲說道。“進來。”
支隊長推門走進辦公室,笑著說道。“局長,5人的口供已經拿到,請您審閱。”
沒有接支隊長放在辦公桌上的口供,龔建反問道。“這是和劉總牽涉有多深?”
本能感覺工地偷盜是劉總安排,不然不會有9人明目張膽的偷盜。
9人可以定性為團夥,雖然當場被抓,沒有造成財產損失,但不能保證這是第一次偷盜。
如果有偷盜前科,已經造成財產損失,且財產損失超過3萬元,可以定為刑事犯罪。
眼睛直勾勾看著支隊長,龔建等待支隊長回答。
他分不清他想要得到的答案是什麽,是第一次偷盜未遂,還是已經造成財產損失。
劉總背景複雜,他不願意得罪劉總背景,也不願意放棄作為警察尊嚴,放縱犯罪事實而無動於衷。
支隊長猜測龔建心思,猶豫著開口道。“他們承認是劉總安排的,且有犯罪前科,目前估計財產損失是13萬元左右。”
“鋼筋財產價值5萬左右,電線電纜財產損失3萬左右,還有零零散散的高標水泥、電線線管等5萬左右。”
“我已經安排人去5人提供的分贓點,找到他們口中的鋼筋、電線電纜,收集證據。”
停下來觀察龔建臉色,支隊長的心情往下沉。
龔建的臉色不對,沒有辦成大案的驚喜,反而是為難的神情。
支隊長是市局調到分局的鍍金的人,和台城本地沒有關係,不在意台城當地錯綜複雜的關係。
龔建是市局推薦的局長,在台城為官6年,和台城各方麵有人際關係。
微微歎氣,龔建說道。“醫院有沒有回話?”
“搶救無效死亡。”
哈哈一笑,龔建說道。“怕什麽來什麽,事情往往向壞方向發展。”
“等著吧,天亮以後你我都會被電話轟炸,說什麽的都有。”
“現在更是有1條人命,你我怎麽做都會得罪人,不是得罪這一方,就是得罪另外一方。”
“你到台城時間不短,也知道劉總在台城的地位,你怎麽看待這件事?”
支隊長想了想,斬釘截鐵說道。“局長,我是為人民服務的警察,不是為人際關係服務的警察。”
搖搖頭,龔建拿起杯子,喝一口涼掉的茶葉茶。
支隊長在台城沒有人際關係,有底氣說這樣的話。
他在台城6年,多多少少的人際關係,不是那麽容易拒絕的。
出警20人,紀律條令不會堵住所有人的嘴巴,工地偷盜的事一定會傳的沸沸揚揚。
房地產開發商是魔都的公司,棗城不過是分部,而且北新和市領導關係融洽,更是省裏關注的地方企業。
北新在棗城不是單打獨鬥,有鋰礦石加工廠,有張縣鎮的蔬菜基地,有欣潔、美潔合並的服裝生產廠,還有正在建設的藥品生產廠。
投資房地產項目出現重大偷盜事件,轉手就是一巴掌,北新不會被人扇一巴掌無動於衷。
停工已經矛盾叢生,偷盜無疑是火上澆油。
處於旋渦中心,他們的抉擇關係公安局名聲,關係台城政治生態和民生治安環境。
看著支隊長,龔建說道。“鑿壁偷光的故事流傳千年,可有人說破壞牆壁,屬於違法行為。”
“去吧,將證據坐死,將偷盜的事坐死,不要給5人任何翻供機會。”
“涉及到的人,不管什麽身份,不管背後站著誰,該抓的就抓,該關起來就關起來,不要有任何的顧慮。”
“按照規章製度辦事,我們不怕任何人戳脊梁骨。”
支隊長敬禮,莊重說道。“請局長放心,我一定按照規章製度辦事。”
龔建點點頭,示意支隊長出去做事。
公安局不是他一人一言堂,還有在家裏等待消息的政委。
猶豫一下,龔建沒有選擇和政委聯係,而是選擇和市裏領導聯係。
偷盜事件一定會傳到市裏,第一時間將掌握的情況上報,避免因為消息不及時,市委領導問下來,市局不知道台城的情況。
辦就將事情辦死,不留有任何翻供餘地。
偷盜事實清楚,有監控視頻,有5人口供,有待確認的偷盜鋼筋等,證據確鑿不存在可疑案情。
至於劉總等人,龔建不在意劉總。
掃黑除惡是中央精神,貫徹中央精神是他的工作,維護一方治安也是他的工作,幹好本職工作沒有錯,不需要看誰的臉色。
支隊長站在局長辦公室門外,他的行為不規矩,可他控製不住的停下腳步。
龔建的決心堅決是好事,他可以放開手腳幹事。
可龔建的決心過於堅決,而且他不知道龔建是否和政委商量,兩人是統一戰線,還是未達成一致意見。
一把手、二把手關係微妙,一人態度堅決,一人存心阻撓,這會影響他的工作進度。
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不能一邊遵守局長命令,一邊違抗政委命令。
