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雖已有類似於銀票的交子,但使用起來並不如人意。存錢者需將現金交給鋪戶,鋪戶則將所存金額臨時填於用楮紙製成的卷麵之上,再交還存錢者。
待到存錢者提取現金時,每貫需向鋪戶支付30文錢作為利息,也就是相當於3%的保管費。此外,並非所有地方都可提取,諸多不便,使得使用者寥寥無幾,僅部分富有人家才會選用。
“完全沒有的,我創立這個的初衷就是因為金銀運輸不方便,有的時候可能還會出現被劫等損失,並且每次出門還要帶上沉重的銀子或者銅錢,十分的不方便。有了這個銀票,我們就完全不用擔心上麵的問題了。”潘金蓮耐心地解釋著。
龐萬春忍不住滿心好奇,目光灼灼地盯著潘金蓮問道:“那這個銀票是不是隻有你們梁山中人才能使用啊?像我們這樣的外人可不可以用呢?”他的眼眸中閃爍著絲絲縷縷的期待與豔羨。
潘金蓮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語氣堅定而有力地回答道:“當然可以啦!這銀票上麵可沒有寫上任何人的名字哦,不管是誰拿著它都會被認可的。”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對自己所創造的銀票係統的深深自豪。
龐萬春聽完之後,眼睛裏頓時閃過一道亮光,興奮得滿臉通紅,迫不及待地說道:“那真是太好了!我想把身上所有的銀子都換成這種銀票,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不用擔心被外人覬覦了。”
潘金蓮微笑著輕輕點頭,接著溫和地說道:“完全沒問題呀,你隨時都可以去附近的大城裏找專門的地方去兌換。我記得濟州城好像就有一個兌換點呢。如果你不著急的話,咱們可以一起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這樣更安全些。”她的聲音溫柔而親切,讓人感到無比安心。
龐萬春有些猶豫不決,畢竟從這裏到濟州城還有好幾天的路程,而且他原本計劃是往南邊遊曆,這與前往濟州城的方向完全相反,著實不太方便。他正琢磨著要不要拒絕,心想也許在往南走的路上能碰到梁山的錢莊,屆時再進行兌換。
然而,還沒等他把話說出口,站在身旁的龐秋霞便迫不及待地替他做出了決定:“好呀好呀,反正我們這次出來就是四處遊曆,去哪兒都無所謂,那就回濟州一趟吧!”
龐萬春無奈地看著龐秋霞那興奮的模樣,實在不忍心拂了她的興致,隻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隨後,眾人又繼續展開了熱烈的交談。通過這些對話,龐萬春對這個組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來,這個組織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匪山寨,而是一支紀律嚴明、管理有序的隊伍。在這裏,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並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而且都是合法合規、能夠堂堂正正開展的正經工作。
聽他們的話語之中,加入之後不單單是自己可以受到好的待遇,自己的家人也可以受到非常好的待遇,比如剛剛那個叫李逵的漢子說的,他早年犯過一些錯誤,後麵發配到了江州,在江州牢房裏當了一個獄卒,但是因為薪資低微,剛夠自己的開支。
還是他的好兄弟戴宗,路過的話,會代他去看望自己的母親,給她少許的錢財,也沒有人照顧。後來聽說村莊附近來了幾頭大蟲,已經有好幾名村民被吃,自己都想回去照顧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的一旦回去,家裏也養活不起自己,母子二人都得餓肚子。
聽到這裏,龐萬春不禁對李逵產生了一絲同情。他雖然看起來粗獷豪放,但內心深處卻有著對母親的深深牽掛和擔憂。這種親情的力量讓人感動。
“那你為何不把母親接到江州來?”龐萬春忍不住問道。
李逵搖了搖頭,說道:“俺娘年紀大了,經不起長途跋涉。而且江州牢房裏也不方便讓她住下。”
龐萬春點點頭,表示理解。看來李逵的情況確實有些棘手。
但是後來沒多久便遇到潘金蓮加入了梁山,他的母親不但被梁山派人接到梁山上居住,每天好吃好喝的供著,而且也不用幹非常重的農活了,說到情深之處,這樣一個大黑漢還落淚了。
這讓龐萬春十分的羨慕這些梁山的好漢們,加入其實就算是解決的自己的後顧之憂,可以安心的搞事業了。
