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成規模才是出路
係統,我和你有仇嗎?這樣玩我 作者:種土豆得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說,怎麽加快紡織業的發展,李言並不打算弄什麽先進的紡織設備。
李言打算,先在秦國建立規模化的紡織原料製造業,再建立成規模的紡織廠。
李言以往看小說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主角在進軍紡織業以後,都是提升紡織技術。
大量生產布匹,然後用更低的成本戰勝對手。
比如說,加快紡織速度,讓原先一天紡一匹布的機器,變成一天紡兩匹布。
從而來完成布帛數量的爆發性增長。
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那便是,紡織業所需要的原材料供應必須要充足才可以。
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一點,紡織業需要的原材料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不管是麻,還是蠶絲,都不是直接就可以進行紡織的存在,其都需要進行複雜的處理以後,才可以進行紡織。
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除了蒸汽機帶來的動力以外,還和棉花的產出有關。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印度被英國完全占領,美國開始大規模種植棉花。
英國的紡織業正是因為有了印度和美國的棉花,才可以興盛起來。
如果沒有印度和美國的棉花供應 英國拿什麽進行紡織業?
拿頭發嗎?
所以,想要加快紡織業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解決原材料的供應,如果連紡織的原材料都解決不了,李言根本不可能提高紡織業的生產效率。
可以說,原材料的供應,是紡織業興盛的基礎。
如果不解決原材料問題,就算李言拿出了紡織效率更高的機器又有什麽用呢?
大型,快速的紡織設備,在這個世界其實並不是什麽稀罕物品。
在如今這個時代,真正限製紡織速度的,其實就是原材料的供應。
以秦國目前常見的幾種紡織機來說,稍微有家財的人家,會使用多綜多躡織機。
普通家庭則以天平腰機為主。
一天紡一匹布,便是使用多綜多躡織機才可以完成的。
如果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那麽,一名熟練的女工,就算是兩天一匹布,那也是極其驚人的。
要知道,秦國一匹布售價可足足是兩百文錢,相當於一畝良田一年的糧食產出價值。
一年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哪怕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拿來紡織,那麽,一名女工一年也可以紡織出六十匹布。
產生的財富可是價值十二貫,去除成本什麽的,起碼可以賺好幾貫。
但是,由於原材料嚴重不足,造成紡織效率低下。
以夏布為例。
想要把苧麻從植物變成可以用來紡織的纖維,需要進行眾多步驟。
第一步是收割苧麻,在苧麻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才可以進行收割,一般是在秋季進行收割,收割時需要把苧麻的葉子全部打掉,隻留下苧麻杆。
在打葉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持莖皮的完整性,避免損傷纖維,因為提取的苧麻纖維是從苧麻杆外表皮當中提取的。
第二步是剝皮,將收割的苧麻莖皮剝下,去除外層的青皮和木質部分,隻留下白色的纖維層。
第三步是浸泡,將剝下的苧麻纖維浸泡在水中,使其軟化,便於後續的加工。
浸泡時間不能少於五天。
第四步是刮麻,將浸泡過的苧麻外皮用竹片夾住,刮去雜質和膠質,使其更加純淨。
第五步是漂白,將處理好的苧麻皮均勻的晾曬在竹竿上麵,在晾曬的同時,還需要時不時的過苧麻皮澆水。
千萬不要以為晾曬漂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晾曬期間,需要保證苧麻皮的水分,如果苧麻皮過幹,到時候漂白以後,顏色會變成粉紅色。
隻要苧麻皮當中的水分蒸發的差不多時,便需要淋上清水,這個過程需要持續兩到三天。
隻有這樣在漂白以後,出來的苧麻纖維才是白色的。
第六步,便是績麻,將漂白好的的苧麻纖維進行績麻,先把苧麻撕成片,然後放入水盆當中用水浸泡。
再把麻片分成細小的麻絲,將一根根細小的麻絲連接在一起,變成麻線,再將麻線挽成麻團。
第七步是上漿,在把苧麻變成麻團以後,並不能立刻上紡織機進行紡織。
因為,績麻的麻線有很多線頭,如果這時候直接進行紡織,非常容易造成麻線斷裂。
所以,上漿這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將煮好的米粉漿用刷子在麻線上來回刷,直到所有麻線都變得光滑。
第八步才紡織,將上好漿的苧麻線進行紡織,織成夏布。
最後一步則是整理,對織好的夏布進行整理,包括修剪線頭、熨燙等,使其更加平整、美觀。
這便是夏布從苧麻變成布匹的基本步驟。
可以說,一個人紡織一匹夏布,其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出來苧麻原材料上麵。
而李言打算,建立一個成規模的紡織廠。
李言清楚,單打獨鬥的紡織,效率是提不起來的,隻有成規模,才可以降低成本。
就好像一些新銳武器,剛開始的時候,數量少,所以價格很高。
因為需要攤平研發成本,但是,當裝備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價格便可以降下來了。
而成規模的製造工業同樣如此,單打獨鬥的生產模式,由於單人無法大批量,成規模的進行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太多。
可當進行規模化生產以後,成本便可以有多方位的壓縮空間。
李言建立的這個紡織廠,隻負責進行布匹的紡織。
而在紡織廠下麵,則會有一個專門進行原材料生產的存在。
紡織廠當中的工人,隻需要進行布匹紡織即可,而原材料方麵,則是由其他人專門來解決。
說白了,李言就是把原材料生產和紡織分割開來,生產原材料的專門生產原材料,紡織的則專門進行紡織。
如此,不但可以加快布匹的製造速度,而且還可以保證紡織出來的布匹質量也非常好。
因為原材料生產人員和紡織人員,隻需要好好生產自己所屬步驟的材料,工藝就好了,自然可以比全麵發展的時候更熟練,更用心。
如此,製造出來的布匹質量自然也更加優秀。
李言打算,先在秦國建立規模化的紡織原料製造業,再建立成規模的紡織廠。
李言以往看小說的時候,經常看到,很多主角在進軍紡織業以後,都是提升紡織技術。
大量生產布匹,然後用更低的成本戰勝對手。
比如說,加快紡織速度,讓原先一天紡一匹布的機器,變成一天紡兩匹布。
從而來完成布帛數量的爆發性增長。
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那便是,紡織業所需要的原材料供應必須要充足才可以。
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一點,紡織業需要的原材料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不管是麻,還是蠶絲,都不是直接就可以進行紡織的存在,其都需要進行複雜的處理以後,才可以進行紡織。
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除了蒸汽機帶來的動力以外,還和棉花的產出有關。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印度被英國完全占領,美國開始大規模種植棉花。
英國的紡織業正是因為有了印度和美國的棉花,才可以興盛起來。
如果沒有印度和美國的棉花供應 英國拿什麽進行紡織業?