聽不到辦公室裏的動靜,支隊長轉身離開。
局長已經發話,政委還在休息,在政委發話之前將所有證據收集整齊交給局長,哪怕政委有不同意見,他要做的事也已經做完。
加快腳步離開,支隊長知道他要爭分奪秒,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將案情坐實。
台城房地產建設項目是顧書記抓住的項目,而且還是潘市長出麵牽線搭橋,龔建不得不重視。
建築工地停工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兩次處境維穩,他的心情也是很煩躁。
沒有打聽到停工的具體原因,龔建也就不再關心停工的真實原因,隻希望工人不要鬧事,不要單方麵製造不安全事件。
收到值班支隊長的電話匯報,龔建確定這是一次小事件,不過是幾個毛賊偷工地鋼筋。
工地丟失東西是常有的事,隻是這一次有人舉報,而且偷東西的人數較多,他才會緊急安排出警,並坐鎮公安局分局。
建築工地的局勢不明朗,書記和區長各自有算盤,龔建謹慎做事,撇開所有可能存在的關係,不讓火燒到他的身上,被迫介入其中。
手機響起,龔建眼神一變,拿起手機接聽電話。
“局長,工地偷鋼筋的人一共有9人,抓住5人,逃跑3人。”
“1人逃跑過程中摔倒,頭撞在地麵的石頭上,胸部被地麵的短木棍插入,現在被救護車運往醫院。”
龔建臉色陰沉,抓捕小偷團夥是治安問題,出現亡人事故是大事,改變了事情的性質。
受傷的小偷最好不死亡,哪怕是殘了,也不能死亡。
快速判斷最佳解決方案,龔建說道。“讓醫院全力搶救,不要出現亡人。”
“抓捕歸案的小偷們,以最快速度分開審訊,我要第一手口供。”
支隊長大喊一聲“是”,果斷安排人員押運5人回警局審訊。
笑眯眯看著驚慌失措的保安,支隊長笑眯眯上前,掏出一支煙遞過去。
工地出現這麽大的事,保安沒有逃跑,站在保安室門前看著,似乎料定他們會過來抓捕小偷。
可能的懷疑太多,支隊長問道。“大爺,你看管的工地出了這麽大的事,你不害怕啊?”
保安看一眼支隊長,人老成精,保安知道這是支隊長對他的試探。
幾十號警察出現在工地,還有被抓住的小偷,沒有任何一個保安會不害怕。
可他真的不害怕,小偷是他發現的,報警電話是他打的。
他也知道小偷是劉總安排的,可他沒有幹虧心事,自然不害怕鬼敲門。
支隊長對他的試探是情理之中,但他現在不擔心支隊長試探他,更擔心劉總會不會找他麻煩。
報警是一時衝動,衝動過去之後,想明白前因後果,他最應該做的是假裝睡著了,不是報警。
斷人財路,報警抓人,兩件事都不是好事。
以劉總的脾氣,打他一頓是輕的,殺他泄憤的心都有。
不能承認是他報警,畢竟他喝了一斤白酒,也沒有參與偷東西,所有事情和他沒有關係。
打定主意,保安說道。“晚上喝了一斤酒,迷迷糊糊被你們吵醒,我到現在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
“門口又是警車,又是救護車,發生什麽事情?”
支隊長看出保安在裝傻,他也沒有過多為難保安。
能做保安工作的人,大多是生活不容易的人,為難這樣的人沒有成就感。
5個小偷會開口,保安真的參與偷東西,到時候再過來抓他也為時不晚。
沒有搭理保安,支隊長接過拷貝的監控視頻,轉身上車離開工地。
淩晨4點半,3輛警車再次出動,駛向3個不同方向。
支隊長接到醫院同事電話,受傷的小偷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
放下電話,看著手中的口供,支隊長安排人員去小偷口中的螺紋鋼供應站點和廢品回收站,找到被偷得螺紋鋼和電線。
拿著口供來到龔建辦公室,支隊長敲響辦公室門。
龔建滿眼血絲看向門的方向,這個時候敲門的人不多,而他等得消息極有可能已經到了。
從沙發上起身,龔建大聲說道。“進來。”
支隊長推門走進辦公室,笑著說道。“局長,5人的口供已經拿到,請您審閱。”
沒有接支隊長放在辦公桌上的口供,龔建反問道。“這是和劉總牽涉有多深?”