就在龐萬春胡思亂想的時候,狀元樓安排的說書人也走到了他平常說書的桌子旁,開始了說書,為眾人消遣消遣。
這次講的書是潘金蓮經過自己的改編寫的《兩晉風雲》。這本書的書的大致內容就是,三國後期司馬氏篡位建立了晉朝,但是隨後晉朝又經曆了亂政,八王之亂,讓華夏人民經曆了黑暗的五胡亂華事件。
而這個時期,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北方則陷入十六國混戰,最後由前秦統一北方。苻堅意圖一舉消滅東晉,但在淝水之戰中大敗,政權隨之瓦解。此後,拓跋珪重建北魏,逐漸統一北方,並與南朝形成對峙局麵。
這部書中通過講述晉朝的興衰和曆史變遷,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風貌,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會的動蕩不安。
《兩晉風雲》這部作品是眾多狀元樓中最受歡迎、流傳最廣的一部,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它所講述的不僅僅是一段段曆史的變遷,更是對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矛盾深刻地揭示。
這一點也正是潘金蓮所希望看到的,因為她深知,如果曆史按照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展,那麽宋朝的人民將會麵臨與書中所描寫的相似的困境。
所以,她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讓大家明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道理,喚醒民眾內心深處的民族危機感,從而避免重蹈古人覆轍。
許多新加入梁山的好漢們,一開始隻是出於好奇才來到狀元樓,但隨著故事的深入,他們逐漸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他們為故事中百姓的悲慘遭遇感到痛心疾首,同時也慶幸自己能夠在誤入歧途後遇到潘金蓮這樣的好首領,堅信自己的未來一定會充滿光明。
酒足飯飽之後,潘金蓮命人貼心的為眾人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
待到存錢者提取現金時,每貫需向鋪戶支付30文錢作為利息,也就是相當於3%的保管費。此外,並非所有地方都可提取,諸多不便,使得使用者寥寥無幾,僅部分富有人家才會選用。
“完全沒有的,我創立這個的初衷就是因為金銀運輸不方便,有的時候可能還會出現被劫等損失,並且每次出門還要帶上沉重的銀子或者銅錢,十分的不方便。有了這個銀票,我們就完全不用擔心上麵的問題了。”潘金蓮耐心地解釋著。
龐萬春忍不住滿心好奇,目光灼灼地盯著潘金蓮問道:“那這個銀票是不是隻有你們梁山中人才能使用啊?像我們這樣的外人可不可以用呢?”他的眼眸中閃爍著絲絲縷縷的期待與豔羨。
潘金蓮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語氣堅定而有力地回答道:“當然可以啦!這銀票上麵可沒有寫上任何人的名字哦,不管是誰拿著它都會被認可的。”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對自己所創造的銀票係統的深深自豪。
龐萬春聽完之後,眼睛裏頓時閃過一道亮光,興奮得滿臉通紅,迫不及待地說道:“那真是太好了!我想把身上所有的銀子都換成這種銀票,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不用擔心被外人覬覦了。”
潘金蓮微笑著輕輕點頭,接著溫和地說道:“完全沒問題呀,你隨時都可以去附近的大城裏找專門的地方去兌換。我記得濟州城好像就有一個兌換點呢。如果你不著急的話,咱們可以一起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這樣更安全些。”她的聲音溫柔而親切,讓人感到無比安心。
龐萬春有些猶豫不決,畢竟從這裏到濟州城還有好幾天的路程,而且他原本計劃是往南邊遊曆,這與前往濟州城的方向完全相反,著實不太方便。他正琢磨著要不要拒絕,心想也許在往南走的路上能碰到梁山的錢莊,屆時再進行兌換。
然而,還沒等他把話說出口,站在身旁的龐秋霞便迫不及待地替他做出了決定:“好呀好呀,反正我們這次出來就是四處遊曆,去哪兒都無所謂,那就回濟州一趟吧!”
