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巡看來,自己守雍丘時,朝廷之所以沒有派遣援軍,主要是因為,雍丘之戰時,安祿山剛剛造反,朝廷反應不及時,加上後來兩京淪陷,朝廷內部混亂不堪,這時候自然顧不上雍丘這樣的小地方。


    而現在,朝廷已經穩定下來了,那麽,當睢陽麵臨叛軍圍攻之時,朝廷必然不會繼續坐視不理。


    李言見張巡依然認為唐朝會派遣援軍,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如果李言不是後來人,也不會知道,張巡一直到死,都沒有等來援軍。


    在張巡看來,睢陽如此重要,唐朝中央朝廷不可能不管的。


    可李言卻清楚,十個月時間的睢陽保衛戰,唐朝中央是真的沒有派遣援軍。


    別說援軍了,連糧食都沒有支援睢陽。


    李言見張巡依然不同意在睢陽城當中開辟土地,也隻能先行告退。


    離開後,李言回到了自己的駐地。


    寧陵之戰結束以後,張巡率領的雍丘軍抵達睢陽以後,許遠和張巡對雍丘軍和睢陽軍進行了整編。


    李言因為在寧陵之戰當中,表現出色,所以麾下的兵力獲得了加強,已經有滿打滿算兩百人,現在的李言已經是睢陽軍當中的一名營校尉了。


    當然,李言這個營校尉不過是睢陽軍當中的,出了睢陽,放在其他地方,唐軍可不認。


    目前睢陽守軍大約是七千人,一共有三十五個營。


    其中,騎兵有三個營,這是睢陽守軍真正的精銳,由張巡麾下大將南霽雲統領。


    另外三十二個營則是步兵。


    為了守衛睢陽城,剩下的三十二個營當中的二十個,被分配到了四麵城牆,每一麵城牆有五個營。


    每一個營會負責一段城牆的防禦。


    至於另外十二個營,則是準備在燕軍進攻的時候,再進行調派,燕軍主力在哪個方向,這十二個營的唐軍,便會調動到哪個方向。


    而李言此時負責守衛睢陽北麵的一段城牆。


    李言一返回駐地,便有幾名百姓走了過來。


    “李校尉,您要的東西我們運來了。”


    “哦,是嗎,帶我去看看。”


    這幾名百姓,是李言之前找的。


    在寧陵之戰結束,返回睢陽以後, 李言便向城內百姓購買一些東西。


    主要是石磨和鹽鹵。


    李言購買石磨和鹽鹵的目的,是為了製作豆腐。


    至於說,為什麽要製作豆腐,自然是為了提高自己手下士兵的蛋白質補充量。


    說起來,唐朝時期,普通人的肉食來源,還是不少的。


    在唐朝,普通百姓最常見的肉食是豬肉和雞鴨鵝。


    尤其是豬肉,在唐朝非常普遍,很多百姓都會在自己家中飼養一隻或多隻豬。


    甚至,在唐朝時,已經有了大規模的官辦養豬場,有記錄,唐朝一州的官辦養豬場足足養了三千頭豬。


    而且,像睢陽這樣的城市裏麵,養豬的人也非常多。


    唐代養豬的目的主要有三。


    一,為了自己吃。


    唐朝前,普通百姓能吃到的肉非常少,但是,在進入唐朝以後,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養豬不再是一件難事。


    自然養豬的人也越來越多。


    二,賣錢。


    在唐朝,豬肉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肉食,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員,都會吃豬肉。


    據《唐六典》記載,朝廷給予官員的俸祿就包含豬肉,數量隨品級而定,親王每月有“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


    可以看出,豬肉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而且,唐朝時已經有人靠養豬致富了。


    所以,普通百姓養上幾頭豬,用來賣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三,便是處理糞便。


    唐朝時期,盡管城市保障體係已經完善,可是,如何處理城內大量人員每天產生的糞便依然是一個大問題。


    除了組織人,每天將糞便運出城以外,還有一個處理辦法,那就是喂豬。


    隋唐時期,養豬的方式已經從散養變成了圈養,而隋唐時期的豬圈,實際上便是建立在廁所下麵的。


    如此,豬便可以將人每天拉出來的糞便處理掉。


    所以,人口眾多的城市,反而擁有大量的豬,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城市需要依靠這些豬來處理大量的糞便,好保住城市的幹淨衛生。


    除了豬,還有散養的雞鴨鵝。


    睢陽城當中的豬,雞鴨鵝數量不少,但是,讓四萬軍民放開了吃,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而一旦肉食沒了,人便容易缺少蛋白質。


    盡管還可以通過豆類獲得蛋白質,可是,此時豆類主要的食用方法還是直接和糧食一起煮。


    比如說豆飯,或者是製作成醬。


    可是,直接煮,人體對於豆類蛋白質的吸收效率太低。


    李言希望在睢陽城內肉食消失以後,依然有額外的蛋白質來源。


    所以,豆腐便成為了這個蛋白質來源的最關鍵手段。


    豆腐的存在,對於華夏多個王朝,都有重要意義。


    比如說,豆腐的存在,有效的彌補了華夏子民蛋白質的攝入量。


    在古時,華夏的人口總是可以非常多,但是,耕地卻一直不充足,在有限耕地的情況下,華夏人的身體素質,卻並沒有落後多少。


    千萬不要以為,草原遊牧部落的人,身體素質就一定比中原人強。


    事實上,在大多數時候,中原王朝百姓的身體素質,是要強過草原遊牧部落的。


    而其中,豆腐提供的額外蛋白質,功不可沒。


    唐朝時,豆腐已經出現,不過,豆腐真正普及開來,還要等到唐末五代時期。


    因為,此時的大唐,還沒有特別缺少肉食。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肉吃,自然不會去吃豆腐。


    但是,對於李言來說,在之後的睢陽保衛戰期間,肉食將會從睢陽守軍和百姓的嘴巴裏消失。


    想要繼續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就必須有額外渠道。


    於是,李言將自己寧陵之戰獲得的獎勵,都拿出來購買了石磨和鹽鹵。


    石磨不是問題,唐朝麵食普及,石磨自然不可能少。


    而鹽鹵嗎?同樣不難獲得,畢竟,唐朝時期的海鹽已經使用引水曬鹽。


    通過日光、風力等自然手段蒸發鹵水,以獲得食鹽。


    所以,鹽鹵並不是什麽稀有物品。


    想獲得還是比較容易的。


    而有了石磨和鹽鹵,那麽,製作豆腐自然不是什麽大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土豆得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土豆得西瓜並收藏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