本能感覺工地偷盜是劉總安排,不然不會有9人明目張膽的偷盜。
9人可以定性為團夥,雖然當場被抓,沒有造成財產損失,但不能保證這是第一次偷盜。
如果有偷盜前科,已經造成財產損失,且財產損失超過3萬元,可以定為刑事犯罪。
眼睛直勾勾看著支隊長,龔建等待支隊長回答。
他分不清他想要得到的答案是什麽,是第一次偷盜未遂,還是已經造成財產損失。
劉總背景複雜,他不願意得罪劉總背景,也不願意放棄作為警察尊嚴,放縱犯罪事實而無動於衷。
支隊長猜測龔建心思,猶豫著開口道。“他們承認是劉總安排的,且有犯罪前科,目前估計財產損失是13萬元左右。”
“鋼筋財產價值5萬左右,電線電纜財產損失3萬左右,還有零零散散的高標水泥、電線線管等5萬左右。”
“我已經安排人去5人提供的分贓點,找到他們口中的鋼筋、電線電纜,收集證據。”
停下來觀察龔建臉色,支隊長的心情往下沉。
龔建的臉色不對,沒有辦成大案的驚喜,反而是為難的神情。
支隊長是市局調到分局的鍍金的人,和台城本地沒有關係,不在意台城當地錯綜複雜的關係。
龔建是市局推薦的局長,在台城為官6年,和台城各方麵有人際關係。
微微歎氣,龔建說道。“醫院有沒有回話?”
“搶救無效死亡。”
哈哈一笑,龔建說道。“怕什麽來什麽,事情往往向壞方向發展。”
“等著吧,天亮以後你我都會被電話轟炸,說什麽的都有。”
“現在更是有1條人命,你我怎麽做都會得罪人,不是得罪這一方,就是得罪另外一方。”
“你到台城時間不短,也知道劉總在台城的地位,你怎麽看待這件事?”
支隊長想了想,斬釘截鐵說道。“局長,我是為人民服務的警察,不是為人際關係服務的警察。”
搖搖頭,龔建拿起杯子,喝一口涼掉的茶葉茶。
支隊長在台城沒有人際關係,有底氣說這樣的話。
他在台城6年,多多少少的人際關係,不是那麽容易拒絕的。
出警20人,紀律條令不會堵住所有人的嘴巴,工地偷盜的事一定會傳的沸沸揚揚。
房地產開發商是魔都的公司,棗城不過是分部,而且北新和市領導關係融洽,更是省裏關注的地方企業。
北新在棗城不是單打獨鬥,有鋰礦石加工廠,有張縣鎮的蔬菜基地,有欣潔、美潔合並的服裝生產廠,還有正在建設的藥品生產廠。
投資房地產項目出現重大偷盜事件,轉手就是一巴掌,北新不會被人扇一巴掌無動於衷。
停工已經矛盾叢生,偷盜無疑是火上澆油。
處於旋渦中心,他們的抉擇關係公安局名聲,關係台城政治生態和民生治安環境。
看著支隊長,龔建說道。“鑿壁偷光的故事流傳千年,可有人說破壞牆壁,屬於違法行為。”
“去吧,將證據坐死,將偷盜的事坐死,不要給5人任何翻供機會。”
“涉及到的人,不管什麽身份,不管背後站著誰,該抓的就抓,該關起來就關起來,不要有任何的顧慮。”
“按照規章製度辦事,我們不怕任何人戳脊梁骨。”
支隊長敬禮,莊重說道。“請局長放心,我一定按照規章製度辦事。”
龔建點點頭,示意支隊長出去做事。
公安局不是他一人一言堂,還有在家裏等待消息的政委。
猶豫一下,龔建沒有選擇和政委聯係,而是選擇和市裏領導聯係。
偷盜事件一定會傳到市裏,第一時間將掌握的情況上報,避免因為消息不及時,市委領導問下來,市局不知道台城的情況。
辦就將事情辦死,不留有任何翻供餘地。
偷盜事實清楚,有監控視頻,有5人口供,有待確認的偷盜鋼筋等,證據確鑿不存在可疑案情。
至於劉總等人,龔建不在意劉總。
掃黑除惡是中央精神,貫徹中央精神是他的工作,維護一方治安也是他的工作,幹好本職工作沒有錯,不需要看誰的臉色。
支隊長站在局長辦公室門外,他的行為不規矩,可他控製不住的停下腳步。
龔建的決心堅決是好事,他可以放開手腳幹事。
可龔建的決心過於堅決,而且他不知道龔建是否和政委商量,兩人是統一戰線,還是未達成一致意見。
一把手、二把手關係微妙,一人態度堅決,一人存心阻撓,這會影響他的工作進度。
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不能一邊遵守局長命令,一邊違抗政委命令。
聽不到辦公室裏的動靜,支隊長轉身離開。
局長已經發話,政委還在休息,在政委發話之前將所有證據收集整齊交給局長,哪怕政委有不同意見,他要做的事也已經做完。
加快腳步離開,支隊長知道他要爭分奪秒,在所有人反應過來之前,將案情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