龐萬春無奈地看著龐秋霞那興奮的模樣,實在不忍心拂了她的興致,隻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隨後,眾人又繼續展開了熱烈的交談。通過這些對話,龐萬春對這個組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來,這個組織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匪山寨,而是一支紀律嚴明、管理有序的隊伍。在這裏,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並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崗位,而且都是合法合規、能夠堂堂正正開展的正經工作。
聽他們的話語之中,加入之後不單單是自己可以受到好的待遇,自己的家人也可以受到非常好的待遇,比如剛剛那個叫李逵的漢子說的,他早年犯過一些錯誤,後麵發配到了江州,在江州牢房裏當了一個獄卒,但是因為薪資低微,剛夠自己的開支。
還是他的好兄弟戴宗,路過的話,會代他去看望自己的母親,給她少許的錢財,也沒有人照顧。後來聽說村莊附近來了幾頭大蟲,已經有好幾名村民被吃,自己都想回去照顧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的一旦回去,家裏也養活不起自己,母子二人都得餓肚子。
聽到這裏,龐萬春不禁對李逵產生了一絲同情。他雖然看起來粗獷豪放,但內心深處卻有著對母親的深深牽掛和擔憂。這種親情的力量讓人感動。
“那你為何不把母親接到江州來?”龐萬春忍不住問道。
李逵搖了搖頭,說道:“俺娘年紀大了,經不起長途跋涉。而且江州牢房裏也不方便讓她住下。”
龐萬春點點頭,表示理解。看來李逵的情況確實有些棘手。
但是後來沒多久便遇到潘金蓮加入了梁山,他的母親不但被梁山派人接到梁山上居住,每天好吃好喝的供著,而且也不用幹非常重的農活了,說到情深之處,這樣一個大黑漢還落淚了。
這讓龐萬春十分的羨慕這些梁山的好漢們,加入其實就算是解決的自己的後顧之憂,可以安心的搞事業了。
就在龐萬春胡思亂想的時候,狀元樓安排的說書人也走到了他平常說書的桌子旁,開始了說書,為眾人消遣消遣。
這次講的書是潘金蓮經過自己的改編寫的《兩晉風雲》。這本書的書的大致內容就是,三國後期司馬氏篡位建立了晉朝,但是隨後晉朝又經曆了亂政,八王之亂,讓華夏人民經曆了黑暗的五胡亂華事件。
而這個時期,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北方則陷入十六國混戰,最後由前秦統一北方。苻堅意圖一舉消滅東晉,但在淝水之戰中大敗,政權隨之瓦解。此後,拓跋珪重建北魏,逐漸統一北方,並與南朝形成對峙局麵。
這部書中通過講述晉朝的興衰和曆史變遷,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風貌,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社會的動蕩不安。
《兩晉風雲》這部作品是眾多狀元樓中最受歡迎、流傳最廣的一部,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它所講述的不僅僅是一段段曆史的變遷,更是對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矛盾深刻地揭示。
這一點也正是潘金蓮所希望看到的,因為她深知,如果曆史按照原有的軌跡繼續發展,那麽宋朝的人民將會麵臨與書中所描寫的相似的困境。
所以,她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讓大家明白“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道理,喚醒民眾內心深處的民族危機感,從而避免重蹈古人覆轍。
許多新加入梁山的好漢們,一開始隻是出於好奇才來到狀元樓,但隨著故事的深入,他們逐漸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他們為故事中百姓的悲慘遭遇感到痛心疾首,同時也慶幸自己能夠在誤入歧途後遇到潘金蓮這樣的好首領,堅信自己的未來一定會充滿光明。
酒足飯飽之後,潘金蓮命人貼心的為眾人安排好了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