拿頭發嗎?
所以,想要加快紡織業的發展,首先必須要解決原材料的供應,如果連紡織的原材料都解決不了,李言根本不可能提高紡織業的生產效率。
可以說,原材料的供應,是紡織業興盛的基礎。
如果不解決原材料問題,就算李言拿出了紡織效率更高的機器又有什麽用呢?
大型,快速的紡織設備,在這個世界其實並不是什麽稀罕物品。
在如今這個時代,真正限製紡織速度的,其實就是原材料的供應。
以秦國目前常見的幾種紡織機來說,稍微有家財的人家,會使用多綜多躡織機。
普通家庭則以天平腰機為主。
一天紡一匹布,便是使用多綜多躡織機才可以完成的。
如果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那麽,一名熟練的女工,就算是兩天一匹布,那也是極其驚人的。
要知道,秦國一匹布售價可足足是兩百文錢,相當於一畝良田一年的糧食產出價值。
一年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哪怕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拿來紡織,那麽,一名女工一年也可以紡織出六十匹布。
產生的財富可是價值十二貫,去除成本什麽的,起碼可以賺好幾貫。
但是,由於原材料嚴重不足,造成紡織效率低下。
以夏布為例。
想要把苧麻從植物變成可以用來紡織的纖維,需要進行眾多步驟。
第一步是收割苧麻,在苧麻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才可以進行收割,一般是在秋季進行收割,收割時需要把苧麻的葉子全部打掉,隻留下苧麻杆。
在打葉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持莖皮的完整性,避免損傷纖維,因為提取的苧麻纖維是從苧麻杆外表皮當中提取的。
第二步是剝皮,將收割的苧麻莖皮剝下,去除外層的青皮和木質部分,隻留下白色的纖維層。
第三步是浸泡,將剝下的苧麻纖維浸泡在水中,使其軟化,便於後續的加工。
浸泡時間不能少於五天。
第四步是刮麻,將浸泡過的苧麻外皮用竹片夾住,刮去雜質和膠質,使其更加純淨。
第五步是漂白,將處理好的苧麻皮均勻的晾曬在竹竿上麵,在晾曬的同時,還需要時不時的過苧麻皮澆水。
千萬不要以為晾曬漂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晾曬期間,需要保證苧麻皮的水分,如果苧麻皮過幹,到時候漂白以後,顏色會變成粉紅色。
隻要苧麻皮當中的水分蒸發的差不多時,便需要淋上清水,這個過程需要持續兩到三天。
隻有這樣在漂白以後,出來的苧麻纖維才是白色的。
第六步,便是績麻,將漂白好的的苧麻纖維進行績麻,先把苧麻撕成片,然後放入水盆當中用水浸泡。
再把麻片分成細小的麻絲,將一根根細小的麻絲連接在一起,變成麻線,再將麻線挽成麻團。
第七步是上漿,在把苧麻變成麻團以後,並不能立刻上紡織機進行紡織。
因為,績麻的麻線有很多線頭,如果這時候直接進行紡織,非常容易造成麻線斷裂。
所以,上漿這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將煮好的米粉漿用刷子在麻線上來回刷,直到所有麻線都變得光滑。
第八步才紡織,將上好漿的苧麻線進行紡織,織成夏布。
最後一步則是整理,對織好的夏布進行整理,包括修剪線頭、熨燙等,使其更加平整、美觀。
這便是夏布從苧麻變成布匹的基本步驟。
可以說,一個人紡織一匹夏布,其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出來苧麻原材料上麵。
而李言打算,建立一個成規模的紡織廠。
李言清楚,單打獨鬥的紡織,效率是提不起來的,隻有成規模,才可以降低成本。
就好像一些新銳武器,剛開始的時候,數量少,所以價格很高。
因為需要攤平研發成本,但是,當裝備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價格便可以降下來了。
而成規模的製造工業同樣如此,單打獨鬥的生產模式,由於單人無法大批量,成規模的進行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太多。
可當進行規模化生產以後,成本便可以有多方位的壓縮空間。
李言建立的這個紡織廠,隻負責進行布匹的紡織。
而在紡織廠下麵,則會有一個專門進行原材料生產的存在。
紡織廠當中的工人,隻需要進行布匹紡織即可,而原材料方麵,則是由其他人專門來解決。
說白了,李言就是把原材料生產和紡織分割開來,生產原材料的專門生產原材料,紡織的則專門進行紡織。
如此,不但可以加快布匹的製造速度,而且還可以保證紡織出來的布匹質量也非常好。
因為原材料生產人員和紡織人員,隻需要好好生產自己所屬步驟的材料,工藝就好了,自然可以比全麵發展的時候更熟練,更用心。
如此,製造出來的布匹質量自然也更加優